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方面没什么了解。
我给你找了,看看帮得上忙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5c1a4010007rw.html(由来)
http://wenku..com/view/3a23057502768e9951e73831.html(特色)
不过感觉谈特色的有点少,差不多就是把女性婉媚的特点张显出来
② 北京旗袍和上海旗袍不同是审美不同吗
③ 古代旗袍和现代旗袍的区别
清代旗袍与民国旗袍的差别[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 发布日期:2013-06-15 | 浏览(2174)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编者按: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也可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清初较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变得宽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多弃袍服而着大褂与裤,故20世纪10年着旗袍者极少,20年代才略有回复。鼎革后的旗袍有了质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发生之地,却是上海。
清代旗装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清代旗装
⒈ 旗装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
⒉ 旗装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
⒊ 旗装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正是这三点差别,使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新品种。袍服是外套,是强调功能(防寒、遮体、表示身份等)的服装种类,其审美意味是传统的含蓄。裙服,法语中的robe或英语中的one-piece dress,虽也有着与中国袍服相仿的历史和强调功能的传统,但表现女性体态曲线却也是它悠久的传统之一;而现代裙装则加强了这一特点,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现,变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现。现代西方裙装的所有这些表现女性体态细微变化的表现而言,民国旗袍是无与伦比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穿旗袍的女性急剧减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无遗憾地说:"对身材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实在是一大损失!"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满族统治者,摧毁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梏。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推翻了满族封建统治者,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后“达拉翅”、“花盆底”等旗女的特征装束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清朝冠服就此成为绝唱。1920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
这一时期,上海成为以女性妆饰的新展示台,追求服饰的新颖时髦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时髦女子对政治与服饰流行有着双重的敏感。
受日本式服装影响,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文明新装"开始流行,女学生与女教师爱着的黑色裙成为时尚。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
40年代——黄金时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20年代以后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使得以后的旗袍始终难以跳出该种廓形,只能在长短、胖瘦及装饰上略作变化而已……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海派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完成于30年代,30年代是属于旗袍的黄金时代。
可以说到这时中国才有了真正的时装,现代意义上的时装。外国衣料的源源输入,各大报刊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还有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无疑推动着时装的产生与流行。由于旗袍的修长适体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所以在上海滩倍受青睐……
而加入西式服装特点的海派旗袍,也就自然很快从上海风靡于全国各地。这样,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为30年代旗袍的主流,我们所讲的30年代的旗袍也就是海派旗袍了。
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建国之初,人们对衣着美的追求已完全转化成了对革命工作的狂热。旗袍所代表的悠闲、舒适的淑女形象在这种氛围里失去了其生存空间……
④ 穿着上,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区别
1、薄厚区别:
南方人比较注重单衣的穿着,且多为不易吸热的浅颜色,衣服形制多为短衣和裙类;北方人则较注重皮衣、棉衣的穿着,且多为易吸热的深颜色,衣服的形制多为长衣和袍类。
2、款式区别:
南方许多地方时兴穿裙,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更是离不了裙服。上衣多具有无领、开襟、短袖、紧身等特点,富有热带、亚热带的情调。
(4)南方旗袍与北方旗袍的区别扩展阅读:
客家族的服饰:
1、孩童时代:
婴儿呱呱落地开始,接生婆就把婴儿妈妈事先准备好的“和尚衫”和“屎裙子”穿上,待满月时穿上“满月衫”,四个月才给幼儿穿上“破胸衫”,及“开档裤”,男女通用。待六七岁以后才换上男女有别的衣衫和“塞腹裤”。
2、青壮年时期:
男人的上衣是“破胸衫”和“大裾衫”两种,前者又叫对襟衫,左右对襟,胸间破开缀边,早先以布纽为多,以后又有骨纽、金属纽;后者衣襟开右边,布纽扣襟。两种男衫都有长短之分,多用蓝和黑灰色布料缝制。
女衫,有长短之分,长的大都是“大裾衫”,衣襟开右边,布制纽扣;短衫右胸纽扣一副单纽或双纽,右腋下至胯部,纽扣四副。
襟口和前后下摆均饰以栏杆花边,下摆遮过膝盖。衫色喜有大红、大蓝、大绿等鲜色。衫料平常人多用棉布,极少数富家才用呢、绒、绸等。裤,男女基本一样,只不过规格有大小,有折裤头裤和无裤头的缩带裤两种。也有长短之分。
3、老年时期:
老年人的穿着与青年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有条件者加以添置棉袄、马甲、旗袍之类的,棉袄是为了御严冬腊月之寒,有长短之分,式样也如上对襟和大襟。
前者多用金属纽、牛角纽;后者多用布纽扣;马甲,又称坎肩、褂子,形式多样,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夹心棉絮的叫棉甲子,内附羊皮的皮甲子,旗袍,主要是富裕人家或有身份女子所穿,大都用绸缎、毛皮作料。
制作方法和式样与前述相同,不过加工精细,用料昂贵。男的也有制袍穿着,多为大襟右开,高领阔袖,长及踝脚,有单有夹,夹分面和里,袍面用好料,袍里为一般素色布料。袍是正式服装,外出或应酬场合穿用。
⑤ 旗袍有省无省是什么意思-旗袍有省无省穿着的差别
旗袍也是我国女性的传统服饰之一,特别能凸显东方女性的魅力和身段,从民国时期时流行,到现在也是很适合女性穿着的,非常凸显气质。在买旗袍的时候,可能会听到什么有省旗袍、无省旗袍,这里的“省”指的是旗袍制作时的一个小细节,感兴趣的话继续看下去吧。⑥ 南方旗袍怎么样
这位大姐年龄不到四十,身高一米六二左右,算是南方女性的中上水平了,体重应该有五十五公斤左右吧。这位大姐平时穿着常规的服饰打扮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今天穿了个暗红色的旗袍出现,那个端庄大气优雅的气质和东方女性的之美自然流露出来,居然成为了整个办公室的亮点!
大家纷纷为大姐的气质赞不绝口,大姐原来还有点不好意思,经过大家一番发自肺腑的赞扬,她也坦然了,甚至还和几位女同事交流起穿旗袍的心得来。
大姐说,她有一次被一姐妹拉去加入了一个旗袍秀团队,之前还只是抱着去看看的心态,但没想到经过几次学习,自己也忍不住融入了她们。
自此,买旗袍、挑搭配帽子鞋子,为了周末方便和团队成员出去拍照拍写真,甚至还顺便买了两把油纸伞和香扇子。在老街深巷,一群风韵犹存的东方女性身穿一袭旗袍,或手执一把香扇,或手擎一把油纸伞,迎面款款走来,仿佛回到了韵味十足的民国时期!
旗袍属中国的国粹,穿旗袍要体现出端庄、优雅、美丽、大方的气质。但是,旗袍也是最挑身材的服饰,由于设计比较显体型,需要身材匀称,不能有大肚腩,才能显出女性特有的美。此外,最重要的是还要有气质,旗袍就是要穿出那种优雅,才能展示出东方女性之美!
现在人们穿的大都是改良版旗袍,改良旗袍更加精致、美观适体,既保持了旗袍特有的传统韵味,又体现了现代时尚简约之美
我们黄种人是世界上最美的人种,而旗袍恰恰是最能体现黄种人女性的服装,希望更多的女同胞都勇敢地去尝试一下我们的国粹,向世界展示东方女性的韵美!
⑦ 北京旗袍和上海旗袍不同是审美不同吗
北京旗袍和上海旗袍不同,并不是审美不同,而是款式不同,北京旗袍主要还有有清朝的影响的,而上海旗袍主要就是民国款式的。
⑧ 旗袍是起源于北方还是南方
我觉得是南方的,因为北方这么冷,不大可能穿露腿的旗袍,可能北方的旗袍先是受了南方的某种服装的影响吧。
⑨ 北京旗袍和上海旗袍不同是审美不同吗
摘要 所谓京派、海派之称,最早出现于民国年间的中国文坛。海派一词是当时北京一些进步作家的发明,用以批判上海的某些文人及文风。“京派”是相对“海派”而言的。再往后,京派和海派便分别象征着两种对立的文化了。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是对传统的标新,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⑩ 旗袍四大派别有着怎样的美
旗袍四大派分别是:京派,海派,苏派,广派。各派都有各派的美。
四、大胆开放的广派旗袍。还有一个派别,叫广派,也有叫粤派的,流行于南方沿海省份,受西方影响较深,广派强调露、亮、奇,在四个派别中是最不像旗袍的一个派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