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旗袍下跪

旗袍下跪

发布时间:2022-07-11 07:21:13

Ⅰ 清朝臣子给皇帝下跪为什么要拍几下

清朝礼仪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但到了清代,大汉礼被悔,满族礼仪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军政,小到衣食住行、举手投足,无不做出详尽的规定。
跪拜与礼仪
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服务是中国封建礼仪的最大特点,因而礼仪中处处体现着尊卑差别。而足以显示这种尊卑的,恐怕要属跪拜之礼了。封建社会,臣子见皇帝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百姓见官员须先行跪拜;下级官员晋见级别相差较大的上级时要行跪拜礼;子孙晚辈拜见长辈要跪地磕头请安;祭祀祖先当然也要磕头。
1793年,一个闷热的午后,83高龄的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小憩。此时,官员送来了英王的礼物,大多为西方的精巧机械,他观看之后,颇为高兴。早些时候,乾隆接到沿海商人代禀的英国使团信件,其中说到,皇帝83大寿时,未及来贺,今特遣使节前来进贡,因信中“情词极为恭顺恳挚”,他已经允准使节马嘎尔尼等来京觐见,并命令沿海官员妥善接待。
使节未到,礼物已先期到达,这让乾隆相当满意。因为有了皇帝的旨意,马嘎尔尼一行一路受到各级官员的礼貌接待,对中国人的“彬彬有礼”大加赞赏,并向中国官员表示:“敝使昧于贵国风俗,今后各事,请各大人就贵国习尚中所有者便宜行之,敝使决不稍持异议。”
然而,正是双方都小心翼翼遵守的“礼仪”,却差一点使英国使团觐见“中国大皇帝”的行动夭折——矛盾就发生在马嘎尔尼一行即将面见乾隆的前夕,双方就朝见礼节进行商讨时,中国官员要求马嘎尔尼等向乾隆行三拜九叩大礼,而英国使团坚持要行面见本国国王时的单膝跪拜吻手礼。争执激烈之时,马嘎尔尼甚至以不见皇帝相威胁。眼看原定觐见日期将至,双方终于达成一致:英国使团官员以单膝跪拜礼见皇帝。
尽管最后乾隆表示宽容,让马嘎尔尼行单腿屈膝礼,而其背后的意义则是,西方蛮夷,不知礼数。既然礼数不全,其他皆免谈。
当然,晚清社会中还有打拱作揖之礼,这多见于平级官员和平辈人之间。双方一见面,即双手打拱,弯腰低头,有时甚至要一揖到地。这已经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礼数了,但比起鞠躬和握手来则又显得繁琐了。
晚清从跪拜之礼向鞠躬握手之礼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人格基本平等为主旨的西式的鞠躬和握手,作为正式礼仪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从清代开始,但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作为正式礼仪在中国流行。
服饰与礼节
服饰和礼节是一个国家文化源远流长的最显露的标志。在明清两朝才创建起来的天子形象,使龙袍成为清朝帝王最具特色的服饰。按照清朝礼仪,皇帝龙袍属于吉服,在一般庆典、公务活动时穿著。而在重要大典、祭祀坛庙、纳后大婚时,皇帝穿更高一等的朝服。搭配朝服穿戴的饰物从头到脚包括了朝冠、朝带、朝珠、披领与朝靴。不同的服装名称,穿著场合也不同,在当时是有严格区别的。
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满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与汉人的服装大异其趣。清王朝建立后,清代服饰也得以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以官服为例,马蹄袖、马褂是清代官员服制的一大特色,但官服上的“补子”直接取之明代,文官绣禽类,武官绣兽类,分别按品级的高低,绣以各类飞禽走兽,以突出官员在职能和气质上的要求。与明代不同的是,清朝的官服大褂的前胸是对襟的,补子也分为两块,绣在袍衫外面的大褂子上,称为“补褂”或“补服”,禽兽的花样与明代也略有差异。由于补子是在成衣后缝上的,对于边角的加工更为精细,常常配以精致的花边,突出了装饰效果。明代的乌纱帽到清代换成花翎,用孔雀毛上的“眼”即“目晕”花样的多少,分出单眼、双眼和三眼的级别。官员的朝服和常服,里三层外三层,行袍、行裳、马褂、坎肩、补服,重重叠叠,还要佩戴各种朝珠、朝带、玉佩、彩绦、花金圆版、荷包香囊等等。朝珠又有翡翠、玛瑙、珊瑚、玉石、檀木的等级限定,连丝绦都有明黄、宝蓝、石青之分。用什么款式、质料和颜色都要受到礼制的规范,违反规定的以犯罪论处。雍正皇帝赐死年羹尧,就有擅用鹅黄小刀荷包,穿四衩衣服,纵容家人穿补服的罪状,将服饰的等级之别细分到了极致。女装虽然相对宽松,但精雕细刻无微不至,镶边有所谓“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多至“十八镶”。在镶滚之外还在下摆、大襟、裙边和袖口上缀满各色珠翠和绣花,折裥之间再用丝线交叉串联,连看不到的袜底、鞋底也绣上密密的花纹。这样重重叠叠,无所不在的装饰效果,虽然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但如此繁琐细密的包装,是衣冠之治高度细密化的产物,这也使清代的服饰到了难以再发展的地步。
清朝官员穿的朝服,其实是由旗装演变过来的:圆领、捻襟、左衽,四面开楔,束腰,有扣绊,窄袖(有的带有箭袖),保暖、便于坐骑。清初开始的制度规定,官员入朝必须穿披肩领袍,谓之朝服。朝服带有箭袖,就是在本来就比较窄的袖口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口。一般最长为半尺,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袖和肩是清服区别身份的标志。带箭袖的旗袍是满族贵族平时穿着和旗人百姓的节日礼服,一般旗人只许穿披肩领便袍,而到了普通百姓那里就只许穿无披肩的领袍,谓之便服。
旗袍有单、棉、皮之分。清初,其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 “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Ⅱ 古代公主的礼仪

1、和颜悦色,语言简洁,语调亲切,语速适中。 2、认真聆听,切忌心不在焉,不轻意打断言者。 3、与人交谈时目视对方,适时点头、应答。 4、多人交谈时说话时间长短适度,不滔滔不绝。 5、礼貌性的交谈应使用谦词和敬语。 6、用右手,双腿并立站直,微笑着注视对方眼睛。 7、一般由年长的向年轻的伸手,地位高的向地位低的 伸手,女士向男士伸手;拜访时主人先伸手,告别时客人先伸手。 8、在多人握手时,顺其自然,不交叉握手。 9、与贵宾或老人握手时宜用双手,身体微微前倾。 10、男士与女士握手时,时间长短和力度适中。 11、站立时挺胸、收腹、抬头,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 12、穿礼服或旗袍站立时忌双脚并列,应以一只脚为重心,双脚前后适当错开。 13、坐立时上身保持端正,女士穿裙装坐沙发不应太靠里面。 14、两腿交叠而坐时,悬空的小腿回收,脚尖向下。 15、与人交谈时身体适当前倾,可根据内容需要做适当手势。 16、走路时身体挺直,自然摆动双臂,不左摇右摆。 17、穿旗袍走路时胸微含,下颌微收,步幅不宜太大。 18、在室内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打喷嚏时适当掩口。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Ⅲ 拜师的时候女生穿旗袍可以吗

百世学医的时候,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女生穿旗袍是不行的,他给师傅敬茶拜的时候都得单腿跪下,他不下去,最好是不穿旗袍,不懂,这也是尊重

Ⅳ 清朝官员面见皇帝时为什么先甩袖子再下跪

清朝官员学习汉人文化,便以甩袖子来表示自己“两袖清风”、清正廉洁。只不过,清朝官员贪腐成风,使得这种“甩袖子”变成掩耳盗铃之举。这种说法听起来很像那么一回事,其实不然。因为如前所述,汉人官员并没有这种甩袖子的礼仪。清朝统治者也不会学习一种从没有过的礼仪。其实,清朝官员之所以在跪拜皇帝前甩两下衣袖,与满族人独特的服装有关。

Ⅳ 清朝官员下跪之前,要拍两下袖子,这么做是为何

我们经常看清朝影视剧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状况,清朝官员不管文官还是武将在面见皇帝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袖子拍两下,然后再下跪,这个到底是一种礼仪还是一种人们的行为习惯呢?


清朝官员之所以会进行这个动作是为了表达对皇帝的一种尊重,表示会一直效忠臣服。同样的那些官员会通过拍袖子来证明自己两袖清风,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从这个小细节中也能看到清朝官员非常注意礼仪。另外就是把袖子放下来代表着整个人从原来的一种备战状态切换到了日常状态,以一个放松的态度去听皇帝的讲话,会更有仪式感。这些都属于清朝官员拍袖子的一些寓意。

Ⅵ 公主的所有礼仪有哪些

  1. 对皇后行“道万福”的简单礼仪;皇后行“颔首”礼。

  2. 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道万福”礼(通常是有对生养过孩子的或得宠的)或“颔首”礼(通常是对没生养过孩子的或不得宠的)这些后宫们还相同的礼仪(如果公主向她们行“颔首”礼,她们可以回“道万福”礼)。

  3. 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可以行“颔首”礼或者不行礼,而那些后宫就要行“下跪”礼了(因为自嫔以下,就是没什么头脸的身份,除非这些公主特许,否则是要下跪的)。

  1. 固伦公主:和皇帝的姐妹行的礼是一样的。

  2. 和硕公主:(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比自己母亲位次高的后宫和自己的母亲行“下跪”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和自己母亲位次相同的后宫行“道万福”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或者回相同的礼仪; (4)对比自己母亲位次低的后宫行“颔首”礼或不行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1. 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 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下跪”礼或“道万福”,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 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行“道万福”礼或“颔首”礼,这些后宫回相同的礼仪。

Ⅶ 敬酒下跪的时候是穿红色旗袍吗

不一定是旗袍,但肯定是红色服装。

Ⅷ 清朝官员向皇帝或上司下跪前要先拍两下袖子,这是什么礼仪

近些年,清宫戏在荧幕上大行其道。人们很熟悉这样的场景:当清朝官员觐见皇帝时,都会甩两下袖子,才正式下跪。


清朝官员这个看似简单的“甩袖子”动作,还是很有好处的。一是把袖子放下来,有利于袖口自然下垂,官服显得整齐美观。二是双手可以藏在袖子中,在进行跪拜时,能够保护手掌。美观和实用兼具,难怪清朝官员会乐此不彼。

另外,由于清朝官服的袖子很宽大,里面能够轻易地藏着东西。满汉官员在跪拜前甩两下袖子,也是在向皇帝表示,自己袖子里没有藏匿武器图谋不轨,以示忠诚之意。

Ⅸ 梦见自己穿一件红旗袍给不认识的遗像下跪磕头

你最近的心思可能比较复杂,至少工作上不顺心,也可能家事烦忧,做这种梦不会让你破财,只是心理上的问题

Ⅹ 清朝如何叩拜

下级对上级要叩拜,晚辈见长辈要叩拜,地位低下的人对地位尊贵的人要叩拜。男性是采用跪拜的方式,女性采用问安或万福的方式。

与旗袍下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招教你如何做一个漂亮的围巾 浏览:274
旗袍吻戏臀 浏览:280
旗袍韵歌曲 浏览:701
确实是只马甲 浏览:460
风衣腰带三种 浏览:996
小领西装配衬衫好看吗 浏览:21
女孩胖穿什么裤子好看图片欣赏 浏览:729
好看的女衣编织花样图解 浏览:349
女装斜胯包 浏览:491
靴子搭配什么颜色裤子 浏览:655
穿衬衫背心的女人 浏览:810
戴帽子最火的情侣头像 浏览:235
阿里巴巴女装短裤 浏览:118
儿童羊羔外套穿搭图片 浏览:280
男士斑马纹衬衫品牌及商品 浏览:737
男士蓝色衬衣的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50
衬衫衣叠穿街拍 浏览:122
浅灰裤子搭配什么颜色外套 浏览:698
迷彩上衣男搭配什么外套好看图片 浏览:913
呢长款女装外套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