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传统手工旗袍的裁剪工艺手工旗袍裁剪注意事项
传统手工旗袍的裁剪工艺
一、预缩水处理
旗袍面料,特别是真液滚裤丝面料,因具有较高的缩水率,在裁剪前必须进行预缩处理以保证成衣尺寸的准确性。操作方法是在面料反面均匀喷洒清水,待面料吸水后均匀熨干,防止面料在裁剪过程中出现褶皱,同时也有利于保持面料的光泽和美观。
二、裁剪步骤
1. 根据臀围尺寸加上2厘米确定缝份尺寸,在面料中心区进行裁剪。
2. 拉直粉线,两头固定成绷直线,以此为基准裁剪旗袍长度。
3. 从底摆向上固定粉线,确保线条的流畅性。
4. 划出后腰节、臀围线和旗袍长度线,下摆处预留三厘米作为折边。
5. 处理后腰省,确保熨烫后平整无皱。
6. 将前后片对折,固定至胸高位置,然后顺后片别至下摆。
7. 确定前片位置,处理前片的省位和腰省。
8. 妥善处理省位,确保前后片熨烫后平整一致。
9. 确定胸位、腰位、臀围位和下摆位。
10. 确定袖长、袖深、胸围宽、腰宽及下摆宽。
11. 划出侧缝线,保证线条流畅。
12. 划出领位及前大襟位。
13. 裁剪旗袍,侧缝处预留2厘米作为缝份,大襟线裁剪后,各处打剪口。
三、刮浆工艺
对裁剪好的衣片进行传统的刮浆处理,以固定面料四周,使其在缝制过程中不易变形,这一工艺如今已经失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技艺。
四、缝制要点
1. 缝合底襟和大襟,拉紧缝线,内外片同样处理,倒缝后烫平。
2. 裁剪0.5厘米宽的缝份,拉紧缝线,内外缝倒缝后烫平。
3. 手工绷缝,用剪刀打出齿牙状剪口,打水线到侧缝,烫平里面,臀围处归烫。
手工旗袍裁剪的注意事项
裁剪是制作旗袍的关键步骤,必须确保裁片的准确性。注意事项包括:
1. 核对尺寸和式样,注意体型特征和其他特殊要求。
2. 检查面料是否有油污、水渍、跳纱或颜色深浅不均,尽量避开这些问题。
3. 分辨面料的正反面,画粉时应在反面进行,选择浅色粉以简化操作。
4. 注意面料的顺毛和倒毛特性,以及图案的倒顺,格子面料需保持对称。
5. 先裁剪主件,再裁剪副件,按照顺序裁剪前后片、大袖、小袖和领面,最后裁剪零件。
6. 画线时保持横平竖直,注意经纱和纬纱的方向,通常以经纱为长度基准,领面使用纬纱。
B. 鏃楄嶇殑瑁佸壀鏂规硶涓庡埗鍥
鏃楄嶇殑瑁佸壀鏂规硶涓庡埗鍥惧備笅
1銆佹姌鏂欙細鍏堟妸涓よ竟鐨勫竷杈归潰鏈濋噷瀵规姌锛屽乏杈归勭暀璐磋竟3鍘樼背锛岀劧鍚庢寜琛i暱灏哄+2鍘樼背鐢讳竴鏉¤。闀跨嚎锛屽嵆鎶樿偐绾裤
2銆佸亸瑗燂細灏嗕笂杈逛竴灞傚竷鏂欑殑宸﹀彸涓ょ锛堣繛鎶樿偐绾胯竟锛夊悜涓嬪亸鍑2.5鍘樼背锛屼娇涓婂眰甯冩枡寰涓嬬Щ鍔锛岃繖鏍峰簳杈逛袱绔鐨勪笂灞傛瘮涓嬪眰甯冩枡澶氬嚭5鍘樼背宸﹀彸锛岃屾姌鑲╃嚎搴曡竟鐨勪笂灞傚竷鏂欐瘮涓嬪眰甯冩枡鍒欏氬嚭2.5鍘樼背宸﹀彸銆
7銆佺敾瑁侊細鎸変互涓婃嫈濂界殑閲岃熷拰杩樺師閾哄钩鍚庣殑琛h韩鏍稿硅。闀垮昂瀵革紝杩涜岀敾瑁併
鏃楄嶇殑娆惧紡
鏃楄嶅彲浠ュ垎涓哄紑瑗熸俱佸紑琛╄¥銆侀暱琚栨俱佸崐琚栨俱傚崟鍗曟槸寮瑗熷氨鏈夊傛剰瑗熴佺惖鐞惰熴佹枩瑗熴佸弻瑗燂紝鏍规嵁棰嗗彛閫犲瀷涓嶅悓杩樺彲浠ュ垎涓洪珮棰嗘俱佷綆棰嗘句互鍙婃棤棰嗘俱傚紑鍙夌殑璁捐′笂鍙堝垎涓轰綆寮鍙夊拰楂樺紑鍙夈傝櫧鐒舵棗琚嶇嶇被绻佸氾紝浣嗘槸琛ㄨ揪鍑烘潵鐨勬儏鎬閮芥槸缁嗚吇娓╂煍锛屼笖娴婕浼橀泤鐨勩
C. 如何裁旗袍
1、平面裁剪旗袍首先,画一道横线。肩膀臂长和领都在这条横线上,
2、横线正中间,画一直线,左右各分开四厘米,确定领宽,领深为8厘米。中式的衣服袖子通常是通过拼接,来展现的,主要是由于布料的幅宽不够,如果你的幅宽够的话,不必要断开,如果不够的话,需要连接一段袖子。
3、袖子的宽度为我们手臂,放15到20厘米,根据个人的需要。接着画衣服的长度就是我们按照量体才需要多长就画多长,以中间为界,画衣服的宽度,衣服的宽度也是我们身围放20厘米。
4、中式的衣服通常比较宽松。穿起来也比较舒适,活动自如,画直线,下来。如果为了活动更加自如一点,我们下摆可以两边各放两厘米。这样走起路来就比较的舒服。
5、袖口,到侧身用直尺画圆顺的弧线。中式旗袍前后片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前片领深有八厘米后片是没有这个领深的。另外前边有一个侧的衣襟,用于装纽扣,穿着方便。我们依照图样,可以自己画出来。裁剪的时候都要放出缝份。
6、另外画一个直领,宽度为1/2领宽,因为布料是对折的,然后下面往上一厘米,上边连线往上0.5厘米,画弧线,领微上翘,这样装在衣服上,穿起来才比较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