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博会展出中国瓷器有什么意义
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列为世界三大盛会的世博会,是世界各地展示文明精华的盛宴。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正在武汉博物馆展出的《欧洲瓷器历史展》上,一件特殊展品引起观众兴趣:这是一套印有19世纪英国装饰图案的壶碗组合,是专门为第一届世博会烧制的纪念瓷。它为今天的中国人讲述了一个特别的故事。
近日,记者在市博物馆展厅内看到了这组特殊的壶碗组合,瓷碗的形状和中国传统碗外形一致,而壶的外形却更接近西方奶壶的外形。瓷器上所绘制的图案呈现中西合璧的特点,既有具中国特色的手工花鸟,也有西方古城堡的风景图案。
正在市博展出的首届世博会纪念瓷。彭建摄
中国丝绸、旗袍、茶叶参展“水晶宫”
据史料记载,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使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号召力使英国成功地举办了这次盛会。由艾尔伯特亲王领衔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指定著名的海德公园作为博览会场地,用招标形式建造的大型展馆壮丽辉煌,后人将此称为“水晶宫”。
首届世博会上约有1.8万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这些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像力。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中国瓷器曾为欧洲创造巨大财富
外国人举办的首届世博会,缘何英国人会烧制中国瓷器作为盛会的纪念品?
武汉博物馆馆长刘庆平研究员介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瓷器曾在近代西方经济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直接影响到西方工业革命。
从17世纪开始,中国和欧洲的贸易迅速发展,中国瓷器大量外销。对于仍使用铁制品的欧洲人来说,中国瓷器的轻巧、美丽、干净和实用令西方人惊叹。从18世纪下半叶起,在欧洲制造的瓷器中,有了复制、仿制或参考中国风格创作的做法,由纯粹仿制中国瓷器,到逐步结合欧洲的文化和传统生产出有欧洲风格、不同形状、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欧洲瓷器产品。这一仿造、结合、创新和自成一体的瓷器工业成为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欧洲最为重要的工业之一,成就了欧洲近代约200年的经济发展,在为欧洲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形成了辉煌的欧洲瓷器艺术。而中国元素能直接浸入欧洲的工艺创作,结出绚丽的智慧之花,堪称中西交融、创新的佳话。
纪念瓷壶碗彪炳其在西方所处重要地位
在首届世博会上,英国人将融合了西方元素的中国瓷烧制成纪念品,发放给了与会者,也彪炳了瓷器工业在当时西方所处的重要地位。
据了解,正在市博展出的200余件西方古瓷精品,均是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孙建伟夫妇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珍品。帕拉克维茨的夫人孙建伟出生于上海,21年前赴加拿大留学定居,现为加籍学者,主要从事中西人文咨询和教育工作。
帕拉克维茨夫妇通过多年研究,了解到中国瓷器曾在西方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产生过重要影响。鉴于长期以来,很少有欧洲瓷器在中国展出,帕拉克维茨夫妇慷慨将多年收集珍藏的西方古瓷捐给中国,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西方瓷器、了解中国瓷器促进欧洲经济发展的历史。
B. 旗袍领型都有哪几种样式你喜欢穿旗袍吗
“旗袍”是专指民国出现的旗袍,还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在内,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样式一样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旗袍的领子多种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场合、不同年龄、不同脸型的人的需求。
方领的形状中规中矩、方方正正,领角的包边又方中带圆,十分精致。这种领型,给人端庄大气的感觉。
C. 青花瓷旗袍,凸显高雅气质,大家觉得怎么样
提到旗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它经历了好几千年的洗礼,还依然被大众所喜欢、接纳,可见它的魅力所在。旗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被誉为中国国粹和中华女性的国服,是中国悠久历史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形式之一。图中的小姐姐身穿白蓝相间的中式旗袍,让人看着温婉又大方,画着精致的妆容,披着长长的头发,虽然身上没有太多的配饰,但是依然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既能展现出完美自己的身材也能展示出自己高雅的气质,不仅让我们感叹旗袍的魅力!
将旗袍融入了很多现在元素,使得这件衣服变得更加的有层次,以前的旗袍固然好看,但是因为颜色的选择和盘扣的设计使得穿旗袍的女性仅仅局限在40岁以上的人群,经过现代人的改良以后变得更加灵动轻巧,但是也不失旗袍原本高雅的气质,图中的小姐姐不仅穿出来自己的美感,也充分展示了咱们国家旗袍的魅力所在!
D. 北京奥运会上颁奖礼仪小姐的青花瓷系列礼服
颁奖礼服青花瓷系列
设计师:
尤伽。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专业志愿者服装设计师之一。其设计的青花瓷系列主要将用于在"水立方"进行的北京奥运会各比赛颁奖仪式。
设计作品竞标过程:
2007年7月,向组织方提交初稿和成衣作品。包括凤舞祥云系列、马面纹系列、青花瓷系列、中国红系列等多个系列。其中,青花瓷系列由于兼具中、西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得到了众多专家评审的好评。
2007年8月,进入复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共提交了5个系列的服装,青花瓷系列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重点入围的设计作品。期间对作品进行多番修改。
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经历了效果图评选,成衣评选,制作成衣达30件,设计稿超过百余份。由于规定时间很紧,作品工艺复杂,多个步骤得在不同地方完成,外地加工费时费力,为此经常通宵达旦的工作。
计精神:
民族的、世界的、时尚的,三点贯穿于服装中
设计理念:
民族元素:造型上采用旗袍领和小包袖--中国传统服装中最有民族特色的两个元素;工艺上则采用苏绣的乱针绣的中国传统刺绣法,镶边、挡条、滚边、嵌离线;色彩则运用青花瓷白底蓝花的蓝白对比色,柔和淡雅又不失华丽,十分抢眼。同时按照色彩的变化沾一些水钻在青花上,既能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又避免特别突出而遮盖图案。
西式特色:颁奖礼服的外轮廓设计运用了西方经典造型--鱼尾裙摆。更显女性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特质。
时尚感:裁剪采用当今国际最流行的"立裁",将公主线和破缝线相融合。圆弧形的款型极为贴身、合体,还具有塑形效果。
设计灵感:
礼服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最经典和最具代表性的古典瓷器青花瓷。青花造型淡雅但是色彩强烈,像一副典雅的中国画,极具民族风情。托盘手服装、嘉宾及运动员引导服装三件礼服分别在胸前、腰间、裙摆绣上青花瓷形成一个系列,变化中寻求趋同,营造不同的视觉中心点,将东方女性婀娜的身姿体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难度:
如何将世界的、民族的、时尚的三种元素综合体现在一件颁奖礼服上,工艺难。由于服装主式样是旗袍,而旗袍的许多传统工艺几近失传。某些关键的设计元素至少需要有10年以上的旗袍制作经验的人才会制作。
E. 青花瓷制服是中国什么航空
青花瓷制服是海南航空制服。
海南航空制服的主题为“青花瓷”,整体采用了灰色调,女装由长外套和旗袍构成,祥云领口、海水江崖下摆,满满的中国风。
飞友公认的“最漂亮”空乘制服可能是海南航空。无论是青花瓷旗袍,还是灰色斗篷,都尽显“气质”。这套制服以浅色调为主,浅色调显得活泼,而且浅灰也是国际通用的“服务色”。青花瓷和旗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女乘们为了操作行李架身材普遍较高,旗袍真的太合适!
青花瓷制服的缺点
青花瓷制服也不是没有缺点。身着旗袍在狭小的机舱里干活不太方便,在舱口站立时开叉部位很冷。特别是深蹲的时候,屁股被撑得太圆太圆!而且男生的高领马甲太像酒保——空乘主要是负责大家安全,过于强调“服务”有点儿掉价。
F. 旗袍瓶寓意
旗袍钧瓷花瓶经典种类观音瓶寓意事业步步高升,加上与观音菩萨有一定的联系,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之意,深受大家的喜爱。
旗袍瓶就是用钧窑艺术品做成的酒瓶子,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当时号称“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属于皇家专用。
旗袍瓶虽止渗漏是需要一定技术含量的,三顾钧瓷的大师坊专门研制了防渗漏的钧瓷釉,真正批量化的钧瓷酒瓶才出现。外观上说:尊贵,毕竟是历代皇家官窑瓷器,能够体现酒的档次。
G. 3青花瓷旗袍适合多大年纪
跟年纪没关系,只跟身材和气质有关。青花瓷的年龄段应该是通杀。但是只有气质偏淡雅的才能衬出来。身材上,旗袍对身材的要求是三弯九翘。削肩,细腰,翘臀,胸部丰满穿出来才好看。
H. 能代表中国传统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都有什么
1、毛笔
毛笔(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也逐渐成为传统绘画工具。毛笔是古代中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笔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提供的一件珍宝。
2、旗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3、砚台
砚亦称为研,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新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4、苏绣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苏绣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高新区的镇湖镇(现改为街道)刺绣最为有名,镇湖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绣中的八成产品来自镇湖。
5、风筝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I. 不觉得 旗袍更像花瓶瓷器的造型曲线吗为什么都觉得是满虫的衣服这是汉人改良的衣服,不要老觉得是螨虫
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民国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袍子,或称旗装、旗服,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袍是带有中国特色、体现西式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时装。
J. 我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产品
1、旗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2、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3、中国结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
周朝人随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国结为装饰,而战国时代的铜器上也有中国结的图案,延续至清朝中国结才真正成为了盛传于民间的艺术。
4、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其特点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纹饰永不退色,款式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5、紫砂壶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