首先需要说明一点很多人都会产生误会,就是旗袍是满人的袍子,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满人的袍子在清朝统治汉人的期间穿的那个我们现在为了区别概念我们叫它“旗装”。那么现代旗袍其实并不是从旗装转变过来的而是从长衫转变过来的。旗装是长袍加马甲,然而汉女穿的是两截式的,上面是衣服下面是裙子裹着小脚。
1919年五四运动是旗袍的重大转折和革命。早起的旗袍和那时男人的长衫是相似的,这个时期女人穿早期长衫的旗袍是为了和男人一起搞革命的,所以并不是从旗装开始的,这里着重的说一下这个时候的旗袍是最早期的旗袍,也可以看做是五四运动的直接产物。
1926年我们可爱胡舍先生在中西女塾毕业典礼上做了著名的大奶奶主义演讲,随后天乳运动蔓延全国。这个时候女人头发剪了、不裹脚、不裹胸了。思想观念变化和健康观念的变化带来了审美观的变化,大都会的女性开始破天荒的强调女性的线条美。这个时候的旗袍开始逐渐吸收了欧美女服的特点突出胸、腰和腿的曲线,完全配合中国女性解放的身体面貌迅速的遍及了全国。
㈡ 看年代探案剧《旗袍美探》,浅谈民国女子服饰之美
近期,由邓科执导,马伊琍、高伟光领衔主演的年代探案剧《旗袍美探》正在播出。
《旗袍美探》翻拍自澳大利亚剧集《费雪小姐探案集》,在中国属于小众侦探剧,但口碑很好。该剧讲述了从法国巴黎回国的女侦探苏雯丽(马伊琍 饰)与法租界警务局中央巡捕房探长罗秋恒(高伟光 饰)一同破解悬案的故事。
我国习惯上把民国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段时期称为民国时期。因为中华民国1912年(即辛亥革命的次年)元旦正式宣布成立,采用国号纪年法,该年称民国元年。
在史学界,“民国初期”一般指民国成立的最初十年左右。1922年民国政府分裂为北京、广州两个政府,有所谓北洋军阀,史学界通称这一阶段为军阀混战。经北伐战争,1927年民国还都南京,史称民国南京政府,直至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
这个时期,女性的服饰变化在这个时期尤为显著,其中西结合的特点尤为明显,而在这一时期,民国时期最常见的服饰大致分为旗袍、学生装、洋装等风格服饰。
首先 ,根据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改良的旗袍风靡民国,是当时不少女生的日常服装。旗袍其实是在20年代末,也就是新文化运动受到欧美服饰的影响,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所以女子更加注重了对身材的“曲线美”,旗袍设计偏向修身,一般量身定做,而且色调力求淡雅。
苏雯丽几乎每一集都要换上不同的旗袍和洋装,修身的旗袍将角色的婀娜与风韵,体现得一览无余;马伊琍本身就是上海人,苏雯丽偶尔说上几句软糯婉转的上海话,也极衬这个角色的软糯娇媚。
其次
是民国风——学生装,继承了汉服中上身穿袄,下身穿裙的样式,但是到了民国初期,裙长逐渐缩短并且缩减腰身,而且有了倒喇叭的设计,也就是五四装的前身。北伐后,学生装才真正成形,而学生装主要是以淡蓝色的布上衣为主,还有旗袍式领口,衣长一般不会过臀。那么下身则是搭配深蓝色裙装或者黑色百褶裙,一般不带花纹修饰,以朴素为主。
虽然民国时期大多以旗袍为主,但是同样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不少西式服装,我们从不少民国电视剧中也能时常见到,女子穿着带有西方元素的裙装和帽子等,这些足以说明当时西式服饰已经成为了女子的 时尚 服饰了。除了裙装,西式的大衣在当时也受到了不少追逐 时尚 的名媛女子所追捧,无论是高贵风的皮草还是其他西式大衣,在民国时期已成为 时尚 的代名词。
总之,中国服饰在民国时期就开始向西式服装过渡了,无论是旗袍还是西式服饰,无不呈现出国际化和现代化结合的多元特征。
㈢ 旗袍的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是什么
旗袍的文化内涵:
旗袍文化内涵展现了生动的民族精神,是一种民族文化理念的代表。旗袍表达的是含蓄、朦胧、婉约,它适度地强调胸、臀和细腰,以造型的自然简约格调体现服饰的大家品质:典雅、淑秀、端庄,给人以审美的感受。
旗袍注重精细艺术手法和工艺表达,大量采用的刺绣、图案等丰富的服饰手段,表达了丰富的现象和意境,同时旗袍的端庄、大气,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力求稳重、平静,有助安宁、融洽和礼让的人际关系,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以伦理道德自律、维持礼仪之邦的精神。
现在的旗袍已经和流行趋势相结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频频亮相,而且被作为一种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旗袍的象征意义:
因为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
旗袍中盘花扣的编制,镶滚边的精作,都是中国服饰的独特创举。盘花扣是古老的“中国结”的一种,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这种绳结就已经出现,慢慢地演变成一种民间手工艺,延传至今,在服饰上的应用,凝结了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潜能,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而旗袍上的盘花扣是利用中国结的编制工艺手段,以大自然为题材,在旗袍扣位的小小面积上,进行了精工再造,发展出很多的图案和花式,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和民族精华,具有中国浓郁的民族风格。
旗袍的用料多为锦、缎、绉、绸,这些都是中国生产的传统的衣服面料,面料上多配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以表达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特色,不但具有传统文化的意蕴,更体现了深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一向崇尚温和宽厚,追求温馨祥和、凡事适可而止的中庸之道,要求为人要谦虚谨慎、含蓄内敛,这样的审美心理与旗袍表现的特征是一致的。旗袍的高贵典雅使中国女性看起来更加优雅、娴静,同时也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㈣ 五四时期学生服装为何又称为民国服装
五四运动出现于北京、天津、上海,有工商学三界引领的罢课、罢工、罢市。北京主要就是这批知识青年学生的抗议活动,穿着短袖民国服饰;天津则是商会领袖组织的罢市,穿着长袍马褂或西服;上海则是工人罢工,穿着普通工服。
但是在上海,这个当时西方交流的重要窗口,却是时尚前沿试验场,一种后来成为中国标志性得服饰出现了——旗袍。据说当年的“倒大袖袄衫”和“长马甲”合并演变了旗袍,旗袍在最初也不叫旗袍,而称为“长衫,长衣,长袍”。但是旗袍的演变中,受到西方风格的影像,形成了具有东方含蓄美感,又兼具西方开放观念的独特服饰,被誉为“中华袍”。
旗袍后来由上海推广到了广东、广州、香港等地。在我们印象中,穿着旗袍的多半是广东香港的富家太太,其实在当年的上海,也只有中产阶级才能消费得了这样的服饰。之后,上海还出现了“旗袍马甲”,它无袖双侧不开叉,长至足面,是搭配倒大袖袄衫的长衣,因此被称作为旗袍马甲。除了旗袍,民国还有裙褂、袄裤等等
服装是身份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载体,透过民国的服饰,我们看到了一个行走的历史长卷,一个没有文字的时代记录。
㈤ 网上怎么有些穿旗袍五花大绑的美女图片,旁边还写一句诗
那有那么多美女在网上 美女都没有时间上网 丑女都在无聊上网中
㈥ 最残忍的穿旗袍五花大绑是怎样的样子能试一下吗
可以,让你永生难忘。
㈦ 旗袍是独具东方古典美的传统服饰,你知道什么样的旗袍适合你吗
旗袍在时尚界现在是越来越好了,很多人都觉得旗袍可以穿出女性的古典美也能突出自己优雅的一面。女孩子们通常在选择旗袍的时候,也会根据自己的身材来进行挑选,一定要挑选比较适合自己的款式,这样才能突出自己的魅力。旗袍的面料是特别多的,根据的季节来选择春天,还有秋天这些季节选择丝质的面料。既可以贴肤也比较柔软,如果是在夏天的情况,就要选择透气性比较好的棉麻面料。
适合自己在穿搭的时候一定要多挑选,相信自己的风格一定会是适合自己的,不管是根据什么样的场合,都会搭配什么样的旗袍,这样自身气质上面还有旗袍的优雅,都可以结合起来。如果身材比较微胖一些的,就可以选择中长款,这样会拉伸身材要比较好一些。如果身材比较瘦的话就可以选择短款,这样更显得身材比较细致。
㈧ 旗袍拥有的一抹挥之不去的风情,究竟来自何方
在今天五花八门的影视剧或电影中,但凡牵涉到民国时期,剧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位身穿旗袍的美丽女子。这固然是影视剧想要表现出一种女性身上的美丽“民国范儿”,但也反映出在当今人们的心目中,旗袍与身份尊贵的女性紧密结合,已然成为能够代表中国女性之美的典型服饰。作为一种相对年轻的服饰,这一抹挥之不去的风情到底来自何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旗袍的历史。
李沁在《遇见天坛》中还原的民国旗袍
到1930年之后,旗袍在中国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女性均以穿旗袍为尊贵和美丽的象征,而旗袍的样式也变得五花八门,难以形成唯一的制作标准。例如旗袍的袖子时有时无,到最后干脆将袖子取消,下摆的长度时长时短,底摆的长度一时间由早先的垂至地面缩短到膝盖以上,而旗袍两侧的开叉则越来越高,最高时几乎与臀部齐平。而旗袍制作的工艺也愈发的考究,上流社会自然以进口绸缎为主,而普通民众则主要以阴丹士林布来制作旗袍,装饰图案则以龙凤、孔雀或者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装饰,不再像晚清时期那么艳丽,更显庄重与素雅。这种种改变都体现出了人们思想的转变与突破,衣服的设计以美为主,不再考虑传统的礼教规矩,而衣着的变迁也反映出了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文史君说:
旗袍的演变历史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审美与思想的转变史,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化的开展,人们尤其是女性对于衣着的想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不再盲目追求华美与艳丽,也不再受传统礼教的束缚,她们更加注重展现女性的美,更加注重衣服自身所带有的典雅气质。一部旗袍史中包含了多少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梦想啊!
㈨ 红旗袍新娘五花大绑跟随夫君回娘家
捆的非常漂亮。要是电视剧里也这样捆绑就好了!
㈩ 如何描述旗袍的样子
1、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出自《文学作品》,作者:月色静好。意思:穿着青色衣衫的人,映衬着满树的碧绿。宽大飘逸的两袖,是绝代的优雅美人啊。形容绝代风华,遗世而独立,不染纤尘。
2、旗服雅致衬娇容,蓝底白花雅韵生。东方佳丽多绝代,款款飘忽步履轻。出自《醉美旗袍美人》,作者:吴雨谦。意思:旗袍很是雅致,衬托容貌很是娇美。蓝色的底布生满白花,雅韵油然而生。东方很多丽人,风华绝代,步履款款。用来形容旗袍和穿着旗袍的人都非常的好看。
3、锦袍华贵淑女娇,玲珑曲折现苗条。媚态横生销魂处,飘然漫步飞燕骚。出自《醉美旗袍美人》,作者:吴雨谦。意思:锦袍很是华贵,衬得淑女很是娇美。玲珑、身材苗条。媚态应然而生,惹得他人皆销魂,款款而来,像极了梁上的飞燕,轻巧美丽。
4、新巧蓝袍软腰肢,拈花一笑惹情痴。出自《醉美旗袍美人》,作者:吴雨谦。意思:有新意的蓝袍,柔软的腰肢,轻轻一笑,便惹来了一群花痴。形容漂亮的旗袍穿在身伤,笑起来非常的好看。
5、腰瘦衬裙袍,袍裙衬瘦腰。出自《醉美旗袍美人》,作者:吴雨谦。意思:腰身很小的人衬得旗袍很美,反过来,旗袍也称的腰身很小。因为旗袍尤其能掩盖掉中国女人腰长、胸部不太丰满等身材缺陷,更能突出中国女性特有的风情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