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牛仔布是如何制造的
牛仔布的制造工艺比较独特,它是先用靛蓝染经纱和上浆,然后再织造的一种产品。
(1)染色与上浆。牛仔布经纱的靛蓝染色有绳状染色、片纱染色和悬环式染色三种。前两种和浆纱连接,后一种染色后再进行上浆。
①绳状染色和上浆:
在球状整经机上,将350~400根经纱整理成长度为1万~1.5万米的多股绳状条,然后将12~36股绳状条并排送入连续染色机,经染色后再烘干并绕成条筒。在长链轴整经机上,绳状经纱再分散绕成单根经纱。然后,将这些经纱送入上浆机上浆,并根据所需总经根数绕成织轴。
绳状染色的缺点是染色、氧化和水洗都不很充分,而且设备庞大,一般占地约1000m2 ,高度达8m左右。
②片纱染色和上浆:
片纱染色俗称经轴染色。就是经纱经整经后成片纱而不是成多股绳状送入染色机。这种染色的特点是经纱排列均匀,上色既快又均匀,氧化充分,便于水洗。染色后色光纯正、均匀和鲜艳。另外投资少,占地约为绳状染色机的一半。缺点是棉纱单根排列,易产生缠轴,特别是在液面下不易被发现。由于染色速度较慢,也可采用两台染色机与一台浆纱机配伍生产,这样可提高一倍效率,即双经轴片纱染色机。
片纱染色机目前生产的工厂有瑞士的萨拉齐(Sulzer)公司和德国齐而(Zell)公司等。
③悬环式染色:此法采用一只染槽,经纱在这个槽内反复多次循环染色,一直达到深度要求为止。染色和上浆的工艺过程为:经纱→进纱→碱煮(或润湿)→水洗→靛蓝染色→透风氧化(靛蓝染色透风氧化的过程循环进行六次)→水洗四次→烘干→储纱→上浆→烘干→上轴。
碱煮(或润湿):
由于靛蓝在棉纤维上的上色率低,而且在高温染色时牢度差,保险粉耗量高和色光偏暗红,所以采用室温多次染色。此为牛仔布的着色特点。
透风氧化温度为室温,进行80~100s。为了获得纯正的色光,靛蓝染色后不用氧化剂而采用透风自然氧化。由于靛蓝有易还原不易氧化的特性,所以也采用反复多次氧化。
水洗温度为室温。在水洗过程中一方面去除浮色、余碱和杂质,另一方面还可以继续氧化,使其氧化充分。
为了节约靛蓝染料,可用硫化黑打底而不用碱煮工序,先染成浅灰再套染靛蓝。染后若成品色光偏红,可降低氢氧化钠用量,色光偏绿则降低保险粉的用量,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破坏靛蓝的隐色体状态。
(2)织造。目前世界上牛仔布的织造广泛采用无梭织机,约占80%以上。无梭织机中以片梭织机为最多,其次是剑杆织机,最少为喷气织机。用片梭织机加工的厚重牛仔布可达551g/m2 ,用喷气织机织的只能达到407g/m2 。
由于牛仔布的经纱和纬纱色泽不同,所以纬纱条干不匀等纱疵会明显暴露在布面上。另外,有时纬纱用原纱,由于黄白纱也能造成纬档,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可以采用混纬装置,或者将纬纱染成浅灰色。
织造采用大经轴,大卷取。这是由于纱支粗,周转量大,了机周期快,所以必须采用大经轴,一般直径为800mm,卷布轴通常为560mm。如卷取脱离机体,采用大卷装可达1500mm(可容牛仔布约600m),但需有专用运载工具和验证设备。织造时纬纱张力的变化亦可产生布面横档。虽然无梭织机单一引纬可以避免有梭织机梭与梭之间张力差异,但还需增加储纱装置,消除筒纱大小的张力差和筒纱卷绕质量上的张力差。储纬器提供给钳纬器的纱线张力应是一致的,这对弹力织物尤为重要。
牛仔布的纱支粗、幅度宽、经纱张力大。为了开口清晰,综框运动必须是积极式的。有的无梭织机仍用弹簧回综,对粗厚织物不适宜。因此可选用外踏板装置,踏板开口运动通过复式踏板,可准确地控制综框运动。踏板的运动通过转子杆、踏综杆和综框传动连杆来传动,并配备梭口水平装置,可将所有综框调为同等高度。
织造时经向张力的变化也能造成纬向疵点(尤其是纬向断头)。采用外踏板装置可解决此问题。因为当纬纱断头找织口时,经向送经、卷取和打纬均不作运动。踏板可单独运动,经向张力不会发生变化。这种装置在Picano174PGWMA剑杆织机上备有单独电动机传动,Toyoda-SulzerPU130MWE10D,R片梭织机上通过手轮传动,均为专利装置。
(3)后整理。牛仔坯布的缩水率在10%以上,通过预缩处理才能降至3%以下。一般要求缩水率在1.5%~2%之内。
工艺流程:
刷毛(单面或双面)→烧毛(单面或双面)→退浆→浸渍整理(1道或2道)→拉幅(至要求幅宽)→拉伸(3/1或2/1斜纹组织的牛仔布做此整理,以防止织物扭曲)→烘燥(用12~24只烘筒,回潮率15%~20%)→拉幅定形(用布铗式)→预缩整理(给湿—收缩—轧光,收缩率约11%~15%)
其中退浆用BF—7658酶效果好,手感柔软且无损色泽。
制成服装后再用火山石、次氯酸钠、酸进行洗涤、摩擦、磨毛等处理,制成石磨洗、雪花洗(又称大理石洗)、磨毛等品种。目前又有加纤维素酶的生物洗等新产品出现。
② 牛仔衣的布料用什么制成
牛仔布面料:
纯棉粗支纱斜纹布,容易吸收水分,透湿,吸汗,透气性很好,穿着很舒适 质地厚实,纹路清晰经过适当处理,可以防皱防缩防变形 靛兰是一种协调色能与各种颜色上衣相配,四季皆宜 靛兰是一种非坚固色,越洗越淡,越淡越漂亮 2、然后看看采用不同原料结构的花色牛仔面料
采用小比例氨纶丝(约占纱重的3-4%)作经纱的包芯弹力经纱或纬纱,织成的弹力牛仔布 用低比例涤纶与棉混纺作经纱,染色后产生留白效应的雪花牛仔布 用棉麻,棉毛混纺纱制织的高级牛仔布 用中长纤维(T/R)制织的牛仔布 3、再看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制织的花色牛仔面料
采用高捻纬纱制织的树皮绉牛仔布 在经纱染色时,先用硫化或海昌兰等染料打底后再染靛兰的套染牛仔布 在靛兰色的经纱中嵌入彩色经纱的彩条牛仔布 在靛兰牛仔布上吊白或印花 4、牛仔布是以纯棉靛兰染色的经纱与本色的纬纱,采用三上一下的右斜纹组织交织而成,一般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类。布的宽度大多在114- 152公分之间。
③ 牛仔服装的纤维素酶石磨整理的工艺是怎么样的啊
纤维素酶洗
在通常的石洗过程中,蓝色牛仔布会由于浮石的摩擦作用而表面褪色。目前,牛仔布后整理的过程中会使用一种特殊的纤维酶加速磨损。
纤维素酶被看作是一种“生物浮石”,在洗涤过程中使牛仔布上的靛蓝染料脱离出来,很少剂量的酶可代替数公斤的浮石。越少使用浮石,对衣物的损伤越小,对机器的损耗也小,洗涤环境中的砂尘也少。生物浮石为后整理过程中增加效果变化提供了可能性,比如,现在要使牛仔服装大幅度地脱色而不损伤面料已成为可能。而洗涤机里少加浮石,多放衣物,也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
纤维素酶在服装洗涤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认可,使用纤维素酶可以减少浮石的用量。纤维素酶与退浆用的a—淀粉酶的不同之处在于:纤维素酶只对纤维素起作用,它不会降解浆料。在一定条件下,纤维素酶与纤维素反应时,会造成纤维表面损伤(重量损失),从而达到水洗的效果,而手感比较柔软。工业生产中比较好的纤维素酶是Denimax PB/BT,由丹麦的Novo Nordisk公司生产。最近,Genencor国际公司研究出一代新的工业用酶,可以通过混合纤维素酶达到牛仔布所要求的外观,并且可以减少背面沾色和颜色残留。这种混合酶提供了一个比较宽的摩擦范围,而且可以得到更灰或更清晰的图案。Genencor的Indi Age Max L和Indi Age MAX G纤维素酶用于纺织品的化学合成,是牛仔布整理的主要成分,而且与纯棉或其他纤维素纤维制品都有很好的相容性。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盐和助剂得到混合酶的最好大相容性。
工艺过程如下:
1、将浮石装入机器中(通常浮石对服装重量之比为0.5—2.0:1)。
2、装入服装。
3、用a-淀粉酶和清洗剂退浆,这一过程也可在没有浮石的情况下进行。
4、冲洗。
5、加入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的量、溶液的pH值、温度和作用时间由织物所要达到的效
果而定,同时要注意制造商所提供的酶的使用说明)。
6、根据说明书调节pH值。
7、转洗30—90min。
8、排水。
9、用热水(70℃)充分冲洗。
10、排水。
11、用热水(70℃)充分冲洗。
12、排水。
13、加柔软剂。
14、取出衣物。
15、去掉浮石并用转笼烘燥机烘干。
石洗
这是牛仔服装生产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工序过程。石磨效果是一种最早出现,但需求最大的一种风格,它给人一种“旧”的感觉,因为在不同的部位,如腰头、口袋、缝合处等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磨损。通常情况下,要先获得颜色的对比和水洗后的图案,然后再漂洗褪色。
通常的洗涤条件如下:
1、时间:30~90min。
2、温度:室温至60℃。
3、 浮石与织物的比率:0.5~3:1.
4、浮石规格:直径1~7cm(1~2cm,2~3cm,3~5cm,5~7cm).
程序如下:
1、浸泡服装,以预湿.
2、不加浮石,将服装放入洗涤机.
3、用α-淀粉酶和洗涤退浆,浴比大约是10:1.
4、清洗.
5、根据外观效果的要求加入浮石30~90min.浴比约为10:1,还可加入洗涤助剂(如表面活性剂).
6、排水.
7、冲洗.
8、加柔软剂(服装也可移入另外的机器进行柔软整理).
9、离心脱水机脱水.
10、转笼干燥.
在第3步和第5步中可加入柔软剂或润滑剂,以减少皱褶的出现,第8、9、10步可根据生产的安排进行调整.
冰(酸)洗
在实践中会发现这样一种方法——将浮石作为一种载体吸聚服装上的化学物质而使颜
色剥离。这种剥离只去除了服装表面上层的颜色而使服装呈现出一种霜的外观效果。靛蓝和优质的硫染料最适于这种流行的风格。
工艺流程如下:
1、将浮石在高猛酸钾溶液中浸泡至少1—2h。商业中的常用浓度范围为1.5%—5%(可换为5%—10%的次氯酸钠)。
2、浮石应排掉过量的溶液。可以将它们装在网或网眼面料里浸泡,然后移出并排干。另一种方法是将浮石和一些“废布”一同放进滚筒机中滚几分钟,去除过量的溶液。第三种方法是使用从供应商那里购买来的预先浸泡好的浮石或材料。浮石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其性能水平与生产时的化学药品和添加剂有关。
3、将浮石和服装放入洗涤机中(服装应经过精练或退浆、干燥或微潮)。
4、滚洗10—30min,或直到得到满意效果为止。其结果与染料、面料以及化学试剂、浮石、添加剂、设备等因素有关。
5、有时,浮石在重新浸泡之前可以再次使用于下一批服装的处理,这取决于浮石上的孔。而这对于服装在设备间的转移是有益的,可以减少服装在冷洗过程中机器使用的数量。
6、如果使用了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棕色/橘黄色)将形成并需用亚硫酸氢钠、硫酸羟胺和过氧化氢等还原剂去除。将洗涤机里注满水,加入1—5g/L的还原剂。加热至50℃运转20min。这一过程通常要重复两次,确保完全去除二氧化锰。当使用次氧酸钠时,剩余的氯需用亚硫酸氢钠或过氧化氢去除。冼净化学试剂的牛仔裤再进行后序的处理,会增强对比度。
7、冲洗
8、如必要,重复第6步。
9、柔软处理。
10、转笼干燥。
第6条选择次氯酸钠还是高锰酸钾,由染料和所需的效果而定,同时要考虑操作的安全性和所使用的化学试剂。
次氯酸盐漂白既有效、迅速,而且价格便宜。但也有许多弊病:洗涤过程控制相对困
难些,比如,很难在重复的操作中得到相同的漂白程度。而且次氯酸盐是一种很粗糙的化学药品,会损伤纤维素纤维,会在接缝处和口袋位置造成牢度降低、开裂或小针等问题。另外,次氯酸盐是一种危险的化学药品,使用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漂洗
漂洗的目的是用氧化漂白剂,如次氯酸钠破坏靛蓝染料分子结构而使深蓝色的织物褪色.通常,所需不同程度的褪色效果主要依赖于石磨后的漂洗进程.次氯酸盐是一种强漂白剂,可以侵袭并破坏靛蓝染料结构的稳定性.在漂洗进程中,牛仔将由于靛蓝被氧化成靛红而褪色,靛红可溶于水而被去除掉次氯酸钠的一般特性如下:
1、比其他漂白剂,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价格便宜.
2、反应快速.
3、在不适当的PH值控制下,如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会使棉纤维氧化降解(物理失重).
4、易于操作使用.
5、长期贮存会失效.
6、不均匀的退浆会造成漂白色差.
7、对人体健康有害,并会腐蚀不锈钢.
8、需脱氧处理(用还原剂)去除残余的氧,以免服装变黄或损坏.
漂洗的条件:
1、次氯酸盐的浓度:5~40g/L.
2、温度:室温至70℃.
3、漂洗时间:约3~6min(根据褪色程度而定).
现在,一种新的酶漂白技术已由丹麦的Novo Nordisk A/S公司开发出来,有望替代次氯酸盐.这种技术以漆酶(以氧分子为电子接受体的氧化还原酶)和一种介质(一种称为PPT的分子重量轻的有机化合物,交电子由靛蓝转移给氧分子)为基础.Deni lite是酶和PPT以适当比率的混合物.与其他酶一样,这种漂白剂也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也就是说它只对靛蓝超作用,而对其他染料无作用.由于这种技术的漂白程度可以很容易地通过PPT介质的用量来控制,因此漂白时间就不像用次氯酸钠漂白那么困难.Δt1和 Δt2分别表示用次氯酸钠和Deni Lite漂白时间的容限. Δt1远长于和 Δt2,说明用Deni Lite漂白对时间的控制比用次氯酸钠漂白要容易得多.
丹尼漂白技术的使用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牛仔服装变通漂白方式的一种选择,二是可增强磨损效果.由于这项技术,牛仔服在漂洗之前将只用酶与浮石结合使用,以获得预期的磨损效果.漂洗进程的目的则是减弱颜色的强度,而对磨损的效果无明显改变.
常用的洗水方法
1.普洗(GARMENT WASH)
普洗即普通洗涤,通过加入柔软剂或洗涤剂,使衣物洗后更加柔软、舒适。根据洗涤时间和助剂用量,可分为轻普洗、普洗和重普洗。
2.石洗(STONE WASH)
石洗即在洗水中加入一定大小的浮石,使浮石与衣服打磨。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可以采用黄石、白石、AAA石、人造石、胶球等进行洗涤,以达到不同的洗水效果,洗后布面呈现灰蒙、陈旧的感觉,衣物有轻微至重度破损。
3.酵素洗(ENZYME WASH)
酵素是一种纤维素酶,它可以在一定PH值和温度下,对纤维结构产生降解作用,使布面可以较温和地褪色,褪毛(产生“桃皮”效果),并得到持久的柔软效果。可以石头并用或代替石头,若与石头并用,通常称为酵素石洗(ENZYME STONE WASH)。
4.砂洗(SAND WASH)
砂洗多用一些碱性,氧化性助剂,使衣物洗后有一定褪色效果及陈旧感,若配以石磨,洗后布料表面会产生一层柔和霜白的绒毛,再加入一些柔软剂,可使洗后织物松软、柔和,从而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5.化学洗(CHEMICAL WASH)
化学洗主要是通过使用强碱助剂(NaOH,NaSiO3等)来达到褪色的目的,洗后衣物有较为明显的陈旧感,再加入柔软剂,衣物会有柔软、丰满的效果。
如果在化学洗中加入石头,则称为化石洗(CHEMICAL STONE WASH),可以增强褪色及磨损效果,从而使衣物有较强的残旧感,化石洗集化学洗及石洗效果集于一身,洗后可以达到一种仿旧和起毛的效果。
6.漂洗(BLEACH WASH)
漂洗可分为氧漂和氯漂。氧漂是利用双氧水在一定PH值及温度下的氧化作用来破坏染料结构,从而达到褪色,增白的目的,一般漂布面会略微泛红。氯漂是利用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来破坏染料结构,从而达到褪色的目的。氯漂的褪色效果粗犷,多用于靛兰牛仔布的漂洗。漂白对板后,应以海波对水中及衣物残余氯进行中和,使漂白停止,漂白后再进行石磨,则称为石漂洗(BLEACH STONE WASH)。
7.破坏洗(DESTROY WASH)
成衣经过浮石打磨及助剂处理后,在某些部位(骨位、领角等)产生一定程度的破损,洗后衣物会有较为明显的残旧效果。
④ 一般制作一件衣服或牛仔裤都分几道工序
以普通衣服来说,出纸样,裁剪,及骨车接骨,坎车坎衫脚和袖口,如果要车商标的就平车车商标。
⑤ 你知道牛仔裤是如何批量缝制的吗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
牛仔裤主要是在工厂里进行批量缝制的批量缝制,主要靠机器制作过程的话,先设计版型再用机器来做。
⑥ 牛仔服装的水洗工艺有哪些
酵素洗主要是利用生物原理分解牛仔布上的浆料,使染料剥落,面料变得柔软,色泽鲜艳,同时也有一定的洗旧效果;喷沙从原料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金刚砂,一种为高锰酸钾,两者都是利用高压将金刚砂或高锰酸钾喷到衣服上,使所喷位置变浅已达到一种人为的磨旧效果,一般在大腿前后侧;猫须顾名思义是猫咪的胡须,猫须洗水的演变是人体穿着时,在关节伸曲部位产生的一种自然摩旧像猫须似的效果,随着怀旧风的盛行,这种工艺越来越多的利用在股腋、臂腕、膝腕等处;硅油是一种上好的软化剂,它一般配合其他工艺一起使用;漂洗出来的牛仔服发白,一般在春夏款式中利用的比较多;套色是指对牛仔服进行染色,弥补牛仔服颜色单一的缺陷;雪花整理,利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和酸性腐蚀剂使布面产生不规则退色,制造一种浪漫格调,有大理石的外观或呈现不规则的雪花白。
⑦ 牛仔衣的具体制作流程,从没去过服装厂,都是去衣服店买现成的衣物
你这个问题太笼统了,牛仔水洗工艺几十种,给你讲一下常规的,根据客户样品大至有:缝针、手擦或机擦、喷沙、压皱、退浆、石磨、漂洗、烘干、喷马骝、水洗、套色、柔软或加硬、烘干。至于平烫订钮扣这些是制衣厂成品的事了,牛仔水洗工艺繁多,还有像蜡漂,炒雪花等。
⑧ 牛仔服饰 都有哪些工艺
1,牛仔毛边,将牛仔裤下脚,裤身用剪刀修剪的破破烂烂,再加上特种线;很多大品牌也这么搞噢……
2,加机绣,包括电脑机绣的图案花形设计……
3,烫钻,这种很受俄罗斯市场欢迎……
4,贴布绣,手绣,珠绣,很有工艺设计……
5,胶浆印:但小心手感会硬,在洗水会容易图案脱落……
6,很新的工艺,我也最近才看到的,镭射:烧掉布的所有色彩,露出本身布胚的色彩,带有渲染的效果……
牛仔还可以与不同的布料来搭配,如羊毛,仿皮,灯芯绒,厚针织(抓毛布,卫衣布)等相拼;
而牛仔可以做的款式可就多了,包括五袋牛仔裤,牛仔衬衫,牛仔外套,裙,大衣等等,这也是体现你的创意和才华的地方……
⑨ 牛仔裤的制裁工艺流程是什么样的
牛仔裤的工艺流程:为确保牛仔裤服装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牛仔裤为例,在制作过程中,需制定一系列工序并加以控制。从面料到裁片,各工序与流水线之间的流程安排直接影响到投入和产出两方面。
1、产前阶段
产前阶段,生产定货单是来自客户信息的原始资料:记录牛仔裤样品、样板、水洗处理色标、是否有修正、注意事项等。以上资料被核对后即发送到相关部门。 生产开始,要制定产品的生产流程图表。生产技术部门与客户共同协定、修正样板和样衣,以便制定生产工序和降低成本。有了详细的制作程序,就展开工作,将修正后的样板和样衣提供给裁剪部门计算用料率、排料、提料、辅料、裁剪,并将裁片分包捆扎送达缝制车间。
2、缝制
将裁好的衣片分包捆扎,按工艺师安排分别发送到缝制流水线的指定工位上。以牛仔裤缝制为例,前后片的缝制一般同时分别进行,在进一步缝合之前,要对半成品进行检验。锁扣眼前,同样要进行检验。一些个别工序,如制穿带袢、清除口袋里的沙子、剪线头、钉铆钉和钉按扣等,可以被灵活安排于制作过程的工艺流程里。 例如,制作五袋款普通拉链门襟的牛仔裤,其工序可分为五组:做前片、做前门襟及绱拉链、做后片、组装缝合、套结及钉扣锁眼。
1)前片
前裤片的工序涉及缝制前侧插袋。将相关裁片如左右袋布、标签、小侧片和前裤片等分配给机工缝制前侧插袋。先在左袋上车缝标签(水洗说明和厂标),接着车缝硬币袋袋口明线,并将其缉在右侧片相应位置。将袋布分别缝合在左、右侧片上,与前片缝合前把兜布做好,固定袋布并将前片半成品过渡到下一组工序。
2)做前门襟及绱拉链
绱拉链前,机工要准备好左右门襟裁片和前裤片半成品。缝合好双折的底襟,将其正面转递下道工序。左右门襟和前片裆部包缝,把左半边拉链布带缉在左门襟贴边上,并与前片缝合,在左裤片上车缝门襟造型线。然后,车缝右半边拉链与底襟,并与右裤片缝合。本组工序最后一步:缝合前裆,缉明线。前片半成品在继续缝合前要通过质检。
3)后片
工人事先准备好左右后袋、后育克、后裤片和袋上的标签。第一道工序:用特制的模板确定后袋造型线并修正尺寸,其目的是为下一道工序描绘出袋上的纹样和做份的宽窄。机工根据描绘的纹样车缝后袋装饰线,然后用熨斗或折袋机扣出后袋造型。与此同时,其他机工缝合后裤片和育克,最后把后袋和标识绱在后片上。与前片一样,后片半成品在继续缝合前要通过质检。
4)缝合
缝制完成后袋和门襟拉链后,工人开始缝合前后片。车缝牛仔裤侧缝明线,以加固前后裤片的牢度。然后绱腰头,并在折裤口贴边前缝合下裆。缝下道工序:用穿带袢机制出所需长宽规勤务员的腰带袢,一般牛仔裤有5个腰带袢:一个在后中缝,前片左右袋口各一个,另两个在前袋至后中缝之间的位置。同样,进入到下一工序之前,要进行质量检验。
5)套结
牛仔裤的腰头上锁头扣眼,尾部套结加固。另外,腰带袢、门襟、后袋、裆等重要部位也要套结加固。最后,将皮标牌缝在腰头上。
3、包装 缝制完成,水洗处理是牛仔裤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序。经过水洗处理后,牛仔裤进入到包装车间。工人们开始对其进行检验:剪掉前裤片、腰袢上的线头,清除口袋里面的沙子,并在初次整烫和验货前安上按扣和铆钉。通过质检的产品,要测量牛仔裤腰围和下裆尺寸,经二次整烫,装上吊牌、腰牌和后袋吊牌,把牛仔裤装进塑料袋,放入硬纸盒,等待最终验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