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中山租借旗袍

中山租借旗袍

发布时间:2024-05-18 13:09:55

A.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看过《邪不压正》的朋友一定对裁缝巧红和朱局长情人唐凤仪民国时期的经典服饰——旗袍影响深刻吧。以下便是对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的起源、变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作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唐凤仪的着装充分展示了民国时期,旗袍在中国女性中的地位,唐凤仪可以说八面玲珑,风情万种,但成熟背后缺依然有一颗少女的心。同时唐凤仪妖娆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衬,女性将旗袍优美的线条充分展现出来,旗袍将女性特有的妩媚体现的淋漓尽致。

裁缝巧红的着装着代表的是民国时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着。那种普通女性穿的长袍和男性的长袍都体现了中国在当时大众的含蓄之美。长袍将男女身体的大部分都包围起来,没有旗袍的妖娆,没有旗袍的开衩,但在当时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几乎都是这种类型的服饰。

事实上,这个起源于旗人长袍的服饰,第一次将中华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经出现,旗袍便成为民国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欢的服饰,并在随后的发展中衍生出丰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长袍发展而来

旗袍本不是汉服,而是旗人的长袍,原本满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来的旗袍有关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长袍,其外部呈长方形,圆领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两腋部分明显收缩。长袍下部开衩,下摆宽大,长袍长可掩足。旗人的长袍从上到下由整块衣料剪成,颜色较素。清代中叶,旗人的长袍除圆领外,还出现了狭窄的立领,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时宽大,而且长袍的下摆一般多垂至脚踝。

有清一代,旗人长袍的造型线条以直线为主,不用曲线,给人平直硬朗的感觉。而且,长袍上下一体,使得线条比较流畅,长袍能够盖住脚,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盖在袍摆之下,因此当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后,腰线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长,使穿着者显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们头上常戴高大的“如意头”、“耷拉翅”假髻,更显得妩媚多姿。

但是,毕竟宽大、厚重的长袍没有曲线的展示,还是给很多爱美的女性带来颇多不满。随着民国的建立,服饰也成为时代革新的一个标识,男性服饰出现中山装,女子从满人的长袍中发现了女性服饰之美,摈弃宽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便诞生了旗袍。这种新式服装,大胆地体现了女性体态的曲线美。

旗袍的流行,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宽大、平直的特点,对宽大直腰(无腰身)的满人长袍进行收腰的设计,缩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贴合女性的身体曲线;其次,旗袍的长度减短,满人穿长袍,往往脚上穿着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长袍的下摆要盖住鞋底,而汉人穿平底鞋,没有高高的鞋底,头上也没有高大的发髻,旗袍的下摆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后的旗袍不仅可以凸显身体曲线,旗袍的开衩还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欢迎。再加上上世纪20年代正好是女权运动兴起的时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发、天乳、上女学、婚姻自由等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之后,她们竞相身着旗袍,让看惯了旗人长袍、汉族妇女对襟衫以及袄裙的中国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没过多久,女性纷纷效仿,她们扯上一块布料,不一定是高档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缝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贴合身体的旗袍。

不过,旗袍的出现,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当时的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袖身缩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纪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女性服饰风格,女子的袄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袄),清末贵族妇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国初年在女学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装”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结合倒大袖的风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纪20年代,在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图片中,就有她穿着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记录。1923年12月2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前往广州岭南大学演讲,她穿着黑绸缎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格子围巾,襟口、袖口处都绣着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宋庆龄在治丧期间,穿的丧服是黑色长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庆龄拍摄的一张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从旗袍镶的边来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属于大做。不过到了上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层出不穷,倒大袖旗袍已经很少见了。

此时旗袍总体特点是领小、袖小、下摆多变化,核心是讲究腰身。依穿着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体现旗袍的贴身。翻看当年的照片,会惊奇地发现,旗袍在每一个穿着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绝对没有后来制服的松垮感觉。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饰,千人千样。

2、旗袍变化多端

民国时期,女性旗袍呈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旗袍的下摆长短、腰身宽窄、领口样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先说领口样式。先是时兴低领口,继而流行高领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蝉翼的旗袍仍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以示时髦。后来领口高到直抵腭下,继而至耳。而后盛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不要领子,也是一种时尚。

旗袍下摆长度时长时短。长时盖过脚面,走起路来衣边扫地,短时则在膝盖略上些。上世纪30年代旗袍流行长下摆,长可及地,盖住脚面,被形象地称为“扫地旗袍”。

长旗袍一般配高领,衣领紧裹脖颈,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女性穿着旗袍,也不改高耸的姿态。再配上高跟鞋,长旗袍将女性的身材衬托得亭亭玉立。考虑到旗袍贴身而穿,行动有所不便,于是旗袍开始开衩,尤其是高开衩正好解决了贴身行动不便的问题,而且高开衩在女性走动时,隐约露出白皙的大腿,散发出撩人的姿态,非常性感。

上世纪30年代旗袍大衩逐渐流行。所谓大衩,当时也仅仅是衩高过膝,尽管如此,这种旗袍还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击。不过,裸露小腿的旗袍并没有绝迹;后来旗袍开衩到达臀部,而且腰身也变得紧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过大开衩流行几年后,又渐渐回落。

旗袍袖子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至露肘,最后变成无袖。

当时旗袍的第二个特点是与西式服装结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两边开衩外,前后也可开衩,并出现了左右对襟旗袍。上世纪30年代末期,还有一种改良旗袍,旗袍借鉴西式服装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专指服装方面的独特设计)。同时,第一次出现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变得适体。改良旗袍的出现,使玲珑突兀的女性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另外,荷叶袖、开叉袖等西式服装的装饰元素也被大量采用。

这种融合西方风格的旗袍可以与各式服装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领、袖处还加以搭配毛皮饰边,这些都是当时比较时髦的穿法。

3、阴丹士林旗袍风靡全国

随着旗袍的发展,当时的旗袍制作出现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两大流派。因旗袍的发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阶段,融合汉族元素立领、左右两面开衩等特点的改良旗袍称之为京派旗袍;后来,由平面裁剪改为立体裁剪,增加腰身等时尚元素的旗袍,称之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长适体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成为一种服饰风尚,并且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京派旗袍。

当然,两派主要以风格作为区分,并非简单的以地域为标准。即并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方艺术为特点,形式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近年来有人提出“苏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苏旗袍,这是一个新提法,多半是商业炒作的概念,与民国时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并不是一个概念。民国时期,因为南京曾作为首都,其旗袍风格曾广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制作风格上仍然属于海派风格,只不过在具体样式的制作上与上海旗袍略有差别。

民国时期,旗袍是女性最为代表性的服饰,其适用性非常广。上至贵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妇女,都可穿着旗袍。旗袍的年龄跨度很大,十来岁的小女孩,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皆可着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着,其形制可单,可夹,可棉。夏季有单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夹旗袍,里面还可以衬穿其他的服饰。秋冬季节的棉旗袍为长袖,长下摆,重保暖轻时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广,受季节因素影响小,可以搭配多种服饰。天凉时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绒线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领、袖处加以毛皮饰边。另外,旗袍还可以与丝巾、丝袜、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高跟鞋等时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为如此,旗袍成为民国女性的最爱。她们个个穿得风姿绰约,吸引世人的目光。

B. 中山市哪里可以买礼服旗袍结婚用的。珠海也行。价格不要太高啊

在逢源商业街有 或者中山去广州也不远 可以去广州江南大道北 婚纱街买 几百就能买到很漂亮的啦

C. 简述中山装或旗袍的特点和影响。从他们的演变中你怎样理解民族服装的继承和发展。

中山装
中山装(Chinese tunic suit)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由于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也习惯称呼中山装为“毛装”。在1960和1970年代,亿万中国成年男性大多穿着中山装。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装和其他时装逐渐开始流行。虽然您中山装在民间逐渐被人们遗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国内重大活动时,依旧习惯穿着中山装,比如国庆大阅兵等等!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华诞胡锦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身着中山装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http://ke..com/view/1647.htm
旗袍
http://ke..com/view/.htm

D. 为何民国时期人们不穿西装和洋装反而穿中山装和旗袍呢

民国时期,西装和洋装是西方来的,是外来品,当时国人还比较保守,穿咱们本国的民族服装,就是中山装和旗袍,也是爱国的表达。

E. 中山装和旗袍为什么会成为我国的国服

旗袍
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已的文字,没有民族服装的却不多,中国56个民族中,藏、蒙、维等少数民族均有自已的民族服装,唯独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却没有。这种现象在人民币图案中可窥视一斑,旧版10元币(俗称大团结),票面上各民族穿各自的民族服装,汉族却穿中山装。第四套人民币,描绘了中国人口总数在百万以上的各民族图案,其它各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服装,唯独10元券上的汉族与一角券上的满族,却穿同样的服装。这就难怪人们把满人的族服当成国服了。

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没有自已的民族服装是让人很难理解散的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汉民族的服装就已基本定型为宽衣肥袖式。宽大的衣袖是汉装与其它各族服装的主要区别。汉装的另一个特点是不用衣扣,用一根宽腰带将衣服束住,就不至于敞胸露怀。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穿短衫,上身称“衣”,下身称“裳”,这也是衣裳一词的由来。士人们穿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袍服,汉以后到明各朝代,均采用衣袖宽肥不用衣扣的典型汉服作为朝服。

汉装是有其文化底蕴作为依托的。汉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追求悠闲清净的安祥生活。宽衣大袖的汉服适合观月赏花、吟诗作赋、抚琴下琴。却不适合骑马打猎之类的剧烈运动,汉族与周边各族的文化差异在服装中就明显的体现出来。可是这么说,汉装是中原文化的产物,也是汉文明的象征。

直到清兵入关,满人入主中原,汉人在这些关外女真人的刀下被迫改饰易服。他们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方式强迫汉人剃发梳辫,并禁止汉人穿汉服,强制推行满族旗人的紧身长袍马褂(即旗袍)。就这样延续了两千年的汉服从此灭绝,汉族成了没有自已传统服装的民族。

直至今日,满清朝庭早已退出的历史舞台,而汉民族服饰却始终没有恢复,当年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党人提倡的中山装也没有被百姓认同,外国人因中山装太为西化没有东方特点而没有将其当成中国服装来理解。反之满人的旗袍因东方风味浓厚,被认为是中国的民族服装,旗袍的英文单词是“china dress”,也就是中国裙子的意思,这些洋人并不知道,这种所谓的“中国裙子”对占中国人口90%以上的主体民族汉族来说,不仅没有什么关系,还是汉民族耻辱的象征。

传统的汉服在中国绝迹,却在东邻日本得以延续。汉服在唐代传入日本,并得到推广与发展。日本今天的和服就是在大唐服饰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历史这个角度来说,和服更应称为汉式服装。和服的历史比汉服短,而且完全沿袭了汉服的宽衣大袖、不用衣扣的特征。日本人将和服视为自已的民族服装。每逢节日庆典时都会穿上和服。中国人已无法讨还和服的发明权,世界共认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将中国人在外族屠刀下强行穿上的旗袍当成中国民族服装。更可笑的是 ,中国人不仅不抗议,反而欣然接受。

F. 广州哪里有可以定制旗袍的

海珠桥脚附近的婚纱一条街走走看,或者北京路步行街靠惠福路路口。

与中山租借旗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uma板鞋裤子搭配 浏览:521
搬机器用什么手套 浏览:808
春秋夹克面料什么好 浏览:106
校服裤子卷裤脚 浏览:818
尺码34的裤子是几个xl 浏览:518
白色碎花外套配黑色连衣裙图片 浏览:701
蝙蝠装适合配什么裤子 浏览:491
校服的手工制作 浏览:321
旗袍走台视频 浏览:903
男士宽裤子配什么鞋子 浏览:12
中长款韩版宽松衣搭配 浏览:448
公司年会旗袍什么颜色适合 浏览:291
卫衣连衣裙配什么马甲好看图片 浏览:704
女士白色牛仔外套搭配图片 浏览:292
粉色风衣配什么包好看吗 浏览:892
一什么裙子量词怎么填 浏览:648
裤子加工厂要多少万投资 浏览:969
男士黑色衬衣配什么外套好看吗 浏览:926
男士衬衫品牌有哪些商标 浏览:877
如何挑选一顶合适的帽子 浏览: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