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民国时期旗袍青楼女子

民国时期旗袍青楼女子

发布时间:2024-01-15 23:31:19

1. 都说花样年华旗袍妆是民国妆容,民国时有哪些旗袍美人

都说花样年华旗袍妆是民国妆容,民国时的陆小曼、林微因等,他们都是穿旗袍人的美人。

旗袍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旗袍它不仅仅只是一种服装的形式,更多的是能够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一个发展特色,在很多时代旗袍作为我国的一种国民衣服,受到了很多国家以及人们的喜爱,很多人对于旗袍都进行追捧,他们有的甚至从国外赶来专门定制中国的旗袍,可以说在一定的时期内我国的旗袍都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盛行,很多人对于旗袍都独有情衷,甚至在当代我国的旗袍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大家对于旗袍的喜爱是无法言表的,这更说明了我国的服装已经走向了国际化。

在旗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更好的去看重他的优点,利用历史遗传下来的一些方法,再结合我们现代的一些手艺,对旗袍进行一些改良,这或许能够赋予旗袍另外一种意义,让他能够更好的展示我们东方女性的美。

很多人对于旗袍都是非常喜爱的,它不仅仅只是一种衣服,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文化,它能够代表我国的时尚以及历史的美。

2.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看过《邪不压正》的朋友一定对裁缝巧红和朱局长情人唐凤仪民国时期的经典服饰——旗袍影响深刻吧。以下便是对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的起源、变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作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唐凤仪的着装充分展示了民国时期,旗袍在中国女性中的地位,唐凤仪可以说八面玲珑,风情万种,但成熟背后缺依然有一颗少女的心。同时唐凤仪妖娆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衬,女性将旗袍优美的线条充分展现出来,旗袍将女性特有的妩媚体现的淋漓尽致。

裁缝巧红的着装着代表的是民国时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着。那种普通女性穿的长袍和男性的长袍都体现了中国在当时大众的含蓄之美。长袍将男女身体的大部分都包围起来,没有旗袍的妖娆,没有旗袍的开衩,但在当时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几乎都是这种类型的服饰。

事实上,这个起源于旗人长袍的服饰,第一次将中华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经出现,旗袍便成为民国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欢的服饰,并在随后的发展中衍生出丰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长袍发展而来

旗袍本不是汉服,而是旗人的长袍,原本满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来的旗袍有关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长袍,其外部呈长方形,圆领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两腋部分明显收缩。长袍下部开衩,下摆宽大,长袍长可掩足。旗人的长袍从上到下由整块衣料剪成,颜色较素。清代中叶,旗人的长袍除圆领外,还出现了狭窄的立领,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时宽大,而且长袍的下摆一般多垂至脚踝。

有清一代,旗人长袍的造型线条以直线为主,不用曲线,给人平直硬朗的感觉。而且,长袍上下一体,使得线条比较流畅,长袍能够盖住脚,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盖在袍摆之下,因此当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后,腰线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长,使穿着者显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们头上常戴高大的“如意头”、“耷拉翅”假髻,更显得妩媚多姿。

但是,毕竟宽大、厚重的长袍没有曲线的展示,还是给很多爱美的女性带来颇多不满。随着民国的建立,服饰也成为时代革新的一个标识,男性服饰出现中山装,女子从满人的长袍中发现了女性服饰之美,摈弃宽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便诞生了旗袍。这种新式服装,大胆地体现了女性体态的曲线美。

旗袍的流行,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宽大、平直的特点,对宽大直腰(无腰身)的满人长袍进行收腰的设计,缩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贴合女性的身体曲线;其次,旗袍的长度减短,满人穿长袍,往往脚上穿着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长袍的下摆要盖住鞋底,而汉人穿平底鞋,没有高高的鞋底,头上也没有高大的发髻,旗袍的下摆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后的旗袍不仅可以凸显身体曲线,旗袍的开衩还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欢迎。再加上上世纪20年代正好是女权运动兴起的时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发、天乳、上女学、婚姻自由等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之后,她们竞相身着旗袍,让看惯了旗人长袍、汉族妇女对襟衫以及袄裙的中国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没过多久,女性纷纷效仿,她们扯上一块布料,不一定是高档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缝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贴合身体的旗袍。

不过,旗袍的出现,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当时的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袖身缩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纪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女性服饰风格,女子的袄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袄),清末贵族妇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国初年在女学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装”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结合倒大袖的风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纪20年代,在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图片中,就有她穿着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记录。1923年12月2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前往广州岭南大学演讲,她穿着黑绸缎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格子围巾,襟口、袖口处都绣着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宋庆龄在治丧期间,穿的丧服是黑色长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庆龄拍摄的一张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从旗袍镶的边来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属于大做。不过到了上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层出不穷,倒大袖旗袍已经很少见了。

此时旗袍总体特点是领小、袖小、下摆多变化,核心是讲究腰身。依穿着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体现旗袍的贴身。翻看当年的照片,会惊奇地发现,旗袍在每一个穿着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绝对没有后来制服的松垮感觉。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饰,千人千样。

2、旗袍变化多端

民国时期,女性旗袍呈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旗袍的下摆长短、腰身宽窄、领口样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先说领口样式。先是时兴低领口,继而流行高领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蝉翼的旗袍仍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以示时髦。后来领口高到直抵腭下,继而至耳。而后盛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不要领子,也是一种时尚。

旗袍下摆长度时长时短。长时盖过脚面,走起路来衣边扫地,短时则在膝盖略上些。上世纪30年代旗袍流行长下摆,长可及地,盖住脚面,被形象地称为“扫地旗袍”。

长旗袍一般配高领,衣领紧裹脖颈,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女性穿着旗袍,也不改高耸的姿态。再配上高跟鞋,长旗袍将女性的身材衬托得亭亭玉立。考虑到旗袍贴身而穿,行动有所不便,于是旗袍开始开衩,尤其是高开衩正好解决了贴身行动不便的问题,而且高开衩在女性走动时,隐约露出白皙的大腿,散发出撩人的姿态,非常性感。

上世纪30年代旗袍大衩逐渐流行。所谓大衩,当时也仅仅是衩高过膝,尽管如此,这种旗袍还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击。不过,裸露小腿的旗袍并没有绝迹;后来旗袍开衩到达臀部,而且腰身也变得紧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过大开衩流行几年后,又渐渐回落。

旗袍袖子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至露肘,最后变成无袖。

当时旗袍的第二个特点是与西式服装结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两边开衩外,前后也可开衩,并出现了左右对襟旗袍。上世纪30年代末期,还有一种改良旗袍,旗袍借鉴西式服装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专指服装方面的独特设计)。同时,第一次出现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变得适体。改良旗袍的出现,使玲珑突兀的女性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另外,荷叶袖、开叉袖等西式服装的装饰元素也被大量采用。

这种融合西方风格的旗袍可以与各式服装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领、袖处还加以搭配毛皮饰边,这些都是当时比较时髦的穿法。

3、阴丹士林旗袍风靡全国

随着旗袍的发展,当时的旗袍制作出现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两大流派。因旗袍的发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阶段,融合汉族元素立领、左右两面开衩等特点的改良旗袍称之为京派旗袍;后来,由平面裁剪改为立体裁剪,增加腰身等时尚元素的旗袍,称之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长适体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成为一种服饰风尚,并且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京派旗袍。

当然,两派主要以风格作为区分,并非简单的以地域为标准。即并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方艺术为特点,形式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近年来有人提出“苏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苏旗袍,这是一个新提法,多半是商业炒作的概念,与民国时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并不是一个概念。民国时期,因为南京曾作为首都,其旗袍风格曾广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制作风格上仍然属于海派风格,只不过在具体样式的制作上与上海旗袍略有差别。

民国时期,旗袍是女性最为代表性的服饰,其适用性非常广。上至贵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妇女,都可穿着旗袍。旗袍的年龄跨度很大,十来岁的小女孩,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皆可着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着,其形制可单,可夹,可棉。夏季有单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夹旗袍,里面还可以衬穿其他的服饰。秋冬季节的棉旗袍为长袖,长下摆,重保暖轻时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广,受季节因素影响小,可以搭配多种服饰。天凉时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绒线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领、袖处加以毛皮饰边。另外,旗袍还可以与丝巾、丝袜、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高跟鞋等时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为如此,旗袍成为民国女性的最爱。她们个个穿得风姿绰约,吸引世人的目光。

3. 旗袍属于汉服吗

不属于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而旗袍是民国时期汉族妇女制作的西服,但糅合了当时女性的服饰元素。由于那个时候汉族服饰文化完全满化,所以糅合进西服中的是满元素。满是满清元素的服饰怎么能说是汉服呢。
旗袍的原型是源于满清旗人的服饰进化改良而来,最早出现在旧上海,当时的上海可谓十里洋场烟花地,纸醉金迷黄浦江,三百六十行的各色人等出现在这里捞生活,所以自然也少不了青楼,但这行也是人满为患,竞争激烈,就有一些青楼女子为了更好的招揽生意。于是将原本宽直的满清大褂长袍改良成瘦腰效果,来更加突出女性身材的S曲线,一点一点发展到后面在侧缝也开出了露至大腿的高叉,也就是出现了我们现代旗袍的雏形,可能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司空见惯不以为然,但在清末民初的那个时代,还是能惊煞一众国人的三观,但确实改良后的旗袍即美艳又动人,而且开始在工艺上大量使用像夹筋、镶边、包窄、盘扣、绣花等等这些复杂工艺装饰,在面料上也开始多种多样化,除了棉布还有一些收入较高的舞女之类也使用锦、锻、丝绸这些华贵面料制作而成的,且手感、光泽及亲肤效果更加出色。

4. 揭秘真实的民国风尘侠女小凤仙:原来是这样的!

关于 的下落,民间向来有不少传说,有的说她服毒殉情,有的说她嫁给了军官,也有的说她流落到沈阳……直到近些年,在沈城媒体的不断追索下,才解开了这一谜团。>能够见证 最后岁月的李有才和李桂兰,如今都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他们也是近几年才知道,那个性格乐观、随和的继母张洗非竟是一代风尘侠女小凤仙。日前,记者在沈阳大东区和皇姑区见到了这两位老人。>「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作长风绕战旗……」《知音》如泣如诉的歌声让小凤仙与护国大将军蔡锷的情史闻名于世。>影片《知音》最后,小凤仙 *** 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也为她的命运走向留下了太多悬念。> 此地有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在李桂兰的记忆里,继母张洗非算不得漂亮,毕竟嫁进李家时她已是49岁了。>1949年,母亲过世一年多以后,53岁的父亲李振海带回家一个女人,告诉三个儿子和女儿李桂兰:「以后她就是你们的母亲。」又让四个孩子逐个给继母叩了头。那一年,李有才20出头,李桂兰14岁,尽管心里不愿意,但父亲是那种说一不二的人,孩子们除了服从,根本容不得商量。继母叫张洗非,那年49岁。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挺怪的,现在想来,的确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在李桂兰看来,继母怪的还不只名字:「她很喜欢干净,每天都把头发梳理得溜光溜光的,头后面挽个发髻,在我家的5年中一直是这个发型。我那时常问她,你头发上擦了什么啊,怎么那么亮啊?她总是淡淡地一笑说没擦什么。」继母来到李家时身边只带了一个包裹和一只柳条包。包裹里有三件旗袍和一件毛领大衣,旗袍都是那种小碎花布的,花色都不张扬。在嫁到李家的两年,她一直是穿旗袍,还要在腋下扎一块小手帕,走起路来扭搭扭搭的,在刚解放的沈阳,这种做派还是显得和周围普通人家的妇女有很大不同。>>继母最珍爱的是她的那只柳条包,有一回到外地去看她的干姐妹,走了十几天,那只柳条包也随身带走了。闲著没事时,继母总喜欢打开柳条包看里面的照片。照片有挺多张,看照片的时候,她从不背人,那照片上的人穿着都很讲究,李桂兰常问她:「你以前是不是认识很多有钱人啊?」张洗非也不回答,只有一次,她对李桂兰说:「你对我好点,错不了,等以后我有了出头之日,准保有你好处。」其中有一张照片有20寸左右,比别的都大,继母最喜欢看那张照片,上面是她和一个将军的合影,将军的衣服上扛着大肩章,下面还缀著穗,十分威武。李桂兰问:「那是谁啊?」继母总是回答:「一个朋友。」现在想来,那一定是蔡锷将军了。>从后来陆续发现的几张照片看,小凤仙属于那种娇小玲珑的女人,吊眼梢,翘嘴角,皮肤不算白,眼睛里透著孤傲和冷峻,姿色只能算中等,但在当年的蔡锷看来,她却亭亭玉立,毕竟那时的小凤仙只有十五六岁,是民国北京的名妓。蔡锷曾送给小凤仙一副对联盛赞她的美丽:「此地有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 萍水姻缘成一梦 桃花颜色亦千秋 >李桂兰说,那时他们家住在大西门附近,跟前有一条胡同十分热闹,唱戏的、拉洋片的、说评书的、小商小贩云集。继母和父亲的感情很好,父亲下了班,两个人经常去街上溜跶,最常做的是到金城电影院听评书。那时,她和哥哥们都认为父亲和继母以前是在听评书时好上的,知道继母就是小凤仙后,才恍然觉出,继母与父亲也许早就认识了。李桂兰回忆说:「我父亲年少时就在大帅府烧锅炉,和张学良、张学思年纪相仿,经常在一起玩,也就成了朋友,关系一直不错。后来小凤仙常来沈阳看望赵四小姐,我父亲很可能那时就认识她了。」>新中国成立后,李振海也是在张学思的帮助下,进入东北人民 *** 当了锅炉工。李桂兰回忆说,继母特别喜欢吃。当时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有五六十元,他经常买些水果给张洗非吃。>张洗非的生活每天都很有规律,一早就到附近的小公园遛弯儿,回来时经过那条胡同,就在胡同里买几个麻酱饼,喝碗豆花或羊汤。有时候晚上饭菜不合口,她就和父亲一同去街上吃完再回家。除了洗自己的衣服,她没干过家务。饭都是李振海和李桂兰父女做:「做好做坏她也不挑,她那人性子挺柔和的,从不打骂几个孩子。有时她会在院子里对着水壶啊啊地喊,我说你这是干啥呢?她说练嗓呢。她还会拉胡琴,一有空就坐那拉一段。那时街道上常组织扭秧歌,张洗非总是很乐意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她都很积极。」李桂兰说。>按儿女们的说法,张洗非在最后的几年里,生活是平静的,只是不知她在端详照片上的那位将军时,是否想起过当年曾有的短暂幸福和荣华。>>1916年11月8日,蔡锷因患喉结核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小凤仙得知蔡锷的死讯,悲痛欲绝,在蔡锷的追悼会上,她送来两副挽联,一副是:「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另一副是请人代写的:「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对与蔡锷那段情意的百般怀恋可见一斑。> 不信美人终薄命 从来侠女出风尘 >梅兰芳先生的秘书许姬传在他的《艺坛漫路》一书中记述了梅兰芳当年会见小凤仙的一段往事:1951年初,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率团去朝鲜慰问志愿军,途经沈阳并演出,下榻于东北人民 *** 交际处招待所。小凤仙闻讯后,很想见见这位昔日在北京时的旧相识,并想求得他的帮助,就给梅兰芳写了一封求见信。>李有才清晰记得1951年的一天,在东北 *** 锅炉班当班长的他被抽调到行政处,负责接待梅兰芳一行。张洗非听说后,就托李有才把那封信转交梅大师。信由他托人转交到梅大师手中,很快梅大师就会见了张洗非。张洗非是带着女儿李桂兰去的,李桂兰记得继母曾对她说:「带你去看梅大爷,他原来是我们的朋友。」虽然不知道继母就是小凤仙,「不过看到梅大师对她的客气程度,隐约感到,继母绝不是一个普通人。」李桂兰回忆说。>据许姬传后来撰写的《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记载,当时小凤仙向梅先生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和沦落烟花的经过,以及与蔡锷相识并帮助她逃离虎口的情况。>小凤仙原名朱筱凤,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满族旗人。1900年8月小凤仙在杭州出生。生父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母亲是偏房,备受大母虐待,不得已带她离开朱家,不久母亲又病逝,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改姓张,名凤云。>>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张奶妈带着她逃亡到上海,让她跟着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了艺名「小凤仙」。后来她又被转卖到北京八大胡同里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很快便以「色艺俱佳」脱颖而出。>原来,梅大师当年与蔡锷也有很多交往。蔡锷当年送给小凤仙的一副对联中这样写道:「不信美女终薄命,从来侠女出风尘。」可以说是对小凤仙的祝愿和评价。> 瑶树琼花零落尽 白头宫女话当年 >在梅大师的帮助下,张洗非很快在东北人民 *** 幼儿园谋到了一份差事:负责保管和发放儿童衣物。李家随后也搬到了东北人民 *** 分的一套两居室宿舍里居住。根据李有才兄妹俩的讲述,那时起,再没见她穿过旗袍,以后她穿的都是列宁服。>空闲的时候,张洗非仍旧喜欢摆弄她的那些照片。曾有人作诗叙述小凤仙和蔡锷的惊世情缘:「英雄儿女意绵绵,红拂前身小凤仙。瑶树琼花零落尽,白头宫女话当年。」恐怕那种寂寥和失落才是她平静晚年的真实心境吧。>工作了一年多后,张洗非患上了类似于老年痴呆和脑血栓的病症,很干净的人一下子就不能自理了。1954年春天,她病得更重了,李振海全心全意在家伺候她,每天换著样地给她做好吃的,大儿媳和女儿则轮班给她洗衣服和被单。至死,她都没对人说起过她的经历和身份。李桂兰告诉记者,张洗非去世前一周,一直想开口说话,但就是说不出,7天后才咽下这口气,想来,短暂清醒之间的她是无比痛苦的。当时,有人劝李振海在老伴胸口放个磨盘或秤砣帮她顺了那口气。李振海心疼老伴,说啥也没答应……>>风尘侠女香消玉殒,李振海将她葬在塔湾,一起埋葬的还有她柳条包里所有的照片、衣服和她心中的秘密。那以后,李振海老人再没跟任何人说起过张洗非。>父亲死后不久,塔湾因开发贴出了迁坟启事,因为是继母,也没有太深的感情,儿女们也没太在意。直到几年前,李有才在报纸上看到小凤仙解放后更名张洗非的报道,才明白真相。而那时,侠妓的青冢早已无处寻踪了。> 神秘出现 >李有才家的小区已经不是当年小凤仙居住时的模样了,当年的房子已经随着城市的改造而被扒掉。李有才夫妇和李有才的妹妹李桂兰都住在这里,现在他们都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但是身板还算硬朗。>谈起继母,李有才记忆很清晰,他说:「有一天回家时,坑头上坐着一个老太太。我爸就说这是你母亲。我们都不知道,他跟谁也没商量。我父亲脾气古怪,谁的话也不听,说怎么的就怎么的,都没有和儿女商量,人家直接把她领家里来了。」>听话的孩子们在李振海的要求下,立即就给刚见面的继母磕了个头,尽管当时心中不太愿意。虽然当时无法把继母与小凤仙联系在一起,但他们还是很快就发现,这个容貌端正的继母不像是个寻常人,在家里从来不做饭,也不会做饭,衣服很少洗,而且早饭一定要到外面去吃。这些都还不算什么,最看不习惯的就是她的穿着打扮。>李振海的小女儿李桂兰回忆说:「穿着打扮和咱们不一样,老是穿一个大旗袍,还别一个手绢。」>李有才的妻子佟桂英说:「那时候我寻思多难看,那儿别一个手绢,不敢说啊。」>李有才也说:「走道扭扭搭搭,是和一般的家庭妇女不一样。」>这样的穿着打扮在建国初,沈阳的寻常百姓家还是极其少见的,而熟悉老北京的人们似乎就可以从这样的打扮上,嗅出点味道来,因为,那可是一种身份的标志。>民俗学家齐守成说:「八大胡同妓院那时在北京是比较高级一点儿的,像沈阳解放以前那个淑馆,二等妓院以上的,一般像那样的烟花女子啊,青楼的人,她们都是别个茉莉花之类的,就是鲜花摘下来成朵的,拿细铁丝穿上挂在领子上,或者是胸部,做装饰品。」>大杂院里的人们哪里晓得这些世故,只是觉得这个名叫张洗非,已经50岁的老太太爱打扮,是个利索人,而且还非常活跃,会拉胡琴。>李桂兰回忆说:「她一早上起来得练嗓儿,没有什么可练的就拿水壶对着,往上对着天,在那儿啊啊练嗓,天天那样的。(你没问问她干吗呢?)我说了,我说你这是干啥呢?她说练嗓呢。我说练嗓也不会唱啊。她会拉,她会拉胡琴,不时的想起来就拉一段两段的。」>>虽然说不像个普通人,但老北京的烟花女子那么多,哪里那么凑巧就是小凤仙呢?李桂兰的另一个回忆却似乎使事实更明晰了一点儿。张洗非嫁到李家时,没带任何东西,只有一个柳条包。闲暇下来的时候,她就会独自一人坐在那儿,翻看柳条包里的每一张照片。>李桂兰和她的嫂子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张了,只是觉得照片上的张洗非曾经非常风光,应该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而在这些照片中,她最喜欢看的就是一个将军模样的人。不用想,这个照片上的将军估计就是蔡锷了。>李桂兰比画著说:「相片有一个穿军装的,这儿都带着穗,这儿带着领章,我问她这是谁,她也没说谁,就说是朋友。」> 身份特殊 >听到老人们讲到这儿的时候,习惯性地猜想,这个照片上的将军一定就是当年的蔡锷将军了,而且张洗非无论从穿着打扮、生活习惯再到个人爱好,都跟小凤仙吻合,可是,要证明张洗非究竟是不是小凤仙,只是她的子女的猜测,多少有些无法让人信服,近些年来冒充名人以博取注意力的新闻也没少发生,尤其李有才的一句回答让人特别不放心。>记者问:「您是什么时候知道继母就是小凤仙的?」>李有才:「从有记者来采访我。」>李有才判断继母张洗非就是小凤仙的依据,不是张洗非的亲口讲述,也不是父亲的相告,而居然只是前来采访媒体的告知,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猜测。他们的父亲李振海在20年前已经去世。除了这三位老人以外,当年的其他见证人大都已经故去,而这三位老人,也拿不出特别有力的证据。>采访到这里,记者不禁有些灰心,按照此时的进展程度,只能算是提出了一个疑问,距离解开这个秘密,还有相当的距离。就在记者准备放弃这个选题时,李有才想起了一条令人眼前一亮的线索,那就是在1951年,他曾陪继母张洗非去拜访过来沈阳演出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能和梅兰芳挂上关系,这个张洗非看来还真不是一般人物。>1951年的一天,在东北 *** 锅炉班当班长的李有才被抽调到行政处,负责前来参加抗美援朝慰问演出的梅兰芳一行人的接待工作。当张洗非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让李有才想办法带她去拜见梅兰芳。>李有才于是便带着继母去了,是在晚上,白天怕人家没时间,可是不凑巧,慰问团搬到东北旅社去了,没找著。>第二天,李振海没有时间,张洗非就带上了小女儿李桂兰。李桂兰回忆说:「她说梅兰芳来了,我带你去,原来是我们的朋友,带你去看一看,看看你大伯。这么的,我那阵儿小,也好奇,我说去就去呗。在太原街,是辽宁宾馆还是什么地方。」>张洗非为了可以拜见到梅兰芳,还特意找邻居写了封求见信。求见信发出以后第二天,张洗非带着只有17岁的李桂兰就去了。>据李桂兰的回忆,当时见面是在一个大客厅,在楼上。他们母女俩去一提,有人就报告去了,后来就下来人把她们接了上去。>按照李有才兄妹所说的,张洗非不但跟梅兰芳见了面,而且梅兰芳还帮张洗非安排了工作。张洗非真的就是小凤仙吗?梅兰芳为什么帮助她呢?在辽宁宾馆的大事记里,能看到梅兰芳在建国初期曾下榻这里的记录,而关于梅兰芳会见张洗非的事情却没有记载。>寻访之旅似乎又到了死胡同,不过,记者还是得到了一个珍贵的消息: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当年也跟着来了沈阳,他也许了解一些当年的细节。当记者费尽周折终于和梅葆玖联系上时, 梅葆玖先生却说,虽然他当年也跟随父亲一起来沈阳演出,但由于当时自己年纪太小,没有跟父亲一起接见过张洗非。>这唯一的线索就这么断了吗?如果那样的话,张洗非究竟是不是小凤仙,也许就真的是一个解不开的谜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记者找到了北京梅兰芳纪念馆。虽然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关于那次见面的记载,不过,幸运的是,记者听说了一个叫吴迎的人,据说他知道一些情况。>在梅葆玖的推荐下,记者找到身为梅兰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的吴迎。年届七十的他从小与梅葆玖一起长大,对梅家的事十分熟悉。吴迎家里有一幅字,是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在早年间到他家做客时写下的,也就是在那一次,吴迎听说了一段对证明张洗非就是小凤仙至关重要的内幕。>>吴迎回忆说:「他(许姬传)正在写一本回忆录,就谈了很多事,其中有一段就谈到小凤仙,所以这事儿我印象很深,因为我很敏感,我说我怎么没听见过。」>吴迎拿出了珍藏已久的两件凭证,一个是许姬传的回忆录《许姬传艺坛漫路》,另一个就是李桂兰曾提及的求见信,而且求见信与《艺坛漫路》中的记载十分吻合。>《许姬传艺坛漫路》中写道:「1951年,梅兰芳剧团到沈阳演出,有一天,交际处送来一封信,还有白字,但她的具名却引起大家的兴趣——原在北京陕西巷住,张氏(小凤仙)现改名张洗非。」>那一时刻,一直隐姓埋名的张洗非直接署名小凤仙,难道她已经不在意别人知道她以前的身份了吗?>吴迎解释说:「她绝对不会在意的,如果在意的话,她不会那么有名。」>《艺坛漫路》中还有更多记载:「事先商定由我和她对话,目的是弄清楚蔡从云吉班到天津的一段情况。」>吴迎说:「徐伯伯跟我讲他们事先商量了一下,梅先生说我跟她不熟的,就见过一面,我怎么可以随便见一个54岁的中年妇女?很多事儿不合适。徐伯伯是一个文人,他是动笔杆子的,他很有兴趣,那么他就讲好,梅先生在旁边听听。梅先生出场就是给小凤仙面子,梅太太也在场,这样就见了面。」> 真实内幕 >小凤仙离开蔡锷之后的生活搞清楚了,那她遇到蔡锷之前呢?她有一个怎样的身世,父母都是谁,为何会沦落风尘之中?>吴迎告诉记者说:「她是杭州人,1898年生的,她母亲是一个杭州的富商的姨太太,后来大老婆对这个姨太太非常不好,这个姨太太就带着小凤仙,还有一个奶妈,一起就离开这个家里了。离开以后,她母亲就过世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这个奶妈就领着小凤仙独立生活了。那是非常困难的。那个奶妈姓张,所以小凤仙跟着姓了张。13岁那年,奶妈就把她带到南京,卖唱,唱京剧,后来逐步又到上海,也是卖唱,到了1916年左右,到了北京。北京的陕西巷,那个年代是红灯区。小凤仙跟她奶妈住在陕西巷,就卖唱,就是在那里,小凤仙遇到了蔡锷将军。」>一个是命运凄苦的风尘女子,一个是率领千军万马的将军,两人怎么会一见钟情?难道真的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是革命把两个人连到一起的?>吴迎说:「说蔡锷跟小凤仙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个推翻袁世凯的政治抱负,那是不对的,那没有,因为蔡锷确实是在云吉班,那个青楼女子班叫云吉班。在云吉班见到小凤仙以后就着迷了,这个是事实,不是因为革命才两个人在一起的。徐伯伯跟我讲他非常清楚,他说现在把这种事儿讲得很悬乎,不是,跟事实不符合,事实是他非常喜欢小凤仙,小凤仙当然也因为从小受到那种歧视,生活很潦倒,所以她也确实对那些新的事情,有一种好奇,也有一种向往,所以她跟蔡锷非常能谈得拢。」>>蔡锷与小凤仙>关于小凤仙帮助蔡锷出逃,电影《知音》中说两人是假扮结婚,在婚礼上金蝉脱壳的,巷间传闻则说是蔡锷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曾鲲化策划了蔡锷潜逃的方案,那么,哪种说法是真实的呢?《艺坛漫路》中的记载,也许更靠近当年的历史。>在《艺坛漫路》中,小凤仙是这样回忆的:「那天是掌班的生日,院子里人来人往。我给老蔡找了一间北屋,他背向窗,面对穿衣镜,大衣、皮帽挂在衣架上,圆桌面上放著怀表。为的可以算准钟点。老蔡坐在那里喝酒,可以从穿衣镜里看见侦缉队和外面的动静。我们还把窗上的纱帘去掉,换上纸卷帘,故意把它卷上去,这样外面的人可以通过玻璃看见屋里的动静。老蔡估计天津的车将要开行,就站起身来往外走,假装解手,趁院中乱哄哄时,出了云吉班,直奔车站。他走时衣帽仍在衣架上,怀表也没有拿走,侦缉队以为他小解就要回来的,接着刘妈就把纸帘放下,这样外面的人就弄不清屋里的人是否还在,这些都是事先布置好的。」>蔡锷将军没有能够在推翻袁世凯后,与小凤仙周游世界,纵情山水,在袁世凯一命呜呼10个月之后,再造共和的英雄因喉疾过世了。据说小凤仙在蔡将军的追悼大会上,留下了一幅对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吴迎说:「蔡锷死了以后,小凤仙还是干老本行,可以证明蔡锷也没有给小凤仙多少钱,不然的话她就不用干这个了。」>吴老的解释有点与时俱进的味道。不过建国前,小凤仙又是如何出现在东北的呢?有说法说小凤仙是嫁人来到了东北,嫁给了一个名叫王玉魁的东北军的师长当四姨太,并一起来到沈阳,后来王玉魁因为贩卖鸦片入狱,后来便死了。之后,小凤仙走出王家,隐姓埋名流落民间。>李桂兰说:「我们在大西门那儿住,在天光电影院那个胡同里住,我父亲爱听评书,总听评书,这么他们认识的。」>当时李振海在东北人民 *** 当一名锅炉工,妻子刚去世没有几年,留下四个孩子。日子过得比较清苦。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化名张洗非的小凤仙过得幸福吗?曾经与蔡锷将军有过一段传奇姻缘的她,还能踏踏实实地与一个锅炉工人过这种清苦的生活吗?>李有才回忆说:「张洗非那个人吧,很会哄人,把自己的老公哄得特别好,我父亲那时是谁说啥也不行啊。他俩下班了老一起走,出去溜跶。我们在大西关那儿住 ,门口就是小市场。小市场里头是做什么的呢,就是电影院那个位置,说书唱戏的,拉洋片的,摔跤的什么都有,她就好在那儿听大鼓书,在那儿待着。他俩有时候回来,家里没做什么饭,不顺口两人就出去吃去。」>按照描述,小凤仙最后几年的生活是平凡的,甚至是有些拮据的,但可以看出她的心情是快乐的,像所有人一样,小凤仙也在享受着新中国的快乐生活。>李有才告诉记者,街道上有什么事儿,她都出去,扭秧歌。那时候新成立 *** ,外头扭秧歌什么的她都参加。>记者翻拍到了一张小凤仙参加工作以后的照片,穿着冬装的列宁服,胸前两个胸章,其中一个写着东北人民 *** 字样。>吴迎评价说:「小凤仙在这个社会里边心情很好,那么一个人到了50几岁以后,还想溜溜嗓子,唱唱玩儿,说明她对她小时候学的东西还有感情。一般的人认为我倒了八辈子的霉了,我卖唱什么事,最好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干过这个的,我想起这个事儿我就感觉痛心痛苦,这个小凤仙不是那样,这说明她还真是一个人物。」>1954年,小凤仙在患小脑萎缩一年后,在沈阳北郊去世,时年54岁。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作长风绕战旗。小凤仙从风尘侠女,助蔡锷将军再造共和到落花塞外,以一平凡妇人深居寻常巷陌,最后香消玉殒。这就是小凤仙的最后的故事!>

5. 旗袍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旗袍发展的历史
清朝男人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二、
旗袍的发展的过程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1)旗袍之源~~“枣”(Zao三声)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但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2)民国之初旗袍开始了悄然过渡和发展。
民国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都在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民国初期20年代出现的倒大袖与新样式。
民国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民国的30~4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里~~旗袍也有过灿烂的一瞬间,那是因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化。
(5)在中国的60年中叶~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场浩劫,也是旗袍经历的灾难期。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辉煌难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6. 民国20位奇女子,遇见过之后,方才知晓什么是「 ”女神”的模样

美人在骨不在皮,画皮容易画心难。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女神”遍布大街小巷,这些「 ”网红女神”人妆容精致、服饰唯美,无一不是「 ”瓜子脸、大眼睛、少女感”。 这种千篇一律的美,少了点灵魂的精彩,更多是外表的香艳。 难道外表的厅纳胡精致就是美女的最高标准? 当然不是,回望民国的佳人,和那些徒有皮囊的花瓶相比,她们不仅茄雹有着精致外表,还有着丰富的内心,这样的美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女神! - 01 - 郭 婉 莹:人生可以如蝼蚁,但高贵依旧 她是上海永安百货的四小姐,是民国时期真正的金枝玉叶。有人说她是中国最后的贵族,一生坎坷,却一直昂扬着高贵的头颅。 前半生锦衣玉食,后半生艰苦却从不屈服。她可以穿着旗袍刷马桶,踩着皮鞋在菜市场卖咸鸭蛋,用弹钢琴的白皙手指在腥臭的河塘里挖泥。 用骨子里的高傲蔑视生活中的苦难,待到晚年,归于平淡,对往事只字不提。 - 02 - 黄 柳 霜:人生四面楚歌,却优雅突围 她是第一位美籍华人好莱坞影星,同时也是第一个成为国际明星的亚裔美国人。 她的东方美曾惊艳西方世界,也曾遭遇过歧视和怠慢,但不影响她敢于冲破桎梏投身好莱坞。 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李小龙、成龙意外的第三个华人,更是唯一的华人女性。 甚至是在息影的多年以后,也没有哪位亚裔女演员在好莱坞的成就足以与她匹敌。 - 03 - 蒋英:燕燕于飞,海角天涯永相随 她「 ”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曾在钱老被困美国时,一封「 ”密报”助他回国。 她也是一位歌唱家,早年出国游历,学习音乐,归国后还曾在上海举办了个人演唱会。 有人说,因为蒋英,不苟言笑的钱老也变得浪漫开朗;因为蒋英,中国歌唱事业,少走20年弯路。 她回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45年之久,一对一的亲手培养了26个学生,近一半都在国际上声名远播。在那个化妆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蒋英的美显得尤为真实。 - 04 - 严仁美:风过留香,半世微凉 上海滩绝代风华的名媛,生于显赫家族,曾祖父是著名实业家,也是李鸿章的幕僚。 她最初嫁与苏州少爷马冠良,没想到丈夫却婚后出轨,她毅然离婚,没有半丝犹豫。 后来,她「 ”誓死不嫁日本人”,转而嫁给光华大学经济系李祖敏,未曾想竟遇到今生所爱,婚后恩爱一生。 - 05 - 黄蕙心:远东最美丽的珍珠,优雅一世纪 被誉为「 ”远东最美丽的珍珠”,Vogue杂志评选「 ”最佳着装”中国女性,即使到今天,她的着装依旧前卫时尚。 - 06 -:林徽因「 ””你是最美人间四月天 「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令当时三大顶级才子动心的女子,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华,倾城的样貌,就连情感生活也像春天绚烂夺目。 但林徽因最美的,不是她年轻时的才情,也不是和三大才子之间的感情纠葛。而是她嫁给梁思成后,夫妻二人作为「 ”建筑家”的身份。她同他跋山涉水,去考察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的民宅古寺,他们为保护北京城墙做出的抗争,他们设计、绘画的图纸、文字流传至今。 她比我们了解的,还要美。 - 07 - 陆小曼:曾经芳华,终成素雅 胡适曾赞陆小曼是北京城扮拦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这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民国四大美人,自有一股风流韵致。 她是画家,她还擅长戏剧、谙昆曲,也能演皮黄,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可以说是才貌双全。 她与徐志摩相爱相杀的故事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徐志摩死后,她遣散了佣人,从此不再外出交际,并终身素服,把全部精力,放在整理徐志摩的著作上。唯一的遗愿是与徐志摩合葬,却因没有子女,骨灰被丢弃,只有空冢。 任凭风雨评说,她的一生,活得真实。 - 08 - 孟小冬: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她是人称「 ”孟皇”的著名京剧名伶,9岁学艺,12岁登台,以女人身份饰演老生,唱腔端严厚重,威武神气,谁也瞧不出这是个女子。 她爱恋梅兰芳,不惜为妾,放弃登台,金屋藏娇,最终也没能续写这段恋情。 不惑之年,嫁给大几十岁的杜月笙,这个黑帮老大在风烛残年之时,给了她最想要的名分,成为了他第五房姨太。 - 09 - 潘素:相知相守,相濡以沫 她13岁被卖入青楼,20岁遇到钟情一生的男人,也是当时有名的民国四公子,张伯驹。 两人一见倾心,结为伉俪。婚后,一起潜心研究书画,婚后夫唱妇随走遍名山胜水,终成为着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相濡以沫几十年,两人在乱世之中,倾家抢救国宝级书画无数。1956年起,他们陆续将苦心收藏30年之久的书画名迹无偿捐献国家,被传为佳话。 - 10 - 董竹君:不会为爱情,丧失原本的颜色 她是洋车夫的女儿,13岁被卖到青楼,14岁结识夏之时,进而跳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 但她的人生,可不止于此。 因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29岁再度冲出樊笼。 她离婚创业,创造了当时名噪一时的锦江饭店,成为商业大亨。 - 11 - 宋庆龄:优雅之姿,永不凋零 这张照片被誉为宋庆龄最美丽的照片之一,把其温婉大气,雍容淡定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 11 - 周璇:美丽没有错,奈何付东流 周璇,金嗓子皇后,200首歌曲,43部电影,奠定了她在中国电影史上空前绝后的地位。 郎才女貌的姻缘,却令她一度自杀;事业巅峰之际被送进精神病院,红颜薄命,年仅37岁的她就撒手人寰。 这个穿着旗袍,用生命歌唱的女子,有着那个时代所有女人都羡慕的容颜和歌喉,却因身世凄惨,注定了一生的悲剧。 - 12 - 唐瑛:美丽是我一生都在做的事 唐瑛长相漂亮,五官有着一种西洋的风情,举首投足惹人睹目。家境富足的她,既精通英文,又擅长昆曲,跳舞和钢琴则与山水画一样娴熟。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唐瑛与陆小曼被称为交际场上的明星,人称南唐北陆,是当时及其耀眼的名媛。 当时很多人追求她,她有两次婚姻,最后远走美国,安然的度过一生。 - 13 - 张爱玲:停留即刹那,转身即天涯 瓜子脸,柳叶眉,穿上旗袍的张爱玲是高冷决绝的。有人说:「 ”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这样的天才注定与孤独伴随一生。 她出身豪门,却凄苦半生,从她笔下的文字中,我们能看到她的灵魂,她的孤傲,她的一生辗转,几多忧伤。 - 14 - 赵一荻:一见钟情誓追随,无怨无悔到白头 肌肤如玉,秀发如瀑,眼眸如潭,真正天生丽质的东方佳人。这是张学良对赵四小姐的第一印象。 最初的浪漫只是好感,最后的相守才是爱。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整整72年的幽禁生活,都是她在陪伴。有人说她是小三,有人说她是破坏于凤至幸福的罪魁祸首,但她确实为了爱,低到尘埃。 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只为陪在爱的人身边。 - 15 - 夏梦: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 她是20世纪中国男人的梦中情人,是香港赫赫有名的头牌巨星。曾有人排三天三夜的队,花巨资只为看一场她的电影。 金庸曾说,「 ”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她是金庸所有作品中的灵魂,也是他心中一辈子的痛。 她是中国电影史以来最美女演员,她被誉为中国的「 ”奥黛丽赫本”,在荧幕里贡献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 - 16 - 阮玲玉:静默中华丽的压抑 中国默片时代最具号召力的默片女星,虽然她没有在银幕上说过一句话,却只用肢体和眼神就为我们传递了窒息的风情。 她的美是个谜,她的自杀更是一个谜,在事业的巅峰,却无奈的嗟叹人言可畏,放逐自己的生命。 - 17 - 胡蝶:美是发自内心的存在 她是中国第一名「 ”电影皇后”,在1933年的上海《明星日报》选举活动中,以21334的票数,远远超过第二名跟第三名的陈玉梅跟阮玲玉,夺得了「 ”电影皇后”的称号。 她一生坎坷,16岁被包养,还被未婚夫污蔑出轨,甚至被追求者幽禁3年。但她从不妥协,坚强和独立的面对人生,像一只高贵的蝴蝶。 - 18 - 小凤仙:迷雾中的水仙,朦胧又纯粹 小凤仙,一个曾经叫响北京城的名字,一个听着就有那么点暧昧的称号,勾画出一个弱不禁风的青楼女子,成就了一段没有结果的虚幻爱情。 正史之中并没有关于她的记载,甚至连她的生卒日期都没有能说清楚。 她曾帮助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的软禁,更因为与他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 但她给我们的一切,就像蔡锷留给她的一切一样,犹如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 - 19 - 上官云珠:孤独的寒星 十里洋场、世纪风雨、绝代风华、一场戏梦,从江阴 *** 到上海女人,上官云珠在这座充满物质和欲望的城市里,挣扎为一代明星。 她在为之奋斗一生的银幕上,巧笑过、娇媚过、无奈过、放弃过,然而一切繁华与没落都已剧终,不灭的是她转身留给我们留给这个城市美的卓绝的音容笑貌。 - 20 - 吕碧城: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吕碧城,她并不貌美,却是史无前例的奇女子。 她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 她被赞为「 ”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并称为「 ”女子双侠”。 这些来自民国的女人,她们或拥有绝代风华,魅力无人能及;或才情千万,傲然自立。 她们的美丽优雅,大抵都来源于她们出众的才情,她们腹中渊博的知识。 女人最耐品的还是气质和韵味,这样的美人,才是经得起考验的真女神! 感谢阅读!

7. 民国时期旗袍的改良与演变过程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与民国时期旗袍青楼女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淘宝韩版男装外套秋季 浏览:730
春季裤子女 浏览:992
质量好的衬衫洗了感觉晾不干 浏览:914
紧身睡衣热舞 浏览:931
连衣裤睡衣冬天 浏览:476
idea冬外套排行 浏览:19
春天风衣内搭 浏览:969
羊绒男装夹克用料多少 浏览:243
临汾校服制衣厂地图 浏览:159
黑裤子粘了红漆怎么去掉 浏览:215
西服搭配什么裤子男士 浏览:14
珍珠马甲能和七彩神仙混养吗 浏览:814
长呢子外套穿短裙好看吗 浏览:640
格纹衬衫配皮衣图片 浏览:862
宜春冬天要穿羽绒服吗 浏览:307
跑步与旗袍 浏览:656
风衣不带里衬怎么样 浏览:855
医用帽子去哪买 浏览:327
腿胖可以穿什么裙子 浏览:230
穿西服夹裤子的那个叫什么 浏览: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