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柒牌的中华立领中山装价格多少
柒牌的专卖店覆盖全国统一价格,去了专卖店就不用担心价格上挨宰。而且柒牌网上也根本没店。价格么,从800-1300,1400不等。看做工材料裁减罗。我就有一套黑的,888元。一套白的,1350元。柒牌还有不少单一的立领上衣,能略便宜点,其实和全套的价格差异不大。
『贰』 立领装起源于什么服饰
立领就是中山装! 老实说什么南洋企领服、广东便服、宁波便服、甚至西装都不太像中山装,彼此的关系应该不会太密切。最 像中山装的是日本校服及陆军士官服。孙中山及革命党在日活动时间不短(曾留日者众)。据说孙中山委托日本华侨张方诚设计了中山装的草图,然后返上海后,于1916年命王才运依图生产。亦有一说是1919年孙中山将自己穿过的日本陆军服拿去上海的亨利服装店改为便服,成为中山装的起源。 造型特征 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中山装是因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 在民国十八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 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 以表示 遵奉先生之法。如今中山装和旗袍 已经成为我国男女服装的代表。 形制: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 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编辑本段]设计理念 中山装的最初款式:上衣为立领、前门襟、9粒明扣,4个压爿口袋,背面有后过肩、暗褶式背缝和半腰带。1922年中山装改为立翻领、7粒扣,下口袋为老虎袋。后又改成现在的款式:上衣为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cm的插笔口。高档中山装,在袖口部位有3粒饰扣。与中山装配套的裤,一般采用同料同色的西式裤。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叁』 立领中山装里面穿什么衣服好看
摘要 衬衫。
『肆』 那种立领"中山装” 是中国的吗中山装不都是那种翻过来领子的
都是。
中山装每个袖子有三个小扣,象征“三民主义”;正面有四个口袋,象征“礼义廉耻”;衣服有五个主扣,象征“五族共和”。
中山装是在西氏军装的基础上改的,无所谓有领无领。
————————————————————————
日本的军装及学生装也是源自西式军服,中山装是西式服装这一点毋庸置疑,根本就不是什么中日的传统服装。所以无论中日把中山装作为国服只能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国不流行中山装是时尚潮流而已,所谓“日本人说是它们的服装”实在可笑!
『伍』 立领和中山装的区别
中山装
为服装的一种,是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套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
立领(stand collar, Mao collar〕
指领子向上竖起紧贴颈部的领型。
换句话说,中山装是一种服装,而立领是中山装的领型。中山装上的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中山装是男性服装,而立领这种领型是男女皆可。
『陆』 立领西装和中山装有什么区别
立领西装和中山装都是立领,但不同。
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
前襟的五粒纽扣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
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衣领为立领,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
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
背部不开衩,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立领西装除了领子跟中山装一样外,不一定具备其他必要特征
『柒』 为什么日本男生的校服是中山装呢中山装不是中国的吗为什么中国人不装,日本人反而装了
日本校服又叫诘襟和中山装还是有区别的,日本的最多2个口袋,领子与领子之间挨的非常近几乎看不到喉结
。
中国的中山装。。
有关中山装的创作灵感,最常听到的说法是来自南洋华侨的企领服。它指出孙中山在1902年起越南筹建兴中会分会,委托河内一来自广东的裁缝黄隆生生产第一套中山装。孙中山采当时南洋华侨流行的企领代替西装的硬领,又将企领服的三袋改为四个,可放笔记、纸笔及工具等东西以方便学习或工作。不过现代日本有些学校也穿中山装了。。哎为什么中国有什么日本就有什么日本就什么?中国就有什么?不过这次是冤枉日本了,日本的学生装已经有了一百多年接近200年历史了。还有英国仪仗队军服和中山装也很像不过英国仪仗队军服是用的按扣,其实日本学生装就是改自英国仪仗队军服
『捌』 一般那些领导干部穿的立领外套叫什么
是夹克。
夹克是一种无领、无袖的服装,各地领导干部很快就接受了这种服装方式,在各省的本地新闻上,都可以看见各地的省市领导身着夹克开会的电视画面。
克有着“效率先生”的气质,免熨、利索、耐脏、亲民,在把筷子伸向大盆盛上来的河南炖菜、拍蒜茼蒿或者把包子放进醋碟时,袖口绝对不会不争气地掉进盘子里去,这使得夹克成为中国官场上受欢迎的文官便服。
在十八大后常委的第一次集体参观时,五人穿夹克,两人穿西装,穿西装的两人也都选择衬衣第一粒扣子敞开,不打领带。在过去的领导人当中,夹克一般是在下基层调研的情况下的穿着。
(8)中山装立领外套扩展阅读:
中国近代文官衣着变迁。
1、民国初期的政治家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过去的顶子翎子突然废止,和国际交往或者对国内展示的时候,人们进入了一个乱穿衣的混乱期,袁世凯、黎元洪这样军人出身的政治家会选择去掉军衔的军便服。
黄兴这样的革命者会穿着西装,倡导议会政治的宋教仁则选择西装和立领衬衣,孙中山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则希望创造出一种百搭的中国文官服饰,这就是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中山装。
2、中山装是一套政治服装,根据国民党后来的解释,五个扣子代表五权宪法,衣袖上三个扣子代表三权分立,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背后不开缝,意思是国家不能分裂,其实很多服装都是类似的配置。
3、其他曾经被当作文官制服的,还有双排扣的列宁装,这衣服在1930年代到1950年代一直风行,来自苏联,本来是男装,后来转为中性,能比较好地勾勒腰身,后来变成55式公安女警的制服,好多反特电视剧当中还能看见这样的漂亮制服。
4、中国文官改穿西装的风潮和胡耀邦的呼吁有关,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深圳时专门提到:“特区干部把衣服穿好些,要敢于穿西装,我1953年还穿过花衣服。”这句话引发了当年花裙子的热销,也让西装成了合规的文官制服。
『玖』 中华立领和立领中山装是一回事吗
立领中山装是服装款式的统称,中华立领是柒牌服装自己对服装系列的命名,也就是柒牌生产的立领的中山装,是对传统中山装改良后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