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初穿旗袍

初穿旗袍

发布时间:2022-09-20 19:58:41

A. 旗袍的由来和历史 关于旗袍的由来介绍

1、旗袍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清代后期,满汉互相效仿达到巅峰。

2、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旗袍被汉族妇女不断改进并流行起来,进入千家万户。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B. 年轻的少女怎么穿旗袍

我觉得年轻的少女,穿旗袍穿的朴素单一比较好看。还有很多小女孩子喜欢小格子的旗袍衣服。这些女生都比较适合穿的。非常适合我们东方的女性,既穿的美丽大方又不会显得太奢华。

C. 旗袍的起源

旗袍的起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袍服自汉代被用于朝服,袍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穿着者多为知识分子及统治阶层,久而久之蔚成风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种不事生产的上层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闲生活。宽衫大袍,褒衣博带,逐渐成为中原地区衣饰文明的一种象征。

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较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界,此时的清王朝正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在中国学生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始。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顶盛期,这时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D. “旗袍”起源是什么

很多人看到一个“旗”字,就认为“旗袍”是满族的服饰改的,那么,真相真是如此吗?

其实在民国初期,首批穿“旗袍”的女子称呼自己穿的衣服是“长袍”、“长衫”,和当时男子穿的袍服名称相同。(汉人女子穿长袍,是反抗男女不平等的象征)只是因为之前几百年基本上女人只有满人穿袍服,汉女穿袄裙(上衣下裳是汉人女子传统穿法),所以不明真相的外人想当然地认为女人穿袍服那就是“旗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以讹传讹的叫法。

“旗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立领斜襟盘扣在清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明末已经非常流行。

衣服没有领子 ,到了清朝末期,满族女子服饰模仿汉人女子加上了立领,完全汉化

大家可以去“旗袍是汉服”贴吧看看,那里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可以证明“唐装旗袍”是汉人服饰,早在明朝就已经出现

E. 民国时期没有文胸,女性怎么穿旗袍

民国时期的人没有文胸,但是旗袍里面有蹭件,所以他外面儿吐出来的不是很明显。是后来才有了文胸这个东西的,以前是没有这个东西的,但是穿旗袍也很好看。

F. 旗袍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旗袍是怎样发展的

旗袍一开始是八旗妇女日常经常穿的长袍,是后世旗袍的前身。在嘉庆年间,满族女子经常仿效汉族妇女的穿着打扮。到了清朝末年,汉族女子也慢慢的仿效满族的装束。满汉两族女子的服饰逐渐交融,使两个种族之间的服装差别日益减小,这就逐渐开始了旗袍的演变。在洋务运动的口号之下,大量的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于是开始出现了西式服装。

旗袍是中国的象征,是一种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一种代表。清朝的旗袍并不开衩,后来在旗袍缩短袖子的时候也开始慢慢开衩。传统的旗袍是一条直线,还有着非常高的硬领。30年代初期旗袍的腰身开始逐渐收缩,女性的曲线逐渐被展露出来,后来成了无领旗袍。新式旗袍的出现是人们的思想不断开化的一种表现,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可以很好的展现女性的美。

G. 旗袍平时穿可以吗有什么讲究吗

旗袍平时也可以穿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现在的旗袍,少了几丝隆重正式,多了几分随意闲适,大可不用一提旗袍就抱着只能欣赏远观的态度,敬而远之。在穿着旗袍的时候,要想将旗袍穿得更得体。

穿旗袍体型不能太瘦。现在的人追求以瘦为美,很多人更是拼了命的减肥,但是过度减肥不仅对身体不好,而且从美观上来讲,太瘦的人反而只有骨感了。穿旗袍就适合稍微圆润一点的身材。

穿旗袍要淡妆,不适合浓妆、夸张妆容。脸部适当淡妆修饰更能凸现穿着旗袍的美丽,所谓淡妆就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方法,强调突出自己面容本来所具有的自然美。妆色清淡典雅,自然协调,是对面容的轻微修饰与润色。

传统的中式服装搭配耳饰是非常经典的,面对这样挑人的大红旗袍,大概也只有一代不老女神林青霞能完美驾驭。而能与此旗袍交相辉映的无疑是青霞教主耳畔的硕大珍珠耳饰,典雅大气隔着屏幕扑面而来。

身着旗袍的女人有一种别样的韵味,无论是大家闺秀的端庄还是小家碧玉的清纯,或者是优雅妇人的温婉,一袭旗袍都可以诠释得淋漓尽致。

旗袍对人和身材的要求非常高,不是什么人都穿都好看的。

身材最好的是肩宽腰细胸部坚挺饱满,五官端正秀丽,气质优雅举止文静的女性穿是最美的。旗袍必须紧贴身体,不能松松垮垮的,必须像皮肤那样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才好看。旗袍展示的女人凹凸玲珑的身材,旗袍显示的是女性的端庄文静秀气。

(7)初穿旗袍扩展阅读:

旗袍是中国独有的具有典型中国风的传统女性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穿上旗袍的女性可以展现自己凹凸有致的身材和婀娜曼妙的身姿。

旗袍是最能体现中国女性,优雅柔美韵味的服装,那份东方神韵,宛若古典的花。

开放在时光深处,任凭光阴的打磨,仍旧存留着那份独特味道。

多少女子都梦想着,有一袭华美的旗袍,得体地穿在身上,风姿绰约,尽显妖娆。

就像有一段随心的爱情一样,舒适地存在着,亦是一种安然。

复古与典雅,精致而高贵,这是对旗袍的真实写照,经典的,往往也是不易过时的,迄今为止,反倒是成为新一轮的时尚之选,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对气质的要求。

长款丝绸旗袍裙文字复古旗袍,穿出你的气质与美丽。清新高雅的款式,让每个人都喜爱的装扮,形成腿长的视觉效果。精致的花纹,显得优雅大方,贴身的剪裁,完美映衬身形,展现女性身体曲线的优美。

旗袍在所有人的眼中大概是天生就拥有着一种优雅温婉又带着性感的气质,浑身上下都笼罩着一股古典温婉的气息。

H.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8)初穿旗袍扩展阅读: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I. 旗袍是从什么时候流行的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在中国时尚前沿上海开始流行,后迅速风靡全国。1929年4月,民国政府将旗袍定为国服。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历史文化

民国文化女性的名字,总伴随着她们的旗袍照,例如宋氏三姐妹、吴健雄、吴贻芳、林巧稚、阮玲玉、周旋、张爱玲、林徽因、萧红和丁玲等。

珍贵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女演员的服装也依然是旗袍, 其它传统说唱艺术如大鼓和评书等也多以旗袍为女演员传统服装。

历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华裔小姐,亚洲小姐和广州西关小姐选举中,她们期间或最后必定会穿旗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旗袍

与初穿旗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夹克衫袖子长怎么办 浏览:461
高个宽松长衣搭配图片 浏览:768
电力公司红色帽子是负责什么呢 浏览:337
麻花辫衣的编法图解 浏览:884
裙子衣怎么加针 浏览:480
猪八戒帽子怎么制作图片 浏览:786
女士三合一风衣 浏览:555
老师上课拉裤子了作文 浏览:163
衬衫几粒扣子 浏览:960
为什么女装设计的比男装漂亮 浏览:335
淘宝裤子尺码设置 浏览:958
浅色牛仔裤怎么搭外套 浏览:876
提上裤子不认识了怎么恢复 浏览:476
什么颜色的牛仔裤越旧越好看吗 浏览:485
日系长裙怎么搭配外套 浏览:638
聚酯纤维裤子透气吗 浏览:94
儿童的围巾多少钱 浏览:785
上海哪个高中校服好看 浏览:202
菠萝马甲的织法视频教程 浏览:256
天猫卫衣新款男士 浏览: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