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旗袍曾是民国女子的最爱,如今,小镇大妈也迷恋上了旗袍秀
可能是骨子里喜欢古典的韵味,唐诗宋词,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就如旗袍,含蓄、内敛、古典、文艺,最能衬托出东方女性的美,妙不可言。总觉得穿旗袍的女子与江南有关,也许江南女子的小巧灵秀与温婉,江南烟雨的如梦似幻,这种穿越时空之门的梦幻淡雅,太适合旗袍的气质。
戴望舒《雨巷》里那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姑娘,总是隐隐约约地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她从悠长悠长寂静的雨巷,撑一把油纸伞袅袅婷婷,朦朦胧胧的背影,走在高高窄窄的巷子里,小巷深处有神秘的耶稣光,一直向光的深处走去。我想那该是一位充满神秘而魅惑的女子,骨子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妩媚,带着忧郁,带着旧时光的味道。这丁香姑娘一定是身穿一袭玲珑的旗袍,才能在一场雨中把诗人那迷茫,惆怅的情愫演绎得那么凄美。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服饰特征,旗袍是民国女子的最爱,是城市的,是小资的。小镇里以前也是有过穿旗袍的女子的,她们温婉,风情,有一种那个年代丰富的底蕴和内涵。轻颦浅笑地走过小镇清晨的青石板,走过县后弯弯曲曲的街角,走过烟雨江南的司前古巷,走过了小镇的繁华与落寞。朋友的母亲曾是一位浦江大户人家的小姐,听他说,他母亲就是著着旗袍,穿着高跟鞋,跟随她的丈夫来到大山深处的小镇,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和父母一诀永别。在朋友家喝茶,偶尔提及,他的神情有一些落寞,在袅袅的烟雾和茶水的氤氲里,紧蹙着眉头,他数次有想去浦江寻找母亲那边亲戚的念头,但又不知从何找起,也打听了不少人,但岁月里那些长长短短的故事,全沉淀在了旧时光,不会泛起。
我以前并不知道旗袍,不知道女人还可以有那种风韵。小时候看到女人穿得最多的是大襟的衣裳,是军绿色和蓝灰色,再后来是月白粉红,再再后来有了碎碎花花的裙子,觉得已是春光明媚,夺人眼目。看到穿旗袍的女子应该是在小时候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那种素雅的袍子,配齐耳的短发,清爽利索。事隔多年,早已记不清出现在故事的哪个片段,却怎么也不会忘记那身着旗袍的女子,那无法复制的风韵,那渐行渐远修长柔美的倩影。
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用一袭袭旗袍演绎了情节故事和时间的流逝。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穿着华美的旗袍,身段婀娜,体态修长,漫步在潮湿的小巷,旗袍在她身上有了别样的灵魂,仿佛浑然一体。剧情里,为她量身定制了二十几套旗袍:蓝底大红花,黄底红蓝圈,棕色波纹,青蓝格子,翠棕水墨,暗色彩虹,流光溢彩,黑色蛇纹,翠绿菱格,黄色水仙,染橙黄花,藕粉波纹,白底水墨,白底蓝花,蓝底黄绿花,棕底黄白花,不同颜色,不同款式,配合不同场景,冷艳,忧伤,雍容,端庄,如行云流水熨帖在女人身上,尽显东方女性古典的娴静、清雅、成熟、温婉的气质。淡淡暗香和微微惆怅弥散在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都是深深的寂寞与思念,带给人们一场绝美旗袍的视觉盛宴。
张爱玲曾说: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一种䄂珍剧。临水照花的张爱玲是极其喜爱旗袍的,她笔下也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活色生香的旗袍女郎。可以是如雍容华贵的牡丹,也可以是如清雅脱俗刚出水的青莲,抑或是深夜幽静小巷深处倚门斜靠,指间燃着烟,轻吐一口烟圈,然后转身走进深院的风尘女子。张爱玲曾有一张穿着旗袍仰头向上的黑白图片,我一位客居南宁爱好文学的女同学,也有类似造型的一张,如不细辩,会以为是张爱玲,确有几份神似。
最能穿出旗袍韵味的是阮玲玉,她留下的那些穿着各种旗袍的黑白照片,配上她那一双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欲说还休的媚眼,特有的削肩,柳腰,柔软气质,旗袍穿在她身上真正有了风情万种生命的张力。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与那个时代完全契合。旗袍的美在于这韵味,在举手投足间女人柔美风情温婉的韵味,无论是妖娆还是素雅,性感或是妩媚。高挺的衣领,古老的手工盘扣,把女人的美体包裹得严严实实,却又勾勒得凹凸有致,两侧的高衩让迷人的春光却忽隐忽现,呈现出极至的柔美和妩媚,玲珑尽现。也许极致的性感从来都不是裸露的,而是像含羞带怯的欲露还掩的初荷,在若隐若现中让人有无尽的想象空间。
广场舞风靡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股怀旧旗袍风也悄然兴起,小镇一群大妈迷恋上了旗袍,组成了旗袍秀的队伍,排练,走台,和旗袍相配的道具花伞,团扇,绣花布鞋,置办得一应俱全,也学着那电影中的那一袭袭旗袍,想把自己的身材勾勒得如诗似画,娴似娇花照水,行如弱柳扶风。我为她们去拍过几次,梁家山的丛林,上黄的古村落,西溪有流水旁,十里荷花深处,却总觉得不尽如人意。这让我想到《潜伏》里翠平刚到天津和余则成合作时首穿旗袍、高跟鞋时的窘态,山野的气质驾驭不了风情的旗袍。旗袍需要恬静的容颜,修长美丽的身段,没有流动的线条,没有内在的气质,就不会有优美的韵致。
她们的旗袍都是淘宝上买的,统一的色彩和款式,批量均码的那种。其实真正的旗袍是要用心做成,我觉得刚成熟的少妇穿才是绝配。妙处是要美得恰到好处,并且要构思细腻协调,不能肥一丝一毫,也不能瘦一丝一毫,与身体曲线完全吻合,方能展现旗袍那种特有的韵味。和旗袍相伴的应是高山流水的古筝,轻盈低转的团扇,溢出墨香的古装线书,潺潺流水的竹间小溪。但她们似乎不讲究这些品味,她们像对待广场舞一样对待旗袍,别人的眼光并不会妨碍她们的热情,她们大胆地在街上走,在河边照,在茶山上秀,在广场上舞,录成短视频,制作抖音,不亦乐乎。或许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旗袍梦吧,不管自己的身材和模样是否适合。或许她们是真的喜欢并爱上了旗袍,爱上旗袍的内敛与安静,只是并未懂得旗袍的内涵与韵味。
她们努力地学着,现在有了些韵味。旗袍秀作为大山里的一道风景,游走在了西溪、南门码头,秀在了古街,行在山间水边,为小镇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远远地看,那一袭岁月的优雅,从古典走向现代,宛如朵朵开在初夏的荷花。深夜,看着为她们拍摄制作的视频画面,她们行走在小镇的青山绿水间,还是有美的意境。我给她们的视频配上一些文字,为这方秀美的山水,人间的桃花源,为热爱生活的她们:
遇见你,江南风荷
霓裳羽衣,花钿玉笄
遗落在江南的葫芦宝地
我著素色旗袍相契
渺渺烟波上淡月村墟里
圆润的双肩是东溪西溪
尘封葫芦口的巽峰塔
檐铃在梵音中叮叮响起
我走进这一方秀美的盆地
远处袅袅炊烟,野藤疏篱
凤凰扣下的风姿在广场工笔
香云纱的垂坠晕开杨柳岸堤
秋风拂过芦苇西溪
笛声金黄了杏叶太平
我忆起戴望舒的雨巷
都市繁华过后在青石板独行
缕缕丁香的姑娘带着油纸伞
朔江而上撑到天晴
遇上溪水婆娑的午溪
莲步轻移,流苏盈盈
弥散开小镇典雅安祥气息
淡淡雅雅的气质洇开了水墨
粉红玉白的荷花渲染了身影
古老的城墙团扇开青苔底色
临水照花,花动一城春色
音符般律动的采茶姑娘
氤氲着竹篁外的茶青
一曲江南春里,风荷大地
蔚蓝的天色下穿过拱辰门
我在南门码头等你
通济桥的黛山倒影中
再吟一首雨霖铃,再没有无语凝噎
驻足司前古街回望旧时岁月
宣平景色都滚边进袖口衣襟
款款走过黄昏走过天明
流淌千年的宣平溪边杨柳依依
一念杏黄,一念荷起
如钩的新月,载不动古镇芳华
阑珊的灯火,把小镇细细梳理
在这场旗袍秀中,我是把这千年的江南小镇,在新城镇建设后越来越美的身姿,也幻化为心中那现代而不失传统古典美的旗袍女子了。愿岁月静好,旗袍倾城,山河依旧。
作者简介:韩剑锋,爱好摄影、写作,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㈡ 雨巷里那个穿着旗袍,撑着油纸伞的女子,温婉,恬静,时而忧伤,却总是明媚
戴望舒的《雨巷》
㈢ 油纸伞的主要用途
油纸伞用途广泛,适用于装修、舞蹈、道具、礼品、旅游、装饰、婚庆、祝寿、礼仪、情侣、收藏等各方面:
1、个人收藏纪念。油纸伞是中国民间手工艺的代表,生态环保、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值得收藏纪念。
2、馈赠亲友意义深远:
(1)油纸与“有子”音近,伞骨为“人”字形,送老人,祝福多子多福;送新婚夫妇,祝福早生贵子。
(2) 油纸伞文化品味高,送亲友既体现自己的文化修养,又体现亲友的文化身份。
3)祝愿平安、高升。中国古代赴京赶考或做官赴,亲友一定会送一把油纸伞,寓意状元厅物高中、仕途平安。
(4)送外国朋友。油纸伞是中国特有的民间工艺品,美观适用,外国朋友非常喜欢。
3、作为汉服、旗袍、和服重要配饰的油纸伞,是东方女性古典美的标志,成熟、高贵、典雅。
4、做装饰装修、摆饰品,御轿仿古而浪漫。
(1)回归自然、怀旧回古是今天装饰装修的新概念。在酒楼、茶楼、宾馆、咖啡吧、民族村等,试想一下,绚丽的灯光照耀着倒挂的油纸伞,古典、浪漫,文化气息浓厚。
(2)在办公桌、电视、玩具、书柜、冰箱上放一把撑开的精美油纸伞,美观、浪漫、多情。
3)自古民间桐油有辟邪驱鬼一说,装饰与辟邪结合,不也乐乎?
5、爱情见证纪念品。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爱情故事:《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在西湖断桥以红伞为媒,结下千古奇缘,至今传为佳话。送你镇伏肆心上人一把油纸伞,不也浪漫哉!
6、喜庆纪念品,国内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婚姻、生子、做寿等喜事,亲友都要送大红伞祝福。
7、团圆象征。伞开后是圆形,尤其是经常出远门的朋友,千里之外带回一把油纸伞,寓意平安吉祥、团团圆圆。
8、婚丧祭祀。我国很多地区,婚丧祭祀时至今仍保使用大红油纸伞的习俗。
9、道具:(1)伞舞是中国传统的舞蹈,柔美、淡雅、婉约、纯净,主要道具就是油纸伞;(2)尤其是反映民国时期的爱情影视片,几乎离不开油纸伞。
10、商务礼品,将企业LOGO印刷在伞面做礼品,古典、新颖而有创意。
㈣ 杭州油纸伞的舞蹈
反映杭州油纸伞的经典舞蹈是2007央视春晚的《小城雨巷》:伴着悠扬的丝竹声、薄薄水雾和着烟雨,顷刻间将观众带到了细雨飘零的江南水乡;当舞者手执一把纸伞,在空灵的旋律中翩翩起舞时,让人不禁想到了那首著名的诗篇—《雨巷》。《小城雨巷》用个性化的舞蹈语言和现代的表达方式,让古典的意境在现代的时空蔓延,柔美、淡雅、婉约、纯净,如诗如画,美轮美奂。如提裙过桥、出门撑伞、甩水收伞等这些生活化的动作,准确和细腻的表达了江南女子喜雨、避雨、在雨中嬉闹的种种感觉,这些场景加在一起,就是一幅梦幻般的江南水墨画,让我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了生命的节奏和韵律,读到了一个诗意的江南。
㈤ 07年春晚舞蹈《小城雨巷》介绍
你想要什么样的介绍,我是不敢评价,所以视频地址给你喽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MBEKDXQwLs/isRenhe=1
㈥ 古典情怀的诗意浪漫——油纸伞
痴迷于油纸伞,是在读过戴望舒的《雨巷》之后。
被叶圣陶誉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在《雨巷》这首诗里,为我们呈现了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雨巷》中狭长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地暗示出作者既迷茫悲伤,又有期待的情怀。
《雨巷》中那把意义深远的油纸伞,那种竹木结构,用纸糊成的雨伞,都无一例外地散发着桐油的漆味,芬芳但又有一丝刺鼻,那黄黄的颜色,温暖着打伞人的心。
在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又让油纸伞多了一层诗意的朦胧与浪漫的味道。
《雨巷》
作者: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种竹木结构,用纸糊成的雨伞,都无一例外地散发着桐油的漆味,芬芳但又有一丝刺鼻,那黄黄的颜色,温暖着打伞人的心。
每当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季节,深夜里听那淅淅沥沥、时断时续的春雨时,我的思绪便会穿越时空,抵达江南小镇的小巷和它的油纸伞。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油纸伞,以它独特的味道、古典的形象、亲切的质感,勾勒出江南美轮美奂的画面。它为江南平添了无限诗意…
想象一下,在江南的小镇,一位穿着旗袍,扭动着曼妙身姿,撑着油纸伞的女子,那是怎样的一种风姿?即便她行走在闹市,那份流动的安静;那份古朴典雅;那种东方的神韵;都会让人眼前一亮,心向往之。
如今,油纸伞早已被式样繁多的自动伞、折叠伞所取代,它们做工精细,变化无穷,如五彩的花朵在大街上、小巷里、阡陌中次第开放。虽然它们也源于油纸伞的构想,是油纸伞的沿袭,但已缺乏了油纸伞的诗意。
因为它们已没有了木质的温润,油纸的芬芳;没有了其张开时的热烈、坦诚和闭合时的羞涩、含情脉脉,已缺失了一个民族的古典情怀。所以,当若诗若梦的油纸伞逝去后,我们就再已无缘读到一首像《雨巷》那样令人心澄眼热的诗歌和《白蛇传》那样缠绵绯恻的故事。
这一点点消逝的,不只是一把把油纸伞,还有纸下的浪漫;消逝的更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及民族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