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知道服装制作的工艺单怎么写
一、款式图
1、将服装效果图标识出来,要求有正、反面。
2、要注意细节部位要与样衣相符,不得有出入。
3、右上角处应标明:款号、尺码(女装为M,男装为L)、长度单位(CM)、产品安全类别(根据具体产品而定)。
二、面料信息的填写
1、货料型号、型号简称、单位、幅宽:根据设计师编制的“商品材料配量估价表”,详细信息由采购部注册。
2、成份:依据采购部提供资料(检测报告、签字后的内联单),对于库存面料,可引用以前资料。
3、用量:依据“商品材料配量估价表”中工艺师(排料)提供的单耗量。
4、备注栏:填写面料的用途。各个部位填写要详尽。
三、辅料信息的填写
1、货料型号、型号简称、单位、幅宽,根据设计师编制的“商品材料配量估价表”,详细信息由采购部注册。
2、辅料应按样衣审核“商品材料配量估价表”的用量。
3、备注栏填写辅料使用部位。填写要详尽。
4、细节描述:
1)缝线钉制类扣件用量需加备扣一粒。注意有的备钮可钉在洗唛反面,有的则需要备钮袋。
2)汽眼底部、四合扣子扣底部需加相应规格的垫片。旋转工字扣底部有的情况下也需加垫垫片,具体要根据面料的性能及厚薄来确定,同时影响其牢度的还有扣件本身的质量、扣脚与面料接触的面积大小。要注意针织面料慎用汽眼等破坏面料组织的辅料。
3)汽眼垫片侧面呈梯形,梯形宽面贴于布面,窄面贴于汽眼。常用于汽眼底部,四合扣子扣底部,有的情况也用于面扣,这要根据面料的厚薄及性能而定。
4)定绳器与橡筋、绳、带规格是否匹配,确认在其在大货生产中不会出现操作困难,并且满足质量要求。
5)带、绳类辅料需加3%损耗。另在缝份外需多加1CM的量作为制作中必要的损耗。绳、带的毛边需进行处理的需增加损耗。
6)拉链长度的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地:上衣门襟拉链的长度=衣长 - 前领深 + 前领尖长。要特别注意水洗处理类、棉服类产品拉链的长度的确定。
要着重核实样衣的成衣尺寸是否与工艺单规定的尺寸相符,然后核准拉链的长度,这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出现误差,因为打样面料与大货面料的缩率不同。所以在封样时,尽量不要辅料代用。
帽拉链的长度=领围 -12~14CM(领贴条位置距前中距离5~6CM,拉链位置距领贴边1CM),同时应相应考虑到帽子的尺寸宽度。帽口毛饰条拉链的长度=(帽高 - 一端让出的量)*2 。
袋口拉链的尺寸确定,应符合设计的具体要求,根据上、下止是否需要外露,确定拉链长度。在公司的实际操作中,尼龙拉链各码可统一定最大码的尺寸,而树脂、金属拉链必需按尺寸要求定出每码的长度,二码并一档,每档1CM跳档。
门襟拉链的尺寸,规定二码并一档,每档1CM跳档。例如:M#为12CM,则,M、S为12CM,L、XL为13CM。
7)封胶袋的规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地: 用于T恤、衬衣类产品,用于裤子、裙类产品,用于女装单、夹衣类产品,用于男装单、夹衣类产品,用于棉服、羽绒服类产品
8)有印花的款式,需开免烫吊牌。
9)充绒袋:羽绒服专用。
10)备纽袋:牛角扣等特殊扣件,或洗唛上无法缝钉的扣件需要用备钮袋。
四、尺寸信息
1、要注明正确的测量方法。
2、公差的确定要符合款式的要求,不可千篇一律。
3、跳档尺寸符合规定。
4、尺寸信息详尽。
五、配色信息
六、配码信息
七、缝制要求
1、裁剪要求:面料分匹裁剪,同件同向。注意起绒组织的面料倒顺应按工艺要求。
2、缝份要求:
1)各部位缝份宽度,根据所采用的缝型确定。
2)缝份倒向,根据款式效果确定。
3)环缝切边不大于0.2CM。一般地,针织面料四线环缝缝份不小于0.6CM,梭织面料环缝不小于0.4CM。
3、针距要求:厚型织物的平缝机缝迹密度控制在9~10针/2cm,包缝机缝迹密度为6~7针/2cm ,薄型织物的平缝机缝迹密度控制在10~11针/2cm,包缝机缝迹密度为7~8针/2cm;装饰线针距根据具体效果确定。
4、缝线要求:厚型织物缝线一般选用20支或40支 ,薄型织物缝线一般选用60支。
5、缝迹的选用:
1)针织面料采用的缝迹:三线环缝,用于衣片边缘的包边。四线环缝,多用于衣片的缝合。链式线迹,多用于衣片的缝合,特别适用于长的缝口。绷缝线迹, 用于折边缝合,及需要搭缝的部位。根据设计要求可作装饰效果。锁式线迹,用于没有弹性的部位、要固定的部位或装饰位置。
2)梭织面料采用的缝迹:多采用锁式、包缝线迹。用衬部位一般在领、袋、腰、袢等部位。根据款式效果的要求确定用衬部位及种类。
7、铺棉要求:
1)领部位用棉应重于或等于大身。
2)袖、帽部位用棉应薄于大身。
3)贴袋面、袋盖、外袋牙、搭门应铺棉。
4)领部位铺棉应特别注意,贴近颈部一层必须铺棉。翻领可单层,立领须双层铺棉。注: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8、绗棉线要求:
1)各部位经向绗线时,上衣袖肘部,裤膝部、小裆、后裆须增绗斜或横趟。起装饰作用的线条除外。
2)绗线针距,不小于5针/3CM。
3)绗线间距按款式要求。
9、锁眼要求:
1)薄面料锁平头眼,厚面料锁圆头眼。
2)带柄扣应锁圆头眼。
3)扣眼大小与钮扣大小及厚度要配套。
4)有伸缩性(弹性)或非常薄的衣料,要考虑使用锁眼孔时在里层加布补强。
5)要注意锁眼针距与宽窄,疏密宽窄适当。
6)设计有特殊要求除外。
10、钉扣、汽眼要求:
1)对眼对正,平头眼距眼前端0.3CM钉扣。
2)一般地,四眼扣每孔不少于6根线/眼,带柄扣不少于12根线。反面需留线结0.5~1.0CM。
3)四合扣、汽眼及铆钉,松散组织的面料应在反面加垫组织紧密的垫布加固。
11、套结要求:
1)套结规格,长*宽尺寸。
2)套结针迹密度。
12、牵带要求:针织面料肩部位需在后片上夹牵弹性牵带。外套类(带里料的产品)一般在肩缝、腋下、帽顶开刀缝(2处)、袋布、双层袖口需要固定。
13、绳、带类:需预缩。花边、缎带的毛边需要测试是否会脱纱(丝)。
14、锦纶粘扣带袖袢处:毛面在袖片,刺面在袖袢。口袋;刺毛钉在袋布,毛面钉在袋盖。注:特殊情况根据工艺要求确定。
15、缝制过程中特别注意事项需重点提示。
16、配色信息(文字表述):应与代码信息的表述相一致。
1)面料镶色
2)缝线撞色
3)印花(字)配色:注明底色、配色。
4)横机类:注明底色、配色。
八、主标、洗标、侧标
1、主标:
【a】、T 恤类:商标钉在领后中,领缝向上一针处,号型码钉在主标下口中心位置。
【b】、衬衣类:商标单层钉在后领中,领座上下居中,号型码钉在主标下口中心位置。
【c】、风衣、棉服类:
后领贴与肩缝相连,商标钉在领缝向下2CM处,号型码钉在主标下口中心位置。
后领贴为方形或菱形,商标钉在领缝向下2CM处,号型码钉在主标下口中心位置。
【d】、裤、裙类:商标单层钉在腰里后中,上下居中,号型码钉在主标下口中心位置。
【e】、特殊工艺产品可根据需要设置,放置位置以不影响服装的穿着和产品的使用为宜。
2、洗唛:
【a】、T恤、衬衣、单风衣类:洗唛夹缝在左侧缝,女装距下摆12CM,男装距下摆15CM。
【b】、风衣(有里料)、棉服类:洗唛夹缝在里料左侧缝,女装距下摆12CM,男装距下摆15CM。
【c】、中长、长外衣:洗唛夹缝在左侧缝(衣里),女装距腋下点40CM,男装距腋下点45CM。
【d】、裤、裙类:洗唛夹缝在左侧缝,女装距腰缝(不含腰)向下10CM,男装距腰缝(不含腰)向下12CM。
【e】、其他:顺着缝份倒向,洗唛有款号一面在表面。
3、侧标:
【a】、缝制时要注意其方向性。
【b】、位置按款式具体确定。
九、整烫要求
1、整烫温度:
品种直接熨烫(OC) 垫干布熨烫(OC) 垫湿布熨烫(OC)
棉 175~195 195~220 220~240
麻 185~205 205~220 220~250
毛 160~180 185~200 200~250
桑蚕丝 155~165 180~190 190~220
柞丝 155~165 180~190 190~220
涤纶 150~170 185~195 195~220
锦纶 125~145 160~170 190~220
维纶 125~145 150~170 180~210
腈纶 115~135 150~160 180~210
丙纶 85~105 140~150 160~190
氯纶 45~65 80~90 不可垫湿布
2、整烫方法:
根据不同的面料和款式选择熨烫方法。注意毛绒织物的熨烫不可压倒毛绒。
十、包装方式
1、标识牌放置:
上装:商标吊牌处于明显位置。主吊牌(条形码)、合格证、免烫吊牌依次用尼龙针钉在尺码标背面。
下装:可按上装钉挂,也可挂于裤袢上。
2、各类产品的整叠方式:
T恤、衬衣类: 两袖反折,再上下对叠,前片摆在正面。内衬防潮纸。
裤类:左右对折,再1/3折叠,门襟一面摆在正面。内衬防潮纸。
裙类:上下1/2对叠,门襟一面摆在正面。内衬防潮纸。
(1)外套做工工艺制单怎么写扩展阅读:
服装工艺单制作小技巧:
1、关键:主布/配布的颜色搭配与使用部位,要绝对正确且清晰。错了的话就是整批货玩完。
2、关键:辅料/配饰的颜色搭配与使用部位,要绝对正确且清晰。错了的话就是整批货玩完。
3、关键:印花/绣花/烫钻/订珠的颜色搭配与部位,要绝对正确且清晰。错了的话就是整批货玩完。
4、度尺批示图要给,车间师傅可以以此帮你把关车间的产品尺寸。
5、车缝工艺那一档,会车缝懂得怎么做就可以多写点;不懂就可以写“做法跟办”(前提是样办做法正确)
6、当然还有订单数字与包装方法要清晰不能出错了。
B. 制衣厂跟单员要怎么做
一、跟单QC的工作职责
跟单QC的工作职责:代表公司到加工厂根据“加工合同书”及生产制单的安排,提供生产前的准备工作,负责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与抽查。及时解决生产现场的各种问题,及时准确的向公司报告生产情况,确保加工产品保质、保量、如期交货。严格地说,跟单QC不只对投产前的准备工作负责(如纸样、唛架、原板、主辅料的审核等)也要对生产全过程负责,更要对市场方面的质量反馈负责。
二、 跟单QC必须具备的五大素质
1.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工作自觉性
2.要树立牢固的质量至上的意识
3.要有良好的本职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4.要能实事求是,敢于坚持原则办事
5.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及为人处世能力
三、跟单QC的工作程序
(一)审核生产资料
跟单QC收到生产部下达的生产资料(物料卡、生产制单、唛架)及生产通知单后,认真对资料进行核对。
1.核对面料
a) 面料的正反面
b) 制单面料布与物料卡的核对和大货面料的核对
c) 面料数量的核算
2.核对辅料
a) 原板的辅料与物料卡上的核对
b) 制单辅料的说明与物料卡的核对
3.货期的预算
根据制单数量结合工厂的生产能力估算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能否如期出货
4.码比计算
认真计算生产通知单上的码比与件数是否相符
5.特殊工艺
a) 洗水要求考虑到缩水率,制单要求有洗水前尺寸
b) 绣花、印花要注意位置及线色卡与生产资料核对无误
(二)大货生产前的准备
1.做货前板
为了确保顺利生产,工厂在开货前必须做货前板(复板),要求如下:
a) 复板时末做完工的程序必须做完成(包括剪线,整烫及后整工艺)
b) 不同性质的面料要分别复板,不同缩水率的面料要分别复板洗水
c) 牛仔,斜纹布等洗水布料有任何返单都要复板
d) 复板超出受控尺寸要查明原因重新复板
e) 特殊布料要做齐色齐码板
f) 返单在一个月内的,在相同条件下可以不用复板,但是要跟踪。
2.审核货前板
a) 工厂根据生产资料做出货前板,跟单QC必须在所有工艺完成后进行审批,填写“货前板批板意见”
b) 跟单QC必须在批板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发现与生产资料不相符时,应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到直到问题确定后,并在“批板意见书”中注明结论
c) 跟单QC等到确认产前板合格后通知加工厂方可开裁
d) 产前板如有尺寸或工艺上的严重问题,须要加工厂重做,再次审批合格后方可能通知开裁
(三)、裁床方面
1.工作流程
a) 裁床开裁时对拉布进行审查,生产工厂填写“裁床记录单”,跟单QC核实并签名确认,对裁床过程做质量检查并填写“裁床报告表”
b) 跟单QC在开裁之前告诉生产工厂要预留一些或多的布头,以作生产后的有疵点的布片补片用
c) 生产工厂在拉布完成后未开裁前,跟单QC须及时对层件数,布头尾和短码进行确认
d) 开裁时如果有绣花、印花的,跟单QC必须核查绣花、印花资料,确保无误后,并提前通知加工厂主管,由主管安排人员及时跟进绣花、印花
2.裁床的检验
a) 面料的色差、经纬弯斜、唛架的放缩、拉布时的正反面和特殊布料拉布前要松布的时间规定等
b) 唛架的经纬向、裁片的放缩、剪口及点位的正确性、对条、对格、对花
c) 裁片的面底层互差要打剪口,
d) 捆扎的数量和配答核对或编号
e) 格条布要注意对条对格或者打钉拉线
(四)、车间方面
1.工作流程
a) 跟单QC在跟进车缝车间时遇到重大问题,须要向厂长提出组织并召开质量会议,车间管理人员必须出席;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分期填写“质量检验报告表”由工厂厂长、车间主任、车间指导工和负任人签名确认
b) 生产工厂开货时,跟单QC必须对前期严格把关,填写初期“质量检验报告表”
c) 生产大货过程中,跟单QC须要不定时的对关键工序进行巡查,随时抽查产生产质量情况,并且填写中期“质量检验报告表”
d) 生产出第一批成品时,跟单QC必须对所有工艺进行检查,并且全面度量尺寸,填写尾期“质量检验报告表”
e) 车间如遇有半成品绣、印花,或者有洗水等特殊性工艺,跟单QC必须检查特殊工艺资料,要求工厂严格控制好特殊工艺的质量
f)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工厂操作错误或货品品质低劣时应第一时间要求工厂停工并向公司反映
2.车间的检查
半成品的检验:
a) 针、底面线的配备准确性,针距的核对,驳线是否对针位,线路的均匀程度,间线的宽窄,明暗线等
b) 粘合衬的配答、纱向、颜色和粘牢度
c) 领、袖、口袋的对称性;尺寸的控制;形状的完善度
d) 前、后片、袖子等其他的拼缝对条对格及布纹的方向,拼合子口的大小等
e) 中烫的开骨是否开服、角度等等
f) 主唛、旗唛、洗水唛的车法和位置是否正确
g) 绣花、印花的位置、颜色、线迹、线头及贴纸等
成品的检验:
a) 顺序
将成品开整放于桌面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由外到里查验
b) 核对
做工是否符合原板与制单要求,各主辅料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正确一致
c) 尺寸
跟单QC在洗水前,洗水后及烫前、烫后要严格按照规定尺寸抽检
(五).后整理方面
1.工作流程
a) 跟单QC跟进尾部时须要作出有效统计,统计出由缝制车间流至后整的具体数量以及反映产品生产状态的不合格率产品的动态
b) 检查打扭、打扣眼、剪线及整烫;并抽度做齐色齐码尺寸表;及时发现问题并填写尾期“质量检验报告表”
c) 跟单QC如在尾部发现产品不全格时,有权责任生产工厂立即停止产品生产,并通知其厂长召开生产质量会议,直到问题解决可恢复正常生产工作状态
d) 跟单QC在中烫总查后如发现有不合格的产品中,有权停止对不合格产品的包装,直到产品返修合格后才可以包装
e) 跟单QC在检产品包装初期须及时通知尾检QC作尾检
f) 尾检QC须在生产工厂完成所有工序后才可以对产品进行检验
g) 尾检QC根据“成品验收标准”及AQL2.5查验方法对整批产品进行抽查
h) 尾检QC检验合格后开具“质量检验报告表”,由生产工厂负责人签名后入仓库
i) 尾检QC检验不合格须由生产加工厂返修作再次抽查,直到返修合格后入库
2.尾部的检验
a) 钉钮
扣眼的距离,钮扣的正反面的准确;是否会松线、脱线、落坑;有鸡眼的要注意布料是否破裂和在布上的牢度(急钮、工字钮、五爪钮等特别注意)
b) 洗水
洗水的颜色、手感及均匀度和一些特殊工艺(喷猫须、手擦纱、扫描、破洞 等等)的对称性和尺寸的大小
c) 整烫
各个部位的骨位的倒向,烫斗对毛向的注意以及各个部位的平服;有无烫黄、变形、反光和污渍等
d) 剪线
线头必须要里外剪干净;不可有成束,不可有浮线
e) 包装
要求平整清洁,大小适宜,方向准确无误;包装袋要平整无损,码纸的位置及方向要准确,入箱件数及配答均须按制单要求
(六).开具结算单
a) 产品合格入库后,跟单QC督促生产工厂退回所有生产资料及应退物料后,及时开具结算单交于生产部主管
b) 如有特殊工艺(绣、印花、洗水等)的产品,由跟单QC负责开具附加工艺加工结算单(特殊工艺的产品须由生产加工厂确认后)交于生产部主管
四、跟单QC的工作要求:
1. 每周上交工作述职报告及工作周的计划
2. 每月30号提交下个月的工作排期计划表
3. 每天跟进要有书面报告(质量检验报告表、尺寸检验报告表)
4. 每周定期听取生产部的述职生产会议
5. 生产部跟单人员在跟完每一张单时要把所有的生产资料完整上缴存档(制单、批板意见、主物料卡、彩图、车印花、查货报告、裁数对照表等)
C. 男装西服、西裤、大衣、羽绒服的工艺制单(有工艺描述)
上海有一家叫格尚先生的你可以上他们的官方网站看看很专业的
D. 服装生产工艺制单
你可以和做样衣的人沟通,他们应该能知道的比较详细一点,我是做制版的,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我们这里的工序都是做样衣的人弄好的
E. 你好;能给我一份服装生产工艺制单表, 我要空白工艺单的表格框架吗谢谢!我的QQ是:33092260
你可以参考一下这个生产制单样板!虽然是图片,希望对你有帮助!
F. 服装工艺制单怎么做
服装工艺制单的主要内容以及要求如下:
款号
生产单位
下单日期
款式
制单日期
货期:
单位:CM
洗水工艺要求和颜色
成衣尺寸
码数
公差 26 27 28 29 30
印花要求
部位 +/- 155/62A 160/66A 165/70A 170/72A 175/76A
绣花要求
腰围 1 2.5 5
裁剪要求(面料做好预缩,保证成衣缩率2.5%以内)
臀围-裆上8cm 1 2.5 5
裁片要编号,注意面料色差及布疵,所有部位不接受色差。
横裆-裆底量 0.3 1.3 2.6
前浪-含腰量 0.2 0.4 0.8
车间要求: 成衣制作要求线头修干净,不可有油渍,污渍.
后浪-含腰量 0.2 0.5 1
明线不许有接线、跳针。止口要统一。
膝围 0.3 1.2 2.4
脚口 0.3 1.2 2.4
裤长 1 1 2
注:敲工字扣须加垫片。
(6)外套做工工艺制单怎么写扩展阅读:
服装外贸工艺单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缩写。这些缩写存在于工艺单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中有的是通用的国际惯例,有的是客人自己的表达习惯,翻译时就要针对不同的上下文或语境来进行理解。
比如说 “The bt are 1” and SPI should be 13 ~ 14and has bt at side seam”翻译过来是“下摆卷边为 1 英寸宽,线迹密度为每英寸 13 ~ 14 针,且在侧缝处打套结”。第一个 bt=bottom,第二个 bt=bartack,SPI=stitch per inch。
类似的还有 SS 可能是 side seam的缩写,也可能是 sales sample 的缩写,亦可能是 short sleeve 的缩写,要针对不同的上下文或语境来加以识别翻译,并对不同的缩写进行强化记忆。
G. 请问,你们做服装工艺制单是用的word还是excel,哪种更快更好,还有哪种更容易学会
我也是做服装的, 我习惯所有文件都用Excel做. Excel有以下几个好处:
可以关联
可以求和等自动运算.
很方便地调整单元格的大小与页面.
H. 服装的工艺制单一般都是用word还是excel来做,请懂的人告诉我一下,我想学,谢谢大神了
用word和excel做都可以,看你习惯跟喜欢那个
I. 衣服的工艺要求大概要怎么写
一:服装制作的工艺标准:
批量生产前每个定单必须有正确合理的工艺标准。
1.产品名称、定单号、款式号、客人名称、生产数量、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实施日期
2.服装款式结构图、包括正面、背面成品结构图,正确面料及辅料的颜色和样式。
3.成品规格表。(按客人规格拟订,同时将公差系数列出供检查人员参考)。
后衣长: 公差 0.7CM (后领口中---下摆边缘)
半胸围: 公差 0.7CM (正常平量,棉服\羽绒服须压低厚度1\2测量)
下 摆: 公差 0.7CM (罗纹下摆须两手打开后测量).
总肩宽: 公差 0.5CM (左肩点---右肩点
袖长: 公差 0.5CM ( 肩点---袖口中)
袖长: 公差 0.5CM (后领口中点—袖口中)
半袖口: 公差 0.3CM (罗纹袖口按正常放平测量即可)
领 围 : 公差 0.5CM (正常为领子下口规格)
裁剪工艺要求。
一: 核实样板是否与生产通知单相符,样板片数是否与样品相符
二: 到料后是否按规定时间进行自然通风,保证成品规格正确.
三: 各部位纱向是否按版规定,对格\对条\阴阳格.
四: 各部位订眼、剪口是否按版规定,
五: 拉布时注意正反面及色差(如发现有色差必须排色差版同时测试实际单耗上报公司).
六: 推刀,订眼不能有偏离现象上下层不能超过0.2CM,
七: 打号要清晰,位置适宜,成品不能漏号.
5:原辅材料规格及使用部位要求:
一:必须按客人制单规定的部位使用执行如:
面料、里料、配料、商标、吊牌、洗涤衬布、填充物、拉练、绳、卡环等等。
二:原辅材料的样式、品质、颜色、规格、要认真核对是否正确。
三:具体要求:面料里料是否有色差、中边差、色杠、断纱、疵点、污迹、现象。毛皮是否有版宽、版长、颜色、品质、硬度不符合原样品或要求的现象.
羽绒是否有颜色、气味、克重、绒质、异物、现象真皮是否有漏洞、薄厚不均、染色不透、皮板过硬、整体颜色不符现象。粘合衬是否有胶粒不均、厚度不一、粘合不顺现象。拉练是否有颜色、品质、规格、刻字字母与商标不符现象。其他特殊辅料色颜色、规格、品质是否与定单规定相符合。商标等其他标识是否与制单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