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现状:
1、日益增大的库存压力。
2、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服装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
3、业专业人才匮乏,深入过服装行业的人才会清楚的意识到,服装行业整体人才队伍(生产管理、设计、营销、广告等)非常贫乏。
服装行业前景:
目前,我国服装零售行业整体运行稳中趋缓,进入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外需仍存在较大不确定向的情况下,进一步拓展内需消费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抓住“互联网+”的转型机遇,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目前来看,我国服装零售行业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领域主要在童装市场、高端女装市场和老年服装市场。
② 女装的行业现状
智能服装将最新科技与传统纺织及服装设计与工艺相结合,综合材料、电子、机械、自动化、计算机、信息、通讯等工业最新技术成果,在多学科技术相互渗透下,内涵不断延伸,技术快速发展,产业持续升级,促使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进行转变。
欧美国家近二十年来对于智能服装的发展非常重视,心电和呼吸监控智能服装逐渐应用到医院护 理和家庭护理当中,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护理的成本。由于目前智能服装还不能很好地将传感器、电子器件、电源器件和导线不显眼集成到服装中,因此用于长期健康监控的智能服装的舒适性有待改进。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柔性传感器技术、超低功耗电子技术和新型服装加工技术是智能服装应用和发展的基础,这些技术部分还处于产业化前期,因此要把这些技术整合实现具备高精度、高稳度性测量、高舒适性和长时间续航的智能服装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近年来我国在智能服装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步,相关的先进技术具备进入产业化应用和推广的潜力,但是由于应用智能服装作为人体健康监控和预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互联网平台将穿戴智能服装的个体、移动设备、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这些节 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人们的健康监控和疾病预防提供最佳的服务。
长期以来,困扰智能服装的问题是低电
③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20年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新冠病毒突然爆发,全国上下人心惶惶,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为响应国家战“疫”策略,大家不得不宅在家中。国家经济发展开始缓慢,今年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
服装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在我国宏观产业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服装产业链包括原材料、纺织印染、服装厂加工生产和服装零售四大环节。疫情的原因使得消费者购买能力下降,导致市场需求量迅速减少,大量的服装线下门店销售业绩几乎为零,只能被迫关店,生产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紧张,经营受阻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服装行业提前进入了淡季。
特殊的2020年已经走完了一半,未来服装行业又将迎来哪些发展趋势呢?
一、服装产业将加入智能科技元素
如今的服装行业电商成为了主角,随着时代的发展,之后将会有更多高新技术的出现运用到店铺中,例如刷脸支付、3D试衣镜子、互动电子大屏等。服装工厂也会有机器人的加入,但机器只能代替制造无法进行设计,意味着以后将会有许多服装设计师的出现。
二、服装个性化需求增加
服装行业已经从产品匮乏阶段发展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阶段,消费者不单单满足于产品单一的质量,更多的想要品牌带来的附加值。以95后为代表的潮牌服饰异军突起,个性化需求将会随着人们对自身认识的加深越来越趋势化。表达诉求、肯定核心价值以及满足孤独属性,将会是下一个服装业的红利蓝海。
三、可持续时尚将逐步成为主流
服装纺织行业是仅次于石油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环境最严重的行业,为了环境和劳工的保护,将会对纺织服装领域越来越重视。现在行业内对于面料的开发,都非常重视对自然资源的能耗,因此从设计到制造过程中,注重对环境保护的服装更受欢迎。
四、线上线下相互依存
越来越多的服装店将会开启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购买模式,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属优衣库,凭借多渠道线上线下打通的销售模式,多次获得双十一服装类的销售冠军。
五、消费者购物体验感至上
在消费者为核心的时代,服装企业要学会快速聚集粉丝,想要顾客对于一个品牌产生依赖感,除了产品质量过关之外,舒适的购物体验是另一重要因素,服务好顾客才能真正地留住顾客。
我是老赵,一个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生意人,以上是我对于中国实体服装行业的一些观点,文章不足之处欢迎多多指教。
④ 在当前这个经济的大环境中,大家是如何看待服装行业的呢
服装设计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服装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是追求个性化的审美和精神需求。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看待服装行业的相关内容。最近几年是服装业最艰难的几年。销量增长缓慢,获取流量困难等等,让很多服装企业举步维艰。然而,服装行业仍然有很多企业。2016年,化纤、棉纺行业仍存在产能逃逸序列问题。互联网与纺念轮织服装行业融合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构成行业竞争力的5个指标中,除国际市场份额和出口增速优势指数外,指示性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出口占比等3个指标均偏弱,表明行业出口仍处于减速转向的调整期。具体指标来看,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服饰行业国际市场份额为33.09%,比2019年高0.48个百分点,比2018年低0.8个百分点。继续排名第一,份额领先第二的越南25.78个百分点;越南、德国、意大利和土耳其排名第二至第五,其中只有意大利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而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从出口同比来看,虽然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服饰行业出口降幅较2019年深5.4个百分点,但降幅略窄于行业全球整体水平,出口增速优势指数为1.31,连续两年扫除了负值阴霾,全球排名从第86位跃升至第36位。
⑤ 现在服装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衣食住行四大刚需。除了住以外,剩下的衣食行都会因为国民收入逐渐增高而需求增加或变得更多样化。
所以显浅分析来说,行业情况肯定是越来越好。
可是现实却并非如此。我们看到很多服装名企这几年相继倒地,而死因主要还是全球市场竞争下玩不过国外品牌。
这几年以zara(廉价快时尚),nike(功能性服饰),LV(国际奢侈品牌)等国际品牌为首,在全球各地开枝散叶,基本去到哪碾压到哪。
国内李宁,香港佐丹奴,英国玛莎,美国盖普的营业额是每况越下,总裁怎么换都毫无起色。
别说国内了,我早前去东京,也是这些成功企业占据着购物街的重要位置。但是日本还好,因为有无印良品和优衣库挺住。
至于国内品牌...
拼款式更新速度,你输给ZARA (号称一件衣服从设计到门店只需21天)
拼面料舒适合身,你输给优衣库 (服装面料技术的革命家)
拼运动功能性,你输给NIKE (誓要把科技带进球鞋领域)
拼价格低,你输给h&m。。。 (品牌理念就是穿一季就淘汰所以价格一定要喜人)
现在国内品牌能拼的就是砸钱宣传。你看欧时力早年请的模特都是世界最top...米兰达,cara等。试图打造我国的轻奢服饰品牌。但是我觉得,一个品牌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产品上,当你有了最亮眼的产品你才是真正的成功。光靠明星效应恐怕是跑不远的。
衣食行三大消费上。
食,基本上除了方便面外没有外资能做到碾压我们民族企业。我们tm太会吃了。外国人摸不透垄不断啊。所以沙县小食,麻辣小龙虾,麦当劳和味千拉面都能和平相处,满地开花。
行,属于政府干预项目,总在支援和振兴我国车企。
偏偏最后的衣,真的是既没背景又没资源。本来服装审美和工艺的发展我们就比别人起步慢,以前赚的就是人多力(gong)量(zi)大(di),现在工人工资蹭蹭地涨和东南亚国家比已经没优势了,当没有国家政策这个神助攻扶持,于是迅速被成熟的外资看上这片肥沃的土地继而侵蚀。(PS:国家政策神助攻的典型例子就是早年拦截外国先进互联网企业,让民企因此得到了市场份额继而蓬勃发展。)
现在国内部分服装民企,其实还是赚的剥削劳动人民的钱。他们走法律灰色地带走得如鱼得水,一天上10小时以上的班,一周还要上6天班,企业逃税漏税,还没有加班费,年假欠奉,保险不买,奖金双薪缺失等等。
他们把员工的这些福利待遇榨取后终于把成本降低,从而在国际服装巨鳄身上挖取到一点市场份额。
但是好景不长,早些年这些民营企业的春天可能还在国内二三四线城市,毕竟国际品牌没有染指这些地方开分店,谁知各大品牌网店一开,市场份额又被无情地夺走。。。达芙妮也说现在的国民眼界开了,会买国际品牌了,竞争太大生意不好做。。。
如果现在想在国内服装行业创业,小打小闹做做网红款肯定没问题,但是真要做品牌,没有敏感的市场需求感知力或者产品创造力,要付的开发费用宣传费不知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你看远处的凡客正用无比哀怨的眼神默默地注视着你。
或许考虑下曲线救国? 美特斯邦威都跑去做有范app了。自创一个搜索引擎,想模仿ASOS然后想杀出一条血路。现在还未见成效。但是至少有在努力。
我们也可以跨领域学习立白和蓝月亮集团。他们就是了解国内消费者痛点后开发产品的成功案例。
十年前左右宝洁和联合利华也是霸占了我们日化市场绝大部分江山。但是立白集团凭借着主攻手洗洗洁精(保护双手),蓝月亮主攻浓缩洗衣液(节省用量),成功把该领域的份额抢回来。或者我们真的需要更专注地做好一种商品,挖掘用户的痛点或者填补外国企业未发现的国人消费习惯,再者可以专注做还未被国外品牌入侵的领域,例如棉麻森女服饰,40岁左右的男女服饰等。
⑥ 服装业 未来的几个发展趋势
不管对国内品牌,还是国外品牌来说,2019年并不是最好的一年。有人高调辉煌,也有人暗淡离场。
甚至还有人放话说:2019年,别开服装店了!
这样的话未免也太偏激。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及时规整。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根据去年的事件分析今年的趋势,并以此对自己的品牌进行迭代,让自己越做越好!
时不待人,2019年都已经过去了二分之一,我们来看看2019下半年的服装业趋势。好好看,千万别掉队!
01国潮夺目,运动品牌飞驰
运动品牌的崛起,向潮牌的靠近,是近两年最为明显的趋势之一。
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运动服饰行业规模为1045亿元,同比增长9.77%。到了2018年,则达到1147亿元,同比增长9.76%。
可想而知,到了2019年,这将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
算上今年,李宁已经是三登国际时装周了;
安踏也毫不示弱,收购眼光一如既往的犀利独到:从FILA到芬兰体育巨头AmerSports,正式向世界宣告中国运动品牌的崛起!
我们的国产运动品牌,正在以飞速追赶Nike、Adidas。不仅是产品外形的升级迭代,更多的是质量上的紧追猛赶!
再来看以前曾被嗤之以鼻的潮牌,如今也是打了漂亮的翻身仗--
太平鸟玩转跨界虏获一票粉丝;
淘品牌出身的花笙记竟也成了各路明星大佬的首选;
冠希哥的CLOT更是用一次又一次中国风的设计震惊世界!
当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运动品牌与潮牌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毫不夸张地说,2019年,中国运动、潮牌市场正在全面爆发!
02品牌文化决定消费者去留
从PhilippPlein抄袭到潮牌MLGB因名字掀起的轩然大波,哪一个不是受到强烈抵制。不难看出,如今品牌作死真的只是一念之间的事儿。
而消费者也越来越看重品牌的文化,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待人处事的态度。最明显的差距就是今年年初两大品牌给出的贺岁片--巴宝莉的诡异画风被全网吐槽,优衣库则好评满满。
新春洋溢的优衣库贺岁片:光是一则广告,就能左右顾客对品牌的看法,何况是品牌背后的文化呢?
03品质优先,快时尚逐渐没落
不是我唱衰快时尚,只能说:靠快产争流量的时代,逐渐消失了。曾经风光一时的各大快时尚品牌,纷纷进入寒冬时期--
Topshop亏损,与中国合伙人解散,退出中国市场;
NewLook业绩不佳,关店潮,退出中国市场;
H&MNyden业务重组,CEO辞职;
GAP退出澳大利亚市场,关店潮,关闭第五大道核心旗舰店;
Forever21退出法国市场;
……
几天前,时尚机构Threp也发布了一组数据,更是力证快时尚之路有多难走--
有25%的女性消费者表示将从2019年开始不再购买快时尚服饰。其中大部分为年轻消费者。
有40%的受访千禧一代表示会停止购买快时尚品牌产品。年龄在18岁至21岁的受访者中,有54%决定购买质量更高的产品。
如今,消费者已经不单单满足于美的需求,更多的是在乎质的保障。即便是90后、乃至于00后,都是如此的消费观念。
所以,2019年,光靠'快'已经不够了,脚踏实地才是发家硬道理。
04线上加速线下融合
纵观国内外服饰零售市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
优衣库:消费者线上下单后,线下数百家门店支持24小时内便捷取货;
太平鸟:通过商品、支付等维度打通,支持门店扫码购、门店自提等新业务;
男装品牌CommonGender,更是一上市就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全渠道销售模式
到了2019年,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或是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等模式已经成为服装业的大趋势。
05短视频、直播盛行,赚钱新路出现
如今短视频大行其道,比如抖音。
不少人也发现其庞大的流量能为己所用,很多品牌已经开始从短视频平台导流,就连茵曼、Dior这样的大牌都入驻了抖音。
互联网如此普及的现在,过硬的产品固然有能耐,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也是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
年轻人在哪,哪就有流量,哪流量多,广告投放目标就在哪。
短视频和直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将会成为未来5年里最火爆的宣传模式。
06个性化、定制化转变
当所有信息都触手可得,消费者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他们会更希望能够基于个人需求来自己掌控购物。
且随着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的喜好、习惯和需求都有着新的特点:更注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未来品牌可以以大数据为依托,针对个体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就像服装Stitch,已经开始根据算法和造型师建议,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装与配饰推荐--
在Stitch买衣服,你只需要登陆它的网站,填写一个关于个人时尚偏好的问卷调查,包括尺码,颜色,样式等。
有了这些信息,StitchFix的专业时尚师,就会人工挑选5套服饰组合搭配,免费寄给你。
然后你可以在家试穿,把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免费回邮即可。款项就由StitchFix自动从信用卡里扣除。
这种算法式个性定制,让StitchFix光在2018年一年,就赚了3800万美元!
07底线重视,品牌集体下沉
一边是几近饱和的一二线市场,一边是还未完全开发的的三四线城市,对国内服装来说,三四线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块诱人的蛋糕。
成立三年即登陆纳斯达克的拼多多,率先撬开了下沉市场的大门。紧接着,趣头条的上市又再次证明了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品牌下沉。
除了早期在三四线市场发家的海澜之家、安踏、森马、以纯等本土品牌外,很多一二线品牌也开始来分一杯羹:
拉夏贝尔计划在3年内募资新开店3000余个,重点投向二三线及以下城市,进一步提升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力度。
08颜值第一,产品店铺缺一不可
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颜值,也越来越愿意把消费支出花在,给自己带来美的感受与体验的商品和店铺上。
现在店铺同质化特别严重,差异性不大。所以,产品上很难给到顾客新鲜感和奇特感......
正是因为这样,现在的店铺如果不在空间和视觉上为顾客制造新奇的美感,就很难在同品类中突出。所以,美已然成为了各大店铺最强的竞争力。
⑦ 未来服装行业前景怎样
衣服购买量下滑
衣服购买量下滑,一方面人们服装消费频率下降,一方面由于一些品类的价格上涨影响了购买量。这也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服装销量与服装支出变化相吻合。常规的面料与工艺是无法向消费者解释服装上涨的原因的,只有不常见新型面料以及特殊工艺才能让消费者坦然接受服装大幅涨价。
人们购买衣服的确更少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第四季度起,服装和布的销售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服装销售量2018年是540.6亿件,相较2017年的719.1亿件下降了24.8%。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四个季度累计服装销售达到306.9亿件,2017年下降至283.3亿件。2019年上半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服装销量为102.7亿件。
2016-2019年H1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服装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6年零售额增速为6.6%)
其中,男装销售单价上涨4.6%,涨幅较2017年加快2.4个百分点;女装销售单价上涨7.1%,涨幅较2017年提高7.7%;童装销售单价上涨10.5%,涨幅较2017年回落2.1%。
邹志丹分析认为,销量下降对应支出增长,背后一定是单件衣服的销售价格大幅上涨。
时尚、快销、个性等服饰消费观念的流行,改变了整个服装消费市场。以往常出的爆款服装,动辄几万件、几十万件的销量,在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新一代的消费者是不愿意与别人撞衫的,都希望自己的服装是个人定制、独一无二。
新的消费理念迅速反馈到服装企业,随即生产模式由大而全变成小而精。重视设计原创,追求面料特殊、颜色新颖,已经逐渐成为前沿服装企业的发展准则。服装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新式服装上,但却很难像以前那样大量投产来冲淡创新成本、扩大受益,于是只能通过大幅提高单件服装的销售价格。
这也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服装销量与服装支出变化相吻合。单件服装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其实还蕴含着一个现象,就是在面料上服装企业会提出新的要求。常规的面料与工艺是无法向消费者解释服装上涨的原因的,只有不常见新型面料以及特殊工艺才能让消费者坦然接受服装大幅涨价。
对于纺织行业来说也应该察觉到这种变化并作出及时调整,要敢于探索创新,而不是在老品种和自己熟悉的领域固步自封。邹志丹说道。
3、未来发展新趋势分析
线上与线下的互融互通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新零售将成为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邹志丹告诉记者,服装智慧门店将是服装行业发展新零售的必然途径。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及其消费观念的转变,一方面中国服装零售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起伏不定,另一方面数字化时代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交流方式的转变引发了服装零售业态变革,服装零售线下线下融合趋势愈加明显。
服饰零售数字化是服饰未来零售的必由之路,其本质是以消费者为驱动,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进行产业链全面数字化升级,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最终实现效率与体验的提升。
在消费者服装偏好方面,新星消费群体崛起的过程中,企业已无法像过去捕捉60、70、80年代消费群体偏好那样对90后00后消费群体标签化。因此,这意味着新一轮消费升级更加多变、多元、多维。
中国服装协会指出,个性化、细分化、差异化的生活形态导致品牌诉求无法统一,众多服装品牌会推出年轻化、风格化的副线品牌,更多小而美的小众品牌受到青睐,年轻化、高端化逐渐成为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服装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