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广州哪里有领带夹卖
广州站南批发市场(男装)
② 衣服有哪些奢侈品品牌
一、CHANEL香奈儿
自1854年以来,代代相传至今的路易威登,以卓越品质、杰出创意和精湛工艺成为时尚旅行艺术的象征 。产品包括手提包,旅行用品,小型皮具,配饰,鞋履,成衣,腕表,高级珠宝及个性化订制服务等。
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路易威登名列第29位。 2018年7月15日,宣布品牌正式入驻中国官方线上旗舰店。
1896年Monogram帆布面世。LV路易·威登的儿子乔治用父亲姓名中的简写L及V配合花朵图案,设计出到今天仍蜚声国际的交织字母印上粗帆布(MonogramCanvas)的样式。
③ 国内银饰品,最大产地在哪里
中国最大的银饰品生产基地在云南鹤庆新华村。
云南鹤庆新华村被誉为中国银品之都。鹤庆新华村,位于茶马古道要塞,历史上叫做“石寨子”的一个美丽水乡。人杰地灵,山魂水秀,风光秀丽,四季如春,是云南民俗文化的长廊,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3)上饶领带夹加工批发扩展阅读:
历经十年浩劫,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新华银匠就开始复苏了千年的手工银器制作传统,走村串寨,离乡背井,活跃于云南边陲和祖国的大西南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民族制作宗教和生活类的手工艺品。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和启发,新华银匠的手工艺银器从西南边陲不断走向海内外,成为政界文化界知名人士以及市场新贵的青睐。
投资1亿元的新华村石寨子旅游商品交易市场,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旅游产品集散地;具有浓郁白族文化的新华村五星级旅游度假酒店,已成为云贵高原乡村旅游开发的一个制高点;海尾河、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构成了一幅“高原水乡”的人居自然图,恍惚之间,眼前便是一幅美丽的曼妙壮锦,一个真实的人间天堂。
新华村有着浓厚的白族民居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千年的传统手工艺银器文化、精湛的银器工艺品以及省级和地方政府在新华村实施的旅游产业和【云品工程】,使新华村 “银品之都”的独特魅力,将被揭去千年的神秘面纱,大放光芒,为更多的世人朝谒和知晓。
④ 奢侈品的牌子都有哪些啊
1、纪梵希:来自法国的时装品牌,优美、简洁、典雅是纪梵希最大特点,纪梵希最初以香水为其主要产品,后开始涉足护肤及彩妆事业。在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411位。旗下产品有:男装、女装、运动装、体育用品、牛仔装、皮饰品、配件、香水、家饰品;皮具,领带、领带夹、眼镜、配饰、香水、打火机等。
⑤ 广州哪里有领带批发市场
你好 很高兴解答 这些一般在批发市场比较多。在桂花岗皮具批发市场有很多领带夹。广州火车站的白马、天马、红棉批发市场里查找下
⑥ 谁能够介绍一下澎湖列岛
澎湖列岛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是台湾省最早开发的地方。
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岛与中屯、白沙、西屿三岛相衔似湖,外侧海水汹涌澎湃,湖内波平浪静。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设县,东与云林、嘉义、台南三县相望,西与福建厦门相 对。全县由澎湖本岛及周围其他63个岛屿组成。统称澎湖列岛。 全县面积约127平方公里,下辖马公市及湖面、白沙、西屿、望安、七美五个乡,县治设在马公市。全县人口约9万,居民为汉族,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澎湖列岛地理位置优越,东隔澎湖水道,与台湾岛相对,最短距离约24海里,两面与祖国大陆福建省厦门市隔海相望,最短距离约75海里。过去横渡台湾海峡,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船只,常常进入澎湖岛上的马公港停泊。从这里出发,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去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可通往菲律宾和东南亚各国。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
澎湖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近年来,台湾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岛上发掘出硬质砂岩石斧等古人遗物,经考证为秦汉 以前渡海前来的移民所遗留下来的,属于祖国大陆上的文化,而这个时期大陆文化在台湾本岛上还没有发现。它说明祖国大陆文化的传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台湾。在文化的传播上,澎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澎湖列岛逐渐成为台湾海峡两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湾,是台湾海峡中各种船只活动的集汇点。
澎湖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国版图,当时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元代移民渐多,至元十六年(1279),元代统治者在澎湖设巡检司,隶属福建省泉州府,其开发时间比台湾本岛早380余年。明朝时曾两度失于荷兰人。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澎湖设安抚司。清代先后设巡检、通判。日据时期设澎湖岛厅。台湾光复后,1946年设澎湖县。
澎湖列岛的底基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经过多次海陆升降、海蚀和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位于望安乡的大猫屿海拔达79米,为境内最高处。在64个岛屿中,以澎湖本岛面积最大,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屿二岛。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澎湖列岛与台湾本岛一衣带水,但气候差异很大。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7.7摄氏度。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高1摄氏度。澎湖夏凉冬暖,惟雨量稀少,风力强大,全年平均风速超过6级的大风日多达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风日每月超过20天。每年除6-8月为南风外,其他月份多为东北季风,最大风速可达每秒20米以上,相当于中度台风。全县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是台 湾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干旱期长达180天左右。
澎湖列岛地势平坦,无河川山岳,土壤层浅薄,均为红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风强劲,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仅能种植 甘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在这里试种成功西瓜、哈密瓜、丝瓜,号称澎湖“三瓜”,其中,哈密瓜还销往台湾本岛。但全县所需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赖台湾本岛供应。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见到特殊的农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围,有许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风墙。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后再胶结起来。用它砌成的墙,经过长年风吹雨打以后,不仅不会坍塌,反而更紧密地胶结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滨一带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筑而成。迄今为止,这种墙壁仍是在澎湖建筑景观的一大特色,有人称此为“蜂巢墙”。 在澎湖岛的风柜尾半岛上,有许多天然奇景,从县城马公市乘车,约20分钟即可抵达。风柜尾半岛位于马公港对面,与马公半岛合抱而成马公湾。半岛西北端便是风柜尾,为澎湖本岛最西的村落。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这里的风浪特别大,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飞溅,大有一浪“激起千堆雪”的气魄。站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澎湖风”的厉害。在风柜尾半岛北部最外侧有个风柜洞,直径约达4米左右,每当巨浪涌入洞中,就会听到从巨洞深处传来如同惊雷般的海涛回响声,人们称其为“风柜听涛”。风柜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是从太平洋和南海来的暖流经过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台风袭击澎湖时,风柜尾半岛外侧正处在风口上,海蚀作用格外强烈,玄武岩构成的海岸柱状节理发育,助长了海浪沿节理侵蚀的威力,终于掏空了岩壁,形成了风柜洞。
从风柜洞沿环岛公路东北行,过海桥之后,即可到达白沙岛。该岛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树”,树龄已有300余年,原来的树干已经枯朽,树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围长出20多条支干,盘根错节,枝叶繁茂,其覆盖面积广达660多平方米。它犹如撑开的一把巨伞,形成天然凉亭,“凉亭”下设有石桌石椅,坐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可与乘凉的老人了解古榕的历史。
相传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有一艘福建商船经过澎湖,不幸在白沙乡通梁村遇大风沉没,只剩下一个内值两株小榕树的盆钵,随潮流漂到通梁村海边,为乡人拾获,将其移植到保安宫前面,灌溉培植,想不到竟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岛上活到了今天,成为不仅是澎湖,也是台湾全省屈指可数的大榕树。
从白沙岛去渔翁岛,要经过一座长2160米的大桥,犹如一道长虹,凌空飞越,这就是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桥。桥面宽4.6米,每隔300米有一处回车道,桥墩共76个,据说是远东地区最长的跨海水泥钢管大桥。
渔翁岛是澎湖列岛中的第二大岛,面积为16平方公里。因位于澎湖以西,故又称西屿。每当夕阳西下,美丽的西屿与绚丽的彩霞和湛蓝的大海互相辉映,景色令人陶醉。“西屿落霞”是澎湖著名的景致,但是观此景的最佳处并不在西屿,而在马公市的观音亭到澎湖水产学校一带的新月形海湾。每年夏秋两季傍晚,这里的海滩上总是游人如潮。
为航海家所熟知的“西屿灯塔”,高高地耸立在渔翁岛外?村的西南角上。过去航行于台湾、厦门之间的船只,常以渔翁岛作为寻航的目标。1769年,在屹仔尾附近建了一个古式航标,到1828年改建成灯塔,夜间在塔顶点火,名为西屿灯塔,它是台湾省第一座灯塔。清光绪元年(1875),改为新式装备,塔上装了500烛光四等不动白色灯,光线可射出15海里,既为在台湾海峡航行的船只提供了方便,也为古朴的渔翁岛增添了异彩。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回游和底栖鱼类近300种,还有龙虾、贝类、珊瑚、藻类等。全县拥有动力渔船2800余艘,渔民近万户,占全县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鱼获量约5万吨左右,其中80%以上销往台湾本岛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县的经济支柱。其次还有浅海养殖,以牡蛎、斑节虾和虱目鱼为主。全县的工业几乎都与渔业有关,主要有鱼类加工厂、冷冻厂、渔船修造厂、渔具生产厂等,约占全县工厂数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贝壳等为原料的工艺品加工厂,全县大小工厂约200余家,另有商业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服务性公司、企业500余家。
澎湖县因开发早,古迹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观,使澎湖县观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县农业和工商业难以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80年代初以后,该县开始注重发展观光旅游业。“澎湖渔火”自清代起即为台湾“八景”之一,澎湖天后宫、西屿炮台、西屿东谷均为台湾省一级古迹。其他还有观音亭、顺承门、孔庙、施公祠。七美人冢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桥、海水浴场,成功水库、西屿灯塔。果叶日出、通梁古榕等。近些年到澎湖的游客每年都在l00万人次以上,1995年,澎湖被正式划为“特定风景区”,设有澎湖旅游服务中心,观光旅游业已成为澎湖县最重要的产业。
澎湖县对外交通主要靠海运和航空,马公港有至台湾本岛高雄港、基隆港的客货运输航线。马公机场有至台北、台南、嘉义、高雄等机场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每年旅游旺季的6-8月间机票难求,平时又有寥寥无人的情况。1970年建成的联结澎湖本岛与白沙、西屿的跨海大桥,使三岛连为一体,有公路相通,其他各岛屿间主要靠船只行驶。遇有大风、台风时,岛内外交通则几乎都陷于停顿。
澎湖是一个著名的渔港。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热闹的拍卖摊上,主人推销的是一筐筐鲜鱼;平坦的沙滩上,晾晒的是大片大片的鱼干;岸边渔家妇女正忙着晒补鱼网;海湾里泊岸的渔船一艘 靠着一艘,数不胜数……这一切都表明,渔业是这里的主要生产项目。据统计,这里以渔业为主要生计的人约有3万,所以一向有“渔夫岛”之称。
澎湖以盛产鲳鱼、鲣鱼闻名,此外还有马鲛鱼、鲨鱼以及乌贼和龙虾等。在近海捕捞的渔货,多运至高雄和台南出售;而沿海捕捞的渔货,除供当地销售外,均加工腌成鱼干,销往台湾省各地。
每年初秋时分,是去澎湖吃海鲜的最好季节。这里的龙虾很有名,它们习惯栖身于深海岩石缝隙之中,不易捕捉,然而味道鲜美。此外,大明虾、九孔、海臭虫等,也甚为名贵。所谓“九孔”是当地人的叫法,指的是鲍鱼。这种鱼有点像飞机,身上有两排酷似机窗的圆孔,实际上不止九个,只是叫“九孔”好听而已。如果想尝尝肥鱼,则以龙占鱼、土托鱼为上品,也可吃生鱼片、鱼丸和螃蟹等。在澎湖的特产商店里,还可以买到虾仁干和各种鱼干、紫菜和海苔酥等。
澎湖盛产石花菜和海人草。石花菜产量很高,是制造冻粉(台湾俗称“洋菜”)的原料,每年2、3月开始采集,4―6月采收最忙。当地居民在粮食不足时,也用石花菜作为代食品。海人草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海藻,是制造“鹧鸪菜”的原料,自古为小儿驱蛔良药。在澎湖的马公港及附近海域有广泛分布。
澎湖一带的海产资源之所以丰富,是因为有曲折的海岸线。其单位陆地面积所拥有的海岸线长度约为台湾本岛的120倍。沿海多天然港湾和天然鱼礁,而近海海域的水深多在50―100米以内,海底倾斜平缓,海水温度较高,适宜底栖鱼类繁殖栖息;加上海流条件好,是黑潮(支流)暖流、南海季风暖流、中国沿岸寒流的交汇处,为寒水性和暖水性浮游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可以满足各种不同水温习性鱼类对饵料的需要,因此能够吸引鱼类回游,是一个良好的天然近海渔场。
澎湖还盛产珊瑚。台湾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珊瑚产地,而台湾珊瑚又以澎湖所产最多、最好,包括白、红和桃红等颜色。
珊瑚是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的骨骸构成的。珊瑚虫个体成筒状,中央有孔,四周环生触手,攀附在礁石上,分泌出钙质。珊瑚虫不断繁殖,积压在内层的珊瑚虫因无法获得藻类维持生命而逐渐死去,变成珊瑚树骨架,而活珊瑚虫仍然不停再生,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美丽的珊瑚树。各式各样的珊瑚,把海底装点成五彩缤纷的迷宫。
澎湖的珊瑚质地优良,光润坚硬,色彩绚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装饰品,其中以桃色珊瑚最为名贵。这种珊瑚颜色粉红、淡柔莹洁、枝体均匀,在自然光下,色泽高雅迷人。整株完整无缺而外型漂亮的珊瑚,人们多保持其原状作摆设用,富于天然美。
在澎湖岛上有许多珊瑚加工厂,极盛时期达50余家,现在仍有30余家。这些工厂依珊瑚的形状、大小、颜色,雕刻为花、鸟、草、虫、兽和人物等工艺品,也有的制成戒指、耳环、胸花、项链、圆珠、袖扣及领带夹等。
自1923年在澎湖岛附近开辟珊瑚场后,澎湖的珊瑚采集业发展迅速。其后,在澎湖群岛西南的台湾浅滩一带又有新珊瑚场发现。迄今为止,澎湖所产珊瑚远销世界各地,是台湾省特产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外销品。在1979年以前,台湾省的珊瑚产量约占世界珊瑚产量的80%,曾赢得“珊瑚王国”的赞誉。但是,经过长期过度开采,80年代末期以后,产量已锐减。
澎湖远离台湾本岛,在地理上、经济上都有别于台湾本岛各市、县,是一个单独的经济区,也是全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经济区。县内经济一向以渔业为主。澎湖县海域广阔,港湾众多,大小渔港、渔澳有几十个,其中,马公港是全省一等渔港之一。
马公市地处澎湖本岛的西部,是澎湖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全市面积约34平方公里,人口约5.6万人,居民为汉族,世居人口为福建泉州人。
马公市原名“妈宫”,系因明朝军队驱逐倭寇时,驻军在此兴建“妈祖宫”,故而得名。日据时期,于1920年改称马公。台湾光复后,于1946年设马公市,1982年升格为县辖市。
马公市最早的市街以妈祖宫为中心,清康熙年间曾修筑一小城,中法战争时被毁,清光绪十三年(1887)重建,周长789.2丈,高1.5丈,辟四门,东南临海,西接金龟头,北浚护壕。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9米,境内的纱帽山海拔45米,为境内最高点。马公市形状似一马蹄形,海岸曲折多湾,沿岸有广大的珊瑚礁及沙砾堆积。
马公市远离台湾本岛,但作为县治,在公务机构方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市、县机关外,台湾省属机构在马公市大都有驻在单位。此外,台湾陆海空军在马公市也有驻扎单位,马公港是台湾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
马公市经济历来以渔业为主,周围海域水深10-30米,是得天独厚的优良鱼场,全市居民有一半以上从事渔业及养殖业生产。全市有6个渔港,其中马公一港、二港为台湾一等渔港,可停泊渔船300余艘。案山、乌嵌、桶盘、虎井为三等渔港,其渔港数量之多居全省第一位,是台湾四大渔业生产基地之一,每年鱼获量约占全省的1/5。马公市的工业也以鱼类加工和为渔业服务的工业为主。全市有鱼类加工厂、冷冻厂、修造船厂等百余家。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台湾、福建、岛、闽南、台湾海峡
贡献者:
xufannick、silentino、quanan、 fjd0105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桂太郎、台湾、江山岛登陆战、3月26日、厦门、交接台湾文据、1895年、台湾海峡、岩鹭、短尾信天翁、黄姓、火山岛、马关条约、澎湖县、开罗会议、洪永安、摩那•罗达奥
⑦ 澎湖列岛的主要岛屿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是台湾省最早开发的地方。
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岛与中屯、白沙、西屿三岛相衔似湖,外侧海水汹涌澎湃,湖内波平浪静。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设县,东与云林、嘉义、台南三县相望,西与福建厦门相 对。全县由澎湖本岛及周围其他63个岛屿组成。统称澎湖列岛。 全县面积约127平方公里,下辖马公市及湖面、白沙、西屿、望安、七美五个乡,县治设在马公市。全县人口约9万,居民为汉族,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澎湖列岛地理位置优越,东隔澎湖水道,与台湾岛相对,最短距离约24海里,两面与祖国大陆福建省厦门市隔海相望,最短距离约75海里。过去横渡台湾海峡,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船只,常常进入澎湖岛上的马公港停泊。从这里出发,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去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可通往菲律宾和东南亚各国。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
澎湖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近年来,台湾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岛上发掘出硬质砂岩石斧等古人遗物,经考证为秦汉 以前渡海前来的移民所遗留下来的,属于祖国大陆上的文化,而这个时期大陆文化在台湾本岛上还没有发现。它说明祖国大陆文化的传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台湾。在文化的传播上,澎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澎湖列岛逐渐成为台湾海峡两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湾,是台湾海峡中各种船只活动的集汇点。
澎湖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国版图,当时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元代移民渐多,至元十六年(1279),元代统治者在澎湖设巡检司,隶属福建省泉州府,其开发时间比台湾本岛早380余年。明朝时曾两度失于荷兰人。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澎湖设安抚司。清代先后设巡检、通判。日据时期设澎湖岛厅。台湾光复后,1946年设澎湖县。
澎湖列岛的底基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经过多次海陆升降、海蚀和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位于望安乡的大猫屿海拔达79米,为境内最高处。在64个岛屿中,以澎湖本岛面积最大,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屿二岛。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澎湖列岛与台湾本岛一衣带水,但气候差异很大。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7.7摄氏度。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高1摄氏度。澎湖夏凉冬暖,惟雨量稀少,风力强大,全年平均风速超过6级的大风日多达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风日每月超过20天。每年除6-8月为南风外,其他月份多为东北季风,最大风速可达每秒20米以上,相当于中度台风。全县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是台 湾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干旱期长达180天左右。
澎湖列岛地势平坦,无河川山岳,土壤层浅薄,均为红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风强劲,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仅能种植 甘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在这里试种成功西瓜、哈密瓜、丝瓜,号称澎湖“三瓜”,其中,哈密瓜还销往台湾本岛。但全县所需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赖台湾本岛供应。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见到特殊的农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围,有许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风墙。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后再胶结起来。用它砌成的墙,经过长年风吹雨打以后,不仅不会坍塌,反而更紧密地胶结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滨一带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筑而成。迄今为止,这种墙壁仍是在澎湖建筑景观的一大特色,有人称此为“蜂巢墙”。 在澎湖岛的风柜尾半岛上,有许多天然奇景,从县城马公市乘车,约20分钟即可抵达。风柜尾半岛位于马公港对面,与马公半岛合抱而成马公湾。半岛西北端便是风柜尾,为澎湖本岛最西的村落。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这里的风浪特别大,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飞溅,大有一浪“激起千堆雪”的气魄。站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澎湖风”的厉害。在风柜尾半岛北部最外侧有个风柜洞,直径约达4米左右,每当巨浪涌入洞中,就会听到从巨洞深处传来如同惊雷般的海涛回响声,人们称其为“风柜听涛”。风柜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是从太平洋和南海来的暖流经过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台风袭击澎湖时,风柜尾半岛外侧正处在风口上,海蚀作用格外强烈,玄武岩构成的海岸柱状节理发育,助长了海浪沿节理侵蚀的威力,终于掏空了岩壁,形成了风柜洞。
从风柜洞沿环岛公路东北行,过海桥之后,即可到达白沙岛。该岛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树”,树龄已有300余年,原来的树干已经枯朽,树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围长出20多条支干,盘根错节,枝叶繁茂,其覆盖面积广达660多平方米。它犹如撑开的一把巨伞,形成天然凉亭,“凉亭”下设有石桌石椅,坐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可与乘凉的老人了解古榕的历史。
相传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有一艘福建商船经过澎湖,不幸在白沙乡通梁村遇大风沉没,只剩下一个内值两株小榕树的盆钵,随潮流漂到通梁村海边,为乡人拾获,将其移植到保安宫前面,灌溉培植,想不到竟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岛上活到了今天,成为不仅是澎湖,也是台湾全省屈指可数的大榕树。
从白沙岛去渔翁岛,要经过一座长2160米的大桥,犹如一道长虹,凌空飞越,这就是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桥。桥面宽4.6米,每隔300米有一处回车道,桥墩共76个,据说是远东地区最长的跨海水泥钢管大桥。
渔翁岛是澎湖列岛中的第二大岛,面积为16平方公里。因位于澎湖以西,故又称西屿。每当夕阳西下,美丽的西屿与绚丽的彩霞和湛蓝的大海互相辉映,景色令人陶醉。“西屿落霞”是澎湖著名的景致,但是观此景的最佳处并不在西屿,而在马公市的观音亭到澎湖水产学校一带的新月形海湾。每年夏秋两季傍晚,这里的海滩上总是游人如潮。
为航海家所熟知的“西屿灯塔”,高高地耸立在渔翁岛外?村的西南角上。过去航行于台湾、厦门之间的船只,常以渔翁岛作为寻航的目标。1769年,在屹仔尾附近建了一个古式航标,到1828年改建成灯塔,夜间在塔顶点火,名为西屿灯塔,它是台湾省第一座灯塔。清光绪元年(1875),改为新式装备,塔上装了500烛光四等不动白色灯,光线可射出15海里,既为在台湾海峡航行的船只提供了方便,也为古朴的渔翁岛增添了异彩。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回游和底栖鱼类近300种,还有龙虾、贝类、珊瑚、藻类等。全县拥有动力渔船2800余艘,渔民近万户,占全县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鱼获量约5万吨左右,其中80%以上销往台湾本岛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县的经济支柱。其次还有浅海养殖,以牡蛎、斑节虾和虱目鱼为主。全县的工业几乎都与渔业有关,主要有鱼类加工厂、冷冻厂、渔船修造厂、渔具生产厂等,约占全县工厂数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贝壳等为原料的工艺品加工厂,全县大小工厂约200余家,另有商业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服务性公司、企业500余家。
澎湖县因开发早,古迹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观,使澎湖县观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县农业和工商业难以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80年代初以后,该县开始注重发展观光旅游业。“澎湖渔火”自清代起即为台湾“八景”之一,澎湖天后宫、西屿炮台、西屿东谷均为台湾省一级古迹。其他还有观音亭、顺承门、孔庙、施公祠。七美人冢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桥、海水浴场,成功水库、西屿灯塔。果叶日出、通梁古榕等。近些年到澎湖的游客每年都在l00万人次以上,1995年,澎湖被正式划为“特定风景区”,设有澎湖旅游服务中心,观光旅游业已成为澎湖县最重要的产业。
澎湖县对外交通主要靠海运和航空,马公港有至台湾本岛高雄港、基隆港的客货运输航线。马公机场有至台北、台南、嘉义、高雄等机场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每年旅游旺季的6-8月间机票难求,平时又有寥寥无人的情况。1970年建成的联结澎湖本岛与白沙、西屿的跨海大桥,使三岛连为一体,有公路相通,其他各岛屿间主要靠船只行驶。遇有大风、台风时,岛内外交通则几乎都陷于停顿。
⑧ 澎湖列岛上有哪些物产和旅游项目
湖列岛
Penghu Islands
亦作P'eng-hu Ch'un-tao,汉语拼音作Penghu Qun,亦称澎湖列岛、渔人岛(Pescadores Islands)。澎湖列岛位于台湾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是台湾省最早开发的地方。
台湾海峡东南部64个岛屿的总称。隔澎湖水道距中国台湾省西海岸约48公里(30哩);极北为目斗屿,极南为七美屿,极西为花屿,极东为查某屿。总面积126.8641平方公里(49平方哩)。都属火山岛,由玄武岩组成,环以珊瑚礁。地势平坦,大部海拔30∼40公尺(98∼131呎),最高的猫屿海拔79公尺(259呎)。以澎湖、渔翁、白沙三岛最大,澎湖与白沙岛间筑有石堤相连,低潮时可以徒步通过。
澎湖岛、白沙岛与西屿间的马公港为天然良港。因受黑潮(日本暖流)影响,气候温和,年均温在16∼28℃(61∼82℉)之间。多大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夏半年盛行西南风。年降雨量1,033公厘(41吋),集中於6∼9月份。农业以旱作为主,居民多从事渔业。中国福建、浙江两省渔民很早在此定居。南宋乾道七年(1171)正式将澎湖画入版图,并在岛上屯戍军队。16世纪时葡萄牙人称此岛为"Pescadores"(渔人岛)。1622∼1624年荷兰人占领此岛,1884∼1885年被法国人占领,1894∼1895年中日战争后与台湾一并被割与日本。於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归还中国。该群岛扼台湾海峡交通要津,号称「台湾海峡之键」。
澎湖之名系以澎湖最大的本岛与中屯、白沙、西屿三岛相衔似湖,外侧海水汹涌澎湃,湖内波平浪静。澄清如潮,故而得名。
澎湖设县,东与云林、嘉义、台南三县相望,西与福建厦门相对。全县由澎湖本岛及周围其他63个岛屿组成。统称澎湖列岛。 全县面积约127平方公里,下辖马公市及湖面、白沙、西屿、望安、七美五个乡,县治设在马公市。全县人口约9万,居民为汉族,世居人口中以福建泉州人最多。
澎湖列岛地理位置优越,东隔澎湖水道,与台湾岛相对,最短距离约24海里,两面与祖国大陆福建省厦门市隔海相望,最短距离约75海里。过去横渡台湾海峡,往来于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船只,常常进入澎湖岛上的马公港停泊。从这里出发,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去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可通往菲律宾和东南亚各国。澎湖列岛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扼亚洲东部的海运要冲,被称为“东南锁匙”。
澎湖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近年来,台湾考古工作者在澎湖岛上发掘出硬质砂岩石斧等古人遗物,经考证为秦汉 以前渡海前来的移民所遗留下来的,属于祖国大陆上的文化,而这个时期大陆文化在台湾本岛上还没有发现。它说明祖国大陆文化的传播,是先到澎湖,再由澎湖到台湾。在文化的传播上,澎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后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澎湖列岛逐渐成为台湾海峡两岸交通的跳板。它有良好的港湾,是台湾海峡中各种船只活动的集汇点。
澎湖于宋代已正式收入中国版图,当时福建泉州已有人移居澎湖,元代移民渐多,至元十六年(1279),元代统治者在澎湖设巡检司,隶属福建省泉州府,其开发时间比台湾本岛早380余年。明朝时曾两度失于荷兰人。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澎湖设安抚司。清代先后设巡检、通判。日据时期设澎湖岛厅。台湾光复后,1946年设澎湖县。
澎湖列岛的底基为一隆起的玄武岩方山,是经过多次海陆升降、海蚀和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一般在海拔20?30米。位于望安乡的大猫屿海拔达79米,为境内最高处。在64个岛屿中,以澎湖本岛面积最大,为64.24平方公里,其次是白沙、西屿二岛。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岛屿还有虎井、吉贝、望安等8个,其余53个岛屿的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有44个岛屿无人居住。
澎湖列岛与台湾本岛一衣带水,但气候差异很大。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7.7摄氏度。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高1摄氏度。澎湖夏凉冬暖,惟雨量稀少,风力强大,全年平均风速超过6级的大风日多达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风日每月超过20天。每年除6-8月为南风外,其他月份多为东北季风,最大风速可达每秒20米以上,相当于中度台风。全县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是台 湾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干旱期长达180天左右。
澎湖列岛地势平坦,无河川山岳,土壤层浅薄,均为红棕土壤,肥力不足,水源缺乏,加上海风强劲,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仅能种植 甘薯、花生等。80年代中期,在这里试种成功西瓜、哈密瓜、丝瓜,号称澎湖“三瓜”,其中,哈密瓜还销往台湾本岛。但全县所需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赖台湾本岛供应。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见到特殊的农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围,有许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风墙。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后再胶结起来。用它砌成的墙,经过长年风吹雨打以后,不仅不会坍塌,反而更紧密地胶结在一起,十分牢固。澎湖海滨一带的老房子,多用珊瑚礁石砌筑而成。迄今为止,这种墙壁仍是在澎湖建筑景观的一大特色,有人称此为“蜂巢墙”。 在澎湖岛的风柜尾半岛上,有许多天然奇景,从县城马公市乘车,约20分钟即可抵达。风柜尾半岛位于马公港对面,与马公半岛合抱而成马公湾。半岛西北端便是风柜尾,为澎湖本岛最西的村落。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这里的风浪特别大,白花花的水沫漫天飞溅,大有一浪“激起千堆雪”的气魄。站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澎湖风”的厉害。在风柜尾半岛北部最外侧有个风柜洞,直径约达4米左右,每当巨浪涌入洞中,就会听到从巨洞深处传来如同惊雷般的海涛回响声,人们称其为“风柜听涛”。风柜洞的形成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关,这里是从太平洋和南海来的暖流经过的地方。每年夏秋之交,猛烈的台风袭击澎湖时,风柜尾半岛外侧正处在风口上,海蚀作用格外强烈,玄武岩构成的海岸柱状节理发育,助长了海浪沿节理侵蚀的威力,终于掏空了岩壁,形成了风柜洞。
从风柜洞沿环岛公路东北行,过海桥之后,即可到达白沙岛。该岛上有著名的“通梁大榕树”,树龄已有300余年,原来的树干已经枯朽,树枝下沉入土,竟在周围长出20多条支干,盘根错节,枝叶繁茂,其覆盖面积广达660多平方米。它犹如撑开的一把巨伞,形成天然凉亭,“凉亭”下设有石桌石椅,坐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可与乘凉的老人了解古榕的历史。
相传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有一艘福建商船经过澎湖,不幸在白沙乡通梁村遇大风沉没,只剩下一个内值两株小榕树的盆钵,随潮流漂到通梁村海边,为乡人拾获,将其移植到保安宫前面,灌溉培植,想不到竟在植被稀少的澎湖岛上活到了今天,成为不仅是澎湖,也是台湾全省屈指可数的大榕树。
从白沙岛去渔翁岛,要经过一座长2160米的大桥,犹如一道长虹,凌空飞越,这就是著名的澎湖跨海大桥。桥面宽4.6米,每隔300米有一处回车道,桥墩共76个,据说是远东地区最长的跨海水泥钢管大桥。
渔翁岛是澎湖列岛中的第二大岛,面积为16平方公里。因位于澎湖以西,故又称西屿。每当夕阳西下,美丽的西屿与绚丽的彩霞和湛蓝的大海互相辉映,景色令人陶醉。“西屿落霞”是澎湖著名的景致,但是观此景的最佳处并不在西屿,而在马公市的观音亭到澎湖水产学校一带的新月形海湾。每年夏秋两季傍晚,这里的海滩上总是游人如潮。
为航海家所熟知的“西屿灯塔”,高高地耸立在渔翁岛外?村的西南角上。过去航行于台湾、厦门之间的船只,常以渔翁岛作为寻航的目标。1769年,在屹仔尾附近建了一个古式航标,到1828年改建成灯塔,夜间在塔顶点火,名为西屿灯塔,它是台湾省第一座灯塔。清光绪元年(1875),改为新式装备,塔上装了500烛光四等不动白色灯,光线可射出15海里,既为在台湾海峡航行的船只提供了方便,也为古朴的渔翁岛增添了异彩。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回游和底栖鱼类近300种,还有龙虾、贝类、珊瑚、藻类等。全县拥有动力渔船2800余艘,渔民近万户,占全县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鱼获量约5万吨左右,其中80%以上销往台湾本岛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县的经济支柱。其次还有浅海养殖,以牡蛎、斑节虾和虱目鱼为主。全县的工业几乎都与渔业有关,主要有鱼类加工厂、冷冻厂、渔船修造厂、渔具生产厂等,约占全县工厂数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贝壳等为原料的工艺品加工厂,全县大小工厂约200余家,另有商业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服务性公司、企业500余家。
澎湖县因开发早,古迹甚多,加上特殊的地理景观,使澎湖县观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县农业和工商业难以有较大发展的情况下,80年代初以后,该县开始注重发展观光旅游业。“澎湖渔火”自清代起即为台湾“八景”之一,澎湖天后宫、西屿炮台、西屿东谷均为台湾省一级古迹。其他还有观音亭、顺承门、孔庙、施公祠。七美人冢等,以及澎湖跨海大桥、海水浴场,成功水库、西屿灯塔。果叶日出、通梁古榕等。近些年到澎湖的游客每年都在l00万人次以上,1995年,澎湖被正式划为“特定风景区”,设有澎湖旅游服务中心,观光旅游业已成为澎湖县最重要的产业。
澎湖县对外交通主要靠海运和航空,马公港有至台湾本岛高雄港、基隆港的客货运输航线。马公机场有至台北、台南、嘉义、高雄等机场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每年旅游旺季的6-8月间机票难求,平时又有寥寥无人的情况。1970年建成的联结澎湖本岛与白沙、西屿的跨海大桥,使三岛连为一体,有公路相通,其他各岛屿间主要靠船只行驶。遇有大风、台风时,岛内外交通则几乎都陷于停顿。
澎湖是一个著名的渔港。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热闹的拍卖摊上,主人推销的是一筐筐鲜鱼;平坦的沙滩上,晾晒的是大片大片的鱼干;岸边渔家妇女正忙着晒补渔网;海湾里泊岸的渔船一艘 靠着一艘,数不胜数……这一切都表明,渔业是这里的主要生产项目。据统计,这里以渔业为主要生计的人约有3万,所以一向有“渔夫岛”之称。
澎湖以盛产鲳鱼、鲣鱼闻名,此外还有马鲛鱼、鲨鱼以及乌贼和龙虾等。在近海捕捞的渔货,多运至高雄和台南出售;而沿海捕捞的渔货,除供当地销售外,均加工腌成鱼干,销往台湾省各地。
每年初秋时分,是去澎湖吃海鲜的最好季节。这里的龙虾很有名,它们习惯栖身于深海岩石缝隙之中,不易捕捉,然而味道鲜美。此外,大明虾、九孔、海臭虫等,也甚为名贵。所谓“九孔”是当地人的叫法,指的是鲍鱼。这种鱼有点像飞机,身上有两排酷似机窗的圆孔,实际上不止九个,只是叫“九孔”好听而已。如果想尝尝肥鱼,则以龙占鱼、土托鱼为上品,也可吃生鱼片、鱼丸和螃蟹等。在澎湖的特产商店里,还可以买到虾仁干和各种鱼干、紫菜和海苔酥等。
澎湖盛产石花菜和海人草。石花菜产量很高,是制造冻粉(台湾俗称“洋菜”)的原料,每年2、3月开始采集,4―6月采收最忙。当地居民在粮食不足时,也用石花菜作为代食品。海人草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海藻,是制造“鹧鸪菜”的原料,自古为小儿驱蛔良药。在澎湖的马公港及附近海域有广泛分布。
澎湖一带的海产资源之所以丰富,是因为有曲折的海岸线。其单位陆地面积所拥有的海岸线长度约为台湾本岛的120倍。沿海多天然港湾和天然鱼礁,而近海海域的水深多在50―100米以内,海底倾斜平缓,海水温度较高,适宜底栖鱼类繁殖栖息;加上海流条件好,是黑潮(支流)暖流、南海季风暖流、中国沿岸寒流的交汇处,为寒水性和暖水性浮游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可以满足各种不同水温习性鱼类对饵料的需要,因此能够吸引鱼类回游,是一个良好的天然近海渔场。
澎湖还盛产珊瑚。台湾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珊瑚产地,而台湾珊瑚又以澎湖所产最多、最好,包括白、红和桃红等颜色。
珊瑚是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的骨骸构成的。珊瑚虫个体成筒状,中央有孔,四周环生触手,攀附在礁石上,分泌出钙质。珊瑚虫不断繁殖,积压在内层的珊瑚虫因无法获得藻类维持生命而逐渐死去,变成珊瑚树骨架,而活珊瑚虫仍然不停再生,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美丽的珊瑚树。各式各样的珊瑚,把海底装点成五彩缤纷的迷宫。
澎湖的珊瑚质地优良,光润坚硬,色彩绚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装饰品,其中以桃色珊瑚最为名贵。这种珊瑚颜色粉红、淡柔莹洁、枝体均匀,在自然光下,色泽高雅迷人。整株完整无缺而外型漂亮的珊瑚,人们多保持其原状作摆设用,富于天然美。
在澎湖岛上有许多珊瑚加工厂,极盛时期达50余家,现在仍有30余家。这些工厂依珊瑚的形状、大小、颜色,雕刻为花、鸟、草、虫、兽和人物等工艺品,也有的制成戒指、耳环、胸花、项链、圆珠、袖扣及领带夹等。
自1923年在澎湖岛附近开辟珊瑚场后,澎湖的珊瑚采集业发展迅速。其后,在澎湖群岛西南的台湾浅滩一带又有新珊瑚场发现。迄今为止,澎湖所产珊瑚远销世界各地,是台湾省特产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外销品。在1979年以前,台湾省的珊瑚产量约占世界珊瑚产量的80%,曾赢得“珊瑚王国”的赞誉。但是,经过长期过度开采,80年代末期以后,产量已锐减。
澎湖远离台湾本岛,在地理上、经济上都有别于台湾本岛各市、县,是一个单独的经济区,也是全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经济区。县内经济一向以渔业为主。澎湖县海域广阔,港湾众多,大小渔港、渔澳有几十个,其中,马公港是全省一等渔港之一。
马公市地处澎湖本岛的西部,是澎湖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全市面积约34平方公里,人口约5.6万人,居民为汉族,世居人口为福建泉州人。
马公市原名“妈宫”,系因明朝军队驱逐倭寇时,驻军在此兴建“妈祖宫”,故而得名。日据时期,于1920年改称马公。台湾光复后,于1946年设马公市,1982年升格为县辖市。
马公市最早的市街以妈祖宫为中心,清康熙年间曾修筑一小城,中法战争时被毁,清光绪十三年(1887)重建,周长789.2丈,高1.5丈,辟四门,东南临海,西接金龟头,北浚护壕。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约9米,境内的纱帽山海拔45米,为境内最高点。马公市形状似一马蹄形,海岸曲折多湾,沿岸有广大的珊瑚礁及沙砾堆积。
马公市远离台湾本岛,但作为县治,在公务机构方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市、县机关外,台湾省属机构在马公市大都有驻在单位。此外,台湾陆海空军在马公市也有驻扎单位,马公港是台湾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
马公市经济历来以渔业为主,周围海域水深10-30米,是得天独厚的优良渔场,全市居民有一半以上从事渔业及养殖业生产。全市有6个渔港,其中马公一港、二港为台湾一等渔港,可停泊渔船300余艘。案山、乌嵌、桶盘、虎井为三等渔港,其渔港数量之多居全省第一位,是台湾四大渔业生产基地之一,每年鱼获量约占全省的1/5。马公市的工业也以鱼类加工和为渔业服务的工业为主。全市有鱼类加工厂、冷冻厂、修造船厂等百余家。
⑨ 澎湖列岛的经济发展
澎湖远离台湾本岛,在地理上、经济上都有别于台湾本岛各市、县,是一个单独的经济区,也是全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经济区。县内经济一向以渔业为主。澎湖县海域广阔,港湾众多,大小渔港、渔澳有几十个,其中,马公港是全省一等渔港之一。 澎湖海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回游和底栖鱼类近300种,还有龙虾、贝类、珊瑚、藻类等。全县拥有动力渔船2800余艘,渔民近万户,占全县人口的一半以上,每年鱼获量约5万吨左右,其中80%以上销往台湾本岛和香港、日本等地,是全县的经济支柱。其次还有浅海养殖,以牡蛎、斑节虾和虱目鱼为主。
海产澎湖以盛产鲳鱼、鲣鱼闻名,此外还有马鲛鱼、鲨鱼以及乌贼和龙虾等。在近海捕捞的渔货,多运至高雄和台南出售;而沿海捕捞的渔货,除供当地销售外,均加工腌成鱼干,销往台湾省各地。
澎湖盛产石花菜和海人草。石花菜产量很高,是制造冻粉(台湾俗称“洋菜”)的原料,每年2、3月开始采集,4―6月采收最忙。当地居民在粮食不足时,也用石花菜作为代食品。海人草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海藻,是制造“鹧鸪菜”的原料,自古为小儿驱蛔良药。在澎湖的马公港及附近海域有广泛分布。
澎湖一带的海产资源之所以丰富,是因为有曲折的海岸线。其单位陆地面积所拥有的海岸线长度约为台湾本岛的120倍。沿海多天然港湾和天然鱼礁,而近海海域的水深多在50―100米以内,海底倾斜平缓,海水温度较高,适宜底栖鱼类繁殖栖息;加上海流条件好,是黑潮(支流)暖流、南海季风暖流、中国沿岸寒流的交汇处,为寒水性和暖水性浮游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可以满足各种不同水温习性鱼类对饵料的需要,因此能够吸引鱼类回游,是一个良好的天然近海渔场。
澎湖还盛产珊瑚。台湾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主要的珊瑚产地,而台湾珊瑚又以澎湖所产最多、最好,包括白、红和桃红等颜色。
珊瑚是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的骨骸构成的。珊瑚虫个体成筒状,中央有孔,四周环生触手,攀附在礁石上,分泌出钙质。珊瑚虫不断繁殖,积压在内层的珊瑚虫因无法获得藻类维持生命而逐渐死去,变成珊瑚树骨架,而活珊瑚虫仍然不停再生,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美丽的珊瑚树。各式各样的珊瑚,把海底装点成五彩缤纷的迷宫。
澎湖的珊瑚质地优良,光润坚硬,色彩绚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装饰品,其中以桃色珊瑚最为名贵。这种珊瑚颜色粉红、淡柔莹洁、枝体均匀,在自然光下,色泽高雅迷人。整株完整无缺而外型漂亮的珊瑚,人们多保持其原状作摆设用,富于天然美。
在澎湖岛上有许多珊瑚加工厂,极盛时期达50余家,现在仍有30余家。这些工厂依珊瑚的形状、大小、颜色,雕刻为花、鸟、草、虫、兽和人物等工艺品,也有的制成戒指、耳环、胸花、项链、圆珠、袖扣及领带夹等。
自1923年在澎湖岛附近开辟珊瑚场后,澎湖的珊瑚采集业发展迅速。其后,在澎湖群岛西南的台湾浅滩一带又有新珊瑚场发现。迄今为止,澎湖所产珊瑚远销世界各地,是台湾省特产中经济价值最高的外销品。在1979年以前,台湾省的珊瑚产量约占世界珊瑚产量的80%,曾赢得“珊瑚王国”的赞誉。但是,经过长期过度开采,80年代末期以后,产量已锐减。 全县的工业几乎都与渔业有关,主要有鱼类加工厂、冷冻厂、渔船修造厂、渔具生产厂等,约占全县工厂数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以珊瑚、文石、贝壳等为原料的工艺品加工厂,全县大小工厂约200余家,另有商业批发、零售、餐饮、娱乐等服务性公司、企业500余家。
⑩ 观念更新能带来什么
温州人思路灵活、观念常新,因此能想别人之不敢想,为别人之不敢为,自然就能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商机。
观念改变命运
怎样才能改变命运?怎样才能赚钱、致富、奔小康?人们习惯于依靠知识,依靠勤俭持家、勤俭致富。这个并没有错,但只是勤俭只有知识而没有新观念、新思路,那是发不了财的。现在大多数人靠打工拿工资,用自己的汗水挣钱,工作了二三十年,月工资也不过几千元,省吃俭用几十年,买个住房还要东挪西借。同样头顶天脚踏地,一样的政策,一样的条件,为什么有人月赚万元乃至数十万元,有人却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充足的知识只是为改变命运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仅凭知识同样是改变不了命运的!还有人说是知识改变命运一个富翁与穷人的收入相差可以是千万倍,难道他们的知识也相差千万倍吗?何况,有些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不照样穷困终身吗?而一字不识的文盲照样能身价上亿。原因何在呢?是什么才能带来财运,改变命运呢?
观念!温州人那么会赚钱就是因为他们思维灵活、观念更新地快。因为观念超前,就能想别人之不敢想,为别人之不敢为,自然就能够发现别人视而不见的商机,如此一来钞票哪能不源源不断地滚进腰包?细说起来,温州人会赚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肯吃苦、有胆识、特精明、会抢先、讲诚信、能团结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比如精明,温州人还比不上上海人,再比如抢先,只要观念改变了才会先行一步啊!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观念。所以说,观念是人生转变的基础和起点,是赚钱的最先条件。
在温州人看来下岗就是转岗;凡事不能坐着空想而是要先试着干一干;凡事靠自己想办法,自己解决;要当老板,不想做打工仔;只要有钱可挣,什么苦都可以吃;大钱要赚,小钱也要赚;不能安于现状,要追求进一步的发展。
正是温州人的思路先人一步,所以才能在中国改革史上创造出最多的第一,一次次让世人“瞠目结舌”,一次次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观念冲击:
第一份私人工商执照;
第一批股份合作企业;
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
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
第一个实行全社会养老保险;
第一座农民城;
第一个农民包机公司;
第一个跨国农业公司;
……
边角料里淘去8000万
一个温州姓李的老板,有着从一无所有到8000万元家产的发迹史,就是因为思路的改变、观念的更新,给他带来了财富与命运的改变。
当初,李老板一无所有,穷得连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当看到别人都做生意,赚大钱,过上了好日子,他也着急了,但是他没有本钱,这可怎么办呢?左思右想,他也没有想出一条办法,他就想到四处走走,看看能不能发现出路。没想到这一走,他就走出了一条路来了。
他发现,城里人开始讲究了,居室都布置得很好,清洁卫生每日都做,但是用一块布抹地费时费事。他想如果改用棉质拖把,那就方便简单多了。制作棉拖把有何难呢?于是,他就四处去打听,看看能否弄些材料。结果,他在一家大棉纺厂的垃圾堆里,捡回了许多厂家丢弃的碎棉布条。
李老板便利用它们,分钊整理出来扎成各种拖把。他拿到街上试着卖一卖,没想到每把可卖到2元钱。于是,他便放手干开了。一年之后,他居然有了500多元积蓄。
有了这500多元,李老板便考虑,怎样才能迅速致富呢?思来想去,他还是觉得利用废料这一行最有赚头。于是,他又改变了只扎拖把的单一产品结构,东借西凑,弄了点资本,购买了最初的加工设备-缝纫机。他把捡来的破碎棉布中稍大的布块拼缝成童装,细小的,扎成拖把。这样干了半年之后,就赚了5000多元。
之后,李老板看到市场上毛毯热销这一点,专门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棉纺厂、化纤厂中收购各种边角料,运回工厂后,筛选分拣,那些大块的制作成童装,细小的,不再制作拖把,而是剥理成丝,纺成丝线,编织成各种毛毯,或者挂毯。
这样一来,童装,每件成本相当低廉,原材料连同人工费用及各项开支加起来,也不过3~4元,而大宗童装批发,一般都在10元以上。那些用彩色化纤边角料编织而成的毛毯,色彩鲜艳,构图巧妙又结实密匝。因此,深受用户欢迎,产品销往全国10多个省份。
尝到甜头后,李老板又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除了生产加工童装、毛毯之外,还把业务扩展到饮食业上来。一年之后,他又开始涉足家电行业。当时,家电市场正在起步,李老板便率先行动,专营日本进口原装产品,很快,便发了大财,一跃成为千万富翁。
成功后的李老板很有感触地说:“没有本钱不要紧,地上有的是金银财宝,捡起来就是富翁,关键是你知道不知道去捡。”
这就是典型的温州人创业发家的例子。正因为几乎温州人个个如此会赚钱,所以,温州才成为中国最具有活力的地方。有人形象地作比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世界经济走一步,中国经济走4步;浙江经济走4步,温州经济走6步。
9个领先观念
有学者总结出了温州人领先的9个观念,令人羡慕这9个观念从不同局面展示了温州人教育的技术也是最值得人们学习的9个观念,这9个观念是:
(1)“创业”的观念:当有些人为挣得一个“铁饭碗”而挤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温州人已经迈出了创业的步伐,有些人甚至为此不惜放弃公职。1980年,时任温州通用机械厂副厂长的郑秀康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公职,还卖掉了家里的手表、自行车等物品,开始学做皮鞋。他当时的这种举动世人看来无疑是发疯,就是这样疯狂的迈一步成就他后来的一番事业。
(2)“赚钱光荣”的观念:温州人把经商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人生尊严的一种方式,他们坦言做生意不丢人,赚钱是光荣的。比如徐勇水就说自己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过上好日子。
(3)“面子”观念:温州人认为能赚钱就是最大的面子,许多温州人抛家舍业,不远千里地去外地创业。他们干其他人不愿意干的事比如修鞋。很多人都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干的是很下贱的工作的情况下,他们不以为然,默默无言地接受着世俗的眼光,踏踏实实地赚钱,许多人就是通过这些工作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4)“行动第一”的观念:温州人创业自强不息,不等不靠,没有条件就马上创造条件,没有本钱就从补鞋、弹棉花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比如正泰集团的南存辉,就是利用补鞋淘来的“第一桶金”,开办了一个小作坊,然后一步步发展为大集团。
(5)“择业”观念:温州人只要能挣钱,什么都敢干,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愿意干。而且,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下岗”这个词,别人认为的“下岗”在他们眼中,就是换一个生意做;世上没有“贵贱”这个词在他们看来能赚钱就是好工作,没有贵贱的区别。
(6)“团队”的观念:温州人信奉的是“生意一起做,有钱大家赚”的原则,他们喜欢合作、善于合作、甘于分享、追求双赢,“集团军作战”的巨大优势,使得他们在商战中无往不胜、所向披靡。
(7)“大钱与小钱”的观念:温州人有钱就赚,不管其多少从来不看不起小钱。没有能力赚大钱就赚小钱,然后由从赚小钱发展到赚大钱,而在赚大钱后依然赚小钱。对于钱,温州人大小兼容,大小通吃。
(8)“吃苦”的观念:为了赚钱,温州人“千方百计地想,千言万语地说,千山万水地跑,千辛万苦地干”。这四个“千”就是他们创业的最大本钱。
(9)“抢先”的观念:当商机在人们视野之内刚刚萌芽时,有的人还在观望,温州人已经抢在最前面抓住了机会,抢得了市场的制高点,大大地赚了一笔。他们认为商机就是金钱,一旦来临就要抢抓、快抓、抓住、抓紧。
丢掉面子带来财富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带来财富。因为思路领先,所以温州人不靠国家投资,不靠引进外资而独立自主地创造了经济奇迹;同样因为思路领先,他们做的很多事情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中国人例来重视面子在轻视商业的生活观念中放弃体面的工作去做小买卖简直就是疯子,但是就是温州人抛开面子,反其而行之,从小买卖干起。
一个23岁的女交警辞了公职而去异地贩卖小商品,这在有些人眼中,未免太傻了,可是蔡瑶媛就是这么干的。10年前,蔡瑶媛辞掉温州交警的公职,带了2000元钱到山东省济南租门市房开店,专门卖从温州贩来的领带夹、徽章等小饰品,她带着样品到处跑单位,央求人家订货。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蔡瑶媛已成为济南市南方礼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了。
面对他人最初的不理解与后来的赞叹,蔡瑶媛很不以为然。她说:“温州人就是这样的,四海为家,哪里有钱挣去哪里。而且男女是没什么区别的,都要出来闯。”
在温州人的创业大军中,有很多人原来是机关干部,他们不恋官、不恋位、不恋权,敢于丢掉铁饭碗,辞职创业。
温州人还有不少科技人员抛弃“言利有辱斯文”的陈旧观念,放下学者的架子,直接开办公司创业或以技术、专利成果入股的形式创业,实现科技与企业的有效结合,以科技优势引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因此体现出了自身的专业价值。
温州人就是这样,在赚钱这个问题上,他们以不争论“能不能干”、“有没有先例”这些问题,而是用尽心思来琢磨“怎么干才赚钱”、“怎么干赚得最多”的问题。
马克思有一段话是描述犹太人的,如果原封不动地用来描述温州人,一点也不显得夸张,仿佛就是马克思为今天的温州人提前写下的:
“在他们的眼里,整个大地都是交易所;在这块土地上,他们除了要比自己的邻居富有以外,没有别的使命;生意控制了他们的全部思想,一种生意换成另一种生意,是他们唯一的休息方式;即使他们偶尔没有考虑他们的生意,那也是想探听一下别人的生意做得怎么样。”
人们在惊叹、佩服温州人经商、办企业的成功之余,不禁会想:温州人与我们同为中国人,为什么温州人能赚钱,而我们却不如他们呢?“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细究起来,主要还是思路的不同。
因为观念决定出路,有了生路才有财路,所以要想赚钱,就要向温州人学习,学习他们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自身发展闯出更广阔的新天地的能力。因为钱来源于头脑!钱会往有头脑的人的口袋里钻,正所谓:脑袋空空口袋空空,脑袋转转口袋满满。更新观念,引入新观念,抛弃旧观念,才能真正使脑袋聪明,充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