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茉莉花舞蹈串词
一抹纯白身影独自绽放幽香,踏着音乐的旋律展现婀挪身姿。那点纯白好似圣洁之光,照进我们清澈的心。那灵动的身姿倾情献舞,舞出我们的花样年华。下面请欣赏由~带来的舞蹈<茉莉花>,掌声鼓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你是否已经闻到芳香的花,已经听到了悦耳的音乐,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个优美的舞蹈,走进《茉莉花》的世界。
串词的附属性地位,决定了它只能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在撰写报幕词的过程中,从结构到内容乃至遣词造句、语言风格、讲话口气等,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整个会议,与会议相协调,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使主持词符合主持人的身份。
(1)舞蹈茉莉花开旗袍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节目单是在串词以前编排出来了的,这个时候,串词是以节目为基础进行编撰的。当节目是围绕一个主题选择编排的,这样串词就容易围绕主题进行;如果节目是拼凑的,(即不是围绕主题编排的)那么串词根本就无法以节目为蓝本来进行,这个时候,串词作者就只能把握住主题进行串词创作,而不能去照顾个别与主题无关的节目。
在照顾整体的情况下,与主题无关的则另行考虑,在乡镇、街道文化站组织的节目,往往不能按主题编排节目,这样的节目就可以采用“随波逐流”的方法来进行串词创作。即在整体上不考虑文艺节目的宣传主题,只在个别与主题有关的节目串词才考虑主题宣传,串词更多的是只考虑上下节目之间的联系,或者承上,或者启下。串词是单点聚焦,就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单点聚集是最次的一种方法,即串词只针对每个节目进行考虑。虽然,这会使一台节目难以形成一个整体,这应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2. 《茉莉花》 歌曲简介
《茉莉花》是前线歌舞团原唱的歌曲,由何仿改编自中国民歌《鲜花调》,于1957年首次单曲发行。
《茉莉花》的五声音阶曲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畅的旋律和包含着周期性反复的匀称的结构,又能与西方的审美习惯相适应,因此其能够在西方世界传播。
该曲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与优美的江南风格,生动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全曲婉转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
(2)舞蹈茉莉花开旗袍扩展阅读:
2008年8月,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该曲进行了MV的拍摄。雷佳身着金色旗袍参与了MV的拍摄,为了给观众不同的视觉享受,MV导演孔嘉欢首次运用了另类表现手法,把中国宗教文化和该曲结合起来。
作为MV镜头重要组成部分,导演策划了雷佳站在几丈高的大佛的手心里演唱该曲,雷佳从容的在大佛上拍摄了MV画面。此外,该曲MV作为向北京奥运会的献礼,特别剪辑了鸟巢的镜头画面,使整个MV充满了奥运的气息 。
3. 影片《茉莉花开》反映了哪3个时代的故事
《茉莉花开》是一部反映一家三代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独特视角展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女人的命运。
茉,一个由经营着照相馆的单亲母亲养大的18岁少女,在遇到孟老板后一生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她成了明星,同时也怀上了孟老板的小孩,那是上个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事;茉生下孩子不久就被抛弃了,失去了明星的光彩,她为这个私生女取名叫莉,莉一心要离开这个阴冷的家,嫁给了水泥厂工人邹杰。
莉决定生个小孩,但她偏偏不能生育,只能从福利院抱了一个女孩,取名叫花,莉对生活仍然极度不满,甚至怀疑自己的丈夫与养女有染,丈夫选择了卧轨自杀,这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莉精神分裂离家出走了,花找了个男友小杜,在结婚后怀孕不久发现小杜有了外遇,她坚决地提出离婚并把小孩生了下来,这已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
演员阵容:
章子怡一人饰演三角
年轻时的“茉”、“莉”和“花”。三个女人都有过情窦初开的甜美时刻,也都有性格撕裂、阴郁、暴戾的人生过程,“花”还拥有了一种发端于深厚母性的爆发力。出演她们的人选,侯咏认为巩俐、章子怡都是最理想的。而现在,章子怡是实现这三个角色的不二之人。大半个月的拍摄,侯咏已经吃下定心丸,“子怡戏好”是他的一句现场评价…。
陆毅饰演邹杰
是莉的爱人。年轻时意气风发,后被沉沦的婚姻生活一路裹挟终至绝路。健康、敦厚、缺心眼、帅气,邹杰年轻时候的特质,几乎就是陆毅本人留给人的印象。而中年邹杰的绝望、紧张、惶惑与泄气,由外形阳光的陆毅演来,平添角色一股“在生活中坐以待毙”的无奈气息。
制作花絮:两套场景,两场记忆
场景之一:汇隆照相馆 一个比一个骚
这是故事最初的发生地:照相馆里生活着死了丈夫的茉的母亲,茉在这遇到了孟老板,从此踏上星途;也因此茉怀上了莉,才有后来的莉收养了花……景是搭在上海郊区的车墩影视基地,在全片中只有十几场戏的姜文,大部分时间的重头戏全在照相馆。14日上午是一场他走进照相馆初次勾搭茉的戏。只见化了淡妆的姜文从远外走来,黝黑的皮肤,一撇小胡子,一袭浅色长风衣,上世纪30年代的礼帽,让大家想起《毁灭之路》里那个汤姆·汉克斯,摄影记者王轶庶上前一边抢拍一边说:“这风衣一穿还真像汤姆·汉克斯那造型呢。”姜文笑着回驳道:“那你也得看穿在谁身上啊!”
章子怡演年轻时的茉,绿色毛线长衫,浅色长裙,白袜,梳着两条高高的辫子,一副少不经事的清纯样。拍姜文走进照相馆勾引章子怡演的茉时,在场的记者都笑弯了腰,章子怡演得跟个追星族一样,姜文演的孟老板也像极了剧中人,他颠着脚扭着腰就进了相馆,一口一句英文还分升降调两种,“NO”(升调),“NO”(降调),“Certainly”。陈冲事后调侃姜文道:“什么时候我改用中文演戏,你倒用英文演了!”侯咏在一边直乐:“反正我们是没机会竞逐最佳外语片了。”事后知道英文台词是姜文为了表现人物性格自己改的。
那场戏里孟老板向茉介绍自己是电影公司的,想给她拍几张照片,章子怡演的茉在极度兴奋中请示正从楼上下来的母亲陈冲的意见,陈冲照着剧本要求满脸不耐烦地说:“有什么可拍的!”姜文拍完整一个镜头突然装着生气地嘀咕了一句:“这是什么妈呀?”好像真替孟老板委屈似的。
这场戏分不同机位拍了好多遍,从上午拍到下午,演员们的表演也越来越生动,陈冲演的母亲在这场戏里只是个配角,所以她几乎是在看着章子怡和姜文演对手戏,看完她忍不住说:“你们怎么一个个都这么骚呀!”轮到姜文的特写,本来整条要从姜文在照相馆外一直拍到走进照相馆来,拍了几遍因为各部门配合总不满意,侯咏怕麻烦姜文就让他把后半条重来一遍,没想到姜文说:“半条不会拍,还是拍整条吧。”
场景之二:旧锦江饭店——场面最大的戏
15日剧组从车墩转到旧锦江饭店拍摄影片中最大场面的戏,即茉一生中最幸福最辉煌的时刻——她成为明星后受到众人宠爱的时刻。章子怡的服装也是几段戏中最靓的一套:绿色珠片露背旗袍,上海师傅精细的手工令章子怡窈窕的身段更加婀娜。穿上这套旗袍,章子怡有点像是在演绎自己的明星风彩,她在生日蛋糕前许愿的那一刻,脸上溢满了初入影坛的兴奋、激动和对未来美好的设想,她身旁一帮漂亮的群众演员则众星拱月。盖丽丽演的是过气女星,虽然性感亮丽但毕竟过了时。每个人的表演都很到位,只是因为这场戏里人物太多,有舞会,又有乐队配合,摄影机还得适时移动,所以拍了好多次,导演都不满意。
这是姜文片约的最后一天,侯咏因为赶戏压力大现场闷声不语,这两天他发了一生中最多的脾气,吼灯光、吼摄影……姜文看出了他的焦虑。晚上十点多,侯咏对他说:“姜文,今天可能拍不了你的戏了。”姜文立刻主动表示:“没事,我可以再等等,万一你又有空了呢。”场地规定只能用到晚上十一点,本来有场戏侯咏希望拍得更细,但一看时间来不及,先劝姜文离开了。姜文倒有点恋恋不舍,买了两瓶葡萄酒自顾自喝起来,剧组里找他合影的人一个接一个,他很乐意地为别人签名留电话,开着玩笑,其乐融融的感觉。这时记者坐在一旁观察,私底下的姜文好像并不像传媒写的那么可怕。
现场看回放时,副导演走过来对姜文说:“你个老骚货!”姜文嘿嘿直笑,他演的这场戏正是孟老板在舞会上偷偷打量“茉”并为她的演唱动了心的镜头,姜文抽着雪茄,从柱子后探着个身子一副着迷的眼神盯着台上的“茉”,这时章子怡为了搭戏正全身心地扭动腰肢对着个矿泉水瓶假唱呢。搭戏的章子怡看到姜文的表演心里直笑,故意做出一副勾引他的姿态,结果姜文没什么反应照他原先设计好的那一套演完;后来一问才知他原来是近视眼,章子怡在这边做什么小动作他啥也没看见!
落魄的水西少爷,他丢了自己的剑……
4. 前一个节目是舞蹈茉莉花开,后一个节目是魔术,该怎么串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为伊人,在水一方。江南水乡,多少歌来传唱,请欣赏 班的古筝 奏茉莉花
5. 对《茉莉花开》影片主题的理解
影片讲述的是不同年代的女性生活,每一个女性都因血缘和亲情的关系联系起来,但又有各自不同的时代特色。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以下是我对这部影片的理解,有点抽象。
茉——华丽的涅磐
奢华的霓裳遮不住这般风情万种,裙摆下的雀跃张扬出一个年代的繁华,本是一场令人艳羡的爱情,一次看似错误的执著终结了绝代名伶的风华,酿就了凄美,也开始了命运的轮回。
莉——绝望的幸福
红色的烙印似乎注定了悲情的世袭,热火朝天的潮流中铸造的爱情也多了几分激昂。一个特殊的字眼揭开了上一辈的诅咒,凄凉的背影一路祭奠曾经的誓言,留下一双稚嫩的眼睛,透着天真的惶恐。
花——固执的平凡
新生的爱情简单青涩,充斥着无知的挥霍和痴情的思念,学生时代的纯真到最后只剩褪色的相片和无法挽留的躯壳。倔强的内心找到了真正的归属,那就是释然地望着往日的身影,流出的一滴泪。
6. 类似胭脂扣的旗袍独舞有什么
《茉莉花开》、《家·梅表姐》。
舞蹈《胭脂扣》的题材源于香港著名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和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的同名电影,讲述了一个在1932年殉情的妓女,获得阴间的批准,重返阳间找寻本该和她一起殉情的旧情人,最终失望的故事。
7. 茉莉花开扇子舞 mp3
茉莉花开扇子舞 mp3
可以下载
http://5sing.kugou.com/bz/2610375.html
8. CCTV3 的一个广告 有个女人在竹排上吹笛子 音乐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那个女子是
这是个广告而已,女的随笔找一个也行,没有正面写真,都是侧面和后面的摄影,而且那个笛子的音乐也不可能是她吹的呢,只是穿上那个旗袍好看而已,
9. 关于<茉莉花开>的观后感
《茉莉花开》观后感
《茉莉花开》上:她一个人飙戏爽到癫
好电影是不受时间限制与外界干扰的,摄影出生的候咏《茉莉花开》终于在红色5月绚烂绽放,其间经历的风雨历程,痛楚磨难也已烟飞灰灭,等待的只是影迷们此起彼伏的狂热推崇,我也是唱赞美诗的一个,因为我被苏童打败,被章子怡击倒。
电影根据苏童的小说《妇女生活》改编而生,纯粹是一个关于女性的电影,时间跨度50多来,属于史诗类别的电影,特能考验导演驾驭能力。候咏很聪明,他并没有用细微的线索来引出时间段的改变,因为这个实在太难了,候咏也没有陈凯歌如此的大局观,可是他运用了小标题的模式却别具一格,使人一目了然,清爽醒目,能够把短处掩饰,显示了候咏不一般的巧妙。过了这个难关,等于把史诗电影的难点消除了一半,接下来就要看演员的演技了,他们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电影的成功与否。章子怡,我不得不说,佩服你!
章子怡刚出道就被张艺谋看上,从此就与绯闻形影不离,保持着高度的媒体曝光率,在奥斯卡上英文也说得越来越溜,一脸的明星胚子像。的确有很多影迷都不喜欢她,说她演戏嗲、假、煽。可是你不觉得她是在进步的吗?《我的父亲母亲》显现了她的青春,给观众混了个脸熟,在《卧虎藏龙》里,被人责备成一个包袱一个累赘,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她表演地很棒,把玉蛟龙的野蛮、坚强诠释地很好,主流对她的责备不外乎带有些感情色彩,可是电影是她的工作,她做得不错,与其工作外的生活无关。如今的章子怡,已走上国际巨星的行列,可以与张曼玉、巩俐同起同坐了,身价狂飙。候咏也赚翻的,要是在今年拍这个电影请章子怡出马的话,就要把电影的制作费用翻上几番了。明星就是明星,出来的镜头屡看不爽,大呼过瘾。
毫无疑问,《茉莉花开》是章子怡的个人秀,秀得出色,秀得精彩。她一人饰演三个角色,有蛮长的时间跨度,要把握住30年代、50年代、80年代女性的思想观念,还要通过自己的咀嚼,把内心的矛盾抒发在胶片里,够难,很能体现一位演员的演技。“茉”的饰演是个情感畸变的过程,起初的茉是个喜欢电影,喜爱电影明星的开朗女孩,青春荡漾的她爱上了孟老板,并且为了他不愿打掉肚子里的孩子,她希冀爱情是永恒的,爱情是无价的,可惜从香港寄来的支票使她彻底改变了人生观与爱情观。这是一个剧变的过程,时间只有30分钟左右,章子怡演绎的“一个女性从喜悦推至抑郁的地狱”的情感戏令人眼睛一亮,同时也为角色的悲凉而扼腕叹息。
“莉”的角色最难,因为这里需要演员歇斯底里的爆发力,章子怡的爆发力在曾经的电影里还是有点味道的,这次的爆发力才是真正展现她才华的时刻。“莉”怀疑丈夫与养女有染,愤怒地把白色床单拉起,责问丈夫的行径。她神经质了,她太爱眼前的那个男人了,这种变态式的爱使人难以接受,与小栗康平的《死之棘》,张元的《我爱你》类似。章子怡掌控了大局,也把剧情推向了高潮。“花”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影像中的“花”戴着粗边眼镜,俏丽动人,对待外婆和气友善,对待心爱的丈夫,像极了梦中情人。这个角色也有一个转变过程,那就是当丈夫另有心欢,远离她的时刻,她变得坚强起来,不对丈夫妥协,拒绝签离婚协议书,并且倔强地把孩子生下来。雨夜独自生孩子的镜头,候咏不惜余力地用了整整6分钟的时间,章子怡非常敬业,为了这6分钟她7个夜晚都在瓢泼大雨中熬过。镜头很凄惨,但也隐寓了生命的希冀。电影结尾处,“花”笑了,对着镜头笑了很久很久,这个长镜头彻底地把我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击溃,感动地一塌糊涂。
《茉莉花开》结束了,章子怡的演戏也宣告结束,靓丽的她已经在好莱坞有了较高的地位,在亚洲影坛也算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了,希望你带上爱国情调,把电影做得更好,祝福你。在下文中,我会集中精力写关于电影主题的文字,来真正展现候咏的电影水平。
《茉莉花开》下:候咏,好一场及时雨
苏童比女人还了解女人,文字充满了对女性感性描述,对女性的感叹。候咏也是一个喜欢琢磨女性情感变化的人,当《茉莉花开》用苏童的文字(张献编剧)、候咏的影像呈现在影迷眼前的时候,璀璨的光芒瞬间迸发。电影是具有史诗味道的,人物是具有代表性质的,候咏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来证明他在第五代导演中的地位。
电影主题鲜明,就是通过三个女性人物的阐述,来反映女性对待爱情的态度,三个时代三个态度,只是对于爱情的专一永远都不曾改变。这个专一就集中表现在“生孩子”方面,“茉”为了孟老板,不愿流产;“莉”为了邹杰领养了“花”;“花”为了小杜在大雨夜中痛苦产子。女性的伟大在这个轮回中表现地淋漓尽致,致使男人的地位瞬间倒塌,因而说《茉莉花开》不仅是一部讴歌女性的诗篇,也是一篇打破男权主义的檄文。候咏脚踏实地地用自己丰富的电影理念与优美的协调镜头诠释了以上的一切。
上文已经提过《茉莉花开》涉及的年代为30、50、80年代,时间跨越巨大,难以驾驭,而候咏就采用了小标题的方式回避了这个困难。这个回避绝不是逃避,如果是逃避,那我也不会说《茉莉花开》是如此的成功了。简化难度是一个导演聪明的表现,当初的昆廷�6�1塔伦蒂诺最喜这个模式。回顾国产史诗电影来,《活着》的时间串连最为巧妙,福贵的一个常规动作就立马把观众带到了另一个时代去,没有卡壳,自然顺畅。这是当时张艺谋最为辉煌的时刻,驾驭电影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次候咏就直接把时间线索成分省去,取而代之的是“第一章”、“第二章”……挺好的,避重就轻。
对于电影主题的把握,候咏始终没有改变,随着剧情的发展,也没有进行更多深层次的解剖。停留在女性对待爱情忠贞不渝这个方面上,“茉”、“莉”、“花”这三个角色的情感几乎都是一样的,显得重复,并不像沙滩上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对于文艺片来说,尚可忍受,要是对于商业片来说,肯定要删戏不少。但这不能怪候咏,是剧本所致,剧本的主导思想是要告诉观众一个轮回的过程,而轮回的过程中就要无限的相似、类似、甚至重复。如果用第三只眼看电影的话,这种类似的情感还是具有可看度的,而且感受还不小。只是候咏没有把主题深化,例如在刻画女性坚强方面、独立方面有所变革的话,就会使电影显得愈加丰满。
在通篇的女性指导思想下,男演员就都成了章子怡与陈冲的配角,姜文还是一脸的痞子相,陆毅的演技不敢恭维,刘烨怎么就变成了“坏人”,还带有些猥琐。配角终归是配角,只要主角出彩,他们也就尽了绿叶的责任。章子怡与陈冲的表演非常出彩,刻画女人的情感还真有一手,尤其是陈冲的“心狠老辣”。现在想想候咏也挺有能耐的,一个戏竟然请来了那么多名演员,看来魅力颇大,在演员的心中他也属于一个老资格的电影人了。
说起电影人,就不得不提候咏的摄像了。电影中的摄像如同乐队中的吉他手,是主角。主角的地位可能就比导演逊一筹。第五代中,很多导演都是摄像出生,拍摄的电影绝不比纯正导演出生来得差,顾长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孔雀》太过美丽了。《茉莉花开》中,色彩占了很大的一个比重,尤其是30年代的老上海里,章子怡的旗袍色彩绚丽,美轮美奂,用足了绿色的成分,显得娇艳可人。而50年代,由于时代的限制,他只能运用灰淡的颜色,80年代又变得俏皮起来,粉色与淡蓝色相得益彰。拍摄中,展现了候咏摄影师的本领。在“花”雨夜产子的镜头里,他全方位地记录了整个过程,镜头又长有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仰视镜头、俯视镜头,特写、大特写,比比皆是,包罗万象,精彩出色。
当一个导演,驾驭了剧情,控制了演员,也抒发了自己的想法之后,那么电影就靠近了成功的彼岸,《茉莉花开》终于在封尘三年之后,进入了影迷的眼帘,候咏也用其独特的魅力与实力征服了大多数的观众与眼光挑剔的影评人,如果电影机构的官员们能够“识大局,顾大全”,那么《茉莉花开》定会在金鸡奖里春风得意,独揽一面。大陆电影太过缺水,幸而候咏在闷燥的午后下了场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