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芬兰为什么被称为法西斯
因为德国等国家是法西斯国家或者帮助法西斯国家的国家(为法西斯国家提供资源),而美国等国家是反对法西斯的,所以是发法西斯. 法西斯是指德。日、意、三国你说的是被侵略的国家联合在一起所以法西斯 是德国为主和 日本垃圾国家 意大利 叫反法西斯同盟 法西斯是什么,种族歧视、个人主义、军国主义.......
德国法西斯的复兴,意味着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是希特勒,他的战争发动,意大利也趁机接口发动战争,日本也凭藉口发动战争。
希特勒生活在一个孤独的世界,没有爱的世界。
没错又句话叫做“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是没错的。个人主义思想的造就下的希特勒,变得十分冷血。他的思想与行动,伤害了世界人!
所以法西斯的头牌就是“个人主义”思想!
首创法西斯主义的并不是德国的希特勒,而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法西斯”一词来自拉丁文fasces,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
[意大利法西斯徽记]
意大利法西斯徽记
头的“束棒”(古罗马使用的权力标志棒),象征有判处笞刑或死刑的权力。法西斯主义是意大利文fascismo的音译,指资本主义危机时期垄断资产阶级。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党徒身穿黑色制服,故又称“黑衫党”。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因此,法西斯成为独裁和暴力的代名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是三个典型的法西斯国家。法西斯是人类文明的敌人。希特勒在德国焚书,把马克思、海涅、左拉的著作等许多人类文化宝贵财富付之一炬。
⑵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是什么
1、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在1916年7月1日爆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参战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约53.8万人。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3、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又名马恩河奇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12日。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
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或称雷姆斯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发生于1918年7月15日至8月6日的战役,是西方战线中德军最后一次发动大规模攻击的战役。因为由法国军队领导的联盟军队反击,制服了德军,而德军遭受严重的伤亡。
(2)第一次世界大战制服扩展阅读:
1、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2、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罗斯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
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地上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役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罗斯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1918年3月,德军在西线开始发动攻势,遭到失败。8月8日,协约国军队在福煦的指挥下,开始反攻,把德军撵出法国和比利时国境,德军主力已开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亚的军队被击溃,29日向协约国投降。
10月31日土耳其投降。奥匈帝国于11月3日投降。11月4日,基尔军港海军舰队水兵举行起义,成立苏维埃。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德皇威廉二世于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宣布退位,10日逃往荷兰。
1918年11月11日,德军正式投降。德国代表在巴黎北部的康边森林福煦将军的行军火车上,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⑶ 迷彩服有多少年的历史
二战后期德国首先采用,至今大约有70年的时间
迷彩的由来应该是从动物身上,特别是变色龙和大型猫科动物
在军事行动中为了更好的融入环境在一定距离可以换混乱人类的视觉打乱体型特征,最初采用了和所在环境相类似的低调颜色,除了雪地迷彩之外,最初投入实战的迷彩基本都是在二战前后出现的,比较突出的是德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双面作战服
之后比较长的时间迷彩大多都采用3-4种颜色,并根据所在环境加以最适应化,比较有代表的就是四色丛林迷彩和美国的三沙、越南军的虎纹丛林
迷彩服是作训服的一种基本类型。“迷彩”是由绿、黄、茶、黑等颜色组成不规则图案的一种新式保护色。迷彩服要求它的反射光波与周围景物反射的光波大致相同,不仅能迷惑敌人的目力侦察,还能对付红外侦察,使敌人现代化侦视仪器难以捕捉目标。迷彩服最早是作为伪装服出现的,希特勒的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首先使用了迷彩服,为“三色迷彩服”。后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装备了“四色迷彩服”。现在世界通用的是“六色迷彩服”。现代迷彩服还可根据不同需要,用上述基本色彩变化出多种图案。英军 80年代的温区、热区作战服和雨衣全是迷彩色的,体现了一服多用的特点,反映出目前国际上作战服装的发展趋势。台湾陆军近年来也积极发展新式野战迷彩服,选用材料是将人造纤维的比例降低,棉质成分增加到 60%以上,达到不易着火燃烧;在彩色上采用了黑、褐、深绿和翠绿四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迷彩色。同时,其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后,还具有夜间防红外线侦察的功能,具有式样美观、穿着舒适、结构合理、安全实用的特点。
扯什么!一战就有迷彩服!最早的迷彩服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并非由若干种花纹组成的图案才能称之为迷彩,即便是单一的伪装色也应属于迷彩。按照专业人士的说法,所有具有伪装保护作用的颜色都可以称作迷彩。常见的迷彩可以分为三类:保护迷彩、变形迷彩和仿造迷彩。保护迷彩是一种单一色调的迷彩,如绿色、土黄色等伪装色。变形迷彩是由多种不规则斑点组成的多色迷彩,主要应用于活动目标。仿造迷彩是指仿制周围背景斑点图案的多色迷彩,只适用于固定目标。我们通常所说的迷彩服实际上属于变形迷彩。
不论那一类迷彩,都是为了扰乱视线并与周围环境融洽,以减少被发现或击中的概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侦察技术的增强刺激了伪装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迷彩伪装发展都经历了不同演化阶段。
早期的迷彩
迷彩伪装很早以前就在人类战争中被应用,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的轻骑兵们就配发了由动物毛皮制成的军服,以便迷惑敌人。最早使用低能见度军服的是英国,1864年,英军大尉哈里·巴纳特·拉姆斯汀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组织了英国陆军侦察队,在制做军服时,拉姆斯汀为了在侦察时便于伪装,针对当地黄土地露多风沙大的特点,选定了土黄色军服。在后来的作战行动中,这种军服起到了较好的伪装效果。
1886年,时任防御工事总监的安德鲁·克拉克中将的迷彩方案被英军用于隐藏岸炮掩体,堡垒被漆成红色、绿色和黄色,火炮排列紊乱,炮兵阵地很难被辨认出来,在距离较远时伪装非常有效。
1899年,英军入侵南非,与当地的荷兰人后裔“布尔人”进行持续3年的“英布战争”。布尔人与英军兵力对比约为1 :5。但布尔人发现,英军的红色军服在南非的热带草原绿色中格外醒目、极易暴露。布尔人从中受到启发,立即将自己的服装和枪炮改为草绿色,便于在密草丛林中隐藏。布尔人常常神不知鬼不靠近英军,突然发动袭击,打得英军措手不及,而英军却难以发现目标。这场战争虽然最终是英军取得了胜利,但英军伤亡达远远超过了布尔人军队的伤亡人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现代军用迷彩首次出现在一战当中,导致这项技术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飞机的出现。一战时,飞机用于空中侦察、确定敌方火炮、军队和车辆等的位置和情况,根据这些情报,己方炮火可对那些目标进行直接打击。这一过程导致双方玩起了捉迷藏游戏,每一方都尽量伪装自己的大炮和军队。这就大大刺激了迷彩的诞生,其深远影响直至现代战争。
英国最初的迷彩是在大型火炮上描绘图案,或用已经着色的防水油布或网遮盖。为了让武器和背景尽量融合,最初选择的是绿色或者棕色,但是很快发现,如果把黑色或其他深色涂在浅色的旁边,那么从高空俯视时,武器的形状就会变得模糊——这就是迷彩图案的由来。当空中侦察由人眼目视转变为黑白照片拍摄时,反差和形状就比颜色更重要了。迷彩制作可以运用各种亮色进行创作,只要用各种随意形状的深色和浅色涂在大炮上,就可模糊大炮原有的形状。从1916年开始,连坦克也涂上了色彩明亮的伪装图案。
1914年进入炮兵服役的巴黎肖像画家谢沃拉被认定是对大炮进行迷彩伪装试验的第一人。随即,一些法国画家开始步其后尘,把他们的聪明才智运用在伪装大型火炮方面。谢沃拉很快就从士兵被提拔为上尉。战争后期,他在众多的西线工厂,负责监督指导那里雇用的1200名男性和8000名女性工人绘制迷彩。
迷彩伪装专家并不总能享受如此悠然的工作,一些画家因此而丧生,更多的人为此受伤。一次,法国制图师法尔克试图从距离敌人50米的战壕跳出去,给尚未完成的迷彩画描上最后一笔,结果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右手被子弹洞穿。 ......迷彩服最早是作为伪装服出现的希特勒的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首先使用了迷彩服,为“三色迷彩服”。后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装备了“四色迷彩服”。现在世界通用的是“六色迷彩服”。现代迷彩服还可根据不同需要,用上述基本色彩变化出多种图案。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装备了“四色迷彩服”。现在世界通用的是“六色迷彩服”。现代迷彩服还可根据不同需要,用上述基本色彩变化出多种图案。
⑷ 盖世太保,党卫军,纳粹德国军队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他们各自的制服有何不同
党卫军德语全称Schutzstaffel,简称SS,德国纳粹党的法西斯特务组织和军事组织。1925年4月成立。1946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盖世太保是德语“国家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 Polizei)的缩写Gestapo的音译。盖世太保由党卫队控制。它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秘密警察组织,后加入大量党卫队人员,一起实施“最终解决方案”,屠杀无辜。随着纳粹政权的需要盖世太保发展成为无所不在、无所不为的恐怖统治机构。纳粹通过盖世太保来实现对德国及被占领国家的控制
德国国防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意志帝国的军队几乎完全解散。士兵独自或是结伴返回德国。很多这些士兵后来成为半军事自愿组织自由军团 (Freikorps) 的成员,在1918至1923年期间参与镇压革命与边境冲突。 但是,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始终需要组织军队,于是在1919年3月6日颁布法令,建立了临时国防军 (Vorläufige Reichswehr) ,包括临时国家陆军 (Vorläufige Reichsheer) 与临时国家海军 (Vorläufige Reichsmarine) 。陆军人数有大约四十万男性。 9月30日,军队被重新组织为“过渡性军队” (Übergangsheer),直到1921年1月1日政府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建立“国家防卫军”为止。[2]
⑸ 有没有人告诉我一下1910~1919年时期的时装特点 急!!
1910已经是现代服饰了
从1910到1919年期间的这10年是非常动荡的,一战爆发期间,整个欧洲处于大动荡和大改组,变化巨大,并且还孕育了二战的伏因。
这个巨大的社会变化,自然对于方心未艾的时装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妇女直接参加生产和战争,对于传统的服装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服装的观念、形式、裁剪、生产、面料都与前10年大相径庭,这个阶段应该视为现代服装的真正开端。
在芭蕾舞服装的刺激下,巴黎的服装也因此告别了装饰华贵、式样保守的旧时代,告别了“美妙时光”时期的服装时代,服装设计进入具有创意的、崭新的、年轻的、简单和朴素的、自然而生动的新阶段。服装设计上有两个方面的影响是最基本和重要的,一个是东方风格大行其道,无论服装的裁剪还是色彩,都受其影响。另外一个影响是体育活动的要求,成为改变服装设计的动力。
一战初期,服装的基本样式是延续了1910-1914年战前的轨迹,形式基本还是战前的筒形为基本结构,设计基本是从上而下的直身,中间以带装饰的短衣裙、多层的裙子、下垂的皱摺为变化因素。只有帕昆夫人的“风格袍”采用19实际的紧身衬裙衫。1915年,一批欧洲的服装设计师把军队制服的因素引入时装设计,造成具有军队色彩的军用咔叽布装开始逐渐形成时髦。“四分之三装”和草帽开始流行,军队制服普遍使用的斜纹哗叽面料和灯芯绒也成为流行的服装面料。战争使许多设计师转为设计随意和舒服的日常服装,出现了“水手装”。户外活动也流行运动外衣,经常采用V领开口。
服装整体来讲变得简单、功能化,这种服装简单化趋势并不是由于什么法规的作用,也不是某个设计家的创造,而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大量参加工作的妇女的具体的和迫切的要求而造成的,这种类型的服装不但功能比较好,在设计上也由于具有制服的特点,因此看起来也比较严肃和具有责任感,是一中新的精神认同感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讲,CHANEL的成功,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于简朴、方便的服装的需求有密切的关系,她是顺应了时世而发展起来的。
女性的裤子第一次成为了新一代的时装设计师,比如Edward Molyneux.Jean Paton.Madeleine Vionnet等等,服装设计经历了一个从早期到成熟期的过度阶段。
⑹ 哪一种历史军装最不适合在战场上穿呢
这是1914年。德国施里芬计划已经实施,数百万德国士兵正在大举入侵法国领土。他们穿着灰色的衣服,在雨中或雾中成为难以对付的目标,头盔有助于转移和吸收爆炸炮弹划过的弹片(有时)。也许吧。一点。)
他们也有一个小钉,帮助混淆那些被炸飞的骑兵军刀。至少,大多数人是这么说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一位德国将军曾造访格拉斯哥并决定以他们著名的吻为基础。不管怎样,随着近战越来越少,骑兵变得多余,这些头盔很快就消失了。
作为回应,英国派出了一支规模虽小但精锐的远征军;从布尔战争的失误和挫折中吸取了教训,它从有纪律的排枪射击转向了个人射击、射击和机动战术。为了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他们会穿着得体的卡其色制服:
编辑:坦率地说,为了回应大量可怕的评论,我编辑了我的答案和我使用的照片,以便更准确地反映战争开始时使用的德国军装。
在提示下,我决定向苏格兰高地军队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请击鼓……
强大的短裙。当然,这种华丽的武器对于任何形式的战争都是完全不实用的,尤其是在寒冷泥泞的战壕里。但是,正如红裤子属于法国一样,迷人的格子呢裙属于苏格兰,所以苏格兰人当然会在战斗中穿着它们,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是如此(这是从拿破仑时代的制服延续下来的,在那个时代,格子呢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缺点)。然而,这些家伙,“亲切地”昵称为“来自地狱的女士”,每当德国人在无人地带被发现时,他们就会把德国人臭骂一遍。因此,就纯粹的恐怖因素而言,他们赢得了比法国制服更高的恰当性排名。
⑺ 那个年代那个国家那个官员穿那个军服。还有一个高帽子有毛白的。元帅穿的吗
你好 这是元帅的制服 再上去就是将军 这种制服只有德国在世界大战才有 采纳
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装款式是从那个方面延伸出来的还有一战的服装历史结构 求大神 求解答
一战初期,法国军队的军服为醒目的深蓝色军大衣和红色长裤,一年后更换成蓝灰色军服。德国军队的军服为红色镶边的绿制服,头上是传统的带盔钉的皮盔,1916年又换成新式钢盔。交战国中以英军的卡其色军服最适合野战。卡其色军服始于19世纪末,“卡其”名称出自印度乌尔都语,意为泥土。驻印度的英军最先采用卡其色粗布做军服,以后众多国家的陆军部队也纷々采用。英军苏格兰人部队的军服却仍保留着苏格兰传统的褶迭短裙,腰系毛皮袋。俄国军队的制服是传统的民族式上装和马裤,外穿防寒用灰色军大衣。1917年,美国参战时,从法国登陆的美国士兵军服均为卡其色,头戴平毡帽。作战时则改换使用英军的碟形钢盔。
一战时期的中国北洋军阀:北洋军自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各个部队的军服颜色就不尽相同。但基本上还是以灰色为常服基本色。待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分裂成许多派系。这些军阀虽然都还戴五色帽徽。但所穿军服就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了。奉军是仿日式的,军服为黄色,直系的孙传芳所部为灰色,西北军土布色等等。
http://blog.163.com/sishuiliunian_1983/blog/static/189564126201161552018502/
⑼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以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
凡尔塞和约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做法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了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而起因正是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原来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它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实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女人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女人们是不被看作为“人”的。直到一战爆发,男人们都被征去做了战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妇残,那个时候,养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于是女人们就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虽然她们和男人做一样的工作,她们得到的工资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军事学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新技术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的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士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
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与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莱茵非军事区
莱茵非军事区是莱茵河以东50公里。
这个是一战后《凡尔赛和约》里的内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的和约,大体内容包括:军事上德国禁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只能招募支援人员参军,只能保留10万人陆军,不准拥有空军,海军只保留部分轻型水面舰艇(希特勒上台时德国只有36艘轻型水面舰艇),不准拥有大吨位舰艇和潜艇,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驻军设防,就是所谓的莱因非军事区。政治上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或组成任何形式的联盟集团。领土方面德国向法国归还在普法战争中取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在此期间法国从此处无偿开采煤矿作为德国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补偿(两处都是法国重要的煤炭基地),15年期满后有萨尔地区公民投票决定归属(就是该地区是并入法国还是回归德国,1934年萨尔回归德国)德国放弃了大片领土,在此基础上波兰国家得以重建,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国联“委任统治”,事实上被英法日本等主要战胜国瓜分。经济上规定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但是没规定具体数目。后来协约国方面先后提出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宣布停止制服赔款。
⑽ 一战英国人的步兵是什么装备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五人组套装。士官、机枪手、3个步枪手活跃的姿态栩栩如生。
★服装和装备也是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使用的还原。
★恩菲尔德步枪和路易斯轻机枪,防毒面具和水壶等也忠实地立体化了。
★步枪可以选择是否装上刺刀。
★可以选择头盔或普通布帽。
★追随着堑壕坦克MK.Ⅳ布置一个场景将很有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步兵,在1902年采用穿着P02野战服,在它性能上的继承者则是P08。其典型的特征就是采用了低能见度的卡其色,一般士兵绑腿,士官则是穿戴皮革制的。大战中期后开始注重防御从空中跌落的弹片,开始使用碟形头盔,同时在头盔上附有布匹以减小跳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