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修身或者紧身的裙子下摆就要开衩,比如旗袍,开衩长度如下图所示,仅供参考,具体开衩长度还得看穿的人的喜好
❷ 旗袍尺码怎么看
1、领围
领围是指颈部的圆周长度(从两侧锁骨的中心点开始,绕脖子一圈,再回到锁骨中心点)。当布尺绕颈部一圈后,需要留一根食指尖可伸进去的宽度。从侧面看,布尺会从颈部后方往前方些微向下倾斜,并非是水平着绕一圈。
2、胸围
旗袍的胸围测量并非广义上的胸围尺寸。由于旗袍完美修饰身条,旗袍胸部的测量包括五个尺寸:胸围、胸距、正面胸高、后肩宽、后背宽。
胸围测量:穿着内衣,然后将布尺置于胸部最饱满的地方,绕过腋下,然後围成一圈。值得注意的是,它与日常内衣尺寸有所区别。
胸距测量:穿着内衣,测量左右两侧胸部最高点间的距离。
正面胸高测量:从肩膀最高点处到胸部最高点的距离。
后肩宽测量:从一边的肩关节,通过后颈的骨头,到另一边肩关节的距离。这时,布尺不会成直线,稍微有些富余的弧度。
后背宽测量:布尺置于后背,测量左右两侧腋下间的距离。
3、腰围
旗袍腰围的测量其实是指腰部尺寸的测量,包括两个尺寸,腰围和腹围。
腰围测量:腹部成自然放松状态,将布尺沿着肚脐上方的腰围线围成一圈。
腹围测量:腹部成自然放松状态,用布尺从胯最宽的地方开始绕一圈,布尺通常位于臀部上方。
4、臀围
臀围测量:用布尺从臀部最宽的地方开始,通过臀骨,围绕一圈。布尺处于臀部最丰满之处。
5、衣长
衣长的选择通常与身高有关。挑选及膝裙时,裙尾若在膝盖以上,但又不能太短。或者裙尾完全遮住膝盖,但必须在小腿肚以上才好看。所以需要测量正面腰到膝盖的长度,从正面腰围线到正面膝盖的长度。
挑选长款旗袍时,旗袍裙尾要在小腿肚以下,否则会显小腿粗,太长又会显得拖沓。
所以需要正面腰到脚踝的长度测量:从正面腰围线到正面脚踝的长度。穿着高跟鞋,裙尾也不及脚背,才是完美的长度。
(2)旗袍开叉尺寸怎样定扩展阅读:
1、开襟方式
中国袍服从商、周开始就习惯使用开襟形式,而且大多是右衽。
旗袍衣襟的款式多种多样,包括单襟、双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中长襟、如意襟、大圆襟、双圆襟等。在制作旗袍上,双襟比单襟复杂,双襟旗袍在视觉上更显美观、高贵。
2、袖型变化
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型、窄袖型、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等。袖型的花样常随潮流而变化,时而流行长袖,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这些都体现了女性对美的孜孜以求。
❸ 旗袍服装号型标准
旗袍服装号型标准:160/80A、165/85A、170/85A,“号”是指服装的长短,“型”是指服装的肥瘦。
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M、L、XL;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种标注不规范。不管是国产服装还是进口服装,必须按中国的服装型号标准GB/T1335标注型号,英文字母只能作为辅助代码标注。
在国家标准GB/T1335中,女装上衣S号(小号)的号型是155/80A;M号(中号)为160/84A;L号(大号)为165/88A。
旗袍
旗袍起源于中国上海,为民国时期中国妇女开始穿着的一种带有传统风格的长衫,其式样从满族妇女的袍子改制而成,故称:旗袍。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传统旧时时装,被誉为近代中国女性时装的代表。它以其 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近代中国女性贤淑、典雅、性感、清丽,诠释着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城市女性特有的时尚 性情与气质。
❹ 旗袍尺寸计算方法
旗袍尺寸计算方法,主要还是胸围,腰围,肩宽,臀围,这几个部分去计算的,这样就可以具体得到相应的尺码的。
❺ 旗袍开叉高度有什么讲究
一般情况下,旗袍开衩的高度建议在身体站直且手指垂直放置后虎口所在的位置最好,尽量保持不低于指尖的高度;而少女穿着旗袍时,开衩的高度建议在膝盖上面一点;而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成熟女性则建议将旗袍开衩高度提高,大概在大腿中部及大腿根之间的位置;五十岁以上的女性则建议将旗袍开衩降低一些。
旗袍简介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❻ 旗袍开叉高度标准
旗袍开叉高度是没有一个标准的,一般来说旗袍的开叉都会在膝盖的位置,也有到大腿的地方,旗袍是出现在于民国的时期,是作为民国时期女性的标志服饰,即使是放在今天旗袍也一点都不过时。
旗袍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之一,即使到现在也还是很多人都在穿着旗袍,旗袍穿着女性身上是很有气质和性感的,最亮眼的地方就是旁边的开叉,旗袍开叉高度标准是多高?
旗袍开叉高度标准旗袍开叉高度没有比较明确的标准,一般旗袍的开叉都会开到膝盖的位置,也有的旗袍开到大腿的位置。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很具有代表性。清朝灭亡后,民国开始,这短短的十几年间,女性得到了解放,女子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旗袍作为民国女人标志的衣服,一直在不断改造。旗袍不仅能够显示出女人的窈窕身材,还能够彰显优雅的气质,深受女性的喜爱。
穿旗袍有哪些讲究因为旗袍是中国古典的服装,所以会有很多的讲究,穿旗袍最好是佩戴一到两个比较好看的饰品,这样能够更好的修饰自己,凸显个人的眼光和气质。但是也不能搭配太多的饰品,不然会显得非常的高调繁冗。虽然旗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一个人的完美身材,但是也不要刻意的去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旗袍。
穿旗袍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坐着的时候要把背部挺直,双腿并拢,不能够岔开腿或者是盘腿而坐,这些都是非常的不雅的,与旗袍本身的风格也会显得十分不匹配。所以能够让自己拥有一个好的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是非常的重要的,能够提升其他人对自己的好印象。
旗袍如何存放旗袍的存放是很仔细的,不能随便乱放,随处乱丢会让旗袍有折痕,也不能把旗袍折叠起来,这样也会让皮肤有折痕,不穿的时候,一定要找个宽厚的衣服架子把旗袍撑起来,一定要注意肩部要妥当,旗袍的肩部是很重要的。
另外在存放旗袍的柜子里应该放上樟脑球一类驱虫的,旗袍很多都是丝绸的,如果长时间的放在柜子里,会让旗袍生虫子,另外在穿着旗袍的时候,应该勤换,不要贴身穿,避免有很多的汗把旗袍浸湿,让衣服发生变色,穿旗袍的时候,不能在木板上坐着,避免旗袍被划破。
旗袍开叉高度是没有一个标准的,一般来说旗袍的开叉都会在膝盖的位置,也有到大腿的地方,旗袍是出现在于民国的时期,是作为民国时期女性的标志服饰,即使是放在今天旗袍也一点都不过时。
❼ 怎么选旗袍尺寸
挑选旗袍尺寸的方法
1、量体
完美旗袍的第一步是复杂缜密的量体过程,需要收集近20个数据,徐师傅拿到尺寸之后,会根据尺寸判断客人的体型,调节放量,凭借自己的经验,将版样控制在刚刚好的范围内。
用相似材质的面料做好样衣以后,请客人自己再过来试穿,用大头针固定好需要改动的地方,打板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2、价格
一般市面上定做真丝旗袍的价格从1000元起步,根据面料、款式的不同而定。带特殊工艺的,比如绣花旗袍,要视绣花的复杂程度而定。瀚艺的真丝绣花旗袍价位从5800元起。
选料瀚艺以重磅真丝缎为主,面料厚,不易变形,这种面料又分为单色或者带花纹两种。一般单色面料用来做刺绣。
带花纹面料也分为印花和提花两种,相比较印花,提花更加内敛,所以适合年龄较大的女性。市面上也有丝绒、棉布等。
3、开叉
传统来说,旗袍的开叉高度为双手自然下垂手掌虎口的位置。也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可以调整开叉的高度。但最低不能超过指尖,不然窄裙摆的旗袍将会影响行走。
4、花型
对于刺绣的旗袍来说,花型选择也至关重要。如果你身材较为高大和丰满,大可放心的挑选衬有大花型的旗袍,像牡丹花和牵牛花。但千万不要穿浅色的,那样不仅穿不出旗袍的风情,还会暴露自身的缺点;小巧的女人可以穿小碎花旗袍,显得玲珑有致。
5、长度
一般来说,年纪稍长的可以选长至脚面的长款,或是离开脚面10公分的长款;年轻的姑娘,想要日常穿的,推荐及膝的短款。
(7)旗袍开叉尺寸怎样定扩展阅读 :
旗袍产生的社会背景
民国旗袍风行的原因,有众多学者和当时的媒介认为,民国初女子为寻求思想的独立和女权的解放,效仿男穿子长袍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汉族女性自汉代后,服饰逐渐只穿“上衣下裳”式,俗称“两截衣”,穿袍服几乎成为男性的专利。女性穿“两截衣”也被成了封建礼教对女性压迫的象征,被视为封建礼教迫害歧视女性罪证的《女儿经》中就写到:
“为葚事 两截衣 女人不与丈夫齐
百凡事体须卑顺 不得司晨啼母鸡 ”
民国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西方文化与思想的大量涌入,国家饱受列强侵略和军阀战争之苦,思想先进的年轻人积极学习西方,特别是女性勇敢地追求解放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当时爆发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以年轻人为参与主体的社会运动,为当时女性寻求思想解放和平等权利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有许多学者在研究旗袍的缘起时,也是站在当时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比如吴昊的著作《中国妇女服饰与身体革命(1911—1935)》 一书。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还有WESSIELING 。
张爱玲女士就曾在《更衣记》里写道:“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
她们初受 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可是四周的情形与理想相差太远了,羞愤之下,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
辛亥革命前夕的许多积极参与革命团体的青年女性也喜穿长袍,周亚卫在《光复会见闻杂忆》中回忆1907年秋瑾的装束:“当时身穿一件玄青色湖给长袍(和男人一样的长袍),头梳辫子,加上玄青辫穗,放脚,穿黑缎靴。那年她三十二岁。光复会的年轻会员们都称呼她为‘秋先生’”。
所谓女子为求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穿男子长袍之风气,并没有随着革命的胜利而结束。1920年《民国日报》刊登朱荣泉写给楚伦先生的信,讨论女子着长衫的文章——“女子着长衫的好处 ”,“长衫”最初是广东一带对男子长袍的称呼,可见当时上海地区女子着长衫者已经不罕见。
经过辛亥革命胜利后的女子放足、剪发运动,女性的解放到了20年代中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伴随女权运动的发展,女子服男子长袍的现象在全国也越来越普遍。
北京的报纸载文:“如今的女子剪发了,足也放了,连衣服也多穿长袍了。我们乍一见时,辨不出他是男是女,将来的男女装束必不免有同化之一日 。”
不仅北京如此,“在广州通衡大道之中,其穿长衫之女界,触目皆是。……而无论贫富贵贱之家,若系女界之年少者,一若非具备一长衫,即不足以壮观瞻 。"由此可以看到当时年轻女性着男子长袍已是成为一种风气,但是在当时舆论之中并没有太多的鼓励,反而批评者不少。
到了后来,北伐胜利之后,旗袍便己经完全恢复了女性的气质,很少再能见到服男子长袍的女性了。
❽ 旗袍两侧的开衩高度在什么范围内是高衩
旗袍两侧的开叉高度。没有比较明显的标准,一般旗袍的开叉都会开到膝盖的位置,也有个旗袍开到大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