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国时期的服装特点
民国时期的服装特点有:男子服饰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而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1)中山装女装特点扩展阅读:
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⑵ 民国时期服饰是怎么样的
民国制服的造型基础除了中装之外,还加上了西装或中西合璧的元素,总体上可以分为中式传统、西式摩登与中西合璧三大类别。
男性服饰:从长马褂到中山装、西装
女子的着装恰好反映了当时女装的三种主要类型。第一是上衣下裙类,青年妇女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裙,下穿黑色长裙,裙下不施绣纹,衣衫也比较朴素,这是民初女装的时尚。第二是上衣下裤类,这与上衣下裙类似,只是下装的裙改成了裤。第三是旗袍,这是属于满汉交融类型的旗袍,大襟右衽,连袖直身,其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盖脚。但是不久,旗袍的长度缩短,腰身收紧,曲线明显。
⑶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是怎样的
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是第一个阶段,服饰的主要特点是中西结合,有的材料直接概括为了八个字: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男装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山装,女装的典型代表就是旗袍。
第三个阶段就是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服饰受到港台欧美的影响,从服饰的材料、花式、以及款式都与之前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由穿的暖像穿的美转变。追求个性化的表现,甚至追求品牌的效应。衣着的变化不仅说明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还说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国力在增强。
⑷ 为什么中山装没有流行到现在,有哪些不足
开门见山的说,没有流行到现在,与设计无关,与崇洋媚外有关。有人说,设计不足,太过古板,而且立领,不适合矮胖的人。尽管我现在也比较矮胖,但我仍然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任何一款服装的诞生 ,都没要求每一个人都得穿,假设你觉得你的脖子短,属于身宽体胖这种类型的,你可以穿别的衣服,总有脖子长的吧,那种又高又瘦脖子又长的,在14亿人口当中占的比例也不小,为什么现在除了个别老年人,几乎一个穿的都没有?
那按照你这种逻辑,西服也有设计上的不足,有些二三百斤的大胖子也不适合穿,而且还得扎领带,看起来才搭配,才协调,当然你也可以不扎,甚至你也可以戴个黄军帽,穿个黄军鞋,就像郭达在小品当中那副扮相一样,也没有管的。而且西服,由于胸前裂个大口子,冬天还往里灌冷风。只是因为不适合少数人穿,就说设计不足,那世界上没有一件衣服是完美的,有的女人还不适合穿平底鞋呢,难道因此就说平底鞋不完美?有的女人不适合穿高跟,因此就说高跟鞋不完美?
旗袍在我看来非常完美,端庄高雅,温柔贤淑,尽显东方女人之美,同样也不适合矮胖的女人穿,但是也没要求每个女人都穿,除了旗袍,还有别的衣服可以选择,可是现在,除了金星就没发现有女人穿旗袍。走在东京的大街上,也不可能所有的日本女人都穿旗袍,但是总有穿的吧,甚至走在上海的街头,都能看到穿和服的女人,朝鲜和韩国女人,仍然穿民族长裙,不论日本和服,还是朝鲜长裙,都不如旗袍好看,比不上旗袍端庄,比不上旗袍更显身材,尤其朝鲜长裙,给人的感觉,比例不协调,给人的感觉胸部以下全是腿,看不见腰在哪里?可是人家仍然在穿,尤其节日、大型庆典,都穿着民族服装,传统服装,在广场上翩翩起舞。说白了就是忘本了,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哪怕是糟粕文化,变态审美。
中山装的名字来自于“ 国父 ”孙中山先生,1923年,他提出了设计要求,委托一位叫做黄隆生的广东裁缝缝制而成,据称设计灵感来自于一种日本的学生服装——诘襟服,也有一个说法,中山装的设计造型来自于当时南洋华人中流行的“企领文装”。
中山装的特色:
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国府官员开始喜欢穿中山装,没办法,他们也需要保持政治觉悟的先进性;进步学生也爱穿,那是因为本来这种服装的渊源就是来自于学生装,对学生来说很实用。对标长袍马褂的落后性与西装的不实用性,中山装的确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和功能。
西方人把中山装称为“Mao suit”,可见中山装的真正流传时代远非民国,在讲究政治的年代中,西装自然不具备一个觉醒的古老民族的精神特质,同理也可参照印度的尼赫鲁装“Nehru jacket”(甘地则宁可赤膊上阵)。到了现今,服装的政治标签已经隐去,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服装款式和颜色,黑、白、灰、蓝不再是指定色,中山装也不复是民间指定款式,这是时代的进步,如同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会统一,服装原本也都该是缤纷的色彩。
中山装在现代仍然被一些人们奉为圭臬,是一款当仁不让的小众类服装,前提当然是你要有一个好身材,过胖的显得臃肿,过瘦的又撑不起来,这一点倒远不如长袍大褂的普适,颜色方面也不像休闲装那样百搭,总之,它的局限性较多,难入大众法眼。
中山装是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是在日本学生服装(诘襟服)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个人认为中山装很适合中国人穿着,但是为什么没有流行到现在,无非也是过于正式了,虽然穿的人没以前那么多了,但是在正式场合,国家领导人多次穿着中山装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我结婚的时候,是穿着立领,翻领还是有些老式,不适合年轻人穿。
衣服是镇上的一个裁缝给定做的,一口气做了两套,这是其中一套
这是另外一套,个人更喜欢这一套。
中山装不流行了,不代表它有什么不足,人的审美是一直在变化的,而所谓的流行也是一直在变化的,说不准哪天中山装又流行了。
我现在担心的是会做中山装的裁缝越来越少,做中山装的工序很麻烦,记得十年前去定做中山装的时候,很多裁缝都说不会做,别说中山装,连西装都不愿意做,说白了就很麻烦,不像做女装那么快捷。现在很少能看到中山装的身影,一些品牌男装虽然也有中华立领,但终究穿的人少,在年轻人中间,尤其是95后、00后,穿的人少之又少,中山装要再流行起来,需要 时尚 圈的推动。
中山装其实并没有什么不足。周恩来总理一辈子外套都是中山装。近些年主要是受“西服”的冲击,什么事情都喜好跟外国“接轨",造成很多人对本国的东西是乎有点不感兴趣了。其实,中国自己的很多商品也未必就是不好。其次,是受休闲夹克的冲击,这类服装穿扮随意性大,还方便穿脱,且适合穿着的场合也比较广泛。
中山装严肃笔挺,对穿的人要求很高。矮胖肥硕的人穿着肯定不好看,一般人还真驾驭不了中山装的挺直修身。中山装在辛亥革命开始流行,而且还有深刻的含义。前面四个口袋表示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以文治国。门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分立。袖口的三粒纽扣表示三民(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业。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的治国理念。中山装由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现代的人们对服装有更多的选择性,各种新颖服装层出不穷,中山装的那种严肃严谨的格调已和现代的观念不是很搭。所以很少有人再选择中山装。
中山装由孙中山发明并提倡,具体出现时间一直有两种说法——1919年和1923年,但没有异议的是中山装从发明伊始就带有极其强烈的政治意味。
1925年,孙中山去世,国民党开始塑其为国父,将之符号化,大力提倡全 社会 的崇拜。1928年,国民党内政部要求部员一律穿棉布中山装,南京市政府也规定职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国民政府第二十二次国务会议议决《文官制服礼服条例》:“制服用中山装”,将中山装树为法定制服。之后,不断严格在政府机关中严格推行,直到1936年,蒋介石还下令全体公务员穿统一中山装制服。同时,中山装还在学校中进行推广,教师和学生也被要求穿中山装。新生活运动时,中山装还被作为婚礼礼服进行推广。可以说,民国时中山装的流行受国家权力意志影响很大,而非纯粹的 时尚 潮流规律。
当然,除了自上而下的推行,也有自下而上的效仿与追逐。中山装是民族国货,又象征革命,商人借此进行政治正确的商业宣传,知识精英和进步学生借此表达政治理想与诉求。
民国大街上的着装
民国知识分子着装
民国知识分子着装
西南联大的一张合影,中山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即便如此,中山装也没有成为人尽皆着的服装。作为剪裁、用料都相对考究的正装,底层百姓自然穿着者少。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也只能说是做到了与西装、长衫并行而已。相对而言,只有官员是与中山装绑定的,也因此中山装在那时候成了国民党官僚的一种象征。
共产党人一直也将中山装视为革命与进步的服装,从延安时期到1949年后,共产党人都以中山装为日常及公务着装。而在1949年之后,中山装在新政权的引领下,成为了新 社会 新面貌的象征,可以说实现了比民国时更普及的流行。加上封闭的 社会 环境和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山装成为了此时的全民服装,不能说人人每日必穿,但绝对是压倒性的覆盖率。中山装的这一次流行仍然是政治意识的产物,与服装审美本身无关。
梁思成、老舍、梅兰芳都换上了中山装
相声艺人也穿中山装
改革开放以后,世界文化得以进入中国,政治束缚松绑,个人意识开始觉醒。于是更新潮、更与外界接轨、更个性化的衣服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身上,老旧、单一、严肃的中山装被抛弃。这并不奇怪,一个失去了政治加持的政治性服装必然无法与市场化的自由选择相抗衡。
而且中山装毕竟是一种正装,穿着时需要板正挺立,必然带来一些不舒适和不方便,日常着装谁会跟自己较这个劲呢?就连西装,如今也只是 正式场合或职业规范才会被使用。
不说它是怎么来地,只说它是怎么“没地”。
哪个高手都有可能因借鉴产生了灵感。
中山装应该称为“国服”,我就非常喜欢。
从我“自学成才”学会裁剪以后就给自己量身定做过几件中山装,特别强调领子的挺刮,上兜的平正,吊兜的宽大,袖山的圆顺,穿起来很精神!
说没“流行”起来的原因应该是受拉链儿服装的“冲击”,铺天盖地全是拉链儿!懒人装省事啊!都赶流行,到处全是夹克,热了只能敞开怀,完全没有了中国特色。
现在你能说哪件衣服能代表中国?完全让拉链儿和西服取代!中国特色消失的无影无踪,说是生活快节奏,这与保留中国的传统服饰并不挨着。
现在都买衣服穿,我也不做服装穿啦,我最烦拉链服装,买扭扣服装都很难有称心款式,大都是平驳头的翻领。还逮买台缝纫机自己喜欢啥做啥。
冷面笑星方清平他的一身中山装“冲着”这身衣服我就特别得意他。
我记得周总理在世的时候,总是一身中山装,显得特别稳重,大气庄严,也不知道为啥现在看不到有人穿了,西服代替了中山装,我觉得还是中山装好看,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
首先纠正一下,中山装从来就没有在民间流行过,更不要说现在。这款衣服最大的弊端就是领子,立领很容易倒,倒了就不美观,也不舒服。为了不让它倒,只好搞个风纪扣拉住,拉住了脖子不舒服。其次,四个明大兜,很容易鼓鼓囊囊,不装东西也会鼓起来,看起来不够利索。第三中山装没有腰翘,看起来有点臃肿。所以,中山装在民间从来就没有流行过,只流行在官场。民间流行过的是军便装,最少比中山装那几个大口袋要平展一些。
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人们,除了中山装之外,连西装、皮鞋都很少穿了。
为了印证我们的看法是否正确,上周末,我还专门来到了市里面的步行街,坐在街边椅子上观察了两个小时,我敢断定98%的人都是穿的运动鞋、休闲鞋、休闲装了,穿西装皮鞋的人成了“百里挑一”,一般都是在参加面试、参加谈判或是其他比较正式的场合才穿了。
就包括五年前,我专门花了2000元钱买的中华立领,都已经尘封在衣柜里面,很久没有见到了。
为什么中山装、西装、皮鞋之类的东西会被时代所淘汰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太过呆板。中山装的版型设计一板一眼,与现在的人们更加追求个性,“裤子都要剪几个洞”的穿法格格不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第二个,穿着不适。中山装用料也比较讲究,很少见到用棉质布料来做中山装的,这样的做出来的衣服穿着上不是很舒适,有时还有些磨身体;另外,中山装都比较紧身,适合身材好的人穿,现在的人来不及就挺着个啤酒肚,确实是不适合穿中山装了。
现在是市场经济,不管是什么东西,都应该适应市场,适应潮流,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做出改变,如果一味守着过去的条条框框,就只有被淘汰的厄运。
⑸ 可以说旗袍跟中山装是民(国)服么
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有观点认为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装是满族绵延至今的民族服饰。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下摆不开衩,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盘滚设计。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唯一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清代旗装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
⑹ 中山装与列宁装的异同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衣服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50年代以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渐渐地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几十年。男人开始以中山装为主装,不再穿长袍马褂子;女人穿的是对襟袄,不再“裹足不前”。特别是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
初期的中山装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正统,缺乏创新。
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
后来,受革命的感召和对共产党干部的崇敬,中山装引起一些青年学生的追捧,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4.91 -0.20%]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建国初南京有童谣唱到:一进堂屋亮堂堂,房里摆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伙子穿的“列宁装”。
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服装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深深地影响着城镇居民。“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
“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它的式样为西装开领,双排扣、斜纹布的上衣,有单衣也有棉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带,各有三粒纽扣。
开始“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在中国却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穿上“列宁装”这种公认的“苏式”衣服,显得既形式新颖又思想进步,“列宁装”一时成为政府机关女干部的典型服式,因此也被称为“干部服”。
“列宁装”或多或少带有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腰带的作用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显。
这款服装后来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朴素干练、英姿飒爽。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君、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曾是“列宁装”的模特,劳模的示范,带动了时代的风尚潮流。
美中不足的是,当时“列宁装”可供挑选的颜色并不多,清一色的蓝、灰、黑,彰显艰苦朴素的时代风气。
上海著名配音演员苏秀在《我的配音生涯》一书中回忆难忘的“列宁装”: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那时我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但实足年龄尚不满24岁。看着满街红旗,听着那令人振奋的腰鼓声,我是多么羡慕那些剪着短发、戴着蓝布帽、穿着蓝布列宁装的女干部啊!我渴望自己也能那样地穿着,渴望着走到社会上去,渴望着工作。
其实,我在广播剧团很受重用,工作得很快活,可心里总以自己不是国家干部为憾。觉得既不是国家干部就不能去穿那象征干部身份的列宁装。所以当我在报上又看到北京电影演员表演艺术研究所(即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招生的时候,我就又去应考了。
“列宁装”穿在叶琳琅饰演的女特务王曼丽身上,更让人难忘。在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反特片《铁道卫士》中,叶琳琅扮演的特务王曼丽是一个潜伏的女特务,“列宁装”,直发型,单布鞋,而并不是观众印象中女特务常有的花f旗袍、烫发头和高跟鞋,难怪观众印象深刻。
多年后,步入老年的叶琳琅,在江南某农村拍摄《香魂女》的时候,被许多围观看拍戏的农民给认了出来,大家在指指点点地小声议论着她饰演的王曼丽,快人快语、为人豪爽、充满喜剧细胞的叶琳琅,于是来了个现场发挥,她不无幽默地拱手抱拳,连声说到:“是我,是我,刚从监狱里放出来。”一席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⑺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服饰特点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服饰特点是:着装风格呈现出朴素节俭和实用、统一的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着装上强化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着装风格呈现出朴素节俭和实用、统一的特征。这一方面与经济水平的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集体政治意识的反映。民主、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等时代精神在服装上的体现是简朴和实用。
中国五六十年代,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人们追求列宁装,意味着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劳动美、心灵美为社会所认同。女装流行代表是俭朴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以及两用衫、长西裤。
列宁装的普及率最高,年龄适应性最广,开始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在中国却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这一男性政治领袖的着装,携带着革命的政治意识,悄悄接近并包裹了女性的身体。
列宁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个革命的进步的城市女性的恰当穿着不是旗袍,列宁装这种沉稳厚重中性化的女装统领了建国初的服装市场。
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列宁装或多或少带有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腰带的作用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现。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列宁装在广大的解放区的女同志中间就十分流行。
这款服装后来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朴素干练、英姿飒爽。
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君、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曾是“列宁装”的模特,劳模的示范,带动了时代的风尚潮流。
直至中国与苏联交恶,列宁装方逐渐退潮,为春秋两用衫和军便服所取代。
⑻ 民国服装有哪些特征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 文化 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民国服装有哪些特征?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民国服装特征,希望对你有用!
民国服装的特征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 西方文化 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 出国 留学 ,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这种服装形制简便,给人一种庄重和充满活力的感觉,因此,传入中国后,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风行一时。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拜托了中国传统的宽袍大袖,吸收了西装的贴身、干练的风格,但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给人以一种朴实庄重之感。各个阶层皆可以穿,出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它的活力。
服装上的差别不仅仅是因为审美观的不同,其中还有经济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因素,穿中山装和西服的人,沿海多于内地,城镇多于农村。在一,不论城镇还是农村,沿海与内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鲜,穿着入时,穷人则大都维持温饱而已,穿着也没法讲究,以衣御寒。
男子服饰有如此特点,女子服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随着清末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兴起,一些新型知识分子把服饰变革与女子解放联系起来,认为传统服饰是束缚妇女的枷锁,主张予以改革。民国初年,女子衣着特点:首先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差别,这一举措无疑不成为妇女解放运动推向 成功 的讯号。其次满族妇女的服装遭到摒弃。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服装改变了传统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变得更加称身合体,并能体现女性的秀体之美。于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时成为 时尚 的代名词。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可以说是百花争艳的服饰大潮流,欧洲国家时尚代表的巴黎各种流行服饰在当时应经到上海。上海的交际市场中女装层出不穷,当时同样在流行时尚推广过程中,女装很安装有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主要的社会问题。
民国时期,一直到现当代,由于 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逐渐成了新旧两个独立的世界。城市无疑代表着新世界,新潮流,新时尚。农村经济的不景气,再多的新潮流,新时尚。县城上、中两级的青年妇女,她们的服饰与三、五年前的省会城市的时髦女一样;县城年长的妇女和乡村妇女,其服饰仍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式:山乡的妇女,他们过着更加穷苦的日子,服饰不讲究,仍缠足。这些都表明但是时尚服装变化下中国的整体 社会文化 、政治、经济状况。
在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出现了传统与现代、旧与新并存的局面。
民国男子服饰
民国时,官绅、富豪人家多穿长衫,迎宾、赴会或参加庆典大礼时外罩“马褂”。公务人员、教师,男的以穿长衫、中山装(即中山服)为主,少数穿西装;女的以穿旗袍或蓝色短衫配黑色褶裙为主。男学生穿黑色学生装,念初中的是黄色童子军装,高中是军训服装;女学生穿蓝衫黑裤。群众则穿本地人设计的“本地衫”———男的上衣中间对襟布钮;女的右开襟布钮,左为一小块内衣。“本地衫”所用的钮,是用小布条缝制的。裤是裤裆上接五寸左右的白布裤头。小孩子穿的多为开裆裤。男女衣服的布料,春、秋、冬季以棉布为主,包括外来的机织棉布和手织的“土家布”。夏季以苎布(俗叫“夏布”)为主。官绅、富豪人家有名贵的绫、罗、绸、缎、哔吱、花达呢、香云和毛织品。贫富之间差别很大。布色随季节而定,男的以白、黑、灰、蓝色为主,女的增加红、绿、黄等色。妇女爱穿花衫和红衫,红衫有水红、桃红和大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区别。过去逢年过节和喜庆日子,妇女多穿红衫。寡妇在未再嫁之前,有不穿红衫的习俗。
民国时期的成衣业,是个体 手工 经营的一个行业,俗叫“做衣裳”、“衣裳师傅”、“衣裳店”。除这种小店外,妇女的衣服,往往是家庭能手妇女的副业,尤其富有人家的嫁妆,多是向她们定做的。
全镇开设的成衣店,先后有四、五十家,多分布在宫下、鉴前、楼下、保尾等地的小街大巷。在民国初期,规模较大的,有王祥泉、建亚等家。至20世纪30年代,又有福州人开设的华新、益海、华兴等家,他们多是以自己的名字为招牌的。
开设成衣店的,自己都是会剪裁的,规模较大的,还雇有帮手(俗称“半师傅”)和带有学徒,故一般多为三、四人;还有单人店、夫妻店的。(所谓“半师傅”,一般是指没有负责剪裁的,只是做一些缝纫而已。他们的待遇:每月工资,多的为银元七、八元,少的为三、四元。其伙食是由店主供应的。)
成衣店所裁缝的衣服,大都以“本地衫”和“中山装”为主,每套衣服的加工费为银元三、四角。老人死者的寿衣(俗叫“老衣”),其加工费高一些。福州人所开的成衣店,有洋服部制作西装。
当时,一年中,只有逢年过节、或冬季、或喜庆之时,才是旺季;其余都是淡季。造成淡季的主要原因:一、群众所穿的衣服,大多是由自己裁缝的,是半自给自足社会生活的写照;二、莆阳民风淳朴节俭,大多数群众的生活都很贫困,所穿的衣服,往往是“缝缝补补又一年”;三、富家婚娶嫁妆,大多是请师傅到家里裁缝的。
民国女子服饰
民国时期,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变革,女性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女性独立及解放运动的兴起,使传统妇女的参政意识、婚姻家庭、服饰形象、礼俗变革、职业选择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新的社会风尚为女性服饰的变迁创造了社会环境基础,因而,这一时期的女性服饰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服饰变化首先开始于身体的解放,废除缠足陋习,并在服装上不断进行改良和完善,款式趋于多样化,并有意识地去表现女性人体特征这种变化不仅在于女性上衣下装的变化,还创造产生了中西合璧的典型服饰--旗袍,为新式女装赋予了新的结构和内涵旗袍的特点与变迁满足了女性追求个性与美感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女性在社会 历史 大潮中的发展与进步的历程,使女性真正成为自己的主宰,是女性解放的标志之一除服装外当时女性的 化妆 与发式也伴随着服装的变化而显得自由、清新、多变 造成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中西方女性服饰变迁的比较也可以看出,由于受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女性身着与传统服装式样截然不同的文明新装,可以随意自由地进行装扮而不必担心非议,女性服饰的新颖、雅致、 自然 和清新的变化衬托出当时开朗、自信、活泼的新女性形象新的审美观念,使女性服装逐渐去除繁琐、矫饰、复杂的装饰,代以简洁、自然的服装风格,民族特色服饰旗袍由平直、宽大的袍服逐渐收身以体现女性自然优美的身体曲线,总体风格也趋向简洁、自然、清新,成为近代中西合璧的典型服饰。
民国时期不仅废除了女性的缠足陋习,女性服装样式开始多样化、个性化且符合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等的特点和要求,出现了正式女裤、女式制服、运动服、工作服等,发型妆饰也去掉了繁杂的头饰,代之以简洁的发式电影中被时装包装的人物形象也逐渐走近大众,明星偶像美丽、自信、独特的女性形象自然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喜爱,并成为广大女性崇拜和模仿的偶像,影星在影幕上及现实生活中的服饰打扮被普通女性纷纷效仿此外,国内的新文化运动、民国政府的有关制度,甚至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大事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服饰的变迁总之,中西方文化及服饰风格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促进了民国女性服饰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而且在发型、化妆等方面也进一步自由、多样,从而推动了女性自身的进步与解放 在民国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中西方女性服饰分别表现了其不同的服饰特点,展现了服饰变迁的历史过程,中西方文化及服饰风格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从20世纪前半期的发展来看,民国建立之前和建立初期中国大部分女性的思想变化及服饰变革均处于萌芽状态二十年代女性服饰走向男性化。
新的审美观念确立,旗袍得以普及三十年代多种服装样式并行不悖,旗袍大行其道,不断改良,逐渐平民化、大众化四十年代旗袍又趋于简化,受战争影响,服装及 化妆品 市场遭受沉重打击透过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变迁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开始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追求个性自由和自我解放。
女性在传统生活中的历史地位、传统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从现实的情景来看,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变迁对现代女性审美观念、现代传统特色服饰的流行、现代服饰流行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和中西方女性服饰流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为现代女性服饰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因此,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变迁具有特殊的社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