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这么多人抵制汉服还不如送给韩国吧,反正韩国已经给汉服申遗了
所以中国需要汉服复兴啊。
但是也不能否认掉旗袍、马褂,毕竟和汉服一样融入过我们祖先的生活。
Ⅱ 旗袍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目前旗袍还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申报并未成功。
二,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1,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迟慧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2,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扒配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春旦指、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Ⅲ 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天津是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展天津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天津,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0项)
民间美术
(共计2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1 杨柳青木版年画(含东丰台木版年画) 天津杨柳青画社西青区宁河县
02 泥人张彩塑 天津市泥人张彩塑工作室 张氏传人
民间舞蹈
(共计8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3 挂甲寺庆音法鼓 河西区
04 杨家庄永音法鼓 河西区
05 大沽龙灯 塘沽区
06 汉沽飞镲 汉沽区
07 刘园祥音法鼓 北辰区
08 林亭口高腿子高跷 宝坻区
09 海下文武高跷 津南区
10 虫八蜡庙小车会 北辰区
传统戏剧
(共计3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天津京剧 天津京剧院
12 评剧 天津评剧院宝坻区
13 卫派河北梆子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传统手工技艺
(共计2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 风筝魏风筝 南开区魏氏传人
15 杨村糕干制作工艺 武清区
民俗
(共计3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6 天津皇会 南开区
17 天津天后文化信仰 南开区河东区
18 葛沽宝辇出会 津南区
曲艺
(共计6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9 天津时调 天津市曲艺团
20 京东大鼓 宝坻区
21 天津相声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
22 骆派京韵大鼓 天津市曲艺团
23 李派快板书 天津市曲艺团
24 雷琴拉戏 天津市曲艺团
杂技与竞技
(共计5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5 回族重刀武术 红桥区
26 拦手门武术 河东区
27 霍氏练手拳 西青区
28 北仓少练老会 北辰区
29 北少林武术 蓟 县
传统医药
(共计1项)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0 天津隆顺榕中药生产技艺 河北区
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
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共计50项)
民间文学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Ⅰ-1 排地歌谣东丽区
2Ⅰ-2 秦城歌谣宝坻区
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共计3项)
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Ⅱ-1小王庄民间吹打乐 大港区
4Ⅱ-2韩家墅上善道乐 北辰区
Ⅱ-3锣鼓艺术
5北塘飞钹 塘沽区
传统舞蹈
(民间舞蹈共计5项)
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Ⅲ-1东于庄同乐花鼓河北区
7Ⅲ-2金狮大轿河北区
8Ⅲ-3塘沽河头落子塘沽区
9Ⅲ-4高王院莲花落武清区
10 Ⅲ-5寺各庄竹马会武清区
传统戏剧
(共计1项)
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 Ⅳ-1宝坻皮影戏宝坻区
曲艺
(共计0项)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杂技与竞技,共计9项)
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2 Ⅵ-1竞技麻将和平区
13 Ⅵ-2无极拳东丽区
14 Ⅵ-3鲍式八极拳北辰区
15 Ⅵ-4李式太极拳武清区
16 Ⅵ-5毕式"一指禅"拿手推和平区
17 Ⅵ-6永良飞叉武清区
18 Ⅵ-7大六分村登杆圣会静海县
19 Ⅵ-8独流通背拳静海县
20 Ⅵ-9古典戏法和平区
传统美术
共计2项
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Ⅶ-1剪纸
21 杨柳青剪纸 西青区
22 大郑剪纸 东丽区
传统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共计23项)
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3 Ⅷ-1盛锡福毡礼帽制作技艺和平区
24 Ⅷ-2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和平区
Ⅷ-3服装制作技艺
25 老美华中式连袖男装制作技艺和平区
26 老美华津派旗袍制作技艺和平区
27 Ⅷ-4汇蚨源吉祥手工布艺技艺 红桥区
Ⅷ-5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
28 义聚永高粮酒传统酿造技艺和平区
Ⅷ-8配制酒传统酿造技艺
29 义聚永玫瑰露酒传统酿造技艺和平区
30 义聚永五加皮酒传统酿造技艺和平区
31 Ⅷ-9天津"狗不理"包子制作技艺 和平区
32 Ⅷ-10 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 河西区
33 Ⅷ-11 天津"耳朵眼"炸糕制作技艺 红桥区
34 Ⅷ-12 大福来锅巴菜制作技艺 红桥区
35 Ⅷ-13 子火烧、一品烧饼制作技艺 蓟县
36 Ⅷ-14 赤土扣肉制作技艺 东丽区
37 Ⅷ-15 独流老醋酿造技艺 静海县
38 Ⅷ-16 沙窝萝卜种植与窖藏技艺 西青区
39 Ⅷ-17 古铜(银)鎏金器修复及复制技艺 河西区
40 Ⅷ-18 津门蔡氏贡掸制作技艺 南开区
41 Ⅷ-19 刘海空竹制作技艺 南开区
42 Ⅷ-20 周记宫灯制作技艺 东丽区
43 Ⅷ-21 皮影雕刻技艺 蓟县
44 Ⅷ-22 盆罐村制陶技艺 宁河县
45 Ⅷ-23 "一掌金"速算技艺 宝坻区
传统医药
(共计1项)
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46 Ⅸ-1 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宫廷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
秘方及其传统制剂工艺 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
民俗
(共计4项)
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Ⅹ-1庙会
47 潮音寺民间庙会 塘沽区
48 独乐寺庙会 蓟县
49 Ⅹ-2运河文化(杨柳青段)西青区
50 Ⅹ-3天津茶楼文化南开区
(注: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类别和编号根据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分类和项目代码设定)
Ⅳ 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批
本次北京市公布的名录(民间文学类空缺)包括:民间音乐5项、民间舞蹈11项、传统戏剧5项、曲艺6项、杂技与竞技5项、民间美术3项、传统手工技艺7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5项。其中,已经入选国家级名录的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厂甸庙会、京剧等13个项目列入其中。另外,备受关注的相声、象棋、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等耳熟能详的的民间文化项目也列该名录。
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48项) (共计11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6. BJⅢ―1 京西太平鼓 门头沟区文委 7. BJⅢ―2 延庆旱船 延庆县文化馆 8. BJⅢ―3 昌平后牛坊村花钹大鼓 昌平区文委 9. BJⅢ―4 密云蝴蝶会 密云县文委 10. BJⅢ―5 米粮屯高跷 丰台区王佐镇政府 11. BJⅢ―6 海淀扑蝴蝶 海淀区文委
海淀区文化馆 12. BJⅢ―7 白纸坊太狮 宣武区文委 13. BJⅢ―8 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 宣武区文委 14. BJⅢ―9 沙峪村竹马 怀柔区渤海新镇政府 15. BJⅢ―10 通州运河龙灯 通州区漷县镇政府
通州区文化馆 16. BJⅢ―11 门头沟龙泉务童子大鼓 门头沟区文委 (共计6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2. BJⅤ―1 相声 市文化局 23. BJⅤ―2 岔曲 西城区文化馆 25. BJⅤ―4 京韵大鼓 市文化局 26. BJⅤ―5 密云蔡家洼村五音大鼓 密云县文委 27. BJⅤ―6 平谷调 平谷区文委
平谷区文化馆 (共计5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8. BJⅥ―1 天桥中幡 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艺术团
宣武区文委 29. BJⅥ―2 抖空竹 宣武区文委
宣武区广内街道办事处 30. BJⅥ―3 帽山满族二贵摔跤 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政府 31. BJⅥ―4 围棋 市体育局 32. BJⅥ―5 象棋 市体育局 (共计3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3. BJⅦ―1 象牙雕刻 崇文区文委 34. BJⅦ―2 北京玉器工艺 北京市玉器厂
京城百工坊 35. BJⅦ―3 曹氏风筝工艺 海淀区文委
海淀区文化馆 (共计7项)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6. BJⅧ―1 景泰蓝制作技艺 崇文区文委 37. BJⅧ―2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 朝阳区文委
朝阳区文化馆 38. BJⅧ―3 木版水印技艺 北京市荣宝斋 39. BJⅧ―4 雕漆技艺 崇文区文委
怀柔区文委 40. BJⅧ―5 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1. BJⅧ―6 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 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 42. BJⅧ―7 绒布唐工艺 东城区文化馆 (共计43项) 序 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东来顺饮食文化 北京东来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 北京天福号食品有限公司 3 鸿宾楼全羊席制作技艺 北京鸿宾楼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4 北京烤肉制作技艺 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聚德华天烤肉宛饭庄 5 壹条龙清真涮羊肉技艺 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 6 “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 北京市崇文区崇文门外街道办事处 7 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 北京月盛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8 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 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 9 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 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 10 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 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王致和食品厂 11 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北京市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12 北京二锅头酒酿制技艺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 13 牛栏山二锅头传统酿制技艺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 14 “菊花白”酒酿制技艺 北京仁和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15 长哨营满族食品 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政府 16 板栗栽培技术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政府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政府 17 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 北京红都集团公司 18 瑞蚨祥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 北京瑞蚨祥绸布店有限责任公司 19 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 北京红都集团公司、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 20 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 北京盛锡福帽业有限责任公司 21 马聚源手工制帽技艺 北京步瀛斋鞋帽有限责任公司 22 内联升手工布鞋制作技艺 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 23 北京金漆镶嵌制作技艺 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 24 北京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北京市通州区工艺美术协会、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 25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北京京城百工坊艺术品有限公司 26 北京戏装制作技艺 北京剧装厂 27 京剧盔头制作技艺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北京市玉海腾空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28 北京补花技艺 北京京城百工坊艺术品有限公司 29 北京宫廷补绣 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艺品厂 30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 北京龙顺成中式家具厂 31 北京宫毯织造技艺 北京市地毯五厂 32 戴月轩湖笔制作技艺 北京市戴月轩湖笔徽墨有限责任公司 33 王麻子剪刀锻制工艺 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委员会、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 34 荣宝斋装裱修复技艺 北京市荣宝斋 35 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 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 36 肄雅堂古籍修复技艺 中国书店 37 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 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紫石砚厂 38 琉璃渠琉璃制作技艺 北京西山琉璃瓦厂、北京明珠琉璃制品有限公司 39 孙氏祖传糕点模具制作技艺 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镇人民政府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40 “瞎掰”(鲁班枕)制作技艺 北京市密云县文化馆、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文化服务中心
北京市密云县十里堡镇文化服务中心 41 北京哈氏风筝制作技艺 北京汉风文化发展公司 42 费氏风筝制作技艺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 43 绣花鞋工艺(王冠琴) 北京现代力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共计5项)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BJⅠ-1磨石口传说石景山区文化馆
2BJⅠ-2曹雪芹(西山)传说曹雪芹纪念馆
3BJⅠ-3凤凰岭传说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
4BJⅠ-4天坛的传说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5BJⅠ-5前门的传说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共计1项)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6BJⅡ-1京都北韵禅乐北京市佛教协会 (共计7项)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7BJⅢ-1苏家坨太平鼓海淀区苏家坨镇人民政府
8BJⅢ-2西铁营花钹挎鼓丰台区西铁营村村委会
9BJⅢ-3高跷秧歌朝阳区高碑店村委会
海淀区西北旺镇人民政府
昌平区文化委员会
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
10BJⅢ-4北窖村狮子会房山区佛子庄乡政府
11BJⅢ-5永宁南关竹马延庆县永宁镇南关村
12BJⅢ-6小红门地秧歌朝阳区小红门乡政府
13BJⅢ-7六郎庄五虎棍海淀区海淀乡人民政府
曲艺
(共计3项)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4BJⅤ-1数来宝 崇文区文化馆
15BJⅤ-2梅花大鼓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曲艺团)
16BJⅤ-3太平歌词海淀区曙光街道办事处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共计10项)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7BJⅥ-1口技北京杂技家协会、北京爱韵文化艺术中心
18BJⅥ-2八卦掌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八卦掌研究会
19BJⅥ-3孙式太极拳北京市西城区体育总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孙式太极拳研究会
20BJⅥ-4吴式太极拳大兴区兴丰街道办事处、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办事处
21BJⅥ-5六合拳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六合拳研究会
22BJⅥ-6通背拳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通背拳研究会、石景山区武术协会
23BJⅥ-7傅氏幻术魔幻天空工作室
24BJⅥ-8三皇炮捶拳石景山区武术协会
25BJⅥ-9珍珠球首都体育学院
26BJⅥ-10 意拳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意拳研究会 (共计11项)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27BJⅦ-1京绣北京云龙京绣艺术中心
28BJⅦ-2北京刻瓷北京玉器二厂有限责任公司、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9BJⅦ-3北京扎彩子崇文区龙潭街道办事处
30BJⅦ-4北京砖雕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1BJⅦ-5北京仿古瓷鼎盛陶琦(北京)艺术品有限公司
32BJⅦ-6通州骨雕通州区梨园镇政府
33BJⅦ-7彩塑京剧脸谱北京市玉海腾龙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34BJⅦ-8毛猴制作技艺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办事处
35BJⅦ-9北京绒鸟(绒花)崇文区东花市街道文化活动中心
36BJⅦ-10北京绢人京城百工坊艺术品有限公司
37BJⅦ-11彩塑“兔儿爷”双彦泥彩塑工作室 (共计15项)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38BJⅧ-1北京木雕小器作、北京市工艺木刻厂有限责任公司
39BJⅧ-2王氏装裱技艺、北京画院
40BJⅧ-3吴裕泰茉莉花茶窨制技艺、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41BJⅧ-4正兴德清真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北京市正兴德茶叶有限公司
42BJⅧ-5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北京昌平区沙河吴氏管乐社
43BJⅧ-6传统药香制作技艺北京羽亮手工制香研究工作室
44BJⅧ-7北京蒙镶北京吴中凤蒙镶艺术品有限公司
45BJⅧ-8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
46BJⅧ-9护国寺清真小吃制作技艺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
47BJⅧ-10砂锅居全猪席制作技艺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
48BJⅧ-11柳泉居京菜制作技艺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
49BJⅧ-12仿膳(清廷御膳)制作技艺、北京市仿膳饭庄有限责任公司
50BJⅧ-13颐和园听鹂馆寿膳制作技艺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51BJⅧ-14大顺斋糖火烧制作技艺、北京大顺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52BJⅧ-15古琴传统制作技艺 北京钧天坊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 (共计4项)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53BJⅨ-1王氏脊椎疗法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
54BJⅨ-2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北京世纪坛医院
55BJⅨ-3程氏针灸北京大诚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56BJⅨ-4清华池修治脚病传统技艺 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清华池浴池 (共计3项)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57BJⅩ-1花市元宵灯会崇文区崇外街道办事处
58BJⅩ-2丫髻山庙会平谷区文化委员会
59BJⅩ-3幡鼓齐动十三档北京民俗博物馆
Ⅳ 汉服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吗
汉服是中国的文化遗产。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
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分类
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
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连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遂”,称之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
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衣服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则是为了遵循古制传统。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顾名思义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华夏服饰自古以来,崇尚上衣下裳,并规定上衣是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
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因为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第三种为“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
Ⅵ 韩国申遗成功项目是
截止2015年韩国共有18个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此前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次是:
宗庙祭礼及宗庙祭礼乐、板索里、江陵端午祭、圆圈舞、男寺党表演、灵山斋、济州Chilmeori堂灵登巫术、处容舞、传统歌曲、大木匠、鹰猎、传统武术跆根、传统技艺走绳、韩山苎麻纺织工艺、传统民谣《阿里郎》、越冬泡菜文化和韩国农乐。
另外,济州海女文化的申遗结果于2016年揭晓。
(6)旗袍能申遗么扩展阅读
2003年,韩国启动了民俗文化振兴项目,把风水被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后来还准备将风水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中国风水大师王教授在2006年研讨会上拿出来3000多年前的文物证实了风水就是我们中国的东西,这才让韩国人收了手。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韩国还有女子组合热衷于在造型、服装和舞台上使用中国元素,称其为东洋风,而非中国风。把旗袍改良当成打歌服,把园林窗花当成舞台背景,却不肯承认这些都是中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