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第一个设计旗袍的人是谁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⑵ 中秋佳节旗袍会长给旗袍姐妹讲几句祝福语
摘要 你好第1句】年华易逝,旗袍的花样年华延续着一个多世纪至今不衰,虽然不知道旗袍会不会重现当年的风靡天下的盛况,但是旗袍在新时代还是备受欢迎的,它依然是今天女人最相中的那种美丽。身穿旗袍的女人,就像是在品味一首诗,一首唯美、曲折、荡人心魄的华章…云淡风轻,碧波荡漾,身着旗袍与心爱之人泛舟湖上,依偎在他温暖的怀里,听着船桨触动的水声,听着他讲述的至死不渝的浪漫爱情故事,柔柔的和风缭乱了发梢,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阵阵琴声,这柔美的画面,或许只有旗袍能够演绎得如此别致、如此贴切。
⑶ 旗袍协会与模特协是否一会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13
⑷ 李白1300岁生辰纪念大会为何人何地主办
李白1300岁生辰纪念大会
2002年2月7日起世界名人范光陵博士 Dr. Kuanling Fan 与海内外各界人士约千人在台北市举办李白1300岁生辰纪念大会及第五届世界文化及诗人大会 World Congress of Cultures and Poets. 此为台湾首次举办李白纪念大会.
大会开幕式于下午三时至五时半假台北市京华城风中舞台举办. 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内政部, 台湾省政府指导, 国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国际文化促进委员会, 威京集团, 中华文化协会, 中华工商管理学会, 世界文化总会主办. 一百多个文化公益宗教经贸团体协办. 中华文化协会会长及国际文化促进委员会副主委范光陵博士任大会主席并以中英文致词. 出席有国策顾问及大会副会长许文彬, 文建会主委陈郁秀, 名本土音乐家及大会副会长林二教授, 大会副会长赖比瑞亚特命全权大使康明斯 (H.E. John Cummings), 尼加拉瓜特命全权大使王海光 (H.E. Luis A. Wong), 巴拉圭代表, 南非代表, 马拉威代表, 日本代表, 俄罗斯代表, 以色列代表及南美洲, 澳洲, 大陆艺术家, 各界名流, 诗人, 中国小姐, 旗袍大使, 特使约千位. 媒体有东森电视, TVBS, 大爱电视, 香港凤凰卫视, 中央社, 大陆新华社, 香港中国新闻社, 英文中国邮报, Taipei Times, 大公报, 联合报, 人间福报等及网络报, 国际通讯社多家.
范光陵博士说诗是文化之结晶, 李白是中华文化之光荣.新古诗运动是中华文化现代化之要旨, ‘古诗要解放, 新诗要形式’是诗的明日新方向. 而台湾与大陆社会及人心需要诗歌, 文化来净化, 提升; 两岸和平需要诗歌与宽容来沟通, 联系, , 范光陵博士要请回新五四运动的科学, 民主, 诚信, 礼义四位先生. 而新儒家文化, 世界和平, 人性升华就是大会重要宗旨. 李白一生重视人民生活, 反对官商贪腐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 李白生辰纪念会在台湾系第一次举办, 意义重大. 李白之诗可以说是中国三大诗派之一的 '新古诗’之鼻祖. 范博士在大会捐出五千本世界最小诗画集给中外爱好诗歌的人士, 并以其父母范苑声立委, 李国彝国代名义捐出奖学金.
大会同时举办五大活动:
1. 祭李白, 仿李白, 杨贵妃, 高力士活动, 由张彩霞主持节目.
2. 举办第五次世界文化及诗人大会及世界新古诗大赛, 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 推行 “学诗的孩子不会变坏’.
3. 发行由范光陵创始, 汪俊良程序设计之第二集 ‘电子名片书’‘新古诗三百首及李白全集1010首’.
4..名音乐家林二及海内外名音乐家钢琴演奏及声乐演唱系列.
5. 书法及彩妆文化—由大会副会长名书法家张正煌, 开运彩妆专家张钰珠及在中正纪念堂写大门上写 ‘大中至正’四个大字的名书法家兼大会筹委杨家麟, 陈玺中, 王广植主持.
美国联邦国会议员史提夫. 荷恩 (Hon. Steve Horn), 陈香梅女士, 美国国际艺术大使团长兼大会副会长拉地卡.安格雷博士 (Dr. Natica Angilly), 副团长阿里莎 (Alisha Rodrigues), 意大利世界文化及诗人大会会长兼大会副会长罗文.阿弗隆斯博士 (Dr. Novin Afrouz), 诺贝尔奖提名人玛丽.罗奇博士 (Dr. Mary Rudge), 日本世界诗人大会名誉会长柴崎宗佐博士 (Dr. Jose Civasaque), 联合国NGO世界妇女会会长俄籍苏里亚.盖米博士(Dr. Sonia Gaemi) 等世界名人多专函献诗或参与致贺.
现场有中国小姐及旗袍大使团出席表演走秀及吟诗. 大会参与有旅美名诗人兼大会名誉会长李国彝院士, 美国侨领, 大会副会长周彦文, 大会副会长名音乐家林二, , 大会副会长姜范一陵 Dr. Yiling F. Chiang, 世界华人协会总会长程万琦博士 (香港), 秘书长马兴利, 中威集团主席兼大会副会长陈春, 名歌唱家杨燕, 大会筹委香港财富集团总裁张雨轩, 深圳红荔书画馆馆长兼大会筹委黄南美, 大会副会长中华工商管理学会理事长邱绣陵博士, 立法委员庞建国, 台北市议员厉耿桂芳, 林奕华, 吴世正, 雷渝齐, 范诚, 刘秀珍, 苏素碧, 刘念念, 易海伦, 郭来富, 林玲兰, 陈恒升, 林雄, 张乃强, 周世永, 何若兰, 魏浩然, 丘卫邦将军, 王维琳将军, 曰本艺术家藤田淑子, 方瑞生, 陈虹, 黄金铃, 白云山人, 王健全, 游天文, 吴淑华, 潘燕九, 洪炳炉, 徐子林, 陶禹, 屠名兰, 詹夏连, 王爱兰, 刘左夫, 姚辉, 黄宝珍, 王智毅, 江绿绮, 陈美羽, 赖文鑫, 詹秀蓉, 全济川, 徐芸, 林利雄, 赵承厚, 陈玉珍, 林朝兴, 池昭君, 陈进添, 朱曜, 范培希 Peggy P. Fan, 徐锦垣, 邹孟桦, 王慧仪, 范代希 Daisy Tai-Hsi Fan, 林淑女, 周斯陶, 张荣贵, 陈银贵, 苏仲琦, 林俐君, 倪占灵, 张淑惠, 日本等等力研, 郝慧明, 张荣桂, 李忠勇, 李春骅, 章英兰等各界名流近千人, 极一时之盛, 也在台湾留下中华文化史上历史性之一页.
参加演出有中国国际文化旗袍创艺协会理事长, 国际旗袍大使团长兼大会副会长, 扮杨贵妃之袁念华 (湘媚). 旗袍大使及特使并在舞台走秀及颂诗者为:
⑸ 中国旗袍协会有吗
有的,
128张
中国旗袍会
齐誉创办的中国旗袍会更多义项
“中国旗袍会”(英文名称:China Cheongsam Association。简称:CCA),2014年3月注册,并在国家商标局进行了商标图案注册、国家知识版权中心做了产权保护;中国旗袍会是一个由旗袍服饰行业、旗袍文化学术机构、文化策划人、旗袍爱好者代表联合构成的社会组织。它将致力打造一个联合各方力量的综合平台,以完全创新的思维推广中国传统旗袍文化,为中国旗袍文化和旗袍产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而起到积极的平台引导作用。
⑹ 旗袍会操办流程及注意事项
1战略思想
中国旗袍会是一个高端旗袍资源整合平台,打造全国性的旗袍文化与产业结合的协作组织;它将成为全国旗袍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海内外旗袍文化交流的窗口;旗袍非物质遗产的研究基地;旗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
2简介
中国旗袍会在国家文化部、妇联以及各国驻华使馆、海外华侨机构的鼎力支持下,携手社会各界名流、全球华人杰出代表等,致力于“旗袍”这种行走的视觉艺术来阐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发展。中国旗袍会在国内已经设立了近100家分会,海外也已经超过30家分会,其他地区和国家分会也在积极筹建中,拥有会员超过百万之众。它的快速成长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海内外中华同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求和热爱。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复兴中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使命。让我们团结协作,携手共进,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民族品牌,让中国元素伴随着中国梦的实现传遍全球!
⑺ 战爱春是全球哪一个旗袍会长
两人都不怎样,汪能骗人,但是水平高一点,战的水平太低,骗骗刚认识的人可以。
⑻ 中国旗袍协会合法吗
中国旗袍协会合法。
旗袍会,一般指中国旗袍协会,由海外华侨汪泉先生成立。以旗袍服饰文化为载体精准的解释东方女性的优美,从而带动民族服饰文化产业链的提升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丝绸行业有了蓬勃的发展,这源于中国的女性每个人都喜爱旗袍。中国旗袍大赛这一国际品牌,已经是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最高的盛典平台,重振一带一路,展现红颜雅韵,美丽中华,最有舒适度的传播中国梦。
意义: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
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 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总之,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有沧桑变幻的往昔,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不多,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旗袍会
⑼ 中国旗袍历史时间及创始人
一、旗袍发展的历史
清朝男人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发展的过程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1)旗袍之源~~“枣”(Zao三声)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但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2)民国之初旗袍开始了悄然过渡和发展。
民国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都在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民国初期20年代出现的倒大袖与新样式。
民国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民国的30~4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里~~旗袍也有过灿烂的一瞬间,那是因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化。
(5)在中国的60年中叶~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场浩劫,也是旗袍经历的灾难期。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辉煌难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⑽ 成立旗袍协会需要什么手续
成立旗袍协会需要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等材料,去民政部门办理登记。
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一条 申请登记社会团体,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 登记申请书;
(二) 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 验资报告、场所使用权证明;
(四) 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五) 章程草案。
(10)中国国际旗袍会会长扩展阅读: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完成筹备工作的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文件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没有本条例第十三条所列情形,且筹备工作符合要求、章程内容完备的社会团体,准予登记,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登记事项包括:
(一) 名称;
(二) 住所;
(三) 宗旨、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
(四)法定代表人;
(五) 活动资金;
(六) 业务主管单位。
对不予登记的,应当将不予登记的决定通知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