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6央视春晚有上海沪剧演员茅善玉的什么节目
茅善玉唱的是沪剧《罗汉钱》选段《燕燕说媒》。
视频中4分40秒开始:
http://www.iqiyi.com/v_19rrla7blo.html?vfm=m_144_bdal
② 沪剧艺术家茅善玉是哪里人
沪剧艺术家茅善玉,沪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62年生,1974年考入上海沪剧团学馆,1979年毕业后留团(今上海沪剧院)担任主要演员。曾先后主演《一个明星的遭遇》、《姊妹俩》、《血染姊妹花》、《魂断蓝桥》、《牛仔女》、《碧海青天夜夜心》、《今日梦圆》、《董梅卿》、《石榴裙下》、《大红喜事》、新版《家》、《龙凤逞强》和《雷雨》、《生死对话》等剧目。还在《璇子》、《姊妹俩》、《牛仔女》等沪剧电视连续剧中担任主演。她的表演清新自然,富有灵气,唱腔圆润甜美,情深味浓。近年来在戏路上又有新的开拓,展现了她艺术创造新的天地。
1983年获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1984年获全国现代戏会演一等奖;1984年获上海市青年演员会演特等奖;1984年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4年登陆央视春晚清唱《燕燕做媒》,1989获首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1995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主角奖,1995年获上海第七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曾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现任上海沪剧院院长、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上海剧协副主席。
③ 《1984年央视春晚》堪称经典,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一届春晚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综艺性文艺晚会,由黄一鹤、张淑芬担任总导演,赵忠祥、卢静、黄阿原(中国台湾)、姜昆、姜黎黎、陈思思(中国香港)主持。晚会结合主流文化与通俗文化,邀请香港、台湾演艺明星参加,实现内地与港澳台的文化融合。晚会于1984年2月1日晚20:00在中央电视台首播。
还有几天就要过2021年春节了,央视春晚作为全国人民春节的文化大餐,老百姓已经享用了近四十年了,然而作为第二届春晚的《1984年央视春晚》始终让人回味无穷,百看不厌。甚至被许多网友称为“最成功的一届春晚”,“经典中的经典”,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巅峰。如果说1983年的第一次春晚是一次初步尝试还显青涩的话,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则是“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盛典,她既汲取了八三年春晚的不足,又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这次晚会受到亿万观众众口一词的普遍好评。
文化艺术离不开当时的 社会 背景,1984年是什么概念呢?1984年是农历甲子年(鼠年),那是近四十年前,现在成为油腻大叔的八零后刚刚出生,许多当时的演员已经过世。那时大多数家庭还没有电视,那时改革开放的大幕刚刚拉开,到处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经济领域捷报频传,文化战线百花争艳。 社会 面貌焕然一新,国家和人民开始迈开步伐“蹚着石头过河”,一切显得那么新鲜而稚嫩……
1984年,《南方周末》创刊。10岁的吴京刚刚拿下北京武术比赛拳术冠军。金庸的小说还未被引入内地,但盗版在民间横行。一首叫《万里长城永不倒》的粤语歌悄然流行起来。1984年张艺谋始拍《一个和八个》,它被列入第五代电影人的第一部作品。崔健和六个同事组建了七合板乐队。Beyond在香港刚刚崭露头角。臧天朔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不倒翁”。而刚刚出名的赵本山还在老家表演《摔三弦》。1984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张瑞敏的海尔集团刚刚创立。王石在深圳创办了万科。李经纬的“东方魔水”健力宝推出即畅销。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员柳传志在所里一间12平米的传达室里创办了联想。
1984年被美国《新闻周刊》定义为“雅皮”之年。思科公司刚刚创办。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年仅18岁的Dell中途辍学创立Dell公司,开创了计算机产品的直销模式。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刚刚出生。米兰 · 昆德拉创作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宫崎骏推出了成名作《风之谷》。
1984年的央视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全国观众面前亮相,表演了《吃面条》,标志着小品这个电视艺术形式的诞生。李富荣、张燮林打了一场趣味乒乓球比赛,名嘴宋世雄做了解说,这也开了 体育 明星上春晚的先河。由李谷一演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的《难忘今宵》成为了以后春晚的固定结束曲。第一次有港台演员参加,两岸三地共庆佳节。语言类节目第一次在春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为什么说1984年央视春晚最为经典呢?原因很多,但是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群星璀璨夺目,节目精彩绝伦。
1984年的电视和舞台技术还相当简陋,舞台、道具、灯光等多方面无法与当今同日而语,拿当时的人力物力和前期后期投入与如今的春晚比,简直是九牛一毛。那时竟然用电影放映机的转动营造转灯的效果,舞台朴实无华,摄录采编设备很是一般,更没有现在的高清录播条件,但处处亲切婉转的歌喉,丰富精彩的节目内容却让观众喜闻乐见。可见,花大钱的精良制作并不见得就是精品。基于当时物质条件的限制,1984年春晚采用了形式多样,低消耗、高产出、高质量的方式,营造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效果。
1984年的央视春晚,汇集了当时大家认知的最好听的歌曲、最好看的节目、最喜爱的演员、艺术家。很多艺术形式也首次在春晚舞台让大家开始认知和熟悉。更出现很多经典传唱的歌曲和表演形式。正是因为这么多优秀演员和节目,使得1984年的春晚大放异彩,亮点迭出,精彩纷呈。众多明星的精彩演出熠熠生辉,赢得满堂喝采。歌曲有奚秀兰、殷秀梅、朱明瑛、沈小岑、郭颂、蒋大为、李谷一、张明敏等等,曲艺有马季、姜昆、游本昌、陈佩斯、朱时茂等等。光听这些名字,哪个不是如雷贯耳。正是这些顶呱呱的艺人成就了84年的春晚,而春晚也成就了他们。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观看,仍然觉得精彩依旧、回味无穷。马季虽然已经不在了,但宇宙牌香烟叫卖声依然会使你发笑,《我的中国心》唱响还是让你心潮澎湃,那一首《难忘今宵》又唱出了多少人对过年和春晚未尽的情愫和感叹呢?
让我跟着1984年央视春晚的节目顺序,跟大家一起分享这场视觉大宴和艺术盛会吧:
节目开始,由赵忠祥、卢静、黄阿原(中国台湾)、姜昆、姜黎黎、陈思思(中国香港)主持,他们先大概介绍了参与这次晚会的演职员。演员都是自报家门介绍,非常亲近。现场简朴热闹,大家围在一个个圆桌边,有吃有喝,满堂喜气,与其说是一场晚会,倒不如说是一场联欢会或茶话会。据导演黄一鹤回忆,这种两岸三地的明星同台演出的首创,上报领导后,传来两种不同的意见。直到1984年元旦后,中央电视台领导经研究后才同意这种形式,感谢领导,我们才能看到这么多大腕的精彩演出。
开头歌曲:《恭贺新禧》 由蒋大为、李谷一、于淑珍、苏平、沈小岑、朱明瑛、茅善玉、郭颂集体演唱。这也成了以后每年春晚的一个固定模式,营造出欢天喜地的气氛,现场立马热闹非凡,满堂喝彩。
马季表演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长达10多分钟,全靠马季一个人表演,讽刺了当时的新生事物的虚假广告,却绝无沉闷枯燥的感觉。在表演过程中,“包袱”层出不穷,现场掌声、笑声不断。马季甚至点火真的抽了一支香烟。这样的场景,在春晚舞台上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在全面禁烟的现今 社会 ,别说在舞台上,在公共场所抽烟都会给你开罚单。据说,一个首钢工人因为错过这个节目,打电话到直播现场,马季在电话里给那位工人又重说了一遍。
殷秀梅演唱歌曲《幸福在哪里》、《党啊,亲爱的妈妈》。殷秀梅音色纯净明亮、音质圆润浑厚。在歌唱领域是艺术表现广泛的实力派歌唱家。
郭颂演唱歌曲《甜透了咱心窝》、《串门》、《山水醉了咱赫哲人》。郭颂音质宽广浑厚。功底扎实。2016年郭颂去世,享年85岁。
沈小岑演唱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妈妈教我一支歌》。那时的海南岛还隶属广东省,九十年代初,沈小岑留学澳洲,2001年,随丈夫移居英国。
牛得草演出豫剧《迎春曲》。牛得草是豫剧丑角演员,曾主演《七品芝麻官》。1998年因病逝世,享年65岁。
游本昌表演哑剧小品《淋浴》。1985年因主演8集经典电视剧《济公》而被全国观众熟知。2009年剃度出家,由畅怀法师受出家沙弥戒,并赐法名定畅。
谭元寿演出京剧《定军山》。谭元寿1928年出生,谭富英的长子。他是谭门的代表人物,谭派至今已经延续至八代。2020年去世,享年92岁。
方荣翔演出京剧《将相和》。方荣翔1925年9月6日生,1989年逝世,享年63岁。
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吃面条》。两人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用滑稽、夸张的表现形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情节比较简单,但在朱时茂、陈佩斯的精彩演绎下,显得妙趣横生,笑料百出,让观众捧腹大笑。陈佩斯曾出演电影《瞧这一家子》等,朱时茂曾主演电影《牧马人》等。这个节目是春晚舞台上第一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品,此后至今小品成为春晚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马兰演唱黄梅戏《女驸马》选段。马兰,1962年4月23日出生,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获奖无数。丈夫是作家余秋雨。
王景愚、李辉哑剧小品《电视纠纷》。王景愚1936年出生,曾在1983年春晚表演哑剧《吃鸡》,令人印象深刻。
朱明瑛演唱歌曲《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乡》、《回娘家》。朱明瑛1950年出生,东方歌舞团演员,中国著名歌唱家、歌舞表演艺术家。
于淑珍演唱歌曲《滦水香茶献亲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照着太湖水》。于淑珍1936年出生,天津歌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奚秀兰演唱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阿里山姑娘》。奚秀兰1950年出生,1985年在上海发行《大地回春》磁带,是香港歌星第一个在内地发行的原声带。
袁阔成表演评书《赠羽扇》。袁阔成1929年出生于评书世家,2015年因病逝世,享年86岁。
乒乓球比赛,表演:李富荣、张燮林,解说:宋世雄。李富荣,1942年出生,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获得过世乒赛男子团体冠军,2001年5月当选亚乒联主席。张燮林,1940年生,曾获26届世乒赛男团冠军,1972年至1995年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宋世雄把李富荣形容为“世界乒坛的美男子”,把张燮林称为“奇妙的魔术师”,两人的比赛长达将近4分钟。
王文娟演唱越剧《慧梅》选段《无限欢颜喜在心》。王文娟1926年出生,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王派”创始人,主演越剧电影《追鱼》、《红楼梦》广为人知,丈夫是已故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
马季、赵炎表演相声小段《春联》,接零点钟声。马季1934年出生,是著名相声演员,是建国后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师从侯宝林。弟子有姜昆、赵炎、刘伟、冯巩、笑林等多人。2006年9月获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2006年逝世,享年72岁。
歌曲:《恭贺新禧》再次响起,零点钟声响起后,随着舞台上下的互动,晚会达到高潮。
苏平演唱歌曲《萨拉族花儿“大眼睛”》、《妹妹的山丹丹花儿开》 。苏平1942年出生,撒拉族,著名的“花儿”歌唱家。
茅善玉演唱沪剧《燕燕做媒》、《太湖美》。茅善玉1962年出生,获1983年“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1985年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为上海沪剧院院长。
张明敏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垅上行》、《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张明敏1956年出生于香港,那时的张明敏还是一名香港电子表厂的工人。由黄沾作词、王福龄作曲的歌曲《我的中国心》一炮走红,大街小巷传唱至今。2005年开始担任香港一家生物 科技 公司的执行董事。
黄植诚、李大维、黄阿原演唱歌曲《友情》、《默默地祝福你》、《天黑黑》。黄植诚1952年台湾出生,壮族,1981年8月8日驾F-5型战斗教练机,从台湾桃园飞抵福州起义回到大陆。李大维,1950年出生于金门的台湾军人世家,1983年4月22日12时25分,起义驾机回到大陆。黄阿原1956年出生,1983年9月9日,先赴日留学,再辗转来到大陆。三人的演唱并不是特别专业,但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陈思思演唱电影《三笑》插曲。陈思思是香港著名演员,和夏梦、石慧并称“长城三公主”,主演《三笑》、《红蝙蝠公寓》等。2007年去世,享年69岁。
姜昆、李文华相声《夸家乡》,姜昆师从马季,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李文华,工人出身,2008年拜已故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2009年病逝,享年82岁。
蒋大为演唱歌曲《要问我们想什么》、《战士与梅花》。蒋大为1947年出生,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代表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敢问路在何方》、《牡丹之歌》、《骏马奔驰保边疆》等。
李谷一演唱歌曲《跳吧,年轻的伙伴》、《那就是我》,并和姜昆合作花鼓戏《刘海砍樵》。李谷一1944年出生,1961年进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成为演员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最后,压轴主题歌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传来。演职员恭贺新春,相互道别。《难忘今宵》由乔羽作词,王酩谱曲。这首歌曲刚出现时,晚会导演部发生过争执,有人觉得歌曲过于缠绵和悲哀,但总导演黄一鹤一锤定音,让李谷一坚持把这首歌录了下来。以后《难忘今宵》成为每一年春晚的固定结束曲,一直至今。
《1984年央视春晚》,在2021年春节来临之际,我又重温了一遍,4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让人流连忘返,欢乐开怀。视频中的许多人还穿着中山装,现场还可以点歌,那时还没有带头喝彩的托儿,舞台简陋,现场朴实,视频连字幕都没有,甚至还有诸多缺点,但一切显得那么亲切自然,欢快热烈。近四十年的时光过去了,春晚一年一年的播放着,舞台越来越华丽,现场也越来越光鲜,各种灯光道具等舞台包装艺术也精彩纷呈,但是观众也越来越少。是观众的观影素质和欲望与日俱增了,还是春晚的节目越来越惨不忍睹了?这是个问题,就像八九十年代香港和内地电影一样,那时没有太多的特效和包装,但却是百花齐放的艺术高峰,包括那时的文学艺术,深刻而又质朴,却直抵人心。没钱时,节目有大量的拥趸者,有钱了,观众却大量消失了。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1984年的央视春晚》,因为那一批真正有实力的演员,因为那一些令人永远令人感怀的节目,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只有沉下心来,剔除浮躁,带着一颗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踏踏实实,净心守业,才有可能再现辉煌。今年的春晚,我们拭目以待……
附录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
主持人:赵忠祥 卢静 黄阿原(中国台湾)马季 姜昆 姜黎黎 陈思思(中国香港)
总导演:黄一鹤 张淑芬
直播日期:1984年2月1日 时长: 5小时20分
1、序幕:《主持人介绍在场演员》
2、歌曲:《恭贺新禧》 蒋大为 李谷一 于淑珍 苏平 沈小岑 朱明瑛 茅善玉 郭颂
3、杂技:《转盘子》 李春来
4、 游戏 竞赛:《看谁贴得快》 幼儿园小朋友
5、录像:《狗熊猴子投篮比赛》 姜昆 李文华
6、相声:《宇宙牌香烟》 马季
7、杂技:《伞衣帽》 李春来
8、歌曲:《幸福在哪里》、《党啊,亲爱的妈妈》 殷秀梅
9、歌曲:《甜透了咱心窝》、《串门》、《山水醉了咱赫哲人》 郭颂
10、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妈妈教我一支歌》 沈小岑
11、豫剧:《迎春曲》 牛得草
12、哑剧小品:《淋浴》 游本昌
13、粤剧:《故乡行》、《南海渔歌》 丁凡 林锦屏
14、京剧组合 谭元寿 方荣翔
15、小品:《吃面条》 陈佩斯 朱时茂
16、电影录像:《海灯法师与少林》片段 海灯法师与众弟子
17、黄梅戏:《女驸马》选段 马兰
18、哑剧小品:《电视纠纷》 王景愚 李辉
19、歌曲:《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乡》、《回娘家》 朱明瑛
20、歌曲:《滦水香茶献亲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月光照着太湖水》、《泉水叮咚响》 于淑珍
21、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女散花》、《阿里山的姑娘》、《我的祖国》 奚秀兰(中国香港)
22、评书:《赠羽扇》 袁阔成
23、 体育 表演:《乒乓球比赛》 李富荣 张燮林
24、越剧:《无限欢颜喜在心》 王文娟
25、 游戏 :《金银猜》、《母子连心》 现场观众
26、相声:《春联》 马季 赵炎 零点钟声
27、歌曲:《恭贺新禧》 蒋大为 李谷一 于淑珍 苏平 沈小岑 朱明瑛 茅善玉 郭颂
28、歌曲:《萨拉族花儿“大眼睛”》、《妹妹的山丹丹花儿开》 苏平
29、沪剧:《燕燕做媒》、《太湖美》 茅善玉
30、歌曲:《我的中国心》、《垅上行》、《外婆的澎湖湾》、《乡间的小路》 张明敏(中国香港)
31、现场互动:《气功表演》 侯伟 侯春雪 侯树英
32、歌曲:《友情》、《默默地祝福你》、《天黑黑》 黄植诚(中国台湾) 李大维(中国台湾) 黄阿原(中国台湾)
33、歌曲:《早知如此不该笑》 陈思思(中国香港)
34、相声:《夸家乡》 姜昆 李文华
35、歌曲:《要问我们想什么》、《战士与梅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蒋大为
36、歌曲:《跳吧,年轻的伙伴》、《迎宾曲》、《那就是我》 李谷一
37、花鼓戏:《刘海砍樵》 李谷一 姜昆
38、结束曲:《难忘今宵》 李谷一
④ 茅善玉的演艺经历
从《红灯记》里可爱勇敢的小铁梅,到《董梅卿》里洒脱任性的官宦千金;从《石榴裙下》中温柔善良的自尊女性,到《雷雨》里畸形病态的繁漪……娇小的茅善玉将一个个形象鲜明、人物饱满的角色带给了我们。
20多年前,负责招生的上海沪剧院老师曾问还是孩子的茅善玉:“上台唱戏你喜欢不喜欢?”“喜欢的呀!”茅善玉立刻回答。虽然当时的她并不真的清楚沪剧是什么。
在春寒料峭的一个午后,坐在天平路闹中取静的办公室里,已经成为上海沪剧院院长的茅善玉感慨地说:“从懵懂的喜欢开始,一晃那么多年就过去了。当时的许多同学和搭档都已离开了这个舞台,而我依旧还在这里。真没有想到,沪剧是这样适合我,而我也已经离不开沪剧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这是茅善玉在舞台上给人的最深印象。
面对传统戏剧观众的迅速流失,面对上海人说不好上海话的潜在危机,茅善玉展望新的一年,依旧是踌躇满志,信心百倍:“我很乐观,因为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上海只有一个沪剧。作为上海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的特殊地域文化,沪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随着社会和政府的关注,这一见证与记录了上海发展历程的剧种将和这个城市一起继续发展下去。” 记:春节前夕,您刚代表上海的沪剧界与史依弘、钱惠丽、单仰萍等一起参加了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魅力东方”演出。第一次登上这一世界顶级音乐厅的舞台,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茅:能够在莫扎特的故乡演唱心爱的紫竹调,真的感觉很兴奋。能够登上艺术殿堂的舞台,真的很有象征意义。在奥地利格拉兹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我们成功展示了中国戏曲和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金色大厅并没事先想象的那么金碧辉煌。舞台不大,空间也不恢弘,而且因为历史久远,连颜色也不再簇新。但就是在这个地方,你能明显感受到其中深厚的文化积淀。站在这个经典的场所,我有一种神圣的感觉:我不仅仅是代表一个剧种,而且是代表一个国家来演出。
记:当时您选择演出的是哪一曲目?
茅:是沪剧《罗汉钱》中的“紫竹调”。因为它传唱广,影响大,而且旋律明朗优美、欢快流畅,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我在很多重要场合都会选唱这个曲目。记得当年美国前总统里根来上海访问时,我在宴会上为他演唱“紫竹调”,美国客人惊艳不已,问我,这样美妙的声音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1月15日,当我身穿一袭旗袍,再度把它奉献给友好的维也纳观众时,同样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事实证明,不仅东方人可以欣赏西方的交响芭蕾,西方人同样能够喜爱我们的民族戏曲。 记:像《罗汉钱》中的“紫竹调”一样,春节上演的《雷雨》同样影响广泛。一直以来,您表演的角色大多是清新甜美、温柔细腻的少女。首次出演病态压抑的悲剧人物繁漪,且又有几代名家饰演的繁漪在前,您如何看待这次挑战?
茅:应该说,繁漪这个角色我并不陌生。十几年前丁是娥老师教我唱戏的时候,就教我唱过一段繁漪的折子,但在全本中出演繁漪的确还是第一次。1959年名家版的沪剧《雷雨》已成经典,让观众至今记忆深刻。对我们来说,演出《雷雨》是不可多得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重排《雷雨》,就是想用这一经典剧目向前辈表达敬意。但是我想,每一代人演《雷雨》,都应该为这一经典注入新的活力。
这次为了演好繁漪,我特意听了有“活繁漪”美誉的丁老师当年的录音带。她的音色、唱腔和念白非常人物化,光是声音就让你觉得她完全融入到了角色中。当然,每个人心中的繁漪并不一样,我也有我的理解。在演唱时,我适当加入了一些肢体语言来表现繁漪对周萍感情的复杂与矛盾,在花园一场,从试探性触碰、有意识依靠到最后感情爆发,这种有层次的形体语言和演唱结合,到了观众的认可。 记:“从以往的四凤到现在的繁漪,您在舞台上的“辈分”高了,角色转变了。在舞台下的角色也转变了,除了演员外,还多了个院长的头衔。”
茅:是的。我担任上海沪剧院的院长已将近五年了。我想,我进入这个新角色的转变还是很快的。以前做演员时非常轻松,演好就回家,不到中午不愿起床。担任院长,要考虑和担心的事情很多,但我比较年轻,能接受先进的理念,做事也讲究团队精神和公私分明。即便是私下里的好朋友,如果在公事上做错了也一样会指出。反之亦然。五年内,剧院里基本上每年都会推新戏,排演了《石榴裙下》《大红喜事》《龙凤呈祥》《一文钱》《胡锦初借妻》《家》等,虽然很忙,但大家都干得很有劲。 记:“新的一年,您和您的沪剧院有什么打算?”
茅:“我们制定了一个沪剧发展的五年计划,争取在培养和继承、创作和演出上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目前,我们在抢救遗产、整理老艺术家资料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中年艺术家的系列访谈和优秀剧目的录音录像工作,准备通过总结,深入理论研讨,宣传并推出一些新的沪剧艺术的流派。同时,为了加紧沪剧人才的培养,争取上海戏校的沪剧班早日开班,我们正在积极作招生的前期准备。还有新创剧目的规划、演出市场的拓展、专业剧场的建造、沪剧专著的出版、沪剧频道的开播、沪剧新电影和新电视剧的制作等等,都已经有了初步打算和安排。”
记:“听说新创重点剧目《露香女》是赵化南为您量身定做的一台戏,今年将正式投排公演?”
茅:是的,这是沪剧五年发展计划的开局大戏,也是我新年最期待的事情。作为上海世博会的首部献礼大戏,《露香女》的背景定在1915年,当时中国的顾绣作品《洛神凌波》在万国博览会,即当时的世博会上喜获金奖。一个叫董耀庭的年轻画家,作为博览会中国馆的馆员、特意到松江地区寻访这一作品的绣娘顾露香,由此带出了一段传奇故事。这是一部反映上海和世博会历史渊源,以及上海人民对世博会人文情结的新戏。早在申博成功时我们就已开始酝酿,我和编剧赵化南还多次去松江采访。经过多年的反复推敲和精心准备,我们希望这台新戏能够为观众喜爱,并力争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记:现在,上海的孩子普遍从幼儿园开始就习惯说普通话了,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长大后甚至连上海话都不会说,或者是说不连贯。作为沪剧演员,您会不会担忧将来沪剧的生存空间?
茅:的确,这是很使人着急的现状。会说沪语的孩子、能够说好吴语的孩子越来越少,沪剧生源严重不足,因地域和方言限制,还不能像兄弟剧种那样到外省市招生。但随着整个社会对吴语上海话和民族戏曲文化的重视,相信以后会好转的。我认为,精明睿智的上海人不会轻易遗弃吴语。海纳百川的大上海,说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肯定是需要的。但是融合别人的同时,千万不要失去自己的特性,失去自己的色彩。因为只有不同地域的语言才能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现在不少“海漂族”都在热情地学吴语、唱沪剧,希望更好地融入到上海这座城市中来,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了。 记:听说沪剧将有望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茅:是的,从去年初着手准备到岁末文化部办公厅发表公示,沪剧可以算是“申遗”基本成功了。在长达一年的资料汇总过程中,我们对沪剧艺术有了一个理性的回顾和清醒的认识。有一位老前辈曾说过:“留住上海的语言,就是留住了上海的记忆和历史。”我认为说得恰如其分。起源于上海本地滩簧的沪剧是能够代表上海的。因为沪剧见证了上海的成长,是上海文化脉络中密不可分的部分。虽然,现在沪剧团体寥寥无几,演出市场也不景气,热爱沪剧的观众拿不出更多的钱来看戏,演艺人才又行当不全,青黄不接,各个艺术部门都存在缺乏接班人的问题。但是,如果能留住上海语言,沪剧就有了发展的基础;要是失去了沪剧,那肯定是上海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记:会不会觉得沪剧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好像一下子被当成了“文物”?
茅:作为海派艺术瑰宝的沪剧,尽管近年来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发展危机,但沪剧决不当文物。一样东西如果后继无人,只能戛然停留在历史里,那么才是文物。但是,具有鲜明上海地域特色的沪剧,在艺术上开放包容,既善于广采博纳,又敢于标新立异,一直和时代一起发展着,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表现内容,都和上海这个城市紧紧结合在一起,而且不断有新鲜观念、新鲜面孔和新的创作加入进来。加上沪剧素来注重唱功,它的音乐清纯柔美,独具江南丝竹的情韵,不同风格的流派唱腔更是家喻户晓,到处传唱。所以,沪剧决不会成为文物,而只会在更多人的关注下更好地发展下去。
国家一级演员。1962年1月10日生,1974年考入上海沪剧团学馆,1979年毕业后留团(今上海沪剧院)担任主要演员。曾先后主演《一个明星的遭遇》、《姊妹俩》、《血染姊妹花》、《魂断蓝桥》、《牛仔女》、《碧海青天夜夜心》、《今日梦圆》、《董梅卿》、《石榴裙下》、《大红喜事》、新版《家》、《龙凤逞强》和《雷雨》、《生死对话》等剧目。还在《璇子》、《姊妹俩》、《牛仔女》等沪剧电视连续剧中担任主演。她的表演清新自然,富有灵气,唱腔圆润甜美,情深味浓。之后在戏路上又有新的开拓,展现了她艺术创造新的天地。
1983年获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1984年获全国现代戏会演一等奖;1984年获上海市青年演员会演特等奖;1984年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4年登陆央视春晚清唱《燕燕做媒》,1989获首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1995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主角奖,1995年获上海第七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曾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现任上海沪剧院院长、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上海剧协副主席。在2013年2月1日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通过为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15年9月29日,茅善玉当选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⑤ 第一届春晚第一个节目是什么
第一届晚会第一个节目是李谷一的独唱《拜年歌》。
1983年第一届春晚李谷一演唱的歌曲,它们分别是《拜年歌》《春之歌》、《乡恋》、《知音》、《年轻的朋友》、《问声祖国好》《一根竹竿》还有与袁世海对唱了《刘三姐》《牛皋》。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乡恋》解禁的日子。李谷一成为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给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一首并非直接表现爱情的“情歌”,成了中国社会打破思想禁锢的见证——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已经无可阻挡。
始播于1983年,主持人赵忠祥,马季,姜昆,刘晓庆,王景愚。
由黄一鹤、邓在军执导。从除夕20点开始,时长278分钟。晚会邀请艺术家出场表演精彩节目,欢乐、喜庆、祥和的气氛弥漫在电视观众面前。这台晚会一经播出,即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广泛的欢迎。
自此,每年春节联欢晚会都有大陆、港台明星登台献艺,晚会成为最受世界各地炎黄子孙欢迎的节目。晚会通常由主持人串联相声、小品、歌曲、舞蹈和其他各类富有民族特色的节目,演员均为在社会上有影响有成就的人物,节目也都再三精选,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国传统节日里,为中外华人观众提供了健康的精神文化娱乐 。
⑥ 茅善玉简介资料,沪剧茅善玉精彩唱段
沪剧是地方戏曲剧种的一种,上海被简称为“沪”。沪剧就是在上海一带比较有名的戏剧,沪剧源于最初的民间民歌,而后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形成如今完善的沪剧,也有着很多沪剧的代表人士。
茅善玉,上海市人。她的表演感情真切,动作优美;演唱时嗓音甜润,情深味浓,柔中有刚,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在八十年代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后起之秀。代表作品有《拔兰花·赠花》、《谁是母亲·贵人相助》等。2015年9月29日,茅善玉当选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会长。
1983年获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1984年获全国现代戏会演一等奖;1984年获上海市青年演员会演特等奖;1984年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4年登陆央视春晚清唱《燕燕做媒》,1989获首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1995年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主角奖。
1995年获上海第七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曾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现任上海沪剧院院长、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上海剧协副会长.,在2013年2月1日全国政z协商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通过为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演出剧目:
《拔兰花·赠花》(程臻,黄爱忠)
《谁是母亲·贵人相助》(王珊妹,钱思剑,李建华)
《苗家儿女·小桥相会》(孙徐春,方亚芬)
《少奶奶的扇子·赞扇》(洪立勇)
《红色娘子军·分界岭》(金玉明)
《红珊瑚·岛遇》(张杏生)
《年青一代·读遗书》(徐伯涛)
《恩仇记·竹楼相会》(张爱华)
《桃李颂·党啊,我的母亲》(吴斌)
《父子恨·饮鸩》(赵志刚,汪华忠)
《红灯记》(茅善玉,马莉莉,钱思剑)
金曲经典系列:
《碧海青天夜夜心》“赠玉兔”(钱思剑,赵隽晴)
《小巷之花》“向往”(孙徐春)
《东京三丽》“闻义卖”(孙徐春)
《血染姐妹花》“海滩诀别”(孙徐春,吕贤丽)
《小镇之恋》(孙徐春)
《田园梦》(孙徐春,华雯)
《今日梦圆》“雨中情”(孙徐春,王丽君)
《石榴裙下》第四场(朱俭,吉燕萍)
【结束语】茅善玉如今在沪剧文化中所占得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在沪剧上有着很多自己的独特见解然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些特色,在众人的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