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_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2)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4
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接触有关二战题材的电影了,记得上一部还是BradPitt的《无耻混蛋》。有种非正式意义上的正义感,但又是美国千篇一律的英雄主义,所以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然而,看完这部《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后,我却久久难以入眠。它没有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大肆宣扬着纳粹的残忍凶狠,也没有大悲大彻的悲天悯人,反而从另一方面,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剖析着战争的无情,人性的泯灭。
片中的布鲁诺是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在他的世界中没有那么多的善恶之分,他一心崇敬的父亲是一名纳粹军官,被派遣负责“处理”集中营中的犹太人。布鲁诺刚刚随着父亲离开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来到这个被他称作“农场”的陌生的地方,他是孤独的。因缘巧合之下,他通过自家的后门走向了集中营外的铁网,认识了独自坐在那里的希姆尔,他们就这样隔着铁网建立了友情。天真的布鲁诺一直以为在集中营里是快乐的做一场游戏,他从没有想过那是一个残酷的地方。为了帮助希姆尔找到他的爸爸,布鲁诺挖了一个大洞并且钻进去,换上了他眼中的“条纹睡衣”随着希姆尔走向了死亡,可悲的是,直到最后一刻,布鲁诺还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在做一个游戏,最后留下无助的母亲和绝望的父亲。
在我的眼中,我一直比较欣赏这部电影的视角,它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通过孩子那澄澈透明的眼睛看向那样一个无情的世界,看向他那高高在上的父亲。也许,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已经很难找到那样一份纯净,只有借助孩子才能唤回那仅存的一点点的人性的怜悯吧。友情的伟大也只有放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年龄里特定的岁月里才拥有属于它的价值。
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初,性本善。
可是,渐渐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欲的膨胀,我们似乎已经逐渐脱离了那些真善了。不是说,人可悲,而是说世界可悲。你创造了辉煌,创造了文明,也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但是,人性呢?那些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纯真呢?恐怕早已被抛在脑后了吧?那么,世界啊,我不知道该说你进步了呢还是反而倒退了呢?
也许,这么说,有些消极,我不该以偏概全,不应该仅仅以一部电影就妄下结论。可是,看看我们的周遭,看看我们飞速发展的社会吧,是不是也不难发现那些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呢?这么说来,我倒宁愿回到原始社会去了。
我也很想像《美丽人生》中的那位父亲一样告诉你:
布鲁诺,你的世界依然美丽如斯,一切只是一场游戏,不要害怕,游戏会结束的。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5
这是一部反映二战时期的电影。影片一开始,醒目的标志和一大批军官气势汹汹地押着犹太人,迅速和小主人公布鲁诺自由自在玩飞机的场景形成强烈反差。我知道,战争会猝不及防地夺去孩子的快乐。
而在小主人公要离开柏林的那个聚会上,他的父亲对他的奶奶说:“母亲,请你小心,在公共场所口无遮拦会惹来麻烦的!”我知道,这是个不孝的父亲,邪恶的士兵。
当布鲁诺来到他们的乡下的新房子的时候,铁网制的大门,灰色的墙壁,许多的军人,每一处都暗藏杀机。我知道,这里不是个好地方。
布鲁诺百无聊赖,竟透过窗户观察到“条纹睡衣”的一些奇怪的人。当他父亲知道后,立刻把那个窗户给封了。布鲁诺实在没有别的乐趣,只好自己想尽办法找乐子:和自己下棋,看冒险书,造秋千……有一次,他荡秋千时甚至摔了下来,好心的帕维尔救了他,并帮他包扎伤口。他知道了,帕维尔是犹太人,以前是个实习医生,现在是个仆人,专门削土豆。
布鲁诺的爸爸为了不耽误布鲁诺学业,请了个家教,家教命令他看《德国三日》。可布鲁诺没兴趣,在秋千上看了几页就跑到后院探险,由此遇见了犹太小孩希姆尔,他也穿着“条纹睡衣”,布鲁诺和他交上朋友。后来有好几次,他闲得无聊,就来找这个新朋友。
有一次,布鲁诺问希姆尔为什么被关了进去,希姆尔说自己是犹太人。这时,布鲁诺犹豫了,因为他有那么一点点知道犹太人是自己国家的敌人,因为那个家教说过:“犹太人在诋毁我们,煽动我们的敌人,犹太人试图通过书籍使我们堕落,嘲笑我们的文学和音乐,无论如何,他们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为的就是使我们的国家崩溃。”“如果你找到了一个犹太人是好人,那你就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探险家。”“犹太人的目的是统治全人类,犹太人无法创造,只会破坏,他们是我们 文化 的敌人。成千上万的德国人因为他们而贫穷。”到底是交这个朋友还是不交?最后,他选择了交。同时,在这个所谓信仰的影响下,他姐姐丢弃了自己心爱的娃娃,成长为了一个“战士”,在房间里贴满纳粹的海报。
当那位年轻的中尉无意中向布鲁诺的母亲透露了集中营的事情,她觉得丈夫太残忍。她去质问丈夫,丈夫却对她说这是关系国家的强盛,全家人的性命,这是机密。而在布鲁诺爷爷的来临之际,那位年轻的中尉透露出自己的父亲是“叛国贼”,布鲁诺爸爸正愁没地方教训中尉,中尉这么一说,正中下怀,辞掉中尉。
此后,布鲁诺爸爸见妻子还是精神不振,唉声叹气,并且经常用言语讽刺自己,他考虑到这对孩子的影响,决定把他们送到海德堡的姑姑家。
布鲁诺一想到从此无法再见到这位最好的新朋友,他感到非常绝望,于是又去找希姆尔。希姆尔同时也告诉他一个坏消息——父亲失踪三天了。
布鲁诺发誓利用最后的时间为他找到父亲。于是他穿上了一件希姆尔拿来的条纹睡衣,拿来铁锹,在铁丝网下挖了一个很大的洞,钻了进去。就在这时,天空开始飘出了乌云,再然后是一阵闷雷。不言而喻,最可怕的结果就要来了。布鲁诺和希姆尔在找希姆尔父亲的时候,被众人拥进了“洗澡间”——毒气室,在“洗澡间”里,布鲁诺和希姆尔握紧对方的手,他们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也许外面的大雨一停就能回家了。然而抬起头时,毒气室屋顶的小洞里,一股黑色的毒气正弥漫下来……
当父亲最终寻到那间空空如也的牢房时,只有一遍遍绝望地喊着儿子的名字“布鲁诺”“布鲁诺”“布鲁诺”……与此同时,母亲跪倒在冰冷的铁丝网前,捧着布鲁诺的衣服,失声痛哭……
镜头静静地,久久地对着布鲁诺最后走入的那扇门,门外堆满了那些所谓的“条纹睡衣”……
战争!战争!战争!
我们总是在说人类要 反思 ,我们总是在说战争里受伤害的是无辜的平民。我们总说战争是在灭绝人性,我们总说战争最终的结果就是鲜血淋漓。然而战争却像个瘟神一样挥之不去,多少无辜的人们在战争的阴霾下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在2011年2月4日,正当中国人沉浸于 春节 气氛中时,东南亚的柬埔寨、泰国却为了一座神庙的归属爆发长达4小时的交火,造成泰柬两万多人伤亡,此后双方又相继爆发多次交火,泰国且已于6日单方面关闭了边界……
战争,你有结束的那一天吗?
猜你喜欢:
1. 霸王别姬观后感
2. 七号房的礼物电影海报
3.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
B. 读《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感
对于二战,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一次次孙禅地回望,透过历史书上的文字、黑白的纪录片、灰黑色矗立的墓碑来了解过去,了解那个压抑而疯狂的年代。
揭露犹太人大屠杀的电影不少,诸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等都是震撼人心的作品。然而因其视角的与众不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才能给人以独树一帜的灵魂叩击。
在一个8岁的男孩眼里,世界是怎样的?年幼的布鲁诺所看到的,是蓝色苍穹中的黑烟,是广阔天地中的“农场”,还有他固执认为玩“数字游戏”的“条纹睡衣”。童稚的眼光与冰冷的现实交替闪现,让那些残忍变得触目惊心。
“在黑暗的理性萌发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开篇引用英并烂国诗人约翰·贝哲曼的这句话,为电影奠定了基调。
影片开头的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还没有搬离柏林时,布鲁诺和伙伴们在大街上疯跑,张开双臂作出飞翔的样子,兴奋得大喊大叫。在衣着鲜丽的小男孩身后,一个苍白瘦弱的妇人正在士兵的呵斥下被推搡上卡车。一车的人神色凄惶无助,然而布鲁诺只是兴奋跑过,盲目的嚷着“Goodbye,Jews”(再见犹太则蔽尘人)。也许他只是熟视无睹,也许我们不能指望8岁男孩的同情心。
即便如此,孩子就是孩子,他们能以清澈的眼光分辨人性的善恶,即使一直被教育“犹太人都是恶魔”,布鲁诺也依然纯真地与萨穆尔玩耍,友好地对待为他包扎的犹太老人。孩子所代表的良知深深地折射出现实的丑恶,冰冷的残酷在稚气的眼睛里粉饰太平,然而这样滑稽的扭曲,落在旁观的我们心上才变得令人羞愧,忍不住想要逃离。
“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影片的最后,瓢泼的雨声里撕心裂肺的哭喊逐渐归于沉寂,镜头定格在一排排“条纹睡衣”上,无言的控诉在黑暗中回响。大概所有人都想过让布鲁诺不要死。然而在我看来,若不是这个结局,这部电影就没有意义了。悲剧因缺憾而美丽,这种凄美因而动人心魄。
战争是人类文明的罪恶。文明已经无力去替哪些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们祈祷,唯有不断地回望过去,才能阻止那些恐惧与悲伤出现在属于我们的未来。
C.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深度解析是什么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深度解析如下:
这部影片是一部另类的二战题材电影,描述纳粹暴行的影片早已屡见不鲜,如《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美丽人生》等。每一部都是经典之作,耐人寻味,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片中的主角都是站在受害者犹太人的角度讲述故事。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则不一样,它以儿童的视角来展现二战的残酷、纳粹对犹太人的暴行以及集中营的种种,虽然没有一个屠杀镜头,但给予观众的血腥感却丝毫不减,甚至更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电影中,通过儿童叙事视角的运用,将不同于成人的观感带给观众,更能够突出本片的主体,即对人类残酷而荒谬的战争的强烈谴责,以及隐藏在孩童天真之下的对于人性的探究。
无论是布鲁诺所看到的“嘿,希特勒”的问候方式,还是家中永远不能踏足的后花园,或者是希姆尔的那些永远不能够走出那道铁丝网的“农场里的玩伴”,布鲁诺将这些问题轻轻抖下,然而这之后却是了解那段历史的成年人无尽的深思。
剧情简介
本片讲述了8岁的日耳曼男孩布鲁诺跟随父母迁居到了一个“大农场”附近,他的生活突然变的非常孤独,布鲁诺试图寻找朋友,结识了在厨房打扫的同龄男孩什穆艾尔,二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布鲁诺注意到,什穆艾尔总是穿着一件蓝白相间的条纹睡衣,但天真的布鲁诺并不知道这里就是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而自己的军官父亲则是纳粹的刽子手。
在影片的最后,布鲁诺为了帮助什穆艾尔,履行自己作为朋友的责任翻越栏杆进入了集中营,而等待他的却是拥挤的毒气室。
D. 愿你永远站在阳光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影评
这种在战争背景下展现的童年故事,不出意外揪心的结局。影片结束的时候压抑的喘不过气来,我觉得我自己应该没勇气再去看一遍了。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的德国,八岁男孩布鲁诺的父亲是一名德国军官,并且他也以此为豪。在小朋友的游戏中,他张开双臂,想象自己是翱翔的战机,和同伴相互追逐。
但是由于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他们一家人将由柏林搬到乡下去。和小伙伴分开的布鲁诺情绪非常的失落,甚至在搬入冷冰冰的新房子后,一直都闷闷不乐。
很快,他从自己房间窗户上看到了一个神秘的农庄,因为那里有一群穿着条纹睡衣忙忙碌碌的人,看起来就像是厨房里帮忙的那个人一样,他们形容肮脏,态度慎微。型蠢基
站在一个八岁的孩子的视角,这个新的环境里,周围都是冰冷严肃的军人,他唯一的玩伴姐姐,正处在一个思想逐渐向成人转化的过程中,不仅变的“莫名其妙”,并且嫌弃他幼稚可笑。所以他只能自己“探险”,好奇心驱使他去那些母亲严令禁止他去的地方。不只是后院那个穿睡衣的帮厨工作的地方,还有隔壁的“农场”。
在那个被铁丝网隔离的“农场”里,他认识了另一个同龄的男孩,这是他唯一的玩伴。
影片的前半段一直以一种舒缓的节奏叙事,即使是集中营中的条纹服装、燃烧尸体冒出的黑烟、战争背景的介绍,都以一种隐晦的表达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战争的残酷实还是摆在我们面前,没有一刀一枪,没有惨烈的厮杀,却在我们心上划下了道道血痕。
1.童真和友谊
布鲁诺的世界,是同龄孩子的游戏和友谊,以及沉浸在幻想中的探险世界里。爸爸的军人身份是他的骄傲,从他和犹太男孩的谈话里可以看出,他说,我爸爸也是个军人,但他是个好人。
但是让他困惑的事情越来越多
厨房里帮忙的老人明明是个和蔼的好人,为什么父亲手下对犹太人的态度粗暴,看上去像他犯罪了一样;为什么妈妈禁止他和这个人接触;
新来的老师告诉布鲁诺和姐姐犹太人都是罪人,可明明施穆尔说他的父母亲人都是很好人;
发现姐姐玩偶都堆在地下室,可她一点也不在乎,取而代之的满墙德国军队的宣传画;
为什么从他们一家搬到乡下开始,奶奶和爸爸的关系就变的紧张起来了,现在连妈妈也是;
逐渐的,他开始质疑自己的父亲是否档厅还是个好人。意外发现了父亲制作的影片,他安心的看到了自己的父亲的的确确就是个好人,集中营内一片歌舞升平,他相信父亲是在做对国家有益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所以满足又开心的给自己的父亲一个大大的拥抱。
孩子们的世界单纯又干净,在他们眼里的每一个人只有好和坏之分。施穆尔即便在那个惨绝人寰的集中营里,依旧保持着孩童纯真的心,即便在布鲁诺家里因为他的谎言而被恐吓殴打,眼圈铁青着,面对布鲁诺的歉意后,只是耸耸肩,好吧我原谅你了。
2.父亲和母亲
维拉·法米加饰演的母亲真是个优雅的美人,在无条件支持自己丈夫的同时又保持的一份自己的初心。
布鲁诺在院子玩耍膝盖受伤了,平日里在厨房帮忙的犹太人帮助他包扎,妈妈回家看到后非常的紧张。但是知道事情原委后,她犹豫着给那个人道了谢。
在这场战争里,她和奶奶是唯一痛恨并反对着的,但是她们无能为力。
布鲁诺不理解,母亲的憔悴,哭红的双眼,坚持要带两个孩子搬离这里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大卫·休里斯饰演的父亲却让人看到了卢平教授的另外一面,作为一位纳粹死亡集中营中的党卫军尉官,在母亲和妻子的卜谨指责中,他以军人的职责为自己辩护。
在看到布鲁诺困惑的问,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他回答,我们为了国家的强大,我们在为国家工作,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甚至母亲的葬礼上,违背死者意愿的放了一张类似宣传纳粹思想的卡片。
对下属和他逃离战场的父亲,他评价他们为彻底的懦夫,并惩罚式将下属送去前线。
从两个孩子交谈中施穆尔父亲的轮廓渐渐浮出,跟布鲁诺一样,他也很崇拜他的父亲,热爱父亲,并且坚信他是个好人。在他父母的教导下,我们看到了,生活辛苦但却思想乐观的施穆尔,从不抱怨或者哭闹,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只是独自坐在铁丝网边发呆。所以在他失踪后施穆尔才会那么难过,而这也成了导致孩子们死亡的诱因。
3.关于战争
过年的时候去看《红海行动》,影片里战争带来的血腥和苦难让人记忆犹新。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站在孩子的角度,以懵懂纯真的视角来揭露战争的残忍和丑恶,那个冒着黑烟的集中营毁灭的不仅是犹太人,更是全人类。它带来的悲剧,是多少家庭的伤痛。
影片想让我们记住的是战争带来的所有痛苦、悲伤和生离死别。使人痛心的结局中,母亲和姐姐跪在布鲁诺的衣服前哭泣,父亲忏悔懊恼的眼神,都挽回不了两个无辜孩子的生命。最后那一段无声的控诉,画面定格在挂满睡衣的房间里,将我们的心也跟着撕碎了。
作为一个反战题材的电影,用孩童的天真烂漫对应战争的残酷血腥,在孩子的眼里,集中营只是个欢乐农场,父亲制作的宣传影片里,布鲁诺看到孩子们跳着脚嬉闹着追逐在石头铺成的小径上,旁边是咖啡馆,人们悠闲的喝着咖啡。
可是当他跟随着施穆尔跑过这条小径时,他什么都没看到,既没有嬉笑玩闹的孩童,也没有咖啡馆。所有人都穿着不合体和条纹睡衣,挤在狭小的房间内,眼神空洞慌乱。
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 、 嗅觉以及视觉 。
愿天下的孩子都生长在阳光里,他脚下的路、路边的风景都是温暖有希望的,愿天下的孩子都远离战争,祝愿世界和平。
E.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有人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有人说现在是最坏的时代,但从来没有人说过二战是一个好的时代。如果说二战是先走进一片黑暗,《钢琴家》《美丽人生》则带你走过这片黑暗,迎接黎明充满希望,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则带你迷失在黑暗里,将美好的东西撕裂。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以一个纳粹家庭的天真孩童的视角来讲述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选取两个孩童之间的纯洁友谊,将残酷最大化,让人不敢再去看第二遍。
在电影的第29秒处出现了约翰贝杰曼说过的一句话:“在生命的黑暗滋生蔓延之前,用以丈量孩提时代的是我们的所听所闻所见。”
与其他战争片不一样,整部电影没有令人心惊肉跳的情节、没有炮火连天的战场、没有遍地尸体的画面,展现给观众的是蓝蓝的天空、美丽的母亲、幸福的家庭,以及孩童之间纯洁的友谊,这部电影拥有讲述孩童美好时代的所有要素。
而事实上,它又有着一部残酷历史影片所具备的细节:浓烟滚滚在上空、士兵的呵斥声、狼狗的叫声。
影片从孩童的视角来看待这场悲剧,一切事情仿佛都映在他那深蓝色的瞳孔中。姐姐在被家庭教师洗脑性地灌输法西斯思想后逐渐沦落的悲剧,母亲无法接受这一切日日流泪,使故事的悲剧性气氛逐渐呈现。
大铁门内紧握的双手、大铁门外散落一地的睡衣、滂沱的大雨,似乎在与时间赛跑的士兵牵着狼狗狂奔而来,终是晚来一步,即使身为军官的父亲也难逃悲剧,让自己的孩子迷失在黑森林沦为陪葬品。
而小布鲁诺和施穆尔的悲剧,大概在故事的开头就已注定,稚嫩的眼神中总是藏着焦虑,周围所有的隐瞒帮他们屏蔽了丑陋,让他们只看到彼此之间的真诚与美好,甚至在踏进深渊的最后一刻,仍以为自己在洗澡。
时代终会过去,但有人永远留在了那个时代,永远留在了那片黑暗里,即使什么都没有做错。
F. 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给了我们什么人生感悟
关于犹太人,关于纳粹,关于反战,换成8岁小男孩的视角,透着蓝眼睛的心碎…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扭曲,家庭在社会之下的变形,妈妈对孩子温柔的爱,友情的纯澈,孩子内心的美好和纯净…都随着一把火化为黑烟。孩子们不知道穿上那件“睡衣”的人,都变成了什么,直到最后一刻,握着手的两个孩子,就像战争中的双方,走向了玉石俱焚。痛苦是为了铭刻平凡。
三:战争会给人们带来灾难。记得当时布鲁诺问施穆尔“集中营里的睡衣好拿吗”施穆尔告诉他上千套这样的衣服没人拿,与结尾最后一个长镜头--布鲁诺他们脱下来的睡衣有的挂着,有的扔在地上,形成相呼应。原来这就是他心心念念的条纹睡衣。
战争是为了缅怀和平,仇恨是为了纪念爱只有回头看历史,河流上的波光才更加刺眼。大概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我们看。在战争面前,似乎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才能够对抗战争。
G.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怎么写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透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来讲述二战中德国集中营中的情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审视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些杀戮和令人难以直视的鲜血,在孩子的眼中被折射的是如此光陆怪离和有趣,但越是现实的残酷就越是让人心血尤滴 。
剧情简介
1940年的柏林,八岁的小男孩布鲁诺和同学在外面玩耍后回到家里,发现家里正忙得不可开交。原来身为纳粹军官的父亲被升职将要调遣,母亲正在准备一次聚会。只不过布鲁诺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父亲的新职务是在波兰的纳粹集中营,全家都要搬过去,这样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家和伙伴们。
H.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_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一部反映二战时期的电影。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观后感 ,希望能帮到大家!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1同大多数讲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片子不同,这部《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不同于大多数片子,是个美好的结局。这部片子,则独树一帜,是一个沉重的悲剧。
悲惨、凄凉、使人痛心的结局,母亲、姐姐跪在孩子的衣服前哭泣,父亲忏悔的眼神,也能反应出当年的事实。"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犹太人的伤痛,更是全人类的伤痛。它所带来的,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人类史上的悲剧。名胜古迹的摧毁,经济的重创,科技发展的停止不前,都可以用时间去弥补。而当代犹太人的智慧,或者说是无价的生命,都一去不复回。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给布鲁诺一家削土豆的犹太老人,有着高超的医术,却变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沦落为一个打杂的佣人。希姆尔的父亲,是个钟表匠,却只干起来了修补鞋子的粗活。还有很多,无数的犹太人,他们的高智商,他们能力范围内能给人类带来的贡献,却只化成了焚尸炉里飘出的灰烟。
在德国人眼中,犹太人是邪恶的,甚至连很多 儿童 ,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憎恨、恐惧犹太人的心理。这源于历史遗留问题,也源于德国历史的扭曲和放大,更源于当局的邪恶。希特勒,通过从基层 教育 入手的方式,在一批德国人的心理,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甚至使他们失去了基本的人性,糊里糊涂地做着,浑然不知自己以犯下滔天大罪。要怪,只能怪一些恐怖的、怪癖的、狂妄的思想极端分子,他们的恶毒思想,传入了民间。其危害,远胜于SARS等传染病,精神的毒害,使人们分不清是非,甚至无药可救。
可现在,在中国,也面临这种问题。在历史遗留的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很多网民、愤青,就有着一种很不理智的态度。"宁可华夏全是坟,也要杀光日本人"等极端 口号 在网上疯传,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砸抢日店、日车等危害社会稳定的行为。这种"伪爱国主义",毒化了中国人的精神环境,活像一群强盗。但,仍有一群不理性的人,为之喝彩。甚至,有时在小区里都能听到一些"拿原子弹轰平小日本"的言语,这些话,传进了很多甚至都没上幼儿园的小孩的耳朵里。
在不经意之间,中国的一代代,都有那么一部分,被这种"伪情怀"毒害,在不经意之间,这种当年法西斯的思想再次浮出水面。
也许,中国的政府,人民的领导者,他们是理性的,他们能看清事实。或许,出于美国的威慑;或许,出于中日海上力量相近,中国没有绝对的把握;或许,在很多亚洲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国的虎视眈眈下,中国政府,没有选择通过火拼解决问题。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所谓的中日大战。
因为,曾经的画面,依然浮现在人们的眼前。一幅幅血腥的图画,向人们陈述着战争所带来的悲惨结局。当今,国人的爱国主义,一直没有拜脱泄愤的方式,是一种悲剧;祖国的后代,被一种"伪爱国主义"所毒害,也是一种悲剧。无数的悲剧,到最后所带来的结果,将是一段无法回首的历史。
理性吧!让祖国的后代,自己思考!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历史,而不是带着大人思想的阴影,面对未来。也许那时,他们会发现那些所谓"敌人"的优点、长处,也许他们还会像布鲁诺和希姆尔那样,成为超越种族、国度、生死的朋友,营造出一个属于全人类的伊甸园。
当代的所有国人,我们无权给后人戴上思想枷锁。未来,需要一批有着独立思想、国际态度的后人。未来世界,不需要一种因无法摆脱历史的报复心理!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2二战时期,柏林的一个男孩叫布鲁诺,他的爸爸是一名德国军官。布鲁诺和他的朋友很亲近,然而他的爸爸因为要去柏林的一个乡下去执行任务,所以他们全家都要搬到乡下去。布鲁诺很舍不得他的朋友,可是他却不能阻挡爸爸的命令。
到了乡下,布鲁诺很无聊,他没有一个小伙伴。他的姐姐也没法和他融到一起,因为他的姐姐已经有了强烈的民族思想,她把洋娃娃全部都丢到了地下室去。他的爸爸给他们姐弟俩请了一个家教。布鲁诺很讨厌那些枯燥的历史知识,但他很喜欢看探险书,他长大后想当一名探险家。
有一天,他实在闷得慌,跑进了谁都不让进的后院。结果被他的妈妈看到了,他的妈妈很生气,并喝令他赶紧回屋。而且他的妈妈看起来很害怕的样子,这更激发了布鲁诺对后院的好奇心。
布鲁诺跑到了他家外面,跑呀跑,跑到了劳动营。在那儿他碰到了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穿着条纹睡衣的犹太男孩什穆埃尔。虽然有一道铁网相隔,但他们在一起很开心,成为了要好的朋友。
不久的一天,布鲁诺的爸爸要把他送到海德堡的姑姑家去,布鲁诺很伤心,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好朋友。布鲁诺不愿意再次搬家,失去他的好朋友。他也穿上了条纹睡衣,进入了劳动营。在这之前他们挖了一个洞,可以自由穿梭。结果,上帝和他开了天大的玩笑。当天正是处置犹太囚犯的时间,但他妈妈发现他失踪时,他已经进入了毒气室被处决了。
爱探险的布鲁诺只是想拥有一个伙伴,去不曾想掉入了大人残酷的世界里。儿时的天真造就了神话般的想象,而大人的残酷和战争却扭曲了这一切。大人们请不要再进行残酷的战争,这不只是一个孩子生命的凋谢,而是成千上万整个世界孩子心灵的破碎。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3这是战时的德国,彼时的柏林还未被战火燃烧,但是,即使是幼孩的生活,也依稀有战争的影子,于是,几个七八岁的男孩,他们的游戏就是伸展着臂膀,将自己想象成一架翱翔的战机,互相追逐。
八岁的布鲁诺的世界,是和同龄孩子的游戏和友谊,以及沉浸在幻想的探险世界中。即使他的父亲是一个纳粹军官,即将升职去奥斯维辛集中营,对于他来说,那也只是一座奇怪的农场,里面的人都穿着条纹睡衣。对于他来说,世界的真相还远未凸显,就像影片开头所引用的一句 名言 那样,一个孩子,在他还未开始用理性去思考世界之前,他们是用听觉、嗅觉和视觉去认识世界的。
可是,有一些强大的阴影在逼近。请来的家庭教师向孩子灌输纳粹的思想,纯种雅利安人的高尚,犹太人的邪恶。孩子似懂非懂,就像他嗅到的从"农场"的烟囱里出飘过来的怪味,他奇怪,但懵懂。他偷偷地从小门溜出去,来到了那个"农场",和铁丝网里的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萨缪尔缔结了友谊。从他有限的角度,他并没有发现"农场"里所发生的罪恶,在影片中,布鲁诺对"农场"的观望只是一片荒凉的工地,几个瘦弱的工人在搭造一个临时营房,以及那一阵阵急促的哨声。那些牵着狼狗巡视的士兵不在他的视野中,毒气室焚烧炉也不在他的视野中。他并不清楚里面到底在发生什么,但是他在思考在判断,通过在他家厨房劳动的那个颤巍巍的衰弱的医生,以及因他的撒谎而导致萨缪尔被打,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有一种罪恶在发生。但是当他偷偷地观看了纳粹对集中营的美化宣传后,他释然,他紧紧地拥抱从观影室出来的父亲,深感欣慰。
影片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布鲁诺的姐姐,十二岁的小女孩,一个前一秒钟还是整天抱着布娃娃的天真女孩,在家庭教师的洗脑之下,后一秒就将所有的布娃娃扔进地下室,而床头则贴满了纳粹的宣传海报。当她的母亲惊讶地发现了这个变化之后,责问做父亲的他们请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教师?而父亲则回答,那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要接受的教育。而那个科特勒中尉,一个粗暴对待犹太人的青年军官,其父亲是一个文学教授。而他自己则因为向上级隐瞒了这个细节而被派驻前线。而布鲁诺的祖母则对布鲁诺的父亲的职业一直微言加讥刺。我就想,父母或者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是在什么向度上?
当布鲁诺的母亲知道了丈夫所从事的事情的真相时,无法忍受,决意带着孩子离开这个罪恶之地。走之前,布鲁诺决定为自己的撒谎而向萨缪尔请求宽恕,于是他答应换上条纹睡衣,爬进"农场"帮助萨缪尔寻找父亲。
当布鲁诺自己也变成了一个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时,他离真相越来越近,离死亡也越来越近。
在纳粹的对集中营的美化宣传影片中,布鲁诺看到一个小女孩跳着脚高兴地走在砖头铺成的小径上,旁边是咖啡馆,人们在休闲娱乐。可是当他随着萨缪尔跑过这条小径时,他什么都没看到,既没有咖啡馆,也没有脸上洋溢着快乐笑容的女孩,而所有的人都挤在狭小而密闭的房间内,惊恐慌乱,死亡的气息在弥漫,当他们被赶进毒气室的时候,他似乎终于明白了什么。而毒气室外,则是脱下的条纹睡衣,一堆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