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男监狱里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怎么住 干什么活 吃什么样的饭
现在的监狱都是5+1+1的模式,就是五天劳动日,1天思想教育日,1天放假。当然,在法定节假日,服刑人员也是放假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服刑人员都不能睡懒觉,每日都是有规定要做什么的。就算是在休息日,也不是一天内想干嘛就干嘛。
在日常的劳动日,基本上六七点就要起床了,休息日有些监区会推迟一小时起床,有些则依然照旧。起床之后的服刑人员会先去洗漱和整理内务,之后就是晨练与吃早餐了。吃完早餐之后,大概是九点左右,服刑人员就要去劳动了。
在监内的劳动一般都是做简单的手工活,像是安装一些零件,或者是做一些服装手工之类的。工作到11点左右就会下班了,有些地方会工作到12点。下班之后就是吃午饭,吃完会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午休时间,大概到下午一点半左右,服刑人员就要起来继续去上工劳动了。
等到六点左右才下班。下班之后先是吃饭和洗澡,这些事情都是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等洗漱完之后的时间就比较自由了,监管单位会安排服刑人员做事,比如待在监房不许出去但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看电视,但是不许讲话之类的。
在思想改造日,服刑人员要做的事情也差不多,只不过是把本应该劳动的时间换成了上课。服刑人员的上课内容包括:义务教育的课程、法律知识学习、主题思想教育、技能知识培训等等。
在休息日,监管单位则会安排服刑人员到广场打篮球,或者让他们到图书馆看书等。节假日的话,监区会给服刑人员发一些扑克、象棋玩。
『贰』 监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监狱的生活是:死缓(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三种刑期,强奸犯在监狱里比盗窃犯的地位低的多,所以是受到欺负最多的人。
『叁』 坐牢到底有多痛苦
1、准军事化管理
和军队差不多,先军训三个月。每天早6:00起床,定点吃饭,作息很规律。
2、劳动改造
根据劳改队不同,参加不同的劳动分配。一般无期徒刑工作比较稳定,监狱也会根据犯人的专长给予不同的安排。
3、减刑激励制度
监狱看你在改造期间的表现,还有你劳动的成果每个月给你5.5分至0分,然后你靠你的累计分数120分起可以申请减刑。
4、娱乐与教育措施日渐完善
休息时间可以看电视,基本上是新闻联播等政治教育性较强的节目。有集体娱乐活动。也有技术培训,可以带书本等学习用品。
5、天堂与地狱咫尺之遥
如果想学好,这是一个很好的环境,犯人可以悔过自新,在这里脱胎换骨,这不是假话。虽然监狱很乱,什么人都有,最怕交叉传染,但是关键还是要看看自己。
6、社会复杂面的集中体现
做人要有原则,但是更要讲究做事的技巧,会来事。¥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打点一下,社会都这样,何况监狱,找一份清闲的工种,好好改造,少吃些苦。
【拓展资料】
作息时间是这样安排的:周一至周五坐板儿,六日自由活动。坐板儿就是坐在板儿上,什么也不干。从早晨坐到晚上吃饭,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睡午觉)。眼镜是可以带进去的,但一般是塑料框的,金属框的不行,可以加工成各种小东西
牢头是管教指定的,不服从的话就是和政府对抗,和政府对抗就要拉出去打,过电,上揣子,趟镣子,这是刑法篇,在后面写。由于牢头都比较能打,且有人帮忙,那些混得不好的人又想讨好牢头,所以帮他打人。一般和牢头打架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全号儿的人一起上,那阵势我见过很多次,就算是泰森来了也得趴下,决不开玩笑!号儿内打架只能在板儿上,由于板儿下面是空的,有一个洞连接在外面,只要你在板儿上一打,脚下跺板儿(打架脚下必须稳,所以脚要用力),就像敲鼓一样,整个筒道都听得见,筒道那边的值班队长(我们管看守叫队长)就晃着钥匙过来好几个,一开铁门:“谁呀谁呀?出来出来!”出去以后轻则臭骂一顿,挨几个嘴巴;重则就要电棍脚镣的伺候。
。
『肆』 竹板快书的形成
于传斌,1897年出生,山东济南平阴县洪范池镇纸坊村人,艺名于小辫,明万历大学士阁老于慎行(于慎行[1545~1607]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平阴县东阿镇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元年(1573年)(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后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转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年诏为詹事未上任,后朝中推出7位阁臣,首为于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归家,后卧病不起,起草遗疏,请皇帝“亲大臣,禄遗逸,补言官”。数日病死,年62岁,赠太子太保,谥文定。于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神宗时词馆中以慎行及临朐冯琦文学为一时之冠。著有《谷山笔麈》(18卷)、《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10卷),编纂《兖州府志》。)第十一代侄孙。自幼家贫,母早亡,年少随父在河北、山西先做小生意无成,后以讨饭为生,受其父影响,以两片牛胯骨敲击伴唱乞讨。后父亡,于传斌孤独一人仍以要饭为生。他生性聪慧,记忆力特强,有说唱天赋,敲牛胯骨讨饭时锻炼和表现出了极强的说唱能力。
他在老家乞讨时,见到平阴东阿镇新庄的大鼓艺人老陈门的孙长瑜(外号“孙古现”),表演说书,因见其说书能挣饭吃,便拜其为师,学习淮海大鼓(俗称干砸鼓),他凭着天子聪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蛤蟆传》、《河间府》等书。但因其性急倔强,不习惯大鼓拖腔拉韵哼哼唧唧的唱法,转拜傅长泰学习山东落子,学成后,独立演出,转遍了聊城、菏泽、济宁、曲阜、泰安等鲁中、鲁西南一带,并崭露头角。
演出期间,于遇到曲阜马玉恒演出“武老二”,喜其艺术格调豪爽快捷,而自己性格又正如此,深感兴趣,便主动与马玉恒交往,恳求传授山东快书技艺。马向于传斌简约介绍了快书演唱要旨,谦虚的说名师出高徒,推荐他去济南,拜号称“书坛三大将”之一的杨凤山为师。因杨已得卢同武真传,技艺出众,为人宽厚,极愿与同行交流,找他拜师求艺不会遭到拒绝。于传斌遂赶往济南杨凤山常年演出的新市场(南岗子),一见杨凤山的演唱,便十分倾心。于传斌悄悄听书十余日,白天听书,晚上回到旅店认真模拟苦练,待有进展后,便买上茶叶点心,登门请罪要求拜师。杨以其为人坦率诚恳,与于结为挚友。于传斌颖悟过人,得杨悉心传授,尽得要领。
数月后再返曲阜,与马玉恒“合穴”演出,大受欢迎。经过不断研究实践,富于创造的于传斌,逐渐洞悉快书的诸般演唱诀窍,及广大农民听众的欣赏心态,从不甘墨守成规的他,决定要标新立异,让自己的演唱不落流俗自成一格。他首先感到伴奏钢板音量太小,难以形成强烈地急风暴雨的气氛,不能吸引听众并难与自己演唱格调和谐,所以他保留了唱落子时已经熟练使用的大竹板,从大小粗细不同的木梆和木鱼能够发出高底不同的声响受到启发,经过反复实验终于找到缩小竹板的合适尺寸,使它能够发出清脆的类似板鼓的声音,与大竹板沉重响亮的声响配合,出现了比较理想的反差效果。乐器改造好后,他又参考高调梆子开台锣鼓点,经过不断实践演化出说书用的开场大过门,并压缩钢板点法用两页小竹板打出间奏小过门。如:
0│的的达│
0的的达│
达的的 达的的│达的的 达│
的的的的 达的的│达0│
达的达的达│
达达的达│的的达│
的的的 的的的 的的的 的
达 达 达 达
大小四页竹板配合,效果非常火爆,令人耳目一新,听众无不叫好。“于派”竹板快书因而由此奠定了基础。
竹板伴奏创造成功后,于传斌进一步发展“武老二”的粗犷风格,在杨凤山、马玉恒等演唱风格的基础上,求得与自己艺术追求相应一致的发展。他主张师法自然,不事雕琢,根据演唱内容自由发挥。他唱过大鼓、落子,有着长期艺术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农村生活底蕴,演唱起来看似随意性很强,其实一切均在规矩之中。他身材高大,曾练过拳脚,动作架势豪放洒脱,听众说他大眼一瞪跟两个酒瓯一样。他唱板结合严密,字如串珠,演唱从不惜力,动作夸张,一回书下来褂子湿半截,模仿趟镣、崩镣形象逼真,表演抬轿时大板往肩上一搭,合扇合扇的几步动作更是令人叫绝。他习惯伸出两个手指比划着唱:“这个点儿,这个点儿,来了好汉武二郎。”有人夸他整个演出,就像一幅大写意的英雄图,浓墨重彩,酣畅淋漓,气势恢宏,看后令人尽吐郁闷之气,心胸为之一快,印象深刻,久久难忘。于传斌的快书表演中,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恨,他说到武二郎等英雄好汉时,从气质、声调、语言、面部表情和动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钦佩;说到李家五虎、方豹等人物时,又表现出咬牙切齿的痛恨与鄙视。他表演时精神饱满、吐字清晰、嗓音洪亮,把作品中的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面前,非常强烈的唤起人们的共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于派”山东快书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于传斌在陶城镇说书结识了姑娘徐凤英,与之结婚,生有三女一男,于传斌也便用其竹板说唱艺术养家糊口。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他携妻女转遍了大半个山东,后把妻女安置在家。虽然于传斌生有一男三女,但由于家贫,家境惨然。儿子小时生病成为哑巴,后修水库得病感染医治无效而死;大女儿嫁到邻镇,由于丈夫虐待,跳井身亡;二女儿随丈夫远赴天津;小女儿嫁到同乡。于传斌的夫人徐凤英在于传斌去世后随二女儿去了天津。 1947年于传斌由老家带领大徒弟高庆海去济南,经长清逗留数月,后进入济南演出直至去世。
于传斌一生清贫,晚年染上酗酒习惯,同时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住在徒弟张庆海家里,靠其服侍起居,照顾晚年。1952年,于传斌因饮酒过量,夜间自吊铺摔下,殁于济南人民商场书棚内。张庆海便把于传斌遗体送回洪范老家,进行发送。
于传斌虽离世,但他创立的“于派”竹板山东快书却流传甚广。
『伍』 求英剧去他妈的世界百度云求
《去他妈的世界》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pT7QCrnerPJvgfl27wGKbA
《去他妈的世界》是BBC发行的爱情剧,由乔纳森·恩特威斯尔等执导,埃里克斯·劳瑟、杰西卡·巴登主演。第一季于2017年11月4日在英国BBC 4首播。该系列剧共两季,无第三季拍摄计划。该剧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17岁的詹姆斯认为自己是个冷血杀手,他把女同学爱丽莎当作自己的谋杀目标,却在随她一起私奔的过程中,逐渐对其生出了情愫,继而引出了一系列的故事。
『陆』 监狱严管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监狱的生活,按《监狱法》的规定是按实物量供应。
简单地说就是,每月的生活水平是按照实物数量来规定的(例如米多少、面多少、肉多少),因此监狱的生活水平不会受物价波动的影响。
比方大蒜有的时候四角一斤,有的时候四元一斤,作为监狱,该吃多少按重量计算,不会价格高了数量就少。总的来讲,监狱的生活和学校食堂、职工食堂水平类似。
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在质量和安全方面要求更高,避免服刑人员发生食物中毒。另外监狱的食物,以蒸煮煎炸为主,一般不会有凉拌蔬菜,原因很简单,避免食物中毒。
1、纪律严格。例如,作息时间、活动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违反了监规纪律会受到严厉处罚。打人一巴掌,在社会上没什么大事,在监狱里,至少是禁闭五天、取消本月奖励分。
2、活动受限。例如学习、劳动和生活的每一个区域都有明确的活动范围(有红色警戒线),私自超越活动范围是严厉禁止的。超越活动范围必须事先报告经警察批准方可,并且一定不准自己活动,至少两人以上共同活动(专业术语叫联号)。服刑人员的任何活动空间都是有视频监控和灯光,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不受监视不受约束。
3、消费受限。本来服刑人员的吃饭住宿学习都是免费的,有一部分服刑人员自己或家里有钱,想改善一下,这个幅度有严格限制,一般情况下每月消费不得超过300元,违规违纪人员还会降低标准。
4、对外交流受限。手机、上网等在狱内属于绝对禁止的。亲情电话经批准可以打,有时间和次数限制,并且全程录音监听。会见的谈话也是这样。进出的信件邮件都必须经过值班警察检查。
『柒』 监狱里的生活真的很苦吗
监狱里的生活肯定没有家里舒服,毕竟那里不是享福的地方。
《监狱法》
第六十一条 教育改造罪犯,实行因人施教、分类教育,以理服人的原则,采取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狱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第六十二条 监狱应当对罪犯进行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前途等内容的思想教育。
第六十三条 监狱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对罪犯进行扫盲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经考试合格的,由教育部门发给相应的学业证书。
第六十四条 监狱应当根据监狱生产和罪犯释放后就业的需要,对罪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经考核合格的,由劳动部门发给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
第六十五条 监狱鼓励罪犯自学,经考试合格的,由有关部门发给相应的证书。
第六十六条 罪犯的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应当列入所在地区教育规划。监狱应当设立教室、图书阅览室等必要的教育设施。
第六十七条 监狱应当组织罪犯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
第六十八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罪犯的亲属,应当协助监狱做好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
第六十九条 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
第七十条 监狱根据罪犯的个人情况,合理组织劳动,使其矫正恶习,养成劳动习惯,学会生产技能,并为释放后就业创造条 件。
第七十一条 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时间,参照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执行;在季节性生产等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劳动时间。
罪犯有在法定节日和休息日休息的权利。
『捌』 东莞大朗拘留所女监狱生活情况怎么样。会不会打架,需不需要劳动。是单人一个监室还是几个人一个监室。
谁呀,这么可怜要进临狱~~~犯什么型了?
以下是一朋友亲身经历讲的,对你有帮助:
我写这篇文章只是想对大家真诚的说一句话:"做什么也别犯法"
我准备从我进入派出所开始讲起,一直到释放出狱,其间的酸甜苦辣,由您评说。并在其中穿插一些大家很难知道的内容,如如何审讯罪犯、如何对抗审讯、使用的一些刑法、在看守所中的生活、罪犯之间关系如何相处、如何“拿润”、如何与狱警(队长)搞好关系、如何与牢头搞好关系、都干哪些活儿、如何减刑、怎么打架、伙食及穿着以及我听到的一些比较可信的传言和大家关心的罪犯性生活如何解决的问题等等,看完我这篇贴子,您从看守所到监狱可就心里有谱儿了!由于我的文字功底不好,辞不达意之出,还望各位海涵。
从哪里说起呢?就从看守所说起吧。当时是夜里1、2点钟,在看守所大门外的一间屋里,我将身上的钱、眼镜、鞋带、腰带、钥匙都交给寄存处,他们给我一张“服务条”,作为凭证。然后把我带到看守所监区的大铁门外,未等我看清大门,就听到前面持枪的武警向我大喝“蹲下”,然后送我来的派出所警察上去办手续。办过手续,武警把大铁门上的一个小门打开,让我走了进去。夜里头看到四周的高墙电网,还真吓人,灯光也是那么昏暗。我被带到男监区内,两名看守过来,极其蛮横的说着脏话,让我把衣服脱光,搜身,把鞋子也要弯一弯,以免夹带违禁物品。然后将我带进“筒道”(监狱和看守所都把楼道叫筒道,这是行话。监狱内有很多外面人听不懂的行话,懂不懂这些行话,可以分辨一个人进没进过监狱),我一看一侧铁栅栏门内的监舍,妈呀!当时正是夏天,3米宽,6米长的监舍内密密麻麻的躺着20多个人睡觉,人挨人,肉挨肉。所有监舍都一样,我被放进了3筒5(号)。屋内房顶有两层楼高,后来知道这是为了防止上吊用的。最里面是一个茅坑,右边是一个贯穿整个房间的大通铺(行话叫板儿),左边是一米宽的过道。整个板儿上和过道上都躺满了人,我发现板前面三个人睡觉的地方最宽敞,越往后越挤。因为他们第一个是牢头,狱警叫他们学习号,负责管理整个监舍。牢头又纠集两三个人,帮他管理,其实就是打手。我被安排到后面,为了节省空间,人都侧卧睡觉,这叫立板儿。下面两个人挨得很紧,一个帮牢头管理的人过来,揣了板儿上一个人一脚,我才拼命的砸在两个人中间的缝隙里。挤死我了!我从没这样睡过觉,平均一米宽两米长的铺面上睡着四五个人,您说能不挤吗?
牢头是一个吸毒犯,进过好几回监狱,对监狱的方方面面非常熟悉。行话我们把这种人叫老河底子。一般牢头都是这种人,因为见过世面,镇的住。新进来的人都得背监规,一共九条,几百个字,可刚进来哪有心思背着玩艺儿啊?往往都背的比较慢,当地人还好一点,要是外地人不会背,很有可能被打。对了,现在的看守所还存有以前的一些管理方法。像新号儿进来都得被打,行话叫走板儿。不过我没有被打。而且要出去让警察给照相,输入计算机。并且将十个手指都摁上手印备案,行话叫滚大板儿,新号儿有时不知道出去滚大板儿什么意思,以为是出去打他,吓得直哆嗦。吃饭的时候,每人两个窝头,一碗一点油都没有的白菜汤。一天两顿饭,因为没有油,时间长了吃得特别多,我见过一个100斤体重的17岁孩子,一天吃十个窝头。如果你的家里给你寄钱来,会换成鬼子票(饭票)买特别贵的小炒吃,小炒其实就是普通的家常菜,但是吃够了窝头的人们,闻见了真香呀!卖小炒的人都跟看守所领导有着密切联系,大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就不说了,他们很赚钱,一只鸡要卖50块钱,一个鸡蛋炒蒜苗要卖十块钱。 牢头是一个吸毒犯,进过好几回监狱,对监狱的方方面面非常熟悉。行话我们把这种人叫老河底子。一般牢头都是这种人,因为见过世面,镇的住。新进来的人都得背监规,一共九条,几百个字,可刚进来哪有心思背着玩艺儿啊?往往都背的比较慢,当地人还好一点,要是外地人不会背,很有可能被打。对了,现在的看守所还存有以前的一些管理方法。像新号儿进来都得被打,行话叫走板儿。不过我没有被打。而且要出去让警察给照相,输入计算机。并且将十个手指都摁上手印备案,行话叫滚大板儿,新号儿有时不知道出去滚大板儿什么意思,以为是出去打他,吓得直哆嗦。吃饭的时候,每人两个窝头,一碗一点油都没有的白菜汤。一天两顿饭,因为没有油,时间长了吃得特别多,我见过一个100斤体重的17岁孩子,一天吃十个窝头。如果你的家里给你寄钱来,会换成鬼子票(饭票)买特别贵的小炒吃,小炒其实就是普通的家常菜,但是吃够了窝头的人们,闻见了真香呀!卖小炒的人都跟看守所领导有着密切联系,大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就不说了,他们很赚钱,一只鸡要卖50块钱,一个鸡蛋炒蒜苗要卖十块钱。
看守所里的乐趣莫过于抽烟了。包括监狱在内,犯人为了抽烟,什么都敢干,想尽了各种办法。平常每个监号的管教定期给监号里的人发烟,当时就让你抽,行话这叫“放烟茅”,没听说过吧?管教不在的时候抽烟,要在监控器的死角内抽,烟多人少就把烟丝剥出来,用报纸卷了抽,平均一颗烟卷四炮。报纸卷的叫“小炮”,直接从烟盒里拿出来的叫“直拉的”。抽直拉的可是相当的奢侈啊!烟没了可以拿鬼子票向劳动号买(劳动号都是将要释放的犯人,帮狱警做杂工,比如发饭,发水等等),烟50元一盒,打火机50元一个,二锅头酒100元一瓶(还不一定有)。劳动号释放的时候可以将鬼子票换为现金带出监狱。这种人最吃香,也最被人恨。看守所内管上厕所叫“放茅”,每天有规定时间的,尤其是拉屎,必须快,除了牢头能时间长一些,其他人都很难。看守所内有几大怪,被编成了顺口溜“劳动号比狗跑得快,伙房的长得比猪快,电视天线在门外,拉屎要比撒尿快”。 现在好像有人还分不清楚看守所和监狱的区别,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看守所内在押的是犯罪嫌疑人,就是还未判刑的人,这是去过的人最多的地方,也是各方面条件最差的地方。在经过公安局预审、检察院、法院一系列程序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罪犯。这时就到监狱了,这才是罪犯服刑的地方。
作息时间是这样安排的:周一至周五坐板儿,六日自由活动。坐板儿就是坐在板儿上,什么也不干。从早晨坐到晚上吃饭,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睡午觉)。眼镜是可以带进去的,但一般是塑料框的,金属框的不行,可以加工成各种小东西。皮鞋中的鞋弓子要撬出来,那东西可以磨成尖刀。如果管教允许,可以看书。但一般好纸都卷烟抽了,效果最好的是《人民日报》,楼上的也不要有在看守所内学习的想法。墙上三米处有一个40瓦的灯泡,昏暗的很,人又多的没处放,你怎么学习呀?18平米的房子,板儿就占了12平米。一块板是六块玻璃钢组成的,每块一米宽,两米长。牢头和那些“有面儿的”最少占两块,其他人都睡在后面和地上,刚进来的人最苦,往往睡在地上,尤其是外地人。因为牢头睡在第一块板儿上,所以“头板儿”就是牢头的别称。
牢头是管教指定的,不服从的话就是和政府对抗,和政府对抗就要拉出去打,过电,上揣子,趟镣子,这是刑法篇,在后面写。由于牢头都比较能打,且有人帮忙,那些混得不好的人又想讨好牢头,所以帮他打人。一般和牢头打架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全号儿的人一起上,那阵势我见过很多次,就算是泰森来了也得趴下,决不开玩笑!号儿内打架只能在板儿上,由于板儿下面是空的,有一个洞连接在外面,只要你在板儿上一打,脚下跺板儿(打架脚下必须稳,所以脚要用力),就像敲鼓一样,整个筒道都听得见,筒道那边的值班队长(我们管看守叫队长)就晃着钥匙过来好几个,一开铁门:“谁呀谁呀?出来出来!”出去以后轻则臭骂一顿,挨几个嘴巴;重则就要电棍脚镣的伺候。
但是要想在号儿内混起来,还多少得打一两回,让人知道你不好惹,就没人欺负你了。我就是打了一个贵州的二进宫,号儿里的人明显对我好多了,牢头也不让我干活了。但是我分寸拿捏得比较好,又有一个打手帮我忙,所以我没有吃亏,只是被进来的队长打了两个嘴巴。和牢头打架,行话叫“磕板儿”。磕好了一战成名,吃饭睡觉全是最好;磕不好一战沉船,名垂青史……据我所知沉船者居多。能不能在号儿内混好,全看自己的水平和手段,教是教不会的,还要大家自己去体会。必须指出的是,看守所还是有纪律的,不可以随便打人,“切”别人的衣物和鬼子票,克扣囚粮也是很严重的违纪,我基本上没遇到过敢克扣囚粮的。就是每周吃两顿馒头,牢头和外面的劳动号有面儿,多要几个,自己留着晚上和几个打手吃。打人时候有规矩,不打脸和软肋。不打脸以免留下证据,不打软肋以免造成肋骨骨折进而血气胸。把人打的伤势严重者,是会加刑的,这有过前车之鉴,所以不要有侥幸心理。至于出去后怎么和队长说话,那时对抗审讯方面应该讲的事情,如何有人愿意听我可以说,但我要到最后在讲,以免被删贴。同样,涉及到看守所和监狱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如手X和鸡X,非法使用刑罚和严重违规,甚至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似的事情。
介绍几个名词:我们行话管监狱叫“圈(音:劝)儿”,监狱内的油子就叫“圈儿混子”;不遵守监规纪律,乱叫乱喊的行为叫“闹监”,也叫“闹号”,看守所这种事情很平常,一般不加刑。如果在监狱被冠以闹监的罪名,肯定要送集训队(也叫严管队)或加刑。服从牢头权威的行为叫“顺板”,给新号一个下马威叫“走板”。遇到事情大声喊叫让外面的值班队长听见的行为叫“炸猫”。狱内流行的一句歇后语“耗子埋雷——炸猫”,便是此意。事情一炸猫,政府就要介入,也就是麻烦了,不能私了了。在背后给人打小报告的行为叫“扎针儿”,这种人是被广大服刑人员痛恨的,大都被人看不起。但政府出于管理需要,给了喜欢“扎针儿”的人一些好处,也就很正常了。不到万不得已,大家不要随便炸猫或扎针儿。大家都喜欢能扛事的人,这是由于监狱的流氓亚文化决定的,违反了可没有人给你机会。
先告诉大家政府(我们讲警方尊称为“政府”)如何对付捣乱和打架的人,以免进号以后随便“翻板”(行话:意思是不服从牢头的权威,与牢头打架对抗)被政府镇压。在申请得到批准后,政府可以对犯人使用包括手铐、脚镣、约束衣、坦克帽、电棍等戒具,并可将犯人关禁闭。最常使用的戒具就是脚镣,我们这里的脚镣分两种:一种是九斤的链子,给重型犯或者违纪较轻者佩戴;一种是十八斤的,四个环连在一起,每个环有20厘米长,走在筒道里隆隆做响,形象非常夸张,很有威慑力;如果你很强壮,就在十八斤的脚镣上再缀上一个十八斤的铁球,那就更夸张了。听说湖北有犯法的特警,被戴上六十斤重的脚镣,还能跳上50公分高的板儿,所以我从来不敢小看特警。电棍手铐就不介绍了,大家比较熟悉。不过新式手铐也分男铐女铐和直板铐,这些我都戴过,不过也没什么可吹的。坦克帽就像坦克兵的帽子,戴在头上防止人用头撞墙自杀;约束衣我没见过,但听说是用结实帆布做的,套在身上勒紧,不让人双手乱动。听说还有赌嘴不让人喊叫的戒具,我就更没见过了。现在推行文明执法,戒具的使用也规范了许多,所以一般违纪是不会享受到以上待遇的,但你一定要向队长认错悔改,否则高级待遇!你想象一下,戴着十八斤的脚镣,双手背铐,头上顶着坦克帽,双脚都被镣子磨下一圈皮肉,在筒道里来回跑的滋味!关禁闭也叫关小号,是一种比较严厉的刑罚,就是对人的吃饭饮水睡觉严格限制,戴上揣子(一种带锁的十分粗壮的手铐)脚镣,放在一个一米宽,两米长的禁闭室(也叫总统套)内悔过,时间不确定,看你的态度了。嘿嘿,所以还是遵纪守法,不要来的好!
我听去过中级法院上诉的人说,死刑犯戴的手铐脚镣和我们不一样。手铐是特制的,上有一铆钉,用大锤砸死;脚镣是“倒拉刺儿”的,根本打不开。执行死刑前十天被铐在一根铁柱上,不准打开。吃饭喝水,拉屎撒尿都有劳动号伺候。到执行死刑时,用钢锯将手铐脚镣锯开。一些劳动号拿死刑犯练拳脚,虐待死刑犯,这些人都是变态,该杀!
我亲眼见过身材高大的看守所长将一名倔强的犯人肾脏打坏,所长由于怕受处分,所以将此犯调入一个只有三个人的监号。此犯人也是“二进宫”。当时他就找到理由了,白天夜里在号内闹监,猛砸铁门,大喊“求医”,夜里听到他凄厉的呼号,真紧张。值班队长怕受牵连,谁也不敢管,就让他这样闹。要是平常别人这样闹监,早被打个半死,弄不好还要加刑。此人大闹的目的是想借此机会“保外就医”,免受牢狱之灾。后来此事如何解决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知道了政府的管理手段,就请尽量服从牢头,不要被政府干掉。刚才提到流氓亚文化这一词,没错,是的。看守所及监狱的主流气氛是流氓哥们儿义气,和社会上相同,因为这些流氓逞凶赌狠,一般人都怕他们,怕他们犯坏,怕他们打人,怕他们有政府的支持影响自己的正常服刑。这些人当牢头,管理监号,主要有一软一硬两种手段:看见脾气大,能打架的,或者和队长有面儿家中送钱多的,就给烟抽,给小炒吃,睡觉的铺位宽松一些,并拉进自己的伙食团(号内几个人共同吃饭叫“伙食团”),为自己出力。这时候气氛是比较融洽的,但对付刚进号“翻板”的人和不服从权威的人,可就没这么客气了。
主要是打。他们的名言是“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惩罚为主,教育为辅”。无论是谁,把人打成伤残都要受到政府的严肃处理,因为现在的看守所和监狱在推行文明执法,对牢头狱霸打击的很厉害,大家比以前收敛了很多。由于我蹲的这个看守所是半个世纪以前国民党时代修建的监狱,所以各方面条件都很差(我TM真倒霉),也促成了犯人之间的争斗。牢头打人一般不是自己动手,由身材魁梧的打手出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打手就是东北人和本地流氓,这帮人身体条件好,谁都不服,翻板最多的也是他们,挨打也不叫唤,真够狠!不过这些东北人也是政府的重点关照对象,什么招数都往他们身上招呼。另外,“九头鸟”给我的印象也满深,不过他们总是算计,做不出天不怕地不怕的事情来!我亲身经历的一个事情:一个叫“辉子”的东北大汉,进号以后站在地上,牢头让他蹲下,他不蹲,借口说腿上有钢板,蹲不下。号内做出要暴打的姿态,此人面不改色心不跳——准备战斗。流氓号长们都喜欢这样的人,“辉子”后来被调到别的监号当打手,平常就在板上一躺,也不坐板,吃喝都是最好,有不服的新号进来就猛揍。看守所内形容混的不好的人有一句顺口溜“吃饭小碗儿,睡觉立板儿,放茅水洗p眼儿”。
『玖』 监狱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监狱里面的生活:
1、准军事化管理
和军队差不多,先军训三个月。每天早6:00起床,定点吃饭,作息很规律。
2、劳动改造
根据劳改队不同,参加不同的劳动分配。一般无期徒刑工作比较稳定,监狱也会根据犯人的专长给予不同的安排。
3、减刑激励制度
监狱看你在改造期间的表现,还有你劳动的成果每个月给你5.5分至0分,然后你靠你的累计分数120分起可以申请减刑。
4、娱乐与教育措施日渐完善
休息时间可以看电视,基本上是新闻联播等政治教育性较强的节目。有集体娱乐活动。也有技术培训,可以带书本等学习用品。
5、天堂与地狱咫尺之遥
如果想学好,这是一个很好的环境,犯人可以悔过自新,在这里脱胎换骨,这不是假话。虽然监狱很乱,什么人都有,最怕交叉传染,但是关键还是要看看自己。
6、社会复杂面的集中体现
做人要有原则,但是更要讲究做事的技巧,会来事。¥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打点一下,社会都这样,何况监狱,找一份清闲的工种,好好改造,少吃些苦。
休息时间是这样安排的:周一至周五坐板儿,六日自由活动。坐板儿就是坐在板儿上,什么也不干。从早晨坐到晚上吃饭,中午有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睡午觉)。眼镜是可以带进去的,但一般是塑料框的,金属框的不行,可以加工成各种小东西
牢头是管教指定的,不服从的话就是和政府对抗,和政府对抗就要拉出去打,过电,上揣子,趟镣子,这是刑法篇,在后面写。由于牢头都比较能打,且有人帮忙,那些混得不好的人又想讨好牢头,所以帮他打人。一般和牢头打架是没有好果子吃的,全号儿的人一起上,那阵势我见过很多次,就算是泰森来了也得趴下,决不开玩笑!号儿内打架只能在板儿上,由于板儿下面是空的,有一个洞连接在外面,只要你在板儿上一打,脚下跺板儿(打架脚下必须稳,所以脚要用力),就像敲鼓一样,整个筒道都听得见,筒道那边的值班队长(我们管看守叫队长)就晃着钥匙过来好几个,一开铁门:“谁呀谁呀?出来出来!”出去以后轻则臭骂一顿,挨几个嘴巴;重则就要电棍脚镣的伺候。
看守所里的乐趣莫过于抽烟了。包括监狱在内,犯人为了抽烟,什么都敢干,想尽了各种办法。平常每个监号的管教定期给监号里的人发烟,当时就让你抽,行话这叫“放烟茅”,没听说过吧?管教不在的时候抽烟,要在监控器的死角内抽,烟多人少就把烟丝剥出来,用报纸卷了抽,平均一颗烟卷四炮。报纸卷的叫“小炮”,直接从烟盒里拿出来的叫“直拉的”。
抽直拉的可是相当的奢侈啊!烟没了可以拿鬼子票向劳动号买(劳动号都是将要释放的犯人,帮**做杂工,比如发饭,发水等等),烟50元一盒,打火机50元一个,二锅头酒100元一瓶(还不一定有)。劳动号释放的时候可以将鬼子票换为现金带出监狱。这种人最吃香,也最被人恨。看守所内管上厕所叫“放茅”,每天有规定时间的,尤其是拉屎,必须快,除了牢头能时间长一些,其他人都很难。看守所内有几大怪,被编成了顺口溜“劳动号比狗跑得快,伙房的长得比猪快,电视天线在门外,拉屎要比撒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