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法旗袍的裁剪与制作教程
古法旗袍的裁剪与制作教程如下:
本次所制作旗袍材质为雪纺映花,所需原料如下:
(1)面料:透明真丝雪纺30D厚度。
(2)里料:真丝双绉18姆米厚度。
(3)蕾丝:氨纶弹力蕾丝。
(4)扣子:扣头为凤眼琉璃珠。
(5)绲边:真丝素绉缎18姆米厚度。
1、整烫所用面里料及配料,使真丝面料达到稳定性。
传统旗袍的制作一直都让人觉得蒙着一层面纱,好像老的旗袍师傅手上不用任何高科技武器,凭借一双手、一把剪刀、一个熨斗、一根手针、就可以让丝滑柔软的面料变成一件有型有款的高档旗袍。
B. 如何制作旗袍
旗袍的制作过程与造其他衣服的过程是大同小异,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选择布料和款式。制作的工序主要分为三个部份:裁剪,画图和绣花。传统的旗袍通常较长到脚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盖对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大量运用各种镶边、滚边和嵌边等常用的特殊工艺手法来装饰旗袍(单色镶边、单色滚边、滚嵌滚、嵌边、混合滚、三色镶边)。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钮装饰也极具特色,旗袍花钮具有其它服装上钮扣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钮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装饰品,花钮设于旗袍领部、襟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采用的图案,多为古色古乡的龙、凤、孔雀、福、绿、寿、喜、吉祥如意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
另外绣花、手绘也是旗袍装饰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法,它是我国传统的绣花工艺及国画艺术,用国汇点缀国服,可谓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一、检查裁片
在缝制前对面、里的裁片逐一检查质量和数量,并依次放整齐。
二、做缝制标记
可根据面料状况及部位,选用做标记的方法:线丁、粉印、眼刀、针眼。
1.前片 省位、腰节位、开衩位、装领缺口、纽扣位、装拉链位、下摆贴边。
2.后片 省位、腰节位、开衩位、装拉链位、下摆贴边。
3.袖片 袖口贴边、袖山对位点。
三、缉省 烫省
1.缉省 按缝制标记缉省,尽量与人体体型相吻合。
2.烫省 高档面料精加工省缝不烫倒,要从中间分烫,省尖不歪斜。中低档面料省缝倒向中缝线。胸部烫出胖势,腰节位拔开,使省缝平服不起吊。并针对面料特性选择温度,以及干烫或湿烫。
四、归拔衣片
由于传统旗袍结构线的特点。仅靠摆缝及收省难以达到合体目的,应通过归拔工艺进一步造型,使衣片尽量与体型特征相吻合。但是,由于面料原因有些面料归拔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面料耐热性差不宜归拔。
1.归拔前衣片
(1)归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点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时归拢前腰部,使前片中线呈曲线形。
(2)归拔摆缝。摆缝腰节拔开,归到腰节处,摆缝臀部归拢,使前身腰部均匀地吸进,臀部均匀隆起。
(3)归拔肩缝部位。拔开前肩缝,使肩缝自然朝前弯曲,符合人体特征。
2.归拔后衣片
(1)归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时归拢后腰部,使后片中线也呈曲线形。
(2)归拔摆缝。摆缝腰节拔开,归到腰节处,摆缝臀部归拢,使后身腰部均匀地吸进,臀部均匀隆起。
(3)归拔肩缝部位。归拢后肩缝满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采用收肩省的方法来解决。
(4)归拔袖窿部位。后袖窿弧线处稍作归拢,使袖窿圆顺不还口。
五、敷牵带
牵带选用薄型有纺直丝黏合衬,宽1.2cm左右,粘贴时净缝居中,敷牵带的松紧要符合归拔要求。
1.敷前片牵带。前片牵带敷在开襟一边,开襟上口是斜丝绺容易还口,所以敷牵带。开襟摆缝处从袖窿开始沿摆缝粘到拉链位以下1.2cm处。
2.敷后片牵带。后片牵带敷在摆缝处,从袖窿开始粘贴到开衩口,胸部及臀部牵带略紧。
六、滚边
由于当前旗袍制作工艺不尽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制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暗线滚边(传统手工工艺,现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夹里部位的毛缝滚边
(1)将衣片毛缝折光,开衩处剪一眼刀至净粉0.1cm处。
(2)滚条与衣片正面相对,缉线0.4~0.5cm。
(3)将滚条翻转、翻足。
(4)将滚条包转、包足。
(5)将滚条反面与大身缲牢,但不能缲到正面。
(6)将夹里盖过缲线与滚条缲牢(该工序在复夹里中完成)。
方法二:无夹里部位的毛缝滚边
(1)折转衣片毛缝与缉滚条同方法一。
(2)衣片毛缝沿缝头翻转,翻足;滚条毛缝按滚边宽度折光。
(3)将折光后的滚条包转,包足。
(4)将滚条反面与大身缲牢,但不能缲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点是:滚边饱满、完整、针迹无外露。
方法三:净缝滚边
注意:若面料易脱丝不要选择该法滚边。特点:平薄、完整、细腻。
方法四:转角处的净缝滚边
(1)滚条缉到转角处应先折转后缉线。注意应向摆缝方向折转,不应向底边方向折转。
(2)将滚条翻转、包足到反面。
2.用明线滚边(机缝法)
一般滚边部位为净缝(现在该法采用较多)。特点:速度快、效率高。
3.细镶滚
(1)滚条边折光。
(2)将滚条折光边与衣片折光边放齐,缉0.2cm左右,使滚边饱满,呈圆形。
(3)将滚条翻转、包足后,正面在漏落缝中用拱止口的针法将滚条固定。
特点:滚条特别窄,在0.2cm左右,具有纤秀美。
4.滚嵌线(外嵌圆嵌法)
外嵌线制作方法中,将嵌条内衬有线绳,因而呈圆形。
特点:嵌线窄,0.2cm左右,线条舒展、饱满、纤秀。因全部采用机缝法,所以效率高(现在采用较多)。
以上几种滚边方法可根据面料风格、厚薄、及审美特点合理选择。
七、合肩缝,装袖
1.合肩缝
将前、后衣片正面相对,前片放上层,肩缝对齐,缉线0.8~1cm,后肩缝靠近颈肩点1/3处略有吃势。缉好后根据面料的厚薄烫分缝或倒缝。注意不得拉还肩缝。
2.装袖
(1)袖口滚边。方法与摆缝开衩处相同。
(2)抽袖山吃势。方法同女衬衫。
(3)装袖。方法同女衬衫。
八、做夹里
1.夹里收省,合肩缝,装袖夹里
将夹里省缉好,缝合肩缝夹里,再装袖夹里。分别烫倒缝,省缝倒向中缝,肩缝向后身坐倒,烫平。
2.缲(或缉)下摆贴边
将前后夹里摆缝对齐,底边缝头折光,用手针将夹里下摆贴边缲牢,针距0.3cm,或用机缝将下摆贴边缉牢。夹里下摆比衣片下摆短1cm。
九、复夹里
1.复小襟夹里
小襟衣片与夹里正面相对,肩缝、领口比齐、放平,沿领口下端缉至小襟下口,然后将正面翻出烫平。若无夹里,小襟下口加贴边。贴边与衣片正面相叠,按所留缝份缉缝,贴边略松,贴边扣转,翻正,拐角方正,坐进0.1cm烫平,贴边反面用手针缲牢。
2.复前片夹里
将大襟衣片与夹里反面相对,夹里在上,肩缝及开衩处眼刀对齐,摆平。将夹里大襟处及左右摆缝开衩处缝头折光,盖过滚边缉线,手工缲牢,针距0.3cm。若无夹里,大襟开襟部位加贴边或滚边。
3.复后片夹里
方法与复前片夹里相同。注意后片夹里摆缝开衩处留1cm缝头不缲牢。
十、合摆缝、袖缝
1.合缉摆缝、袖缝
方法一:将前衣片套入后衣片中,前后衣片分别正面相对,反面向外,缝头对齐,沿净缝缉线。装拉链一边缉至拉链封口处。缝好后将衣片翻出,缝头向后片坐倒。注意面子、里子前后顺序要放正确。
方法二:面子、里子分别缉缝,面子分缝,里子坐倒缝。
2.缲袖口夹里
将袖口夹里折光,盖过滚边缉线,缲牢。袖口缝合处将后袖缝头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缝折转、包光、缲牢。
十一、做领,装领
1.做领面
(1)将净领衬烫在领面的反面。
(2)将领面上口沿衬边沿包转。
(3)将滚条缉在领面上口,包转、缲牢,并做好装领对位标记。
2.装领
(1)装领面。领面与领口正面相对,领面在上,从左襟开始起针沿领衬下沿缉线。注意领子两端要上足,各对位点准确,线条顺直,左右对称。
(2)装领里。首先检查领面装好后领圈是否圆顺、平服,若不圆顺应及时修正,修正后复领里。将领里缝头折光,复在领面反面缲牢。注意领里略紧于面子。
十二、做纽扣,钉纽扣
1.做纽袢条
方法一:将2 cm左右的斜条两边毛口向里折成四层,手工缲牢。如果是薄料可将斜料裁宽,折成六层或八层,也可在斜条中衬几根纱线,使其饱满,厚料就不必加线了。为了便于盘花造型保形,缲纽袢时经常加入细铜丝。
方法二:
(1)斜条正面对折,缉线一道。
(2)翻正纽袢。为方便翻正,可在缉线前夹入线绳一根,牵拉线绳翻正更加方便。
方法三:将薄斜条料反面刮浆烫干,毛口向里折成四层,并将铜丝加进四层中间,再沿边缉明线一道。
2.做扣坨和纽袢
用纽袢条制作。制作方法。
3.盘花
盘花是将纽袢条盘结成所需的各种形状,用线钉好即是盘花。琵琶纽盘结的方法步骤。盘花纽扣的规格、大小可根据款式和花形确定,应注意比例协调。
盘花造型较多,有的造型复杂。现将几种简单花形单线示意如下,供练习使用(用单线便于分辨线路)。
4.钉盘花纽
(1)钉扣位置:第一副扣钉在领头下,第二副扣钉在大襟转弯处,第三副扣钉在大襟下端。
(2)钉扣方法:小襟格钉纽袢,大襟格钉扣坨,用细密针缝牢,纽袢条两端要折光藏在盘花下面。装隐形拉链可不钉第三副扣,拉链装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长度与纽袢长度应在扣好后对位正确;第二副扣角度应考虑美观,及受重力影响而出现的不平问题。
十三、整烫
整烫前修剪线头,清洗污渍。
1.整烫目的
平整,符合人体体形特征。
2.整烫顺序
先烫里子,后烫面子,先烫上面(肩部),后烫下面(折边部位),先烫附件(如袖子),后烫主件(如衣身)。
3.整烫步骤
袖口→袖缝→摆缝→肩缝→衣身→下摆→领子
熨烫时应根据面料性能合理选择温度、湿烫或干烫、时间、压力。熨烫时要盖布,尽量避免直烫。丝绒面料不能直接压烫,只能用蒸汽喷烫,避免倒毛而产生极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线条美,所以现今的旗袍都是收紧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尽量表现出来。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装,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裙都绲有较宽的花
C. 旗袍裁剪图解与制作方法
旗袍裁剪图解与制作方法如下:
1、款式要点。
旗袍,有一种恬淡的华丽在其中。那种宁静与宽容之美,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拥有的。它是那么紧致、细密,用丝绸或者锦缎,裁制成各式各样的旗袍,再配上小立领,缝上别致、精巧的盘花扣,真是挡也挡不住那洋溢的美丽。即便用最普通的碎花棉布,裁剪得体,那紧束的腰身,流畅的线条,也一样让人心驰神往。
D. 如何做一条旗袍 旗袍的制作方法
1、首先准备绸缎、蕾丝;
2、按照版型画出合适的纸板,然后画到布上;
3、在裁布之前烫上牵条,可以避免布料变形;
4、登缝纫机,首先开始车缝省,然后收腰,做胸型隆起的位置,按照版型纸样制作;
5、然后开始把各个衣片车缝在一起;
6、盘扣的话,可以在某宝买,也可以找资源自己做。
7、最后,把盘扣缝在旗袍上,然后,一件旗袍就做好了。
E. 制作旗袍的简单方法
制作旗袍的简单方法如下:
1、平缝是将双层布料正面相对叠合,针从右向左缝,间隔 0.2~0.3cm构成针迹,每扰唯一针大约 0.5cm左右。
由于旗袍的面料多选用丝绸,因此在旗袍的制作工艺中,手针缝制占有相当的比重。手针工艺是旗袍缝纫的基础工艺,能代替缝纫机尚不能完成的技能,并且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
F. 旗袍裁剪图解与制作方法
旗袍裁剪图解与制作方法如下:
1、折料:先把两边的布边面朝里对折,左边预留贴边3厘米,然后按衣长尺寸+2厘米画一条衣长线,即折肩线。
2、偏襟:将上边一层布料的左右两端(连折肩线边)向下偏出2.5厘米,使上层布料往下移动,这样底边两端的上层比下层布料多出5厘米左右,而折肩线底边的上层布料比下层布料则多出2.5厘米左右。
5、挖大襟和拨襟:按已画好的大襟线,掀起最上一层布料,用剪刀沿着大襟弧线剪至领口深处,再沿前中心线剪至折肩线止。剪好后将里襟掀起折到右边,再从里襟领口内剪两个弧型刀口,不要超过3.5厘米。然后将里襟领口用手握住A处用熨斗向上抻拔开,注意不要抻破领口。
6、折回里襟:把已抻拔好的里襟对齐里层折肩线,把里襟折回还原铺平,使里襟领口深处与大襟重叠1.3—1.5厘米,胸围处重叠3—5厘米。
7、画裁:按以上拔好的里襟和还原铺平后的衣身核对衣长尺寸,进行画裁。
G. 最简单的旗袍做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的做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中的要领却不曾改变,那就是精细。首先,旗袍面料的选择很有讲究,真丝的柔软贴身,织锦的硬挺大方,全棉的舒适价廉,选择合适的面料是做旗袍的首要步骤。
其次是做工。老早做旗袍,最讲究的是师傅的手工。就说盘扣,缠好一个经常要2、3个小时,盘扣的花色很多,要根据客人的年龄、穿着的时节以及出席的场合进行搭配。春节配如意扣、凤尾扣,老太太过生日配寿字扣,年轻女人喜欢简单柔美的兰花扣、盘香扣。讲究的客人,会要求随月份不同搭配旗袍上盘扣的花型,一年12变。一件全手工的旗袍,往往需要制作一个多星期。
1938年的海外旗袍,高领而低摆,开衩至膝,袍身紧窄修长且无袖,更显穿着者的婀娜身段,两道滚边十分细巧精制。
电影里那种6、7厘米的高领其实现实生活中做的人很少,8·13事件前,高领流行过一段时间。不过高领穿起来实在不舒服,转个头人要跟着一起转过去。一般人平时都穿低领,一粒扣子就够了。到了现在有的旗袍连这个扣子都省去,为了穿得更舒服。
做一件旗袍要量26个尺寸,一点也马虎不得。旗袍一般都是必须做得正正好好,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给人量身要非常仔细。
H. 旗袍的制作工艺
旗袍是森喊中国传统女装之一,它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步骤,以下是旗袍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剪裁:根据尺寸和设计师要求,将面料按照裁剪大师门吊摆、标记、剪裁等工序进行裁剪。
打版:按照设计图纸,制作旗袍版型,再将版型通过打版机进行细化和调整。
下料:将版型拓印纸固定到面料上,根据版型剪裁下料。
缝制:将面料片缝制在一起,压平、蒸熨,整合整个型体。
花鸟绣等工艺:根据不同旗袍风格和款式,需要进行不同的手工艺升橡处理,比如花鸟绣、绣球、金银线处理等。
筒身制作:用海绵、泡棉和内衬将裙身特殊饰部分进行整合。
衬裙制作:制作衬裙,使旗袍达到舒适度。
成衣整理:对旗袍整体进行调整、整理、蒸馏等最终工序的处理。
以上是旗吵春旁袍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技术娴熟的专业人员的手工操作,才能制作出优质的旗袍。
I. 旗袍怎么做
旗袍做法如下:
工具/原料:面料、缝纫机、剪刀。
方法/步骤:
第一步,我们准备旗袍面料,最好使用花素全棉府绸或涤棉面料。
第二步,我们画出裁剪图,按照版型公式画出合适的纸板,然后画到布上。
第三步,按照画出的模型进行裁剪,裁布之前可以烫上牵条,可以避免布料变形。
旗袍,又称褀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虽然其定义和产生汪改型的时间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在中华民国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中华民困猜国政府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颁布了《服制条例》,将汉女传统袄裙以及旗袍定为了女子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