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摄好穿旗袍的女生?
阿恺纪实分享实在摄影知识与感悟,我喜欢一边欣赏美女,一边聊点摄影。
旗袍 是具有中国代表性的女性服装,要拍好穿旗袍的女生,我觉得需要对旗袍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现代旗袍是源自对清代与近代旗袍的改进,总体而言,旗袍是越改越短了,连文化的气息也少了。
要想拍出旗袍的美,将穿旗袍的女生拍得美丽而耐看,我觉得需要上点心,多 从传统文化上吸取一些养分。
旗袍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重要服饰之一。它是具有着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 的服饰,其做工与款式很符合中国女性的特点,对于表现 传统中国女性的美 有独特的作用。旗袍可以说是东方美的一种体现,对于表现中国女人的韵味很有意义。
我对于服装的理解是: 服装与人一样是有自己的个性与气质的,人穿着服饰是服装与人的共同合作。 相同或相似的气质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反之人与服装的气质与特点相驳则会减分。
要拍好穿旗袍的女生可以从几方面着手:
1.选择合适的旗袍服装
旗袍虽然没有其他服装那么多的款式与类型,但是是否合适需要结合人的性格与气质来选。
旗袍的颜色、图案、材料、质地、款式等应该与拍摄的主题相适应。
拍年轻女孩千万不可穿大红大绿的深色旗袍,否则容易显老、显成熟。长款的比短款的旗袍更容易表现优雅,合身的比宽松的 更容易表显美感。
2.选择适合的拍摄场景
服装决定风格,风格影响拍摄场景的选择。旗袍属于中国传统服饰,因此拍摄场景也要注意中国的传统元素,适合古代与近代场景,不适合拍摄现代场景。
拍摄旗袍的场景可以选在古镇、老屋、江南园林场景等,总之要有一定的传统感觉。实在找不着适合的场景,可以拍摄少有现代元素的绿色植被,或者纯色背景等。
3.关于道具的使用与美姿
我觉得拍摄旗袍服装要根据拍摄的主题与需要选择道具,不是必须要用道具的。有一个误区是但凡拍摄古装类的服装都要用道具,扇子、伞这些是可以搭配古装类服装使用的道具,但是不要为了使用道具而是用道具。旗袍本身的美就是一种文化的美,表现传统中国女性的含蓄之美。道具用好了是亮点,用的不好是减分的。
拍摄旗袍要注意美姿动作要优雅而自然,不要太刻意的表现女性的曲线之美,否则反而容易做作。拍旗袍时还是要从文化入手,从手形、仪态、眼神等细节入手以表现优雅气质与内涵为主。
4.拍摄主题与风格要注意是否合适
旗袍是一种比较有文化特质的服装,所以不要违背服饰本身的文化特质,拍摄主题与风格要与服装相匹配。
我对于那些用旗袍拍摄性感的风格是比较反感的,性感是可以拍,但是要拍摄旗袍含蓄的美。旗袍可以拍出女性古典的优雅、含蓄的美、动人的妩媚等,当然也可以拍出 时尚 感。传统的也是 时尚 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如何拍摄好穿旗袍的女生?你有什么样的经验?
我觉得应该从四个地方下手,第一个考虑的就是服装,第二个考虑的是地点,第三个考虑的是姿态,第四个考虑的主题风格。
服装的选择至关重要
拍摄旗袍女生,衣服好不好合适不合适对于拍摄的成片非常重要,好的旗袍贴身合体穿在身上可以展现女人的线条,衣服不能大不能小,要合适。
我见过很多拍摄这样的题材模特不怎么注意服装的细节,穿上感觉松松垮垮怎么拍都不出效果,这个问题一定要注意,想要拍好旗袍女生,服装的大小和款式非常重要。
拍摄地点的选择 场景选择尽量选择古建筑,这样的场景适合旗袍的这个主题,这个细节不注意找一个比较现代的场景就有点不搭了,效果不会太好。
模特的姿态
模特如何站如何表现也非常重要,摄影师尽量引导女生贴近拍摄的主题,姿态柔美不做作,实在不行可以找一些样片让模特模仿,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作品质量。
摄影师还要幽默点打开尴尬的局面,让女生跟你非常热情熟悉,你们之间好像是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不能干巴巴的拍摄,表情姿态都不自然。
主题风格的选择拍摄前尽量跟模特说清楚今天拍摄的主题,是古风还是民国风,这样你在拍摄的时候脑子中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拍偏了,模特也会按主题发挥,没有主题的拍摄会非常乱,最后片子不成体系。
在公园路过所拍,因当时有点事随便拍了三张便离开了,也没什么经验。
馆主来了,我是无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拍摄穿旗袍的女孩,对每一个摄影者来说,都是一场很好的体验。
但是,体验再好,关键还是要拿出能让自己和模特都满意的作品。
如何去拍好每一张穿旗袍的写真照,在无月看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模特要选合适的 拍摄旗袍照,模特是整场拍摄的灵魂,所以,模特的质量至关重要。
旗袍是修身,甚至贴身剪裁的服饰,非常适合东方女性的身材。
针对旗袍,选择模特时,要注意满足以下几点:
身材高挑,只有高挑的身材才能衬托出旗袍的质感。
曲线玲珑,平脊的身材是撑不起旗袍的。
有美妙的臀部至大腿曲线,旗袍一般都是高开叉,因此这一段的曲线非常重要。
-2-服装一定要剪裁贴身服装一定要按模特的身材来剪裁。
一定要贴身,如果旗袍不贴身,穿在身上空荡荡或者勒的太紧,都不适宜。
只有量体裁衣的旗袍才能拍出质感。
-3-注意配合光照角度这些都是技术方面的因素,相信一个有经验的摄影师都能很好做到这一点。
无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拍摄穿旗袍前期的准备非常重要,拍摄过程中的美姿和平常拍摄人像区别不大。
01
现在有不少楼盘开盘的时候会请穿旗袍的大妈去拍照宣传,从摄影角度来讲,我觉得以售楼大厅和楼盘做背景拍摄的旗袍人像很不搭。
02
选择好拍摄地点,还要考虑拍摄道具,一般道具搭配油纸伞、古扇、古筝乐器等。拍摄人像运用道具让模特有更多的摆姿动作,也增添画面意境。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穿高跟鞋,不然模特气质会大打折扣。
03
拍摄时候的摆姿与平常拍摄人像差别不大,有一点建议是人物与环境融合,充分利用古色的环境突出人物,运用走廊的引导线构图、木质门窗的框架构图等。
引导线构图,增加画面纵深感,照片更加立体:
框架式构图,突出主体,营造神秘气氛:
我喜欢拍出旗袍女人的优雅,知性,与贵族气质,不喜欢拍千篇一律的风尘打扮的旗袍[偷笑][偷笑]
旗袍文化是民国时期一个典型的缩影,旗袍的设计结合中式的风格和西式的审美,注重突出女性的身体曲线。特色是把女性端庄、婉媚和含蓄的特点彰显出来。
发展至今,旗袍的样式花色都逐渐繁多。虽然它的鼎盛时代已经远去,但随复古风尚的流行,旗袍又重新演绎昔日的精彩。近几年,旗袍在国际时装中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交际场合。而我们试图把中国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旗袍,从清朝到民国之间的变化加以归纳,并且分析调查旗袍的现状,在结合实际提出旗袍的变化特点,使其能够在 时尚 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旗袍文化是民国时期一个典型的缩影,旗袍的设计结合中式的风格和西式的审美,注重突出女性的身体曲线。特色是把女性端庄、婉媚和含蓄的特点彰显出来。因此,我们在拍摄民国旗袍复古怀旧风格主题人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模特的选择
要恰当的表现出民国时期那些敢于解放自我的女性先驱们的知性风采,在选择模特时候就要在模特的气质上下功夫。而下面为大家带来的这组片子的模特本来就是一位端庄、知性的都市女性,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对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喜爱。因此在气质和外形上,就无形中与民国的知性女性有着一些神似和形似。
二、场景的选择、道具的运用
拍摄拍摄这类复古、怀旧的人像,最佳去处有仿古的书院、四合院、茶楼、古镇和园林等等,不一而足。得益于近年来大肆新建的古镇和茶楼等,这方面的场景应该是非常好找的,就算是一般的仿古茶楼也是非常愿意咱们去拍片,这也算是一种宣传。
道具的选择上切忌一定要遵循 历史 背景的真实性,代表同时期的人文文化和风俗,道具可以选择:笔墨纸砚、礼帽、纸扇、书桌、茶几等。
旗袍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勾勒女人的完美曲线 展现出女人温柔似水的魅力 对身材的要求相对更高一些 再一个背景的选择也很重要 想要拍摄出温婉细腻的感觉 选择一处昏黄的街灯下,一条寂静的老街 一片茂密的竹林或古老的具有时代感的城墙下 穿着一袭淡雅的旗袍,站在那里衬托出女子静谧的美好;想要拍摄出一种具有 时尚 气息的风格 旗袍也不是未尝不可的 一抹张扬的妆容 诱人的红唇 一袭色彩艳丽的紧身旗袍 可短可长 站在卢浮宫里 走在人潮传动的上海都市街头 夜晚的酒吧 也可透出一种 时尚 的气息
要拍摄好穿旗袍的女生,首先要明白,旗袍的特点以及旗袍能给女性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或者说是旗袍能凸显女性的什么美,弄明白这点,针对拍摄就行。
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
穿旗袍的女子,气质上应该是温婉娴静,婉约妩媚,腹有诗书,暗香浮动。
那如何拍摄这一类的女性呢?我个人觉得,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这是复古怀旧的人像,最佳的拍摄地点应该是仿古的书院,四合院,茶楼,古镇和园林等等有古风特点的地方。
颜色对比上也可以将最后的照片调成黑白的。因为黑白照片比彩色照片更能体现 历史 感和成就感,搭配旗袍更有年代感。
在构图方面,半身照可以选择半侧面拍摄,穿上旗袍充分展现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穿着旗袍优雅的坐姿拍摄,从侧面拍摄会显得人更加的修长,更加的优雅。
如果近镜头拍摄,需要精致的妆容配合,而且妆容需要复古,发型也需要复古,这样才会使整个的照片看上去更加的协调好看,精致。
另外,被拍者选对合适的旗袍,也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旗袍对女性身材的要求比较高,对个人的气质要求也比较高,嗯,要选对适合自己的旗袍款式和颜色,另外要搭配好合适的鞋子,要尽量避免黑色的鞋子选择绣花鞋比较合适。
最后还要注意一点,嗯,旗袍美照,要选择对合适的道具。比如油纸伞,扇子,琵琶,二胡,古琴等。
② 最经典的画作
最经典的画作
最经典的画作,每天都有数百万幅画作展示在各个城市的博物馆中,但只有少数画作会让人们的灵魂产生共鸣。有的画家所画出来的画是非常经典的,下面是最经典的画作。
10、惠斯勒的母亲
它最初被称为灰色和黑色的安排:艺术家的母亲。这是美国出生的画家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于1871年绘制的一幅油画。它被认为是美国以外的美国人画的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
9、戴珍珠耳环的女孩
它被许多人称为“荷兰蒙娜丽莎”和“北方的蒙娜丽莎”。它于1665年由荷兰艺术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绘制,这是一幅油画,展示了一个头巾和珍珠耳环的女孩。这幅画中的女孩被认为是维米尔的长女玛丽亚。她创建时大约十二或十三岁。
8、三位音乐家
乍一看,三位音乐家看起来像拼贴画,但实际上我是一幅油画。它是由西班牙艺术家Pablo Picasso在1921年绘制的。Pablo Picasso实际上画了两幅相似的画作,他们都互相称为三位音乐家。
7、记忆的持久性
它是由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于1931年绘制的。它被认为是最好的艺术品之一,或者你可以说是全球最著名的画作之一。这幅画的基本思想是让人们思考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花时间的方式。
6、呐喊
它于1893年由爱德华·蒙克绘制。他只在纸板上使用油和蜡笔画,以画出他最著名的作品。它基本上描绘了大自然的尖叫。这幅画展示了对景观的表现和痛苦的表达。橙色的天空可以在背景中看到。
5、亚当的创造
亚当的创造由米开朗基罗在1508年至1512年间绘制。它被放置在梵蒂冈城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这幅画基本上描绘了“创世记”中的圣经创作叙事。它展示了上帝如何赋予第一个人亚当生命。
4、格尔尼卡
这幅画的灵感来自对西班牙格尔尼卡的轰炸。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巴勃罗·毕加索在完成了这幅画作。西班牙政府委托这幅画作为战争的苦难,但后来它成为和平的象征。
3、最后的晚餐
它是15世纪名画之一,由莱昂纳多达芬奇绘制而成。它没有被放置在任何博物馆中,而是覆盖位于米兰的Santa Maria Delle Grazie餐厅的后墙。这幅画主要描绘了耶稣的最后的晚餐和他的门徒。
2、繁星之夜
繁星之夜由文森特·梵高绘制。虽然他画了许多画作,但这一幅画被认为是一部杰作,这幅画自1941年起被放置在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它已被Lillie P、 Bliss Bequest收购。
1、蒙娜丽莎的微笑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这是一幅由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绘制的女性肖像。
1、——列奥纳多·达·芬奇。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在巴黎每年被六百万人参观。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位端庄秀美的西方妇女肖像,她面庞秀丽,形象逼真,似乎是真人的存在。坦然自信的神态流露出不可捉摸的带有神秘的微笑,呈现出一种高贵而不可侵犯的尊严,看的人仿佛也随之自尊、自重起来,这是对人的一种赞颂。《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此前是中世纪宗教统治的时代,是对人类压抑的时代,其作品都是以神为题材的。《蒙娜丽莎》一反传统,画的是活生生的人,以真人为表现内容,此可以领悟到其思想意义的内涵,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打碎教会精神枷锁的革命。
2、《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这个世界著名的画是没有显示在博物馆,现藏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该画是由最著名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晚了15世纪。这幅画描绘了耶稣和他的门徒的最后的晚餐的场景。
3、《创造亚当》—— 米开朗基罗
《创造亚当》(Creation of Adam)是整个西斯廷礼拜堂大厅天顶画《创世纪》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这一幕没有直接画上帝塑造亚当,而是画出神圣的火花即将触及亚当这一瞬间:从天飞来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正要像接通电源一样将灵魂传递给亚当。这一戏剧性的瞬间,将人与上帝奇妙地并列起来,触发我们的无限敬畏感,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又名星月夜、星夜)——文森特·威廉·梵高
这幅梵高最为著名的风景油画,原名《星月夜》,或《星夜》、《星光灿烂的夜空》,但在中国的美术爱好者习惯称之为《星空》,本作品创作于1889年6月的圣雷米一家精神病院里。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歪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种眩目的奇幻景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火焰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5、《尖叫》——爱德华·蒙克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6、《记忆的永恒》——萨尔瓦多·达利
《记忆的永恒》是一个非常贴切的名字,因为这个画面在我们头脑中很难被抹去。在这个凄凉而漫无边际的梦境中,坚实的物体莫名其妙地变软,金属变得像腐败的肉,甚至招来了蚂蚁。达利娴熟地控制着他称之为“愚弄眼睛的技巧”,用一种他所谓的“最不容辩驳的精确性”去描画,为的就是“对混乱进行秩序化,从而使现实世界彻底失去其可信性”,这是标准的超现实主义的追求目标。然而画面中也包括一些指认得出来的现实:远处金色的峭壁是卡塔罗尼亚的海滨,达利的家乡。
7、《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梅尔
画中少女的气质超凡出尘,她心无旁鹜地凝视着画家,也凝视着我们。欣赏这幅画时,观者会很轻易地融化在这脉脉的凝望中,物我两忘。荷兰艺术评论家戈施耶德认为这是维梅尔最出色的作品,是“北方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的微笑》的魅力就在于她的神秘,无人知晓这个女子到底为何能散发出如此恬静的微笑,而画家又是在怎样的心情下画下了这样的作品。
8、《夜巡》——伦勃朗
伦勃朗作于1642年的油画《夜巡》是他一生中最著名也最受争议的作品。当时,他接受了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队成员画一幅群像的订件。伦勃朗在构图上一反陈规,画面采用接近舞台效果的手法,既让每个人的形像都出现在画面上,又安排得错落有致,塑造了一个庄严有序的战士出征场面。巧妙的光线运用为画面增添了某种神秘感,两个主要人物处于照明中心,神情逼真生动,强化了画面宏伟的巴洛克风格,作品因此带有风俗画和历史画的性质。但是,此画的顾主们却对作品很不满意,因为每位射手都付了相同的钱,但画面并没有为他们安排相同的位置和清晰程度。因此他们要求修改此画,但遭到伦勃朗的拒绝。为了索回画金,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将伦勃朗告上法庭,并对他进行大肆攻击,引起轩然大波。
8、《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
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是凡高的最后一幅自画像,画于1889年,这一年他的母亲70岁。虽然早年因为一些矛盾引起母子关系紧张,平时不常联系,但在母亲生日那天,为了让母亲对自己的健康放心,凡高决定送一张自画像给她。凡高把自己画得比现实中要显得健康、年轻、整洁许多,然而这些都无法掩饰他眼底的绝望和孤独。最后凡高给了母亲一张画着阿尔卧室的画,而把这张挂在了自己的墙上。
10、格尔尼卡——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 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1、2016年对冲基金的富豪老板格里芬,用5亿美元买下了德库宁名画《交换》。约为20亿人民币。
德·库宁是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他曾说,艺术是一种“理解生活”的工具。关于《交换》这幅画如此昂贵的理由是,现如今德·库宁等同一时期的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的作品大多都进入到博物馆中,而私人手中可交易的作品越来越少,所谓物以稀为贵。
2、《无名女郎》
凡是看过俄国著名画家克拉姆斯科依的名画《无名女郎》的人, 都会被该画深厚的艺术感染力所震慑.在一个冬日的早晨, 远处建筑物上覆盖着白雪, 天气蒙胧湿润, 颇有几分寒意, 明亮的天空衬托出一个女郎庄重的倩影.她容貌美丽, 穿着大方, 坐在轻便马车上, 身体轻盈地靠在椅背上, 仿佛要准备外出.她的头微微斜侧, 两只手优雅地袖在手笼里, 用一种矜持的目光看着画外, 流露出一副满怀思绪的神情, 青春的面庞似乎经受不了寒风的侵袭, 露出微微驼红.这是一个满怀思想和深含青春魅力、成熟的俄国知识女性的形象.人们在为艺术大师作品发出惊叹之后, 都禁不住要问, 画面上的这个`无名女郎'画的是谁呢? 她的真实姓名叫什么呢?
3,Carl Zewy (卡尔·塞叶) : 《Zhao Chun》(赵纯)这是收藏的西方油画图库中唯一一张绘画中国模特的作品。“赵纯”,用脚趾头想都知晓是中国名字。旗袍,手中的折扇都很精美。矜持、美丽、娟秀、优雅等等好词用在这画中女子都合适。
、Charles Amable Lenoir (查尔斯·阿玛布尔·勒努瓦): 《The Seamstress》(女裁缝)
5、破壶 格瑞兹 法国 油画 椭圆 108×86、5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破壶”,是法国民间俗语,即少女失去童贞的象征。就这一含义来说,画上的主人公应是一个受谴责的对象。但在这个时髦的椭圆形画框里展现的,却是一个十分可爱、秀丽多姿的妙龄淑女。画 中用色匀称,笔触细腻,素描是古典主义风格的。而挂在这位显得天真、纯洁的少女的右腕上的那只破壶,反而成了不引人注意的细节。从背景的处理到人物衣纹的严格描绘来看,这幅肖像画是一幅十足的学院派风格的古典油画。 当这幅画展出时,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应,提高了画家在画坛的地位。《破壶》的模特儿原是画家追慕中的少女,不久,画家正式娶了这位使他一举成名的姑娘。
6、 暴风雨 考特 法国 1880年 油彩 木板 234、3×156、8厘米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暴风雨》的主要欣赏点是:光线和色彩的对比和互相衬托的美感力量,这是19世纪美术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作品画面里,背景是暗的,前景是亮的;男角色彩是暗的,女角色彩是亮的。男体力量的粗旷线条,女体力量的柔细线条,在光线和色彩中得到了鲜明的对比和彼此衬托。在考特之前,也有不少取材于《达夫尼斯和克洛伊》的美术作品,大都是歌颂爱情性爱的。而考特的作品《暴风雨》抓住了达夫尼斯和克洛伊在暴风雨中逃跑的一瞬间,表达了男女不同的性感力量之美、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自由的向往,无论是艺术境界还是艺术手段方面,与前人作品相比,都是更上一层楼。
7、缠毛线 1878年 洛德·莱顿 英国 100、3cm×161、3cm 布 油彩 悉尼 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 画家沿用古典绘画法则,以学院派绘画的严谨,描绘了缠毛线的母女。年轻的母亲坐在凳子上,姿态优美地绕着毛线,衣裙的表现呈现古典风格;小女孩全神专注地配合着母亲,扭动着身体,一幅稚气。画家注重形体和线条的艺术处理,使画面单纯中见丰富。
8、 许拉斯和水泽仙女 沃特豪斯 英国 1896年 布面油彩 现藏英国曼彻斯特美术馆 清清的月光照在他的脸上,照见了那绝秀俊美的面庞;水泽的宁芙(水仙女)立刻爱上了这年轻的异乡人,于是从水中露出了她们美丽的胴体。拉住他提水壶的手臂--那是他未曾听过的娇媚的声音,没有见过的令人迷惑的眼神,还有那晶莹如玉的珍珠。于是年轻的英雄被迷惑了,背弃了他的主人,宁芙们把他拉到了永远冷静清幽的世界。充满柔媚情怀的笔触,美丽而又凄婉、甚至是冰冷的结局;谁也无法抗拒、它诉说的是一个充满哀伤梦幻和诱惑魅力的故事。
9、Charles Amable Lenoir (查尔斯·阿玛布尔·勒努瓦) : 《Meditation》(冥想)
10、白人女奴 勒柯姆·杜·努伊 1888年 146cm×118cm 现藏法国南托美术馆
"白奴"的作者虽然在美术史上名不见经传,但他的这件作品却反映了一种艺术趋势。即尽力描绘令视觉愉快的、富有刺激性色彩表现力的生活画面,让人从画中去联想神秘的东方世界的美感与奥秘。"白奴"描绘的是土耳其宫中浴池内的白人女奴,她在池边休息,边抽烟边喝酒,显得放浪形骸;女奴裸体的色彩描绘,娇艳有余,结构不足,肤色呈粉润之状,解剖虽不合理,细节却一丝不苟,环境渲染十分成功,体现了浓郁的东方特点。
③ 旗袍文化:两位60多岁的老奶奶身着旗袍,成为巴黎最亮丽的风景线
2019年,两位60多岁的中国老奶奶,身着旗袍爆红巴黎,一条短视频的发布,惊艳无数外国网友。
两位老奶奶梳着干净整洁的头发,戴着中国风耳坠,踩着高跟鞋,身着旗袍,优雅自信的走在巴黎街头。
她们妆容精致、举止优雅,浑身散发着东方女性之美,一时间成为了巴黎街头最亮丽的风景线,引得外国人纷纷跑来和她们合照。
两位老奶奶的年龄,加起来有120岁,但他们玩的却比90后、00后更加时髦,她们打卡网红店品法式甜点,她们游玩卢浮宫赏巴黎风情,他们在埃菲尔铁塔下拍照、在塞纳河畔拍视频,谁能想到这两位 时尚 大咖,都是年过半百的60后呢?
这两位中国奶奶,用行动诠释了“优雅和美丽不分年龄”,只要有自信,走到哪里都是T台,60岁一样可以优雅和美丽。
两位老奶奶之所以能爆红外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们身着旗袍。旗袍是中国女性最具代表的传统服饰,曾被誉为女性“国服”。
1929年,民国政府将旗袍,确立为国家礼服之一;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2011年,旗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中国人民对旗袍的重视。
上个世纪20年代起,旗袍就开始在全国流行,时至今日,旗袍依然是中国最为重要,且最受欢迎的女性服饰之一。每逢重大节日,旗袍一定是当代女性首选服饰。
关于旗袍的 历史 起源,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目前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旗女之袍说,也就是旗袍是源自清代旗女之袍,后经过演化发展成了民国时期的旗袍。
其实,这个观点是比较片面的,理解成旗女之袍,更多的是字面上的意思。东华大学艺术学教授卞向阳认为,此旗非彼旗,旗袍之所以叫旗袍,完全是一种误称。
1912年2月11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清朝正式结束,而旗袍是在1920年之后才开始流行,作为汉人,长期被满人压迫,是不可能去复辟清朝服饰的。在这一点上,就否定了旗女之袍说。
旗袍,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服饰的西方化,融合马甲和西式裙装的风格,构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 时尚 袍服。
清朝末年,汉族女性的穿着,依然保留着上衣下裳制,一般的女性是不会穿袍服的,只有旗人女性才会穿着袍服。汉人被清朝统治了300多年,脑子里潜移默化的就认为,女人穿袍就等于旗女穿袍。于是,旗袍的叫法就这么来了。
1926年2月27日,《民国日报》上还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叫《袍而不旗》,其主要思想就是表达,旗袍不能跟旗女混为一谈,应该称之为中华袍。但是,这么多年来兜兜转转,旗袍还是没能更名为中华袍,人们还是称之为旗袍。
所以,旗袍是一种民间的通俗叫法,而非官方学名,这个名字的来历,完完全全就是一场误会,跟旗女之袍没有任何关系。
上世纪20年代,旗袍之所以能迅速蹿红,除了旗袍本身漂亮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女权的解放。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残害太深,例如《女儿经》中写道:“为葚事,两截衣,女人不与丈夫齐,百凡事体须卑顺,不得司晨啼母鸡。”可见,女性在封建 社会 ,是怎么被迫害的。
民国建立之初,西方思想开始融入中国,年轻人纷纷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尤其是女性,极力的追求男女平权,刻意模仿男子穿着长衫袍服。
辛亥革命之后,年轻女性们纷纷放足、剪发、穿长衫,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长衫女,北京的报纸还曾发文:“如今的女子剪发了,足也放了,连衣服也穿长袍了。”可见,当时穿长衫已经是流行风气了,只不过 社会 舆论多有批评之意。
随着思想的解放,旗袍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从20年代至40年代,旗袍飞速发展,就连学生的校服,也都做成了旗袍样式。一时间,旗袍成了中国女性最为标准的服饰,上至达官贵人的富贵太太,下至市井乡村的民间妇女,无不穿着旗袍。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深受广大女性的喜爱,尤其是一些文化女性,对旗袍更加情有独钟,例如张爱玲、吴贻芳、阮玲玉、宋美龄、宋庆龄、宋霭龄等等,她们对旗袍的喜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张爱玲和宋美龄,搜寻此二人的 历史 照片,我们不难发现,她们几乎所有的照片都是身着旗袍,她们穿旗袍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仰慕者的心中。
张爱玲的一生,制作并穿着过几百种样式的旗袍,少女时期穿碎花旗袍,青年时期穿高雅的紫、绿旗袍,中年时期的素布旗袍,每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风格。
曾给张爱玲做旗袍的裁缝回忆道:“我给张爱玲做过的旗袍,都数不清了,但每一件旗袍都是她亲自设计,我只是按图施工。她冬天的旗袍有绒夹里,紧身、窄长袖、两侧开到膝部,春秋旗袍都是束腰、低领,夏季旗袍是无领、短袖、长衣至膝盖。”直到现在,张爱玲的这种夏式旗袍,依然非常流行。
宋美龄更是一位旗袍的深度痴迷者,由于身份特殊,宋美龄还专门雇了裁缝,为自己缝制旗袍。这位裁缝名叫张瑞香,一年四季都在不停的做旗袍,平均两三天就能做一件,除了过年休息几天之外,其余的时候都在赶工。
按照三天一件的速度,张瑞香一年就能做100多件,十几年来,他给宋美龄做过的旗袍足有几千件。如果说宋美龄的衣柜,是世界上最大的旗袍储藏室,也真不为过。宋美龄晚年去美国生活,从大陆运走19箱衣物,其中有15箱都是旗袍,可见宋美龄有多爱旗袍。
对于中国女性而言,旗袍堪称是服饰美学之最,显与隐、色与戒之间的和谐,将中国女性含蓄的身姿表达的淋漓尽致。
风韵、轮廓、婀娜、婉约、妖娆、华丽、高雅、端庄、妩媚都是形容旗袍的绝佳词汇,字字充满诱惑,是女子,就该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旗袍。
旗袍的美,是一种典雅的美,是一种高贵的美,它对穿着者的要求十分苛刻,只有中国女性才能穿出那种东方神韵,西方女性永远都穿不出那种旗袍之美。
旗袍作为一种服装,已经完全超越了人们对服装的定义,旗袍所传递出来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华丽,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透漏着民族精神的艺术语言。
作者/老黑
喜中国文化,爱 历史 传承,尽绵薄微力,扬卓越俗成。
④ 世界名画人物少女
世界名画人物少女
世界名画人物少女,我们所知道的世界名画数不胜数,每一幅都有它背后隐藏着的含义,这些隐藏的含义需要我们去了解才能知道它的有趣和神秘,才能对一幅画产生理解。下面是世界名画人物少女。
1、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每年到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有600万左右。1952年,德国发行首枚《蒙娜丽莎》邮票。
2、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于1665年创作完成的一幅油画。是约翰内斯·维米尔的代表作之一。现收藏于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该画描绘了一名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黄、蓝色头巾的少女,气质超凡出众,宁静中淡恬从容、欲言又止的神态栩栩如生,看似带有一种既含蓄又惆怅的、似有似无的伤感表情,惊鸿一瞥的回眸使她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光彩夺目,平实的情感也由此具有了净化人类心灵的魅力。
3、披纱巾的少女
《披纱巾的少女》是意大利的拉斐尔·桑蒂于16世纪创作的油彩肖像画。据传是拉斐尔为意中人画的肖像。画家运用了极为丰富的绘画语言,充分发挥色彩表现力,他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又极具审美的女性形象。女郎姿态优雅,眼睛明亮,面容姣好安详而略含微笑,尤其是其华贵衣裙的百褶纹,画家采用浅褐和银灰的调子来表现,这与人物那丰满细腻的肌肤的色彩相辉映。
4、大宫女
《大宫女》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于1814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该画作尊崇严谨的古典风格,以头包土耳其头巾、手拿孔雀羽扇的奥斯曼帝国的宫女为主题。
画作描绘了具有强烈东方情调的土耳其宫女的裸体形象。画面上,裸、体的宫女背对画面侧身倚躺在软床上,正回眸望着画外,表情沉静、木然,具有古希腊雕塑般的美。最令人称道的是她那略显夸张拉长的背部,刻画细腻,美艳绝伦。
5、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夫人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夫人》是1864年德国画家弗朗兹温特哈尔特创作的一幅油彩画。这幅作品把贵妇人的高贵纯洁,典雅气质融为一体。
温特哈尔特在肖像画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表现魅力,他以松弛而流畅的笔法绘制了这幅气质优雅的肖像画。画中19世纪晚期俄国音乐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夫人Nadezhda Nikolaevna Rimskaya-Korsakova,身着华丽蓝白条纹长裙,松散而秀美的长发披在胸前,风姿潇洒地坐在椅子上,显露出这位夫人高贵的气质和浪漫的性格。
6、康达维斯小姐的画像
《康达维斯小姐的画像》是法国画家雷诺瓦最具印象主义风格的肖像画之一,该图是画家于1880年为当时法国一个有名的银行家8岁的女儿Irene画的侧身肖像画。画中的小艾琳有一头金棕色而蓬松的头发,垂到胸前和腰际。她身着一套淡蓝色洋装,头上扎着小蝴蝶结。
她坐着,手安静地放在大腿上,脸色有些苍白,大眼睛忧郁地看着前方,心事重重。整个画面色彩明艳,画法潇洒。画中的造型是由一系列细碎短促的笔触完成的,画面上没有任何明晰的线条。在暗调背景的衬托下,这位金发披肩的少女显得格外青春亮丽。
7、画家和她的女儿
《画家和她的女儿》是法国路易十六时代女画家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于1789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这是她32岁时所作,十分潇洒优雅。女画家装束朴素典雅,端庄秀丽,目光温柔而深情。她俯身坐着,双臂围抱着女儿的脸。女儿天真可爱,把脸紧贴母亲,搂着妈妈的脖子,显得无限妩媚。
作品将母女之爱、亲子之情画得十分动人,也表现了画家自己的温婉多情。构图采用了稳定匀称的三角形,色彩雅致和谐,线条优美洗练,背景不加任何陪衬,更突出了主题。
1、法庭上的芙丽涅 热罗姆 法国 油画 作于1861年
传说芙丽涅因裸浴以渎神罪受到了法庭的传讯。在审判时,辩护师让被告在众目睽睽之下揭开衣服裸露躯体,并对着在场的501位市民陪审团成员说:难道能让这样美的乳房消失吗?最后,法庭终于宣判被告无罪。19世纪法国画家热罗姆以此为题材画了这幅油画《法庭上的芙丽涅》。
画面上,芙丽涅处于中心突出位置,以臂遮脸表现了刚被掀开衣裳的一刹那。芙丽涅的通体红色在辩护师蓝色的烘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后景和中间的幽暗部分的处理把女主角突现出来了。她显得异常洁白、妩媚、完美无瑕。她的.动势是典型的希腊式,微微扭动的身子,使曲线的韵律更加丰富。
由于当众裸露,她这下意识的遮掩动作使感情得到了升华。芙丽涅的表情楚楚可怜,且有几分羞涩,显得格外娇媚动人。站在一旁的辩护师的姿势和表情异常严肃、坚定,美的高尚和不可亵渎的意志均在他的姿势、表情中得到体现。
众法官的怜悯、领悟或者贪婪、呆滞的目光,以及坚定的举止或失措的表情,充分显示了在美面前的人生诸相以及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与此同时,也体现了希腊时期所崇尚的“美”的主题——美的纯洁、美的神圣以至美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2,Carl Heinrich Bloch (卡尔·海因里希·布洛赫): 《Osteria》(客栈)画家是丹麦人,画中应该也是丹麦人的生活场景。客栈,小饭馆,吃饭。
画中人物衣着比较有特色,人物表情被画家绘画得很生动。观者能感受出画中男子不善的目光,对面两个女子目光也是窥视这个方向,让人有种不安的感觉。他们说的什么?感觉一定不是好话。这是画家传神的技法的展现。也惊叹人物后面破旧的墙壁,逼真地让人以为这是一张照片。
3、Carl Zewy (卡尔·塞叶) : 《Zhao Chun》(赵纯)这是收藏的西方油画图库中唯一一张绘画中国模特的作品。“赵纯”,用脚趾头想都知晓是中国名字。旗袍,手中的折扇都很精美。矜持、美丽、娟秀、优雅等等好词用在这画中女子都合适。
4、破壶 格瑞兹 法国 油画 椭圆 108×86.5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破壶”,是法国民间俗语,即少女失去童贞的象征。就这一含义来说,画上的主人公应是一个受谴责的对象。但在这个时髦的椭圆形画框里展现的,却是一个十分可爱、秀丽多姿的妙龄淑女。画 中用色匀称,笔触细腻,素描是古典主义风格的。
而挂在这位显得天真、纯洁的少女的右腕上的那只破壶,反而成了不引人注意的细节。从背景的处理到人物衣纹的严格描绘来看,这幅肖像画是一幅十足的学院派风格的古典油画。 当这幅画展出时,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应,提高了画家在画坛的地位。《破壶》的模特儿原是画家追慕中的少女,不久,画家正式娶了这位使他一举成名的姑娘。
1、《自由引导人民》
《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一幅油画。该画作在1831年的巴黎沙龙会展(Salon de Paris)上第一次正式对外进行展览,于1874年被卢浮宫博物馆收藏。
画面展示的夺取七月革命胜利关键时刻的巷战场面,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巧妙地将写意和写实结合起来,运用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充满着动势的构图,奔放的笔触,紧凑的结构,表现了革命者高涨的热情,歌颂了以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参加主体的七月革命,该作品成为代表法兰西民族精神的标志。
2、《无名女郎》
《无名女郎》是俄国画家伊万·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于1883年创作的一幅现实主义肖像画,是画布油画,现收藏于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在这幅画中,克拉姆斯柯依以现实主义思想,古典的造型手法,借助人物的姿态、动作、装束和神情,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整个画面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与和谐高雅的色调,柔和的色调和氛围,形象的真实和个性化,使该作品带有了现实主义的成分。
3、《披纱巾的少女》
《披纱巾的少女》是意大利的拉斐尔·桑蒂于16世纪创作的油彩肖像画。据意大利美术史家瓦萨里的记述,拉斐尔是个多情种,极愿讨好美丽的女性,且向她们表示时刻准备为其效劳。
这一幅肖像画《披纱巾的少女》据称就是他所钟爱的一位富有魅力的女性冬娜·薇拉塔的肖像,可是依学者们分析,这一肖像仍属于半虚构性质。
4、《珍珠女郎》
是柯罗1868-1870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这幅肖像标志着柯罗在人物画上的风格的衡定统一性,那就是始终以和谐和完整的艺术形象,使画面产生诗一般清新、浓郁的气氛,也如他的风景画那样。
此画作是一幅色彩优美的肖像杰作,它描绘一个戴着用树叶编的“花环”的青年女子。一片树叶在她的前额投下了影子,观众把这个影子误认作珍珠。这虽是一个错觉,却包含着对这幅画的真理性的判断。
5、《女占卜师》
是法国画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于1590年至1593年创作的一幅画布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该画作描绘的是一个流浪的吉普赛女仆正在给一个贵族子弟看手相,贵族青年摆着稚嫩的架子,显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而吉普塞女仆露出一幅自尊的、真诚的表情,并没有给人半点低下的感觉。在画家的笔下,这两个人物呈现出一种含蓄的对立状态。该画作表现了乔治·德·拉·图尔“直描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