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民国衣服旗袍后背素描

民国衣服旗袍后背素描

发布时间:2022-10-28 14:28:29

A. 蒋梦婕穿旗袍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如何

蒋梦婕自《红楼梦》火了之后,几乎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当中,也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最近两年却频频亮相各大综艺节目,虽然已经过去十年,蒋梦婕还是那么的少女感十足,经过多年的沉淀,蒋梦婕身上少了一些青涩和稚嫩,多了一些沉稳与知性,愈发的有气质了。



蒋梦婕的这身旗袍装比较老气,带着浓郁的年代感,但蒋梦婕自带的清丽脱俗气质,完美的驾驭了起来,宛如是邻家女孩般的甜美动人,旗袍的质感不好,印花也比较俗气,蒋梦婕古典的外形,白皙的肌肤,搭配一个甜美的扎发,红唇恬淡温润,清纯可人,蒋梦婕就应该生活在民国。

B. 素描旗袍妆如何画

先打形然后上色的时候先找出明暗交界线和投影部分重暗用调子勾画出旗袍的形还有不要把画画脏不然很难看

C. 当外国女星遇上中国旗袍,她们能hold住中国风吗

随着中国文化向外输出,很多外国人也渐渐接受了中国的衣服。旗袍就是中国悠久文化的杰出的代表之一。很多外国女明星也非常喜欢它。穿旗袍分传统旗袍跟新式旗袍。传统旗袍对身材的限制较小;新式旗袍对身材的要求身材秀才,细腰,肚子上不能有游泳圈。改良旗袍兼顾复古现代,包容性很强。外国朋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

《幸福三重奏3》里的郎朗跟他的爱丽丝。爱丽丝身为4国混血,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旗袍。旗袍一般比较适合身材修长,细腰,珠圆玉润的身材比较适合。《金陵十三衩》里的墨玉穿的旗袍就能够体现出中国的含蓄美。一身旗袍,是非常适合中国女子温婉的气质。《金粉世家》里的冷清秋身穿学生素服,就被七少爷迷住了。服饰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一批布料,一把剪刀,按照中国女性的身材比例裁剪,在用细腻的手法缝合。民国时期的女子身穿旗袍,搭配着复古的手推波发型,走着小碎步子,体现出大家小姐端庄的气质。

D. 民国时男人穿什么衣服

长袍马褂,洋装,中山装,唐装。

长袍马褂的男性造型,其实早在清末就有了,不过民国其实并未因其曾经在前朝广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国男性的常礼服。

民国18年所定《服制条例》中的“男子礼服”,由于该条例一直到民国92年才废除,而后也没公布新的服制条例,所以在一些需要传统礼服的地方,仍然会穿着袍褂。

民国元年的大礼服(级别高于常礼服袍褂)所采用的就是洋装,并且在常礼服中也可采用洋装,其余各种行政职务的制服,也是采用洋装,民国主流力量对于洋务的推崇可见一斑。

一般来说,民国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长袍打扮,而短装因为行动便利,一般都是社会下层及劳动人民的装扮。

袍褂不见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着,但是相对于短装自然是正式了许多。

中山装起源众说纷纭,但是这种极具军装风格的服饰,对于当时处于战时的中国,为了标榜军中职务,常有领导人穿着。如蒋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军装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会穿着袍褂,他的西装形象反而极为少见。

(4)民国衣服旗袍后背素描扩展阅读:

民国时期的服饰风格:

由于当时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定,混乱无序,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需要了解着一些社会问题,得应用历史方法,考察当时人民的社会风尚变化。通过生活细节,可以看到大时代背景下的整体社会状况 。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

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

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

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

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

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拜托了中国传统的宽袍大袖,吸收了西装的贴身、干练的风格,但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给人以一种朴实庄重之感。各个阶层皆可以穿,出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的活力。

服装上的差别不仅仅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其中还有经济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因素,穿中山装和西服的人,沿海多于内地,城镇多于农村。在一,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沿海与内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鲜,穿着入时,穷人则大都维持温饱而已,穿着也没法讲究,以衣御寒。

女子服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随着清末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兴起,一些新型知识分子把服饰变革与女子解放联系起来,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主张予以改革。民国初年,女子衣着特点:首先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差别,这一举措无疑不成为妇女解放运动推向成功的讯号。

其次满族妇女的服装遭到摒弃。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服装改变了传统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变得更加称身合体,并能体现女性的秀体之美。于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时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可以说是百花争艳的服饰大潮流,欧洲国家时尚代表的巴黎各种流行服饰在当时应经到上海。上海的交际市场中女装层出不穷,当时同样在流行时尚推广过程中,女装很安装有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主要的社会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们需不需要有国服 (4)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山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装

E. 请问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么啊

男的穿的是长袍马褂。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国民政府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条例中》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长袍马褂是一种男性服饰名,为男性传统服饰,由长袍与马褂两部分组成。

长袍,为大襟右衽、平袖端、盘扣、左右开裾的直身式袍,这种没有马蹄袖端的袍式服饰在清代原属便服,称为“衫”、“袄”,又俗称“大褂”。马褂,对襟、平袖端、身长至腰,前襟缀扣襻五枚。马褂原为清代的“行装”之褂,后逐渐成为日常穿用的便服。

(5)民国衣服旗袍后背素描扩展阅读:

民国建立后,前后约曾颁布过三个全民性的服饰制度,分别为民国元年的《服制案》、民国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国十八年的《服制条例》,另有汪伪政权的《国民服制条例》。

民国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个《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礼服条文,男款礼服较为繁杂,分大礼服和常礼服,常礼服又分为甲乙两类,其中大礼服和甲种常礼服再细分为昼用和晚用两种,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礼服等服饰为蓝本;乙种常礼服则为长袍和马褂组合的套装,来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国三年(1914)曾公布过有《祭祀冠服制》,为根据古经书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种常礼服),带有浓厚的以等级尊卑为特征的帝制时代舆服制度色彩,国民政府时期被废除,此不详叙。

到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个《服制条例》,条文由礼服、制服和附则三章构成并有附图。此条例台湾地区一直到2000年之后才被正式废除。

F. 中国旗袍从本世纪20年代至今的发展演变过程

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在整体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能在中国民族服装中独领风骚,久盛而不衰。

今日我们穿的所谓“旗袍”,不能确定仅仅是满族服装的传统款式,它是中华多个民族服饰文化的融合。它源自古代蒙古系游牧民族女子的袍服,至清代满族承袭了这种服装。满族入主中原后,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凡编人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被统称为“旗袍”,其中包括朝袍、蟒袍和常服袍等。后来则将妇女的家居之袍称之为“旗袍”,“旗袍”成了专用名称。
旗袍在近现代的发展来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服装,凝结了整个民族几千年来的服装文化之精华。它之所以流传至今与其“取舍”、“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它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制衣技巧,融合并演变出东西合壁的现代旗。无论从其外形塑造还是内部结构来看,无不蕴涵着东西方服饰风格的双重特点,旗袍的基础形制源自中国传统服饰,而紧身的外形强调着形体的存在,突出表现了女性的曲线与柔美。这种适体的造型是以相应的结构处理为基础的,特别是胸、腰、臀围上相同数量的放松取值,更是鉴于东方女性的体形特点而设置的。这种纯西方式的裁剪技巧,使得旗袍的整体表现力更为完美,更具有时代性。现代服装设计作品既要有民族情感、传统的精神,又应具有时代的气息,从而满足现代审美需求,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那样,主旋律是越剧调儿,但整个感觉又是现代的。

G. 旗袍怎么画请附图。

先勾出轮廓,再添加花纹,描清楚每条线用橡皮擦干净后再上色

1.服装效果图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服装效果图一般采用写实的方法准确表现人体着装效果。一般采用8头身的体形比例,以取得优美的形态感。设计的新意要点要在图中进行强调以吸引人的注目,细节部分要仔细刻画。服装效果图的模特采用的姿态以最利于体现设计构思和穿着效果的角度和动态为标准。要注意掌握好人体的重心,维持整体平衡。服装效果图可用水粉、水彩、素描等多种绘画方式加以表达,要善于灵活利用不同画种、不同绘画工具的特殊表现力,表现变化多样、质感丰富的服装面料和服饰效果。服装效果图整体上要求人物造型轮廓清晰、动态优美、用笔简炼、色彩明朗、绘画技巧娴熟流畅,能充分体现设计意图,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

2.平面结构图

一幅完美的时装画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外,最终还是要通过裁剪、缝制成成衣。服装画的特殊性在于表达款式造型设计的同时,要明确提示整体及各个关键部位结构线、装饰线裁剪与工艺制作要点。平面结构图即画出服装的平面形态,包括具体的各部位详细比例,服装内结构设计或特别的装饰,一些服饰品的设计也可通过平面图加以刻画。平面结构图应准确工整,各部位比例形态要符合服装的尺寸规格,一般以单色线勾勒,线条流畅整洁,以利于服装结构的表达。平面图还应包括服装所选面料。

3.文字说明

在服装效果图和平面结构图完成后还应附上必要的文字说明,例如设计意图、主题、工艺制作要点、面辅料及配件的选用要求以及装饰方面的具体问题等,要使文字与图画相结合,全面而准确地表达出设计构思的效果。

H. 民国时期服饰是怎么样的

民国制服的造型基础除了中装之外,还加上了西装或中西合璧的元素,总体上可以分为中式传统、西式摩登与中西合璧三大类别。

男性服饰:从长马褂到中山装、西装

女子的着装恰好反映了当时女装的三种主要类型。第一是上衣下裙类,青年妇女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裙,下穿黑色长裙,裙下不施绣纹,衣衫也比较朴素,这是民初女装的时尚。第二是上衣下裤类,这与上衣下裙类似,只是下装的裙改成了裤。第三是旗袍,这是属于满汉交融类型的旗袍,大襟右衽,连袖直身,其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盖脚。但是不久,旗袍的长度缩短,腰身收紧,曲线明显。

I. 邓家佳说旗袍像背背佳,她为何这么说

《扬名立万》中苏梦蝶的扮演者邓家佳在采访中说道,穿着旗袍像穿着背背佳,因为穿旗袍时,要把后背挺得非常直,一下也不能驼背。

她在采访时笑着说道,自己穿着的这身旗袍,就像是行走的背背佳,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能驼背,也不能长肉,因为旗袍对身材的要求太苛刻了,这身旗袍也算是减肥利器了。

她还表示,比起旗袍来说,现代女性的穿着简直太舒适了,因为旗袍非常贴身,在剧中,她为了避免被勒出小肚子,所以还要时常注意用手遮挡一下。

这部影片聚集了诸多明星,不管是从剧情还是演员阵容,都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J. 哪里可以学旗袍设计素描

最好去找专人 学一下绘画基础,这非常重要,没有美术基础能力,设计出来的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 你可以上网渡这个小站(老友面画画自学站),据说站长还不错,相信你会从中获得基础能力的提高,必会有收获。不客气

与民国衣服旗袍后背素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生牛仔外套怎么搭配裤子 浏览:875
黑白点裤子怎么搭配 浏览:41
张艺兴夹克外套科普 浏览:58
高档手工绣花衣 浏览:705
免费卖裤子录音 浏览:242
裤子腰带扣上系铁链 浏览:610
小帽子教你如何折 浏览:25
直筒黑裤子女生配什么 浏览:200
裤子34码衣服是多大尺码 浏览:114
女款衣外套花样 浏览:970
搭配阔腿裤子上衣 浏览:401
马甲印什么字好看 浏览:599
旗袍演出后的感言 浏览:599
临汾哪里的女装最好看 浏览:521
明月的男士衣艺术视频 浏览:188
冬季女生帽子图片大全 浏览:474
皮肤黑穿的裙子好看吗 浏览:522
普拉塔夹克风衣 浏览:238
选旗袍心理测试 浏览:912
白衬衣针织马甲搭配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