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看过《邪不压正》的朋友一定对裁缝巧红和朱局长情人唐凤仪民国时期的经典服饰——旗袍影响深刻吧。以下便是对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的起源、变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作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唐凤仪的着装充分展示了民国时期,旗袍在中国女性中的地位,唐凤仪可以说八面玲珑,风情万种,但成熟背后缺依然有一颗少女的心。同时唐凤仪妖娆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衬,女性将旗袍优美的线条充分展现出来,旗袍将女性特有的妩媚体现的淋漓尽致。
裁缝巧红的着装着代表的是民国时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着。那种普通女性穿的长袍和男性的长袍都体现了中国在当时大众的含蓄之美。长袍将男女身体的大部分都包围起来,没有旗袍的妖娆,没有旗袍的开衩,但在当时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几乎都是这种类型的服饰。
事实上,这个起源于旗人长袍的服饰,第一次将中华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经出现,旗袍便成为民国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欢的服饰,并在随后的发展中衍生出丰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长袍发展而来
旗袍本不是汉服,而是旗人的长袍,原本满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来的旗袍有关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长袍,其外部呈长方形,圆领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两腋部分明显收缩。长袍下部开衩,下摆宽大,长袍长可掩足。旗人的长袍从上到下由整块衣料剪成,颜色较素。清代中叶,旗人的长袍除圆领外,还出现了狭窄的立领,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时宽大,而且长袍的下摆一般多垂至脚踝。
有清一代,旗人长袍的造型线条以直线为主,不用曲线,给人平直硬朗的感觉。而且,长袍上下一体,使得线条比较流畅,长袍能够盖住脚,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盖在袍摆之下,因此当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后,腰线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长,使穿着者显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们头上常戴高大的“如意头”、“耷拉翅”假髻,更显得妩媚多姿。
但是,毕竟宽大、厚重的长袍没有曲线的展示,还是给很多爱美的女性带来颇多不满。随着民国的建立,服饰也成为时代革新的一个标识,男性服饰出现中山装,女子从满人的长袍中发现了女性服饰之美,摈弃宽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便诞生了旗袍。这种新式服装,大胆地体现了女性体态的曲线美。
旗袍的流行,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宽大、平直的特点,对宽大直腰(无腰身)的满人长袍进行收腰的设计,缩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贴合女性的身体曲线;其次,旗袍的长度减短,满人穿长袍,往往脚上穿着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长袍的下摆要盖住鞋底,而汉人穿平底鞋,没有高高的鞋底,头上也没有高大的发髻,旗袍的下摆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后的旗袍不仅可以凸显身体曲线,旗袍的开衩还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欢迎。再加上上世纪20年代正好是女权运动兴起的时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发、天乳、上女学、婚姻自由等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之后,她们竞相身着旗袍,让看惯了旗人长袍、汉族妇女对襟衫以及袄裙的中国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没过多久,女性纷纷效仿,她们扯上一块布料,不一定是高档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缝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贴合身体的旗袍。
不过,旗袍的出现,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当时的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袖身缩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纪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女性服饰风格,女子的袄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袄),清末贵族妇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国初年在女学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装”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结合倒大袖的风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纪20年代,在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图片中,就有她穿着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记录。1923年12月2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前往广州岭南大学演讲,她穿着黑绸缎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格子围巾,襟口、袖口处都绣着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宋庆龄在治丧期间,穿的丧服是黑色长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庆龄拍摄的一张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从旗袍镶的边来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属于大做。不过到了上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层出不穷,倒大袖旗袍已经很少见了。
此时旗袍总体特点是领小、袖小、下摆多变化,核心是讲究腰身。依穿着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体现旗袍的贴身。翻看当年的照片,会惊奇地发现,旗袍在每一个穿着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绝对没有后来制服的松垮感觉。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饰,千人千样。
2、旗袍变化多端
民国时期,女性旗袍呈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旗袍的下摆长短、腰身宽窄、领口样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先说领口样式。先是时兴低领口,继而流行高领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蝉翼的旗袍仍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以示时髦。后来领口高到直抵腭下,继而至耳。而后盛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不要领子,也是一种时尚。
旗袍下摆长度时长时短。长时盖过脚面,走起路来衣边扫地,短时则在膝盖略上些。上世纪30年代旗袍流行长下摆,长可及地,盖住脚面,被形象地称为“扫地旗袍”。
长旗袍一般配高领,衣领紧裹脖颈,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女性穿着旗袍,也不改高耸的姿态。再配上高跟鞋,长旗袍将女性的身材衬托得亭亭玉立。考虑到旗袍贴身而穿,行动有所不便,于是旗袍开始开衩,尤其是高开衩正好解决了贴身行动不便的问题,而且高开衩在女性走动时,隐约露出白皙的大腿,散发出撩人的姿态,非常性感。
上世纪30年代旗袍大衩逐渐流行。所谓大衩,当时也仅仅是衩高过膝,尽管如此,这种旗袍还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击。不过,裸露小腿的旗袍并没有绝迹;后来旗袍开衩到达臀部,而且腰身也变得紧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过大开衩流行几年后,又渐渐回落。
旗袍袖子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至露肘,最后变成无袖。
当时旗袍的第二个特点是与西式服装结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两边开衩外,前后也可开衩,并出现了左右对襟旗袍。上世纪30年代末期,还有一种改良旗袍,旗袍借鉴西式服装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专指服装方面的独特设计)。同时,第一次出现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变得适体。改良旗袍的出现,使玲珑突兀的女性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另外,荷叶袖、开叉袖等西式服装的装饰元素也被大量采用。
这种融合西方风格的旗袍可以与各式服装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领、袖处还加以搭配毛皮饰边,这些都是当时比较时髦的穿法。
3、阴丹士林旗袍风靡全国
随着旗袍的发展,当时的旗袍制作出现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两大流派。因旗袍的发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阶段,融合汉族元素立领、左右两面开衩等特点的改良旗袍称之为京派旗袍;后来,由平面裁剪改为立体裁剪,增加腰身等时尚元素的旗袍,称之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长适体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成为一种服饰风尚,并且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京派旗袍。
当然,两派主要以风格作为区分,并非简单的以地域为标准。即并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方艺术为特点,形式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近年来有人提出“苏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苏旗袍,这是一个新提法,多半是商业炒作的概念,与民国时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并不是一个概念。民国时期,因为南京曾作为首都,其旗袍风格曾广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制作风格上仍然属于海派风格,只不过在具体样式的制作上与上海旗袍略有差别。
民国时期,旗袍是女性最为代表性的服饰,其适用性非常广。上至贵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妇女,都可穿着旗袍。旗袍的年龄跨度很大,十来岁的小女孩,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皆可着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着,其形制可单,可夹,可棉。夏季有单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夹旗袍,里面还可以衬穿其他的服饰。秋冬季节的棉旗袍为长袖,长下摆,重保暖轻时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广,受季节因素影响小,可以搭配多种服饰。天凉时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绒线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领、袖处加以毛皮饰边。另外,旗袍还可以与丝巾、丝袜、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高跟鞋等时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为如此,旗袍成为民国女性的最爱。她们个个穿得风姿绰约,吸引世人的目光。
2. 旗袍在当代很多人都在穿,那么什么是旗袍文化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中国旗袍的文化内涵:
中国旗袍永久的魅力在于它的变化无穷,其独特的个性和神韵与现代时装审美观念相通。在时装国际化的时代,旗袍虽然已难以重现其鼎盛时期的服饰垄断局面,但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已经使旗袍的美具有了永恒的意义。
一、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韩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事实上,两者还是颇有差异的,深衣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被逐渐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不相悖。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袍服,一般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紧窄合体,利于骑射和其他剧烈活动。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式样,比较典型的有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将袍服视为其典型服饰。
今天我们见到的所谓“旗袍”,不仅仅是满族服装的传统款式,而是多个民族服饰的融合。它源自古代蒙古系游牧民族的袍服,至清代满族承袭了这种服装。
满族入主中原后实行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统称为“旗袍”,有朝袍、龙袍、蟒袍和常服袍等之分。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有后世的旗袍有血缘关系。
五、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在20世纪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旗袍黄金时代的延续。战争硝烟弥漫,大多数国民无心于服饰的奢靡。经济萧条,物价飞涨,物资匮乏,出于经济实用等考虑,40年代初的旗袍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
夏季多倾向于去掉袖子,降低领高,省去种种繁琐的装饰,更为简洁适体。土布、本白棉布、毛蓝布(又称爱国布)成为常用的面料。此时的旗袍虽然装饰简单,用料平常,但仍是日常服装的主流。
抗战胜利后,改良旗袍更为广泛的流行,开始收省还不明显,后来逐渐发展到吸腰省并使用装袖,自此旗袍更为合体。40年代中期西式配件——拉链也替代了传统的盘香纽、直角纽,成为当时的时尚。这一时期旗袍变化的总趋势是长度减短,更能表现女性曲线,暴露程度有所增加,配穿方式多种多样,穿着范围更加广泛。
参考资料来源:旗袍文化_网络
3. 男朋友说我没有女人味,所以我想尝试一下旗袍,选什么款式比较适合啊
选择带有古风元素的旗袍,或者薄纱款的旗袍比较合适。格纹元素是复古元素的最直接表达,但是整体来说想要出彩还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去选择一些无袖款或者是薄纱款,会显得更加自然。
一、旗袍特点
旗袍本身想要展现的一种气场就是轻熟和优雅,所以不管经过几道程序的改良和设计,这样的风格都总是会有的。但设计师们比较通透的是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利用清新的颜色以及适当放松的裙摆,做了不一样的少女风处理,格外的优雅迷人。
二、旗袍推荐
1、这是第一套旗袍,是那种比较古风的,包括印花也是很国风,第一次穿这个衣服的感觉是很难形容的,穿上它的时候,会觉得旗袍真的是一种好神奇的服饰,它给人的感觉很有女人味,就是那种大气的性感,知性的女人味。它这个袖子设计的很好,如果把袖子撩起的话,会显得手臂有一点线条崎岖,所以它的袖子可以很好的遮挡缺点,这个裙长大概是到膝盖的位置。
三、原因分析
很多人觉得旗袍只有身材好的人才穿才好看,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改良旗袍,真正的传统旗袍是不挑身材的,就是所谓的“倒大袖”“连袖”“无省”“平裁”,这种样式的旗袍才是最具有包容性的。
4. 张曼玉、倪妮、景甜,你真的看懂旗袍的中式之美了吗
旗袍,这一传统服饰之美,深植人心。张曼玉、倪妮、景甜等女星在影视作品中的旗袍装扮,更是令人惊艳,令人对旗袍的韵味有了更深的理解。旗袍之美,你真的看懂了吗?
1. 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的旗袍造型,无疑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一。她身着各色旗袍,步履轻盈,婉约优雅,展现了旗袍的无限魅力。旗袍的线条简洁而流畅,色彩丰富而内敛,完美地勾勒出东方女性的身姿和气质。
2. 倪妮在《金陵十三钗》中的表现,同样令人难忘。她身穿一件红色印花旗袍,身姿曼妙,红唇妖娆,展现出角色的冷艳与脱俗。旗袍上的大面积杂色印花鲜艳夺目,与角色的气质相得益彰。
3. 景甜在《司藤》中的旗袍造型,同样令人惊艳。她身着一件珍珠白真丝重锻倒大袖旗袍,完美地展现了腰线,同时也带有一丝大户人家大小姐的贵气。而另一件薄荷绿的朱绣蕾丝旗袍,更是展现了她典雅的气质。
旗袍虽已不再是日常着装,但其经典元素却可融入现代穿搭。旗袍中的立领、古典印花、刺绣等,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民族风格元素。保留和传承这些传统元素,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美的追求。
5. 什么品牌的旗袍版型不错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以其独特的剪裁和优雅的线条,展现了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以下是一些版型不错的旗袍品牌:
瑞蚨祥
品牌历史:瑞蚨祥创立于1862年,是中华老字号,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品特点:瑞蚨祥以正宗京派旗袍为主,店内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工定制,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其成衣旗袍相对平价,但款式较少。
优点:手艺精湛,历史悠久,适合追求高品质和传统工艺的消费者。
缺点:部分高端定制价格较高,成衣款式选择有限。
龙笛
品牌历史:龙笛成立于1976年,是国内第一家设计后开拉链改良旗袍的品牌。
产品特点:龙笛定位高端路线,拥有直营门店,价格范围在733~12800元之间。其旗袍结合了东西方礼服制作的特点,保留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精工文化及西式服装的舒适感。
优点:设计独特,结合中西元素,适合追求时尚与传统结合的消费者。
缺点:价格较高,适合预算较充裕的消费者。
木真了
品牌历史:木真了成立于1996年,是京派旗袍里的老品牌。
产品特点:木真了风格端庄大气,日常也能穿,提供定制服务,价格在499~5928元之间。其旗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适合不同场合穿着。
优点:款式多样,适合日常穿着,性价比高。
缺点:部分款式可能不够时尚前卫。
盖世红颜
品牌历史:盖世红颜成立于2000年,是原创设计师品牌。
产品特点:盖世红颜主打老上海工艺的复古手工旗袍,材质多为真丝面料,价格在570~6800元之间。其旗袍大部分能完全打开,喜欢高立领的话,可以重点关注。
优点:复古风格浓郁,手工制作精细,适合追求复古风的消费者。
缺点:部分款式可能不适合日常穿着。
蔓楼兰
品牌历史:蔓楼兰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知名的新中式轻奢服装品牌。
产品特点:蔓楼兰以传统丝绸面料为主要选材,并辅以现代流行面料,融合新的时尚中式元素,苏绣旗袍既有传统旗袍的神韵和苏绣的精致,也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
优点:设计新颖,融合传统与现代,适合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
缺点:部分高端款式价格较高。
陶玉梅
品牌历史:陶玉梅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服装企业。
产品特点:陶玉梅以合身的裁剪,典雅的装饰衬托出东方女性婀娜多姿的自然美,体现出女性独有的神秘与清纯。其旗袍价格适中,适合大众消费。
优点:设计优雅,适合多种场合穿着,性价比高。
缺点:部分款式可能较为保守。
龙凤旗袍
品牌历史:龙凤旗袍源自1936年,是全球知名的海派旗袍品牌。
产品特点:龙凤旗袍主要选用精致面料和濒临失传的镶、嵌、滚、宕、盘、绣等传统手工艺制成,保留前店后工场的生产模式。其旗袍价格适中,适合大众消费。
优点:工艺精湛,保留传统手工艺,适合追求传统工艺的消费者。
缺点:部分款式可能不够时尚。
荣萍
品牌历史:荣萍创建于1996年,是南京名牌产品。
产品特点:荣萍集服装设计、制造、营销、管理为一体,是国家旗袍标准制定单位。其旗袍设计优雅,适合多种场合穿着。
优点:设计优雅,适合多种场合穿着,性价比高。
缺点:部分款式可能较为保守。
在选择旗袍时,除了考虑品牌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面料选择:根据季节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面料。夏天可以选择质地轻薄、透气的丝织面料;春秋可以选择闪光绸、缎类等面料;冬天则可以选择质地丰厚的面料。
身材匹配:不同身材类型的人适合不同的旗袍款式。梨形身材适合收腰款和下摆直筒款;H型身材适合有收腰和高开叉设计的旗袍;苹果型身材适合荷叶袖、倒大袖的旗袍;沙漏型身材适合收腰包臀款。
场合适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旗袍款式。正式场合可以选择真丝面料的旗袍;日常穿着则可以选择款式简约、舒适的旗袍。
综上所述,这些品牌各具特色,无论是追求传统工艺还是时尚设计,都能在这些品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旗袍。在购买时,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选择,并注意面料、款式和身材的匹配,以确保选购到最适合自己的旗袍。
6. 日常生活中穿旗袍会奇怪吗
我认为,日常生活中穿旗袍不会奇怪啊!
穿旗袍,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是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传承,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就会感到奇怪或者不适应。那么,穿旗袍是否会奇怪呢?这需要凯尘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7. 倒大袖旗袍搭配什么鞋子
本来是为了要做新的倒大袖旗袍来找图片的,遇到您的问题就自发的答了,请见谅。无非是想说明,这绝对不是件丑的单品。
如果您有兴趣看看早年画报,就会发现袄裙是很日常的搭配。最保守的您可以搭配黑色或者白色过膝的半身褶裙(看您的腿型,事实上依我个人经验,刚遮住小腿肚最合适。)。褶子越细显得越轻盈,材料可以是泛着光滑丝光的或者绒面的。如果褶子硬挺,比如毛料,裙褶可以相对宽一点。
鞋子请选择黑色半高跟皮鞋(参考民国女学生,布鞋太有毒了),这件倒大袖明显偏长了,要想穿好请尽可能调整穿衣后的视觉比例。最后您可以穿上黑色或者白色长袜,黑色不会出错一身都是腿,白色更时髦呼应领边袖边,看您需要吧。另外袜子的图案可以是很有意思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