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国时期的旗袍和现在的旗袍有那些不一样
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一般欲望的实现常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得到满足,一种是得不到满足。当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则有惬意的情感体验 ;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则有焦虑之感。辛亥革命以“驱除鞑虏”的口号推翻满清政权,一夜之间旗女装束销声匿迹。一种追求新颖时髦、强调女性曲线的新式旗袍在乱世中酿成,摆脱了封建文化的制约,摒弃硬朗造型的满清旗袍,民主、自由的精神得以体现。
西方立体结构的裁剪方式传入中国以后,受西方人本思想的影响,西方服饰强调表现甚至夸张人体线条,往往不惜采用极端的方法,夸张人体的臀和胸,紧收腰,制造修饰后的曲线造型,提供以人为本的审美意识。民国旗袍以人体为主要设计对象,开省收腰,缩短长度,表现体态,衬托出东方女性窈窕的身姿,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描出来,让女性散发出诱人的魅力。由于民国妇女走出庭院参与教育和工商等社会活动,功能性的要求逐渐突出,旗袍的造型两边开出高衩,对女性行为约束已经开始大大放松,身心发育的文化环境得到改善,审美造型一改在胸、腰、臀呈平直硬朗状态的习惯,将衣服裁剪趋向合身适体,采用黄金比定位,在强调与女性身体曲线吻合的同时,一扫清朝矫饰之风,去繁就简,其造型特点是衣领矮了、袍身短了、袖子剪了、装饰镶滚免了,趋向于简洁,力求淡雅,在满足当代妇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崇尚人体的自然曲线美,让妇女从封建压迫中解救出来,追求全新的生活方式。
民国旗袍经历了经典和改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传统的直身平面裁剪为主,开省道使旗袍合身;第二阶段引入西方立体裁剪,装袖,装垫肩和拉链形成立体造型。这些造型接近东方人的审美理想与习惯,含蓄端秀,“露”而不“妖”。古代诗人认为“诗以若有若无为美”,因此,人体自然三围曲线造型的旗袍被称为中国女装国粹,讲究的也是含而不露的神韵。
旗袍造型的美感没有固定的量化指标,它是顺其自然地由主体意识不断调节,而使之同外界的条件相适应,达到美与人体自然曲线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国人的审美要求。
Ⅱ 民国时期上海流行的旗袍,这种服装是怎么演变出来的
说到旗袍,这对很多女性来说应该不奇怪,特别是民国时期,旗袍成为那个时代女性非常独特的服务。事实上,这种服装是从满族服务演变而来的。必须说,这些青年学生为旗袍的普及做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
旗袍流行的黄金时代是上世纪30年代,旗袍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风格不断翻新,旗袍在流行之初,人们常穿得有点丰满,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风格得到了改进,它综合了一些西方短裙的优点,领口相应减少,长度也适当缩短。
我想很多女人都很欣赏这种服务,当然,有些现代女性还是要求服装店为她们剪一两件旗袍,但她们大多只是想在家里过“民国”瘾,时代日新月异。
Ⅲ 旗袍越来越流行,旗袍印花图案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印花图案是民国旗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反映大众社会的文化变化和审美变化,它的发展也折射出社会的发展。
装饰艺术的风潮中,艺术家们喜爱用几何图形来做装饰。在西方装饰艺术中,出现了大量的几何图案,这些图案有阳光放射形及曲折形等。使用广泛的题材就是几何图案,将各种花鸟鱼虫、几何形状等美观的图案,放在排列有规律的几何框架内,从而形成有节奏感、层次感的图案。几何纹样是由不同的形状、大小、色彩、明暗、光感的变化等可以变化出各式各样的图案。这些图案可以是点、线,也可以是菱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状,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呈现出欢快,简洁的现代感。这些在旗袍印花图案中多有出现。这些图案与旗袍相得益彰,花朵与树叶交相辉映,几何图案更是为旗袍带来了不规则的整体美。
[1]王玉洁,刘文.民国旗袍印花图案变化研究[J].纺织报告,2018(6):57-58+60.
Ⅳ 民国时期的旗袍美女:坐姿风情万种,站立更显诱人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是从清朝灭亡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中国处于特殊时期,军阀混战,但此时的文化发展倒也没慢下来,还是有许多仁人志士涌现,女性在这段时间也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民国美女穿旗袍,从后面拍着视角,显得更加诱人,图为一群穿旗袍的民国美女,个个在江边眺望,谁能猜到她们都在干些什么吗?
Ⅳ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看过《邪不压正》的朋友一定对裁缝巧红和朱局长情人唐凤仪民国时期的经典服饰——旗袍影响深刻吧。以下便是对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的起源、变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作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唐凤仪的着装充分展示了民国时期,旗袍在中国女性中的地位,唐凤仪可以说八面玲珑,风情万种,但成熟背后缺依然有一颗少女的心。同时唐凤仪妖娆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衬,女性将旗袍优美的线条充分展现出来,旗袍将女性特有的妩媚体现的淋漓尽致。
裁缝巧红的着装着代表的是民国时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着。那种普通女性穿的长袍和男性的长袍都体现了中国在当时大众的含蓄之美。长袍将男女身体的大部分都包围起来,没有旗袍的妖娆,没有旗袍的开衩,拍迅但在当时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几乎都是这种类型的服饰。
事实上,这个起源于旗人长袍的服饰,第一次将中华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经出现,旗袍便成为民国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欢的服饰,并在随后的发展中衍生出丰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长袍发展而来
旗袍本不是汉服,而是旗人的长袍,原本满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来的旗袍有关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长袍,其外部呈长方形,圆领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两腋部分明显收缩。长袍下部开衩,下摆宽大,长袍长可掩足。旗人的长袍从上到下由整块衣料剪成,颜色较素。清代中叶,旗人的长袍除圆领外,还出现了狭窄的立领,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时宽大,而且长袍的下摆一般多垂至脚踝。
有清一代,旗人长袍的造型线条以直线为主,不用曲线,给人平直硬朗的感觉。而且,长袍上下一体,使得线条比较流畅,长袍能够盖住脚,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盖在袍摆之下,因此当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后,腰线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长,使穿着者显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们头上常戴高大的“如意头”、“耷拉翅”假髻,更显得妩媚多姿。
但是,毕竟宽大、厚重的长袍没有曲线的展示,还是给很多爱美的女性带来颇多不满。随着民国的建立,服饰也成为时代革新的一个标识,男性服饰出现中山装,女子从满人的长袍中发现了女性服饰之美,摈弃宽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便诞生了旗袍。这种新式服装,大胆地体现了女性体态的曲线美。
旗袍的流行,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宽大、平直的特点,对宽大直腰(无腰身)的满人长袍进行收腰的设计,缩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贴合女性的身体曲线;其次,旗袍的长度减短,满人穿长袍,往往脚上穿着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长袍的下摆要盖住鞋底,而汉人穿平底鞋,没有高高的鞋底,头上也没有高大的发髻,旗袍的下摆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后的旗袍不仅可以凸显身体曲线,旗袍的开衩还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欢迎。再加上上世纪20年代正好是女权运动兴起的时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发、天乳、上女学、婚姻自由等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之后,她们竞相身着旗袍,让看惯了旗人长袍、汉族妇女对襟衫以及袄裙的中国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没过多久,女性纷纷效仿,她们扯上一块布料,不一定是高档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缝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贴合身体的旗袍。
不过,旗袍的出现,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当时的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友指袖身缩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纪好贺配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女性服饰风格,女子的袄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袄),清末贵族妇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国初年在女学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装”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结合倒大袖的风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纪20年代,在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图片中,就有她穿着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记录。1923年12月2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前往广州岭南大学演讲,她穿着黑绸缎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格子围巾,襟口、袖口处都绣着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宋庆龄在治丧期间,穿的丧服是黑色长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庆龄拍摄的一张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从旗袍镶的边来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属于大做。不过到了上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层出不穷,倒大袖旗袍已经很少见了。
此时旗袍总体特点是领小、袖小、下摆多变化,核心是讲究腰身。依穿着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体现旗袍的贴身。翻看当年的照片,会惊奇地发现,旗袍在每一个穿着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绝对没有后来制服的松垮感觉。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饰,千人千样。
2、旗袍变化多端
民国时期,女性旗袍呈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旗袍的下摆长短、腰身宽窄、领口样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先说领口样式。先是时兴低领口,继而流行高领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蝉翼的旗袍仍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以示时髦。后来领口高到直抵腭下,继而至耳。而后盛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不要领子,也是一种时尚。
旗袍下摆长度时长时短。长时盖过脚面,走起路来衣边扫地,短时则在膝盖略上些。上世纪30年代旗袍流行长下摆,长可及地,盖住脚面,被形象地称为“扫地旗袍”。
长旗袍一般配高领,衣领紧裹脖颈,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女性穿着旗袍,也不改高耸的姿态。再配上高跟鞋,长旗袍将女性的身材衬托得亭亭玉立。考虑到旗袍贴身而穿,行动有所不便,于是旗袍开始开衩,尤其是高开衩正好解决了贴身行动不便的问题,而且高开衩在女性走动时,隐约露出白皙的大腿,散发出撩人的姿态,非常性感。
上世纪30年代旗袍大衩逐渐流行。所谓大衩,当时也仅仅是衩高过膝,尽管如此,这种旗袍还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击。不过,裸露小腿的旗袍并没有绝迹;后来旗袍开衩到达臀部,而且腰身也变得紧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过大开衩流行几年后,又渐渐回落。
旗袍袖子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至露肘,最后变成无袖。
当时旗袍的第二个特点是与西式服装结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两边开衩外,前后也可开衩,并出现了左右对襟旗袍。上世纪30年代末期,还有一种改良旗袍,旗袍借鉴西式服装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专指服装方面的独特设计)。同时,第一次出现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变得适体。改良旗袍的出现,使玲珑突兀的女性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另外,荷叶袖、开叉袖等西式服装的装饰元素也被大量采用。
这种融合西方风格的旗袍可以与各式服装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领、袖处还加以搭配毛皮饰边,这些都是当时比较时髦的穿法。
3、阴丹士林旗袍风靡全国
随着旗袍的发展,当时的旗袍制作出现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两大流派。因旗袍的发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阶段,融合汉族元素立领、左右两面开衩等特点的改良旗袍称之为京派旗袍;后来,由平面裁剪改为立体裁剪,增加腰身等时尚元素的旗袍,称之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长适体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成为一种服饰风尚,并且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京派旗袍。
当然,两派主要以风格作为区分,并非简单的以地域为标准。即并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方艺术为特点,形式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近年来有人提出“苏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苏旗袍,这是一个新提法,多半是商业炒作的概念,与民国时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并不是一个概念。民国时期,因为南京曾作为首都,其旗袍风格曾广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制作风格上仍然属于海派风格,只不过在具体样式的制作上与上海旗袍略有差别。
民国时期,旗袍是女性最为代表性的服饰,其适用性非常广。上至贵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妇女,都可穿着旗袍。旗袍的年龄跨度很大,十来岁的小女孩,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皆可着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着,其形制可单,可夹,可棉。夏季有单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夹旗袍,里面还可以衬穿其他的服饰。秋冬季节的棉旗袍为长袖,长下摆,重保暖轻时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广,受季节因素影响小,可以搭配多种服饰。天凉时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绒线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领、袖处加以毛皮饰边。另外,旗袍还可以与丝巾、丝袜、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高跟鞋等时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为如此,旗袍成为民国女性的最爱。她们个个穿得风姿绰约,吸引世人的目光。
Ⅵ 旗袍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民国时期旗袍有什么装饰纹样
1.植物纹样。花草等植物纹样是民国旗袍上运用得最多的纹样。这些来自大自然的植物被提炼出来构成纹样元素,与女性所处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跟动物纹样相比显得更加柔和,因而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传统的牡丹、芍药、荷花等花卉纹样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传统文人墨客所喜好的梅、兰、竹、菊等题材也经常出现在旗袍装饰纹样之中,显示了人们高洁的品格,和整体淡雅的风格成为一体。很多西方流行的纹样,比如具有浪漫色彩的玫瑰花纹样在民国时期也受到追捧,但并不是用写实手法呈现,而是以被适当概念化和抽象化的玫瑰纹出现在旗袍上,鼓励女性追求浪漫的生活。
Ⅶ 旗袍是什么年代出现的 旗袍的发展演变
旗袍是一种我国女性的传统服饰,很多女生都是非常喜欢穿旗袍的,但是对于旗袍的年代,很多人是不了解的,那么我们便来了解一下旗袍是什么年代出现的?旗袍的发展演变?
旗袍是什么年代出现的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国旗袍最灿烂的时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经典的过程,四十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旗袍的发展演变
旗袍最初是满族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高低贵贱都穿的一种长衣。因为当时清代满族人实行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于是他们穿的衣服也就被人们习惯地叫做“旗袍”。辛亥革命以后,受到当时满族女子装束简练自由风格的影响,旗袍也趋于简化,20世界20年代中叶,在上海出现了一种新式的长至脚面的马甲,时髦女子一般将它罩在大袖的短袄外,从而取代了长裙的地位。后来人们讲短袄的两只袖子移植到长马甲上,于是就生产了民国新旗袍的最初款式。进入30年代,随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人开始注重强调人的体形,这时出现了一种“改良旗袍”。这种旗袍去掉了以往旗袍所有不合理的旧式结构,采用了西式服装胸省和腰省得设计理念,突出了女子的丰胸细腰,使袍身更为合体,女子的曲线一览无余。这种改良旗袍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旗袍的结构。从此,旗袍彻底脱离了旗女之袍的旧有形式,形成了完美成熟、华丽性感的造型。
旗袍是什么时候穿的
一般是在春夏秋部太冷的季节穿,或者在室内有空调系统的环境穿。一般来说女性穿旗袍都是在夏季,夏季天气炎热,所以建议大家在夏季选择透气性好,又不易发生褶皱的布料做成的旗袍,像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都是很好的旗袍面料。如果是选春秋季穿的旗袍的话,建议你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做成的旗袍。这种旗袍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不太建议大家选择人造丝面料旗袍,这种面料容易产生静电,影响衣服的贴合性。至于真丝面料呢,其实本来柔软高贵的丝绸是最适合做旗袍的,但是很多内行人都说,丝绸是最华而不实的选择,因为丝绸很难保养,一坐就皱,洗了又易坏,色泽也不饱满。
旗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做旗袍的材质:制作旗袍的有布料,丝绸、锦缎等,目前又有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旗袍样式繁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具有适应现代生活的机能性。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于中国传统袍服,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象征的新时尚流行和服装审美的特点,可为中西服饰交融的设计典范。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Ⅷ 民国女子服饰的发展历史,民国女子服饰有什么特点
民国时期女子的服饰样式多样,很多人觉得旗袍是一个代表。旗袍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很多人喜欢穿,因为可以显示出女子的优雅气质和优美身材,也是女性突破以往裹脚束缚的体现,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女子的变化尤其大,很多上层名媛也是身着旗袍,出入高档场所。
民国时期女子的服饰更多的是体现了当时的气息,那就是自由和平等。很多人呢穿着不再是那种束缚式的,而是舒服样式的,现在的女子感觉跟那个时候是一样的,清新自然大方是那个时代女子服饰发展的特点,也是对中国古代服饰一个巨大的改变,我们现在的很多服饰,基本上是延续民国时期的那个理念,你喜欢民国时期的女子服饰吗?
Ⅸ 旗袍的发展和演变历史及各个阶段的特色
现代旗袍的起源
二十世纪初盛行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
此后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
但仍保持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
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
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
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
这一改变遭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
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
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
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清代旗袍不开衩,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悄悄在左边开低衩。
后来衩越开越高渐渐及膝部高到大腿。
由于有人反对,袍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
但舆论压力一减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流行大开衩旗袍。
传统旗袍是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
三十年代初期,袍腰开始日积月累地收缩,到一九三四年后,女性身材的曲线终于全部显露出来。
高耸及耳的领子也逐渐变矮,后来有的成了无领旗袍。
传统满族旗袍的起源
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
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
至此传统服饰汉服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汉服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
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
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
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
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较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
“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
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
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界,此时的清王朝正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
在中国学生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
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始。
民国时的旗袍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
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
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
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
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
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
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
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
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顶盛期,这时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
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
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也可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
清初较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变得宽大繁褥。
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多弃袍服而着大褂与裤,故20世纪10年着旗袍者极少,20年代才略有回复。
鼎革后的旗袍有了质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发生之地,却是上海。
清末旗女之袍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
1. 旗女之袍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
2. 旗女之袍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 *** 和 *** ,开衩处露腿。
3. 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正是这三点差别,使旗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袍服变成可与西方裙服相类比的新品种。
袍服是外套,是强调功能(防寒、遮体、表示身份等)的服装种类,其审美意味是传统的含蓄。
裙服,法语中的robe或英语中的one-piece dress,虽也有着与中国袍服相仿的历史和强调功能的传统,但表现女性体态曲线却也是它悠久的传统之一;而现代裙装则加强了这一特点,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现,变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现。
现代西方裙装的所有这些表现女性体态细微变化的表现而言,民国旗袍是无与伦比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穿旗袍的女性急剧减少。
有一位知名人曾不无遗憾地说:"对身材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实在是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