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何关联
从汉族服饰演变看中国传统文化
郭沫若先生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服饰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服饰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服饰体现的则是一种社会文化。汉族文化博大精深,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汉族的传统服饰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与此同时,当时的诸子百家相互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百家争鸣”中,也有对服饰制度的讨论。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制度,主张一切衣著装束都必须“约之以礼”。墨家则提倡“节用”,主张衣冠服饰只求“尚用”,不必过于拘泥于繁缛的等级制度。 到了汉代,服饰更为注重等级制度。但作为汉族人的传统服饰,汉族越来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与其他民族服装相比,汉族服装的最大特点就是宽大的衣袖。宽衣肥袖不仅看起来飘逸,也十分实用。汉服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衣扣,而是用一根宽腰带把衣服束住。在当时,从一个人穿着的服饰就可以直接看出这个人的社会地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普通百姓穿短衫,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才叫“裳”。而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或者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读书人,则穿长衫。那是一种上下身的衣服连在一起的袍服。
从汉代起,一直到后来的唐、宋、明等各朝代,朝廷官员的正式服装都是采用了这种典型的宽衣肥袖和没有衣扣的典型的汉服款式。虽然由于官员的等级不同,服饰的细节方面有着更为繁复的区分,但是大致的发展方向就是这种右衽、宽袖、深衣的服装制式,在这一点上,从西周到明代,都没有根本上的变化。 宽大的汉族服装,反映的其实是汉族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追求闲适平淡的宁静生活。这种衣服不适合动作幅度较大的激烈运动,比如骑马或者打猎,但十分适合古代士子下棋赏花、吟诗作画的安逸生活。作为比较,我们可以看一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穿窄袖紧身的衣服,因为这些少数民族喜欢骑射等动作幅度较大的活动。
到清朝的时候,汉族服饰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并不是由于汉族人的审美观念突然的改变,而是由于社会文化与大背景的转变。清兵入关之后,满族入主中原,统治者开始强制推行剃发易服运动,强制推行满族人的紧身长袍马褂,禁止汉族男性穿戴传统的宽大衣服。 从此之后,延续了两千多年汉族的宽衣大袍传统服饰彻底消失了,今天为人们所熟知的旗袍和马褂等都是在以满族服饰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汉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已经很少见了。 这种强制性的由统治者站在政治的角度上进行的服饰转换,在历史上是十分少见的。
辛亥革命之后,汉族人又重新关注起自己的民族服饰来。人们需要不一样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来表现新的社会景象。满族人的长袍马褂已经不适合了,可是全民都穿西装又有些不伦不类。而清朝以前的汉族服饰已经没人知道了,没有办法恢复从前的服装式样。 于是,清末民初的时候,汉族的服饰纷纭变化。维新派在变法中把改变衣冠也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政治诉求不太相同,但是革命党人对于传统服饰弊端的认识与维新派是一致的。孙中山曾经提出服装制作四原则,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基础上设计了中山装。 其实在当时,传统汉服在当时面临着一个十分难得的复兴机遇。在此之后,在复杂的社会历史变化过程和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重新推行传统汉服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需要强调的是,复兴汉服并不是一定要求每个人都身穿宽袍大袖的衣服,而是保留一种服装的形式,以此来象征着一个民族独有的服装特色。就好像人们一提起满族,就会联想到满族女子的旗袍和梳起的旗头。汉服是汉民族独有的标志,显示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色彩。民族认同也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出,汉族服饰的演变不仅直接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风俗变化,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研究汉族服饰的变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其风华。
⑵ 在不同的文化服饰中,我们应该如何融入校园文化元素呢
1.篮球服
篮球作为当代大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篮球服在学校中十分常见,而篮球作为多人身体对抗性体育运动,队服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服装之一,可以根据队员要求、校园特色建筑以及校徽校训等,在服装上设计出专属图案。例如航空大学可以在服装的袖口处设计纸飞机等图案,表现校园文化中鲜明的航空学校特征。
2.学院服装
当代大众不仅注重服装的搭配,还注重饰品的搭配,校园风格服装的配饰主要有帽子、围巾、手环、徽章、手机壳、手提袋等。徽章象征不同的精神和风格,当其展现了校园风格时,就成为最具有校园文化特点的服装元素。不同的帽子以及围巾的搭配,可以突出不同的校园风格。这些现代服饰中的经典配饰,也可以逐步用作校园文化的服装元素,并将融合、延续、发展。
⑶ 古代的衣服为何现在不能穿(从科学,文化,历史方面,是否方便回答)
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所谓古代的服装其实正是中华民族人数最多地域最广的汉民族服装。就是——汉服。汉服不是不能穿。而是穿汉服的人们不能为现在的大多数的人们没能接受。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左传 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体现我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文明的服饰就是——汉服!
然而由于历史的断代,也就是清朝取代明朝之后。汉服被少数民族统治阶级所禁止所抹杀。满清统治集团妄图用抹杀汉服从而抹杀中原汉文化和汉文明以确保满族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从而使得长达300年汉服近乎被遗忘。清朝灭亡后西学东渐西装、中山装逐步取代清朝的服饰。新中国成立后军装、时装进一步取代民国时代的服饰。所以汉服几乎被人们遗忘了近500年!整整5个世纪!沧海桑田5个世纪!汉民族自己的服饰居然成了古装的代名词!天若有情天公当垂泪!
日本人穿和服、韩国人穿韩服、中国少数民族穿自己本民族的服饰都不会有人惊讶。可为什么我堂堂汉族人穿自己的汉服被指责为穿越被说成是古装?汉服是我们自己的民族服装不是什么古装更不是什么戏服!汉装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服装!汉服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服装!
我并不是大汉族主义者。我是主张民族平等的。既然如此中华民族的服装满族的旗袍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服装的代表那么凭什么我最美丽的汉服不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呢?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汉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统治中国历史时间最为悠久;汉民族在中国的分布最为广泛;汉民族在中国人口最多。我们当理直气壮的说,汉服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文明之伟大所在。
而汉服之所以不为现在的人所接纳。主要是我们宣传汉服的力度远远不够。中国人很少有人了解汉服。而宣传汉服的人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现在:1.大汉族主义。大汉族主义是宣传汉服最大的死敌。大汉族主义主张唯汉独尊,唯汉服独尊,汉服是中华民族服饰唯一之代表。排斥旗袍、马褂、中山装、甚至时装。这就大大的伤害了中华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人们的感情。所以要普及汉服就必须旗帜鲜明的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2.脱离人民群众。宣传复兴汉服的一些人总是抱着陈旧的思维动不动做汉服就必须要纯手工必须照搬照抄古人的做法。只要稍有偏差,就认为“不合格”这就使得人们对汉服望而却步。,甚至由于制作汉服成本太高而普通人家根本无力消费。3.无休止的无谓争论。至今就还有一些宣传汉服的砖家为了哪个个朝代的服饰真正代表汉服而争论不休。周秦汉唐宋明不都是汉族统治中国么周秦汉唐宋明的服饰不都能代表汉服么?有什么好争论的!3.电视剧的误导。4.什么时候穿汉服。你开电单车上街穿汉服那中国的交通事故绝对大幅提高。日本人也好,韩国人也罢工作时间也都是穿时装。提倡复兴汉服也不是要中国人时时刻刻穿汉服。穿汉服也必须讲究时间和场合。节假日搞庆典就应该穿汉服这和穿礼服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哪个爱美女性穿着婚纱去飙车的。所以礼仪之邦必须符合礼仪而不是胡乱穿着。你见过哪个日本人穿着和服去耕田;哪个韩国人穿着韩装去冲锋陷阵的?5.与时俱进。历史的传承就必须与时俱进。周秦汉唐服饰同属汉服但款式都不一样。汉服在发展中进步在进步中发展。现代文明的成果完全可以用于汉服,使得汉服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复兴汉服任重道远,艰难漫长。
【献上一首歌: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 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 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 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 再奏角(jue)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 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 看我华夏儿郎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广袖飘飘 今在何方
几经沧桑 几度彷徨
衣裾渺渺 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 再奏角(jue)徵()宫商
着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 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 看我华夏儿郎
我愿重回汉唐 再奏角(jue)徵()宫商
著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 再谱盛世华章
何惧道阻且长 看我华夏儿郎
粤语版编辑
野火大鸿版本
湖海莽苍苍,
群山似层浪。
《国语》共《春秋》,
青史曾跌宕。
黄土奏宫商,
长安更回望。
汉节阳关出,
几度看风霜。
万里壮丽家邦,
重回盛典汉唐。
滚滚大江老城墙,
晚风关河远望。
盛世再会东方,
黄河浪卷世上。
千秋万载岁月长,
看我重展气象
岭南之南版本
扬州沧桑
河山劫荡
破碎家邦
堪忍故乡
曾经心伤
曾经彷徨
血债淌淌
抱恨满腔
复我汉族衣装
华夏觉醒自强
看我热血儿郎
再创中华气象
复我汉族衣装
明了内心冀望
岂惊路险途长
与我重返汉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几经沧桑,几度彷徨。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乐府,琴棋文章,敦煌飞天,丹青书香,风沙销尽,不堪回想。
我愿重回汉唐,再唱羽衣霓裳。诵我汉家文章,兴我礼乐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再续盛世典章,中华民族儿女,共创盛世辉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川岳莽莽,黄沙荡荡,巍巍中华,几经沧桑。
我愿重回汉唐,再创盛世辉煌,泱泱大国风范,不负礼仪之邦。
我愿重回汉唐,不做一枕黄粱,以我卑微吟唱,融入历史交响。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壮美河山,层峦叠障,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我愿重回汉唐,仰望浩月明朗,多少成败兴亡,洒向黄河长江。
千年汉家衣裳,凝聚自力自强,塑我崭新形象,正待当今儿郎。
我愿重回汉唐,仰望浩月明朗,多少成败兴亡,洒落黄河长江。
千年汉家衣裳,凝聚自力自强,塑我崭新形象,正待当今儿郎。
】
⑷ 中国传统服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及思想文化底蕴。
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我国传统服饰经过历代的积累和交融,不断丰富和发展,融合不同时期人们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系统。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在世界服装文化舞台大放异彩。而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正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的着装心理、趣味爱好和审美风尚。研究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对于推动我国服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4)现在服装校服融入古代文化扩展阅读:
1、“社会美”:标示突出的美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传统社会,儒家思想是社会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服饰观,对后世服饰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克己复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的服饰观以仁义为道德典范,以等级、秩序和礼仪来约束着装,强调服饰的政治伦理意识,突出社会礼仪规范。
2、“自然美”:随心随性的美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追求。
以自然为美是我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美学思想,道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哲学流派。代表人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归于自然。这种“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我国古代服饰自然化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⑸ 校服的历史.
、绚丽多彩的服饰(板书)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板书)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板书)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板书)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来自中国的时装旋风,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1984年,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的人们首选服装。人们几乎随时随地地穿着运动服,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
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2、日益丰富的饮食(板书)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板书)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板书)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板书)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动脑筋”: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为什么如今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呢?
生答:因为过去人们食物匮乏,只有野菜和粗粮,人们为解决温饱并无选择。现在食品供应丰富,人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人们注意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和选择绿色食品。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面貌一新的居民住宅(板书)
①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板书)
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给人以压迫感。农村里,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人畜有时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差。
②改革开放前——不断改善,但居住条件仍较差(板书)
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③改革开放以来——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板书)
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于是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犹如一座新城。
北京从1998年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危改居民和北京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通过经济适用房,人们理解了什么叫“破旧立新”。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4、四通八达的交通(板书)
①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板书)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板书)
“一五”计划期间兴建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③改革开放以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板书)
在80年代末的中国,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的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亿5000万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000万吨。
在民国时期,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京汉铁路,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它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京九铁路三年开通,并且京九铁路的概念已经更新,南端的终点由江西的九江延长到了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比原计划提前四个月,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高速公路的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同时应该指出学生,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保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要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撰写文章《我看城市交通》。提醒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是生机勃勃,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这些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人们的交通观念也大为转变,假日旅游增多,国内游、出国游开始由观光型走向休闲度假型,并且出境旅游变得越来越平民化,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个性化旅游悄然升温,人们放松心情度假,开始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
⑹ 古代衣服到现代衣服怎么变化
在先秦时期,华夏族区别于其他文化群体的标志之一,便是外在形象。人们称这种与“胡服”相对存在的概念为“衣裳”,如“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4]、“蜉蝣之羽,衣裳楚楚。”[5] 这也是“华夏”之称的来历。《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即使唐代以后,人们还在用“华服”来区别“胡服”,如“华服萧条,鞠为茂草”[6]、“改华服以就胡,变雅音而入郑”[7]。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8]。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9] 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
与“汉服”词汇相关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渠犂传:“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汉承秦制[10],衣冠是在先秦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衣服制度”也就是“华夏衣冠制度”。
唐代,华服又有一个新的名称“唐服”[11],如“耋老千人拜且泣……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来?”[12]、“公主始解唐服而衣胡服,以一妪侍,出楼前西向拜。”[13] 又如白居易的《缚戎人》云:“一落蕃中四十载,身著皮裘系毛带。唯话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将吐蕃服装与唐服相对比较,并把穿唐服与“汉家礼仪”联系起来;元稹也有《缚戎人》:“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前句描写心向大唐,后句“梳汉发”正是簪笄礼的别称。因此,狭义唐服或唐装就是指称华夏衣冠。
汉朝以后,人们逐渐用“汉人”一词来指代华夏人。正如胡人传统服饰叫“胡服”,汉人传统服饰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名称“汉服”。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便是汉族传统服饰,如“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14] 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称呼,进而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如“结赞以羌、浑众屯潘口……诡汉服,号邢君牙兵,入吴山、宝鸡,焚聚落,略畜牧、丁壮,杀老孺,断手剔目,乃去。”[15] 尽管唐代与汉代常服是两种款式,但是“汉服”一词已经完全定性。
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统治者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服饰,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16] 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辽史》卷五六志第二五仪卫志二汉服条)。
近古以来,汉服已经不是单纯的辨别尊卑等级的工具了,还具备了标志民族、社稷存亡的功能,例如金人天会间下令“剃发易服”,不如金人式者死,李邈等就坚决不从而死。明太祖朱元璋把蒙古人逐回漠北,定鼎南京后,随即下令易服,“壬子,诏衣冠如唐制”[17],也是这个道理。
清兵入关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发易服”,“剃发”针对的是“束发簪缨冕旒冠笄”;“易服”针对的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18]。明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满清统治者清楚汉人衣着与满洲服饰的巨大差别,如《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附子克勤郡王岳托传》卷二一六列传第三写道:“上议取锦州,命偕诸贝勒统兵四千,易汉服,偕大寿作溃奔状,夜袭锦州。”又如《清史稿·卷四九三列传第二八》忠义传七宋华嵩传:“会南、北路各城叛回煽变,八月二十九日,哈密汉装回匪马兆强、马环等焚掠附城村庄,伯锡尔及办事大臣文祺率回丁出战,斩兆强、环,余党溃,叙功赏用黄缰。”所以才用“汉服”来确指“汉人服饰”而不用“明装”。
“汉服”在政治高压的清代是一个过滤词,同属于文字狱性质的政治问题。《研堂见闻杂录》:“功令严勅,方巾(汉服一种帽子)为世大禁,士遂无平顶帽者,私居偶戴方巾,一夫窥瞷,惨祸立发,琴川二子,于按公行香日,方巾杂众中,按公瞥见,即杖之数十,题疏上闻,将二士枭首斩于市。”
从符号学来看,满清统治者通过禁绝“汉服”的所指来抹杀“汉服”的能指。形式层面的消亡最终导致意义层面的断缺。从语言学来看,“汉服”有其语形无其语义,“衣冠”、“唐装”、“华服”等词汇也失去了实质性的依托成为虚假概念。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冲破了政治高压的禁区,转而成为文化问题。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于甲寅(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家书中写道:“今寄故衣以为纪念……斯衣制于日本,昔始与同人提倡大义,召日本缝人为之。日本衣皆有圆规标章,遂标‘汉’字,今已十年矣。”
综上所述,“汉服”不仅具备“服饰”的一般属性,还突出地具有“民族”属性。因此确切地说,“汉服”从属于“民族服饰”概念,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Chinese Han costume),是全世界几百种民族服饰中的一种。从其出现的历程来看,华服、衣冠、唐服(唐装)及其派生词都是“汉服”的旧称。
随着中国崛起,兴起“唐装”之风,此“唐装”非彼“唐装”,乃民众不恰当的称呼,在理论上无法论证改良马褂是唐装的延续。并且,改良马褂作为广义唐装论证也是极其不恰当的,因为广义唐装等于国服,而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用某一族的服饰去代表其他民族是违宪的。
汉服并没有随禁令失效而恢复。直到今天,“汉服”仍被误解为“古装”,与本意相去甚远。更为可惜的是,与汉服血肉相连的“唐装”、“华服”等名词,由于缺乏主干的支撑,变成内涵、外延一片混乱的虚无概念[19],中国人尤其是汉人在选择自己民族服装的时候也显得十分尴尬。如在2004年的56民族金花联欢活动中,汉族金花吕晶晶因不知“汉民族传统服饰”为何物,只能身着西式黑色晚礼服置身于其它55个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之中。[20]
幸而现在大陆民间有复兴汉服的呼声,并付诸行动。笔者为之下了一个定义,希望方家指正。
汉民族传统服饰 (简称“汉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为什么清装马褂不能代 表中国传统文化
1、不符合中华文化含蓄内敛,灵动高远的精神;
2、清装马褂在中国通行不过两百多年时间,而且还是满清封建统治者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民族奴役残害国策屠杀了几千万中国人之后,用强权和暴行毁灭了华夏衣冠,强迫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穿上的;
3、清装马褂本身是民族残杀、民族奴役、民族压迫、民族耻辱的象征;
4、清装马褂不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民族服装,汉民族自有一套礼乐服章体系,而中华文化的主体本身就是汉文化。
汉语、汉字、汉服
⑺ 把中小学的校服改成汉服等民族服装,传承文化和礼仪是否值得提倡
选自一段对汉服的描写,汉服是中国作为衣冠上国、华服之美、礼仪之邦这些华词的来源之处!
然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中国的衣食住行都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任何一个朝代的更迭变化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完善,虽然时隔千年,但这些先人用勤劳智慧创造的优秀文化是难以超越的经典。
也有少数家长认可专家的意见:穿汉服确实可以提升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意识,只要家长多下一些功夫,也是可以开展起来。校服简约宽大,一年四季都极为通用,质量好、又耐脏,你觉得汉服可以替代校服吗?
⑻ 请问一下,现代服装设计行业融入了很多民族元素,有什么文化意义吗
从服装设计中,对民族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为服饰文化创新拓展了思路,也为民族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其文化意义体现在四方面。
(一)丰富设计素材,拓展创意思路
⑼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中国古代的衣服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上古时代也就是尧舜禹时代,人们只是穿一些非常简单的衣服,而且都是用兽皮做的,因为那时还没有布,后来到了商周时期,而且开始生产一些宽大的粗布麻衣,比之前的兽皮衣服在做工等等方面都进行包装修饰。后来到了唐宋明清时期,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他们不单想要一些精致美观的衣服,还在衣服上做了很多类似于刺绣的美化,让整个服装看起来更加精美。
其实,中国古代的服饰发展,就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她们从不吝啬自己对美丽的追求,因为追求美丽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但是后来随着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提高了,很多人开始注重服饰的发展了。
⑽ 有学生建议把校服改成汉服,家长会支持吗复兴传统是否可行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复兴传统,在2019年北京时装周就举办了“传承汉服之美”这次时装周,一共展示了近50套高级成衣汉服礼服与汉元素礼服,礼服的端庄典雅、常服的清新可人,让人目不暇接。
如同上文所说的,在2003年之前,人们根本不认识汉服,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汉服起源日本的和服,这更是骂人一片,因为种种因素,也很难在校服之间推行汉服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