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件事发生的背景上看,当时的诸葛亮已经不再年轻,经过先后多次出征,本人又上了年纪,身体早就吃不消了。这次和司马懿对战,司马懿躲避风头不出兵,一直耗着诸葛亮,诸葛亮带兵出征,为了尽快打败司马懿费尽心思,于是为了激起司马懿争斗的欲望,故意派人送一件女装给他,借以讽刺他,但是最后诸葛亮的计谋并没有成功,司马懿宁愿穿女装被羞辱,也不愿意出兵。
不过这样的剧情只是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而非历史,历史上的司马懿并没有穿女装。当时的司马懿避而不战,诸葛亮又气又急,于是,他派人送了一套女装去侮辱司马懿,司马懿接到女装当然是十分的愤怒,但是他又不能出战,这是原来就制定好的计谋,而且他已经知道诸葛亮命不久矣,这只不过是诸葛亮的计谋。尽管知道是这样的,但还是丢了面子,于是他假装愤怒上表曹叡,要求出兵攻打蜀军,曹叡当然不会同意,这样司马懿没有出兵,其他人也不能说出什么。
『贰』 《虎啸龙吟》第21集,司马懿穿女装念《出师表》的桥段,大家对于这段有什么感想
我觉得还能接受,历史上也存在此事,说明编剧用心了。
一者,艺术高于生活,而且是文学形象甚至是世俗形象改造塑造的前提条件。但是历史剧绝不只是偏重于历史事实,这是历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的事情。历史剧更加偏重于“剧”,它允许《三国志》极其相关史书空白部分的补充和想象,甚至可以在编剧的思维里再次改造,这是我们对戏剧影视文学创新的尊重 二者,针对于此片段我想绝不只是很多人眼前看到的黑这个人黑那个人,前提它是一个“剧”,诸葛亮以女装羞辱司马懿历史上确有此事,《三国志明帝纪》裴松之注中有引,司马懿确实是大度受之,还亲切问了使者诸葛亮的日常生活,得出诸葛亮不久将死的结论。我觉得编剧是很用心的,尽管它与我们很多人心中的“正气”相背驰,可千万别忘了这是一个生死混战、尔虞我诈的年代,可千万别用一颗纯洁的少年心去非此即彼啊。 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哦
『叁』 受辱穿女装又耗死诸葛亮的司马懿,历史原型是哪样的
诸葛亮为了激司马懿出战,送上女装侮辱他。没想到司马懿竟真的穿上了女装,还带领魏军在渭水河边朗诵起了《出师表》。他吟诵时表情严肃、气势逼人,仿佛在展示自己绝不出战的决心。吟诵后,他向对岸的诸葛亮深鞠一躬,这一弯腰,是对河对岸这位对手、知音、师长的诚挚敬意。
他身后的魏军将士在朗诵时同样神情庄重,司马师甚至忍不住落泪。古人赞颂《出师表》“鬼神泣壮烈”,如此能感动鬼神的忠义,足以超越阵营、国家的限制,感染到魏国的将士们。所以面对敌军将领时,魏军将士的眼中没有讽刺、挑衅,反而是肃穆、庄重,想必他们也对《出师表》中的拳拳爱国心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