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汉服,也喜欢旗袍。个人认为也许是有误会。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汉服和旗袍都可以竞争成为国服。但就我们汉族而言,那我们的民族服装就肯定是汉服了。就没有什么好争辩的。
㈡ 传统旗袍过膝盖还是不过
传统旗袍都是比较保守的,是过膝盖的。现在电视上看到的旗袍,一般都是改良过后的旗袍。
㈢ “旗袍到脚踝是正房,小腿是二房,过膝盖一点是三房,膝盖以上就是妾”学术界有这说法吗
没这个说法,正房是明媒正娶,小妾则是领进门即可,正房与老爷平起平坐,小妾永远不能与正房平起平坐。
㈣ 旗袍开叉高度有什么讲究
旗袍开叉高度没有比较明确的标准,一般旗袍的开叉都会开到膝盖的位置,也有的旗袍开到大腿的位置。
其实,最初的旗袍原型来源于满族。满族入关之后,这种衣服就流传出来了,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新的主流。在清朝伦理道德十分严格,虽然已经有了旗袍的雏形,但是并没有把旗袍的叉开的很高,最多到膝盖的位置。
到了民国时期,民风比较开放,女性把旗袍都开的比较高,从小腿一直开到大腿的位置,旗袍的这一演变也象征着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穿旗袍注意事项
穿旗袍不要太胖或太瘦。因为如果太瘦会显得很骨感,太胖的旗袍则会暴露出身材缺点。
穿旗袍时要淡妆。脸上适当的淡妆可以更好地突出穿旗袍的美感。所谓的淡妆就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方法强调人脸的自然美。
手臂太粗不要穿短袖或无袖旗袍。旗袍最能体现身体的美丽,因此必须特别合身。太紧的话移动起来不方便,太松则无法表现出女人的美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旗袍
㈤ 为什么喜欢汉服的人大多排斥旗袍
1. 审美观不同。汉族审美观与游牧民族相比更接近日韩。所以厂字襟和盘口是被认为比较丑陋的。
2.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中国历史上五千年以来的主流民族和主流文化,用少数民族的服装和文化代代表全中国人也不妥。俄罗斯人也是中国的官方认定少数民族之一,但这不代表全中国就得说俄文,崇洋东斯拉夫文化。
3. 旗袍不是中国人的传统服装,孔子,秦始皇,戚继光,穿的不是旗袍。用旗袍来代表中国传统几千年的文化,也照样不妥。
4. 现代露大腿露手臂的旗袍实际上是民国妓女的服装。用民国妓女卖骚穿的服装来代表严肃场合,中国形象,传统文化,是侮辱中国人的存在。
5. 旗袍的推广是靠满族人使用暴力和文化摧毁的情况下实行的。
旗袍也许宽大款还挺方便工作和撸串儿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丑。修身款的严重限制了本座自由的灵魂,更何况也丑。麻烦圆润的起开。何况旗袍的原主人是拿刀逼着我们抛弃华夏衣冠。哪怕也许现在甚至民国的旗袍都和他们关系不大,也叫人心里也隔应。别说时移势易了。有种人就是矫情比如我,看着更发达的文明被野蛮人活生生打断扼杀而油然而生厌恶和警惕。
汉服实在款式太繁复了,明式宋式唐式各种上衣下裳啊啊啊啊啊!一不小心穿成寿衣野蛮人也不是没可能。也没人给开发一套款式简单,绝不会出错同时不粘灰不绊脚,样式不像野鬼一样布料到处飘,好洗好熨,冬款不冷夏款不捂,同时价钱还能被大部分人接受的汉服。淘宝上的款式要么就花红柳绿像凤楼姑娘,要么就结子带子无数再配个修过头的蛇精脸,要么就宽袍大袖只适合乘风归去。叫我这种路人怎么心甘情愿掏钱嘛。
㈥ 正式晚宴穿旗袍必须要过膝盖吗
既然是正式的晚宴,那就不能穿的太过于休闲,不然显得对主人家不尊重,不过膝的旗袍也可以,但不要给人一种你在逛街的感觉,做一个优雅点的发型会加分不少。
㈦ 旗袍一定要过膝吗
不一定,如果想要稳重端庄的风格,就选择膝盖以下。如果年龄比较小,或者想走性感活泼路线,就选择膝盖以上的。
㈧ 为什么说旗袍不过膝的是妾
正妻穿戴正统保守,妾室开叉较大,所以有旗袍不过膝的是妾之说。
正妻和小妾的穿旗袍的区别:
首先肯定是颜色上的不同。其次,正房一般是不穿旗袍的。
正室可以穿正红,大红。正室是通过正式婚礼手续、顺序迎娶的,绝大多数是父母指定或者媒人牵线的,就是所谓“明媒正娶”,有且只有一个人,称之为“妻”,家中地位高,生的儿子是嫡子,一般情况下,是嫡子继承家业。
而妾室是不需要上述手续的,有能力便可自娶,家中地位比妻低,生子是庶子,一般不具备继承家业的可能。
旗袍的基本信息:
旗袍是一种女性服装。起源于满族女性的传统服装,经民国初年的改良,逐步定型为现代旗袍的基本式样,成为中式女性礼服和常服的重要品类。
她是唯一既存在于历史、又活跃于现实的服装,从功能性的服饰到意识流的文化,她将诸多话题集于一身,激发人们的无限想象——旗袍,她已经远远超越了“服装”这一简单的设定,从最后一个王朝中走来,在现代社会中最终演变为文化符号,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情结。
㈨ 民国时候的旗袍下摆有没有膝盖的
有的,那时已经出现改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