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服知识 > 十大元帅制服

十大元帅制服

发布时间:2022-02-16 04:29:35

Ⅰ 中国十大元帅的元帅服服图片

十大元帅的元帅服图片

195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军委提出的授衔名单。因此,彭德怀要罗荣桓、宋任穷等代为起草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呈请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函稿。9月3日,罗荣桓等将起草的函稿呈周恩来并刘少奇审查修改,并提出由国务院秘书处转送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罗荣桓等在该函稿中明确提到:“中央已决定现任军委委员之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1位同志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Ⅱ 一杠三星是什么军衔

在我国,军衔是国家给军人的荣誉之一,军衔和军人的职务、贡献等因素相挂钩。军衔和军官的职务有着直接的关联,一般来说,从一位军官的军衔就能大概看出他的职务。而最直接能体现军衔的就是军服上的肩章。

通过上述军衔和肩章的对应情况,我们不难看出“一杠三星”肩章对应的军衔是上尉。至于说是哪种军种的上尉,还得根据肩章的颜色来判断。一般来说是上尉军衔对应的军官职务主要是副营长和正连长,当然,有时候上尉也可以作为副连长的辅助军衔来用。

Ⅲ 那个十大元帅 在晚上偷偷学习

我想一提到爱国大家吐出来的第一句话一定是气势磅礴的豪言壮语吧!是的,爱国这个词好象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好象爱国只能表现在语言世界里而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
但是我们错了,其实爱国与否的表现就在我们的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例如:你在早上上公车的时候,去翻你的口袋,你好不容易才翻出一张一圆的,你的前脚已经跨上了车门。这时你却突然的发现地上有一个一角的硬币,这是你会怎么办呢?去捡,会不会显的自己很穷酸?不捡,又是不爱惜人民币。这时你一定处在两难的境界吧?也许听了这个故事你就会做出决定,我的外婆的邻居是一个84岁老人,鹤发童颜,十分健康,让你猜不出他的年龄。他告诉我外婆:”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的老母亲被日军飞机所投的炸弹炸死了,又没有多久他的妻子又被日军奸杀。在两度丧亲的悲痛下,他毅然决定跟随共产党抗日!最后终于日军败退了。他也尽到自己所有的力量。”也许你不能够去轰轰烈烈的打仗,也许你也不能像一些伟人一样为国捐躯。可是你也拥有表达你热爱祖国的权利。你只要一看硬币背面的国徽,就会想起中国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你的双手就会轻轻的把它拾起,擦去它表面的灰尘,心中涌起了爱国之情,其实爱国就在生活的一瞬间中。
下面我讲的是一个反面教材,其实热爱流行的同学不难发现,现在精品店中有一种带侵略性质的日本旗的头巾。街上也有很多女孩都带了这种头巾,并且认为这就是流行,这就是所谓的“哈日”
我觉得她们错了,在祖国这种逐渐的开放的情景下也并不是不允许这些人的存在。只是人应该学习他人好的一面而修正错的一面。如果把那一段日本人都自以为辱的历史拿来当做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面那你是不是太傻了呢?中国现在已经日渐发达,如果一些人还把一些有损于国家的事拿来宣扬,那么这将是中国的悲哀,我们的悲哀和他的悲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习惯成为自然。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将爱国进行到底!

Ⅳ 开国大典中,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服装色调和样式上有什么不同

军 服 ~~~~~~~网络知道上不能贴图片,我那么认真的找,给分吧!

建国前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初期,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部队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系红领巾以示区别。同年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湖南秋收起义,穿的是各式服装,佩带红布袖章,以此象征是一支红色部队。这个时期,一部分军服是靠打土豪或从战场上缴获来的,另外一部分则依靠当地群众义务缝制,没有统一的样式。>>>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军服,八路军为土黄色,新四军为灰色,布料有粗布,也有细布,号码不分大小,上衣长度一律为“二尺五”。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服装样式与抗日战争时期相同。1946年10月,我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取消“八路”、“新四军”臂章,各部队分别佩带标有番号的臂章或胸章。解放战争后期,我军接管了一批国民党军队的军需工厂,从而初步具备了统一生产和供应服装的条件。1949年1月,军委后勤部规定了全军统一的服装样式。军服为草绿色棉平布中山装,胸前佩带长方形布胸章,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头戴解放帽,帽徽为“八一”红五角星。1949年10月参加开国典礼阅兵式的部队穿的就是这种军服。

建国后,人民解放军自从1950年统一军服制式,经历了1955年军衔服装、1962年定型生产的“六二”式军装。此后,解放军军服几经更新换代,先后进行了12次军服改革调整。 “五五”式军服图文

“六五”式军装 1965年6月1日取消军衔制后,改装“六五”式军装,全体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缀红五角星帽徽和红领章。

“七一”式军装 1969年,随着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研制了涤锦棉三元混纺单衣,1973年装备部队,称“七一”式服装。应用合成纤维纺织品作军需服装和装具,这在我军服装发展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改革。

“七八”式军装 “七八”式服装是“七一”式的改进型,它以减重为目的,全面应用合成纤维纺织品的新成果。

“八五”式军装 “八五”式军装基本沿用1955年样式,与“七八”式服装相比,其明显区别在于布料和样式的彻底更新换代。

“八七”式军装 “八七”式军服是1987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定型的。1988年10月1日起陆续装备部队。这套服装除分礼服、常服、作训服外,还特别设置了文工团员用的演出服和军乐团、仪仗队的礼宾服。另外,还有地勤服、迷彩服、防化服、坦克服、航空服等近10种特种服装。1990年开始配发了87式制式衬衣。1992年,中央军委决定:文职干部配发制式服装,戴文职肩章、领花。用“八七”式系列军服装备部队,是我军军服史上一个突破。

“九七”式军装 1993年初,我军开始研制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军服。新一代军服保留了“八七”式服装的优点,吸取了国际上先进国家军服的长处,与87式军服相比,在结构、用料、颜色、服饰及配套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尤其是样式、颜色更为美观、大方和协调,形成了陆军以棕绿色为主色调、海军以白色和藏青色为主色调、空军以蔚蓝色为主色调的三军颜色体系。97式军服共分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与87式服装相比,主要增加了礼服、夹克常服、毛衣、体能训练服、战士皮鞋、作战靴及国际通用的贝雷帽等品种,新增了绶带、军种胸标、姓名牌、臂章等服饰标志。

97式军服于1997年5月1日起首先在驻港部队试穿,1999年装备驻澳门部队,驻国外武官配发了97式礼服,全军其他单位未装备

2000年5月1日起,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开始统一配发99式长、短袖制式衬衣和贝雷帽,同时取消已装备部队多年的87式长、短袖制式衬衣。99式制式衬衣采用了先进的纺织和原液染色等技术,与87式制式衬衣相比,在样式结构、用料、颜色和加工工艺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提高了穿着舒适性。长袖制式衬衣官兵均为束腰式;短袖制式衬衣军官、文职干部为夹克式,士兵为束腰式。陆海空三军衬衣颜色为各军种基本色,陆军为浅绿色,海军为本白色,空军为浅蔚蓝色,体现了三军特色,形成了系列。这次向全军官兵配发的贝雷帽为我军首次装备。贝雷帽采用国际通用样式,用料为细羊毛,颜色为陆军深棕绿色、海军深藏青色、空军深蔚蓝色。贝雷帽的配发,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官兵在夏季戴大檐帽太重、太热和不便携带的问题。

2004年12月12月1日,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士兵和部分军校学员统一换发用仿毛面料制成的04式冬常服。2005年5月,士兵换发用同一材料制成的04式夏常服。我军士兵现行着穿的87式夏常服用俗称“的确良”的涤棉平布制成,冬常服用俗称“涤卡”的涤棉卡其布制成。04式士兵常服使用“多重多异复合化纤长丝织物”为服装面料,外观、质感与毛料无异,保暖性、防风性、透气性和密度都达到毛料的指标,而且有更好的抗皱保型性,能抗静电,可水洗,易干,耐磨。
04式士兵常服样式与87式常服相同,服装板型有一定改进,腰身比较明显,共有04式士兵夏常服、士兵冬常服、水兵服、士兵大檐帽、水兵帽、士兵冬帽等6个品种。04式士兵大檐帽、空军士兵冬帽和陆军士兵夏常服、冬帽、冬常服由草绿色改为棕绿色,04式海军士兵夏常服、水兵服、冬帽、冬常服由藏蓝色改为藏青色,04式空军士兵夏常服、冬常服由上草绿下藏蓝改为上棕绿下藏蓝。
为配合04式士兵常服着穿,我军首次为除海军海勤和驻香港、澳门部队以外的士兵配发02式士兵皮鞋。02式士兵男皮鞋颜色为黑色,样式为素头外耳系带式,用料为超细纤维合成革;02式士兵女皮鞋颜色为黑色,样式为素头外耳系带式,用料为黄牛正面革。

200511月11日,空军开始统一换发05式常服。空军新常服颜色为蓝灰色。新常服的正式换发,标志着空军从此拥有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与使命任务相配套的常服,结束了50多年来空军常服采用陆军土黄色上衣和海军藏蓝色裤子上下颜色不统一的历史,实现了与空军工作、训练、作战环境相一致。

07式陆海空男军官礼服

07式军服 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全军从2007年起换发07式服装。这次是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换装,涉及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4个系列共644个品种。陆军军服颜色调整为松枝绿,海军军服调整为深藏青色和白色,空军军服在深蓝灰色基础上作了适当加深。大檐帽调整了翘度,军官增加了帽檐(墙)花;夏常服为束腰式,陆、空军和海军白色春秋常服为猎装式,使体型更显修长;增加了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等,海军首次增加袖章,重新设计了三军统一的帽徽、领花,体现了军人荣誉,强化了军服美感。国旗、军旗、长城、天安门等中国军队的传统重要标识,简洁地融入到了臂章、领花、胸标等标志服饰上。
07式军装全军从2007年7月1日起由驻京、驻港和驻澳部队先行装备,8月1日起全军军官开始穿着,预计在09年前完成全军换装
现在,世界上的军装大多数是绿色的(草绿、深绿或黄中偏绿)。为什么不约而同地朝绿色发展呢?这是从实战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发动了对南非的侵略战争。当时,南非有一个叫“布尔”的倔强民族,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国土受到外来侵略者的蹂躏,组织起来进行武装反抗。布尔族参战的兵力少,英军人多,双方兵力对比为1:5。布尔人在战争初期失利。英军自恃人多势壮,骄横前进。布尔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英军有一个很大特点,都穿红色军装,在南非森林的绿色背景中,格外显眼,因而行动极易暴露,布尔人从这里得到启发,立即把自己的服装改为草绿色,松炮也涂成绿色。这样一来,布尔人便利用密草丛林的绿色背景作掩护,英军不容易发现布尔人,而布尔人很容易发现英军,他们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英军,突然发起攻击,打得英军措手不及,英军却找不到目标。这场战争,英军死伤9万多人,损失惨重。
“前车覆,后车诫”,英国人在南非受到的教训,很快被许多国家的军队所汲取。为了在野战条件下较好地隐蔽军队的行动,人们首先从服装上着手,不断改进军装的颜色,尽量使之与自然背景的颜色接近。这样,世界上的军队虽然服装形式差别很大,但在颜色上却逐渐在绿色基调上统一起来。
当然,一切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从隐蔽伪装的角度来看,军服的颜色也不能局限于绿色。在许多情况下,自然背景并非绿色,这就要求根据当时当地的背景条件、灵活合理选择服装颜色。如在雪地,则只有白色才能与背景协调一致;在海上,则只有蓝色才能与之融为一体;在沙漠地,则只有黄褐色与背景比较接近。

服装分类
[编辑本段]
按陆、海、空三军干部、战士区分。陆海空三军干部夏服均用棉平布制作,以服装颜色、大檐帽帽徽图饰区分军种。全军干部、战士夏季均戴大檐帽。陆军干部夏服有两个上挖袋,裤子为西式裤,设有后枪袋。海空军干部夏服有四个挖袋。海军干部设有上白下蓝和全蓝服两种。陆军战士夏服上衣为套头式,半开口,紧袖口,两个上挖袋,扎线腰带。为便于着穿、训练和作战,1952年改为前开襟,散袖口,戴解放帽。海军战士夏服为上白下蓝和全蓝水兵服,用料均为棉平布。空军战士的夏服与空军干部夏服基本相同。女军人夏服有连衣裙和列宁服两种。帽子、服装颜色与所在军种男军人相同。三军干部、战士的冬服样式、用料与夏服相同。
1950年8月中央军委批准陆军团以上干部和海空军营以上干部、空军伞兵、海军舰艇部队及海校学员着呢服。改善了部分军人的军容仪表。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参战。志愿军干部夏服与解放军干部夏服相同,战士夏服在肘、肩、臀、膝部位加扎一层布,提高了军服的耐磨程度。志愿军干部冬服,考虑到服装的调节作用,从结构上做了改进,上衣袖口加了绊带,配穿马裤,增强了保暖性,以适应朝鲜严寒的冬天。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志愿军干部战士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布胸章。
五五式
55式军衔服装分礼服和常服两类,首次突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礼服配发校以上军官,在重大礼仪场合和出国访问时着穿,同时还设有海军舰艇尉官礼服和水兵礼服,以及军乐团、仪仗队、文工团、体工队礼服。军官礼了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礼服颜色按军种区分。礼服用料为纯毛华达呢,礼服领边、袖头、裤中缝按不同衔级配有不同饰物。校以上女军官的礼服为裙服。装饰、用料与男军官礼服相。55式军衔礼服较大地改善了校以上军官的军容仪表,较好地展示了国威和军威。55式常服是供军人平时着穿的服装,分夏常服和冬常服两种。军官着穿常服时佩戴军衔肩章、军种领章;大檐帽配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校、尉官扎武装带。常服颜色按不同军种区分。军官夏常服用料按衔级区分。(元帅、将军夏常服用料为纯毛哔叽。校官夏常服为榨蚕丝织物,尉官冬夏常服为棉斜纹.
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全军干部、战士一律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帽徽和全红领章。
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干扰,部队在1965年6月1日取消了军衔制。军衔服装随即废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缀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样式与55式常服相同。全军干部和战士、男军人和女军人服装和式样基本相同,人们只能从衣服口袋来区分干部和士兵。
1978年,我军服装又在71式军服的基础上,以减轻重量为主要目的,进一步扩大合纤材料的使用。主要将冬服罩衣、棉衣和大衣面料改为涤卡布料,棉衣里子布改为改维棉布,对皮帽和毛皮大衣采用新工艺生产,并对罩衣减轻了重量。改进后的服装定名为78式军服。
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了军服改革方案,并于1985年装备部队,定名为85式军服。85式军服仍然沿用55式军服样式。仅解放帽改为大檐帽,佩带圆形“八一”红五星帽徽和军种肩领章。干部、战士增发了制式衬衣。团以上干部夏服为凡尔丁毛料,冬服为马裤呢毛料,大衣为大衣呢毛料;且军以上干部为纯毛料,师团干部为毛涤混纺,营以下干部和战斗服装用料为涤锦棉三元混纺布料。
八七”式系列服装分礼服、常服、作训服三类。
礼服是军官在重大庆典和重要外事活动时着穿的制式服装。分夏礼服和冬礼服两种。礼服为西服式。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按不同颜色和裤中缝牙线的颜色区分军种。礼服用料按衔级区别。女军官礼服样式、用料、颜色与所在军种男军官相同,系玫瑰红领带。87式军服还设有文工团演出服和军乐团、仪仗队礼宾服。
常服是军人在平时和一般性礼仪场合着穿的服装。分夏常服、制式衬衣和冬常服三种。军官夏常服为翻领,两个上贴袋,两个下挖袋,配白衬衣,系藏青色领带,按不同颜色区分军种。夏常服用料按不同衔级区别。
1997年7月1日,我军驻港部队官兵穿着的新一代军服,正是我军研制的新一代军服的雏形。我军新一代军服吸取了世界其它国家军服的长处,与现行军服相比,在结构、用料、颜色、服饰及配套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尤其是样式、颜色更加美观大方,形成了陆军以棕绿色为主色调、海军以白色和藏青色为主色调,空军以蔚蓝色为主色调的三军军服颜色系列。此外,新一代军服还采用了国际流行军服的分类,按功能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大系列,共包括礼服、春秋常服、夏常服、毛绒衣、大衣、作训服、体能训练服及其配套的军鞋(靴)和服饰九个部分。 99式服装是1999年预先装备部队的新一代军服的一部分。主要包括陆、海、空军男女长、短袖夏服上衣,男女茄克夏服上衣和92-1男女夏裤,以及贝雷帽。

设计标准
[编辑本段]
军装每次设计、更新时都要进行大量的测量、实验工作。设计“84”式军装时,就曾经收集了27个国家的军服样品,对海陆空三军的83个团、15000名不同体型战士进行了实地测量。“07”式军服同样也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实验。据介绍,新军装是在驻港部队军装基础上改装而来,“这主要是考虑到与国际接轨”。
据介绍,这次换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礼服这一类别。据悉,解放军曾在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设有礼服装,参照苏联样式设计,主要是供校级以上军官使用,后来被取消。这是时隔40多年以后第一次增设礼服。这次换装,该院将负责参与部分标准制定。据该院军需系负责人介绍,军装标准是指服装颜色、图案、样式、用料、工艺、加工流程等。

服装发展
[编辑本段]
第一代军装:中山装八角帽
我军建军始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当时这支部队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只是加系红领巾予以区别;湘赣边区的秋收起义部队多着工农服装,佩戴红布袖章。
由于不断有人加入红军部队,而当时红军服装主要依靠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而来,因此,新入伍的战士,往往是遇上什么穿什么,颜色和式样都很杂乱。
1928年红军利用战场缴获的几架缝纫机在江西宁冈挑寮村的一座破庙里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所被装厂,也就是说,这时起红军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制式服装。
这一时期红军的服装样式是用粗布做成的灰色中山装、八角帽,缀以布质的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
当总司令朱德看到部队官兵换上被装厂生产的第一批统一制式军服时十分高兴,他意味深长地说:“它虽然没有外国军装那么漂亮,但对我们来说,可真是其好无比了。”
当时服装厂的生产条件很艰苦,做衣服的白土布是用灰靛染色,有时连灰靛也没有,只好用茶籽壳(稻草灰等土办法来着色,缝衣线也是工人自制的萱麻线)。
现在中年以上的中国人都还会记得毛泽东那张头戴八角帽的半身照片。那份英气给多少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八角帽和中山装军服又使多少人心中的红军形象更加清晰!
在艰难岁月里——自己动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共产党与国民党再度合作,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和南方红军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服装与国民党军队的服装相同,仅以左臂佩戴“八路军”、“新四军”臂章以示区别。
1941年“皖南事变”后,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取消了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
国民党对毛泽东领导的部队所在地实行经济封锁,数万部队官兵衣食处于极度匮乏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号召“咱己动手,丰衣足食”,全军掀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战士们自己纺线、织布、染布、做军鞋。
根据地的广大妇女也大张旗鼓地做衣、做鞋支援红军。前方、后方团结一致,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基本上保证了军服的供给。
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军服的变化不大。多在小的标识上做些改动。
40年代后期,我军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统一把草绿色确定为军服的颜色,帽子改为有一个小帽檐的解放帽,左胸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
这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服装样式和色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由原来的单一军种发展为陆、海、空三大军种。
从这时开始,中国军队的军服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第一次出现了大檐帽、士兵套头衫和女军人连衣裙,以及“列宁装”(胸前双排扣)。海军则采用世界通行的海魂衫和套头军服,无檐帽上缀有两根辨风向的飘带,等等。空军、海军、装甲兵等技术兵种也都有了自己的专业特种服装。
从这时起,中国军服离开中山装的单一模式,吸收了外国军服的某些特点。
军服中的极品——元帅服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服装开始分出礼服、常服等等,首次突破了单一制式军服的历史。
这时期元帅服成为军服中的极品。
解放军十大元帅礼服虽然成为当时群众心目中无比尊贵的形象,但毛泽东却始终拒穿大元帅服。
军衔制实行时,曾计划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
就这样,制作大元帅服成为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一项重要任务。对于这项任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从上海抽调刺绣技工参加大元帅服、元帅服的试制工作。
制成的大元帅礼服采用海蓝色纯毛华达呢面料、西服式样,上衣为大驳头翻领,双排六粒金黄色国徽图案纽扣;下身为散腿裤;领边、袖头、裤中缝镶正红牙边,领边、 袖口绣金钱一道和松技叶,领头和袖头各绣一颗五角星;大元帅礼帽为大檐帽,帽瓦边镶红色牙线、金属丝带,并配金黄色国徽图案帽扣等。
后来,在彭德怀、罗荣桓向毛泽东汇报授衔、授勋工作时,毛泽东在表扬他们的工作成绩后说:“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
因此,为毛泽东精心制作的大元帅礼服从未穿过,一直珍藏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如今已成为一件有历史意义的文物。
风靡全国的“65式”
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全军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级红五星帽徽和红领章,服装面料是纯棉布。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军服与中国当时的政治发生了很多的关联。

Ⅳ 中国元帅肩章是什么样的

元帅肩章上银白色的星星和国徽,大将是四颗金星。虽然毛泽东拒绝接受大元帅军衔,但1954年上半年大元帅礼服早已经制作出来,它是由解放军总后勤部指定其所属天津军需工厂的女工用纯手工制作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的肩章样式仿效苏联大元帅肩章,肩章由上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和下端的元帅星徽组成。大元帅肩章肩章面为金黄色,边为红色,宽5.8厘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肩章的样式基本一致。

但大元帅肩章上的元帅星徽周围比元帅肩章多了一圈环绕的银白色松枝,而且大元帅肩章上的两个国徽是纯金的,星徽、松枝是用银线绣的,肩章面板上那一层金黄色是用纯铜丝拉出丝来再镀金的。

大元帅服的帽徽、星徽、符号等等也都是用纯铜,金黄色的地方用的是镀金,银白色的地方用的是镀银,再描漆。

(5)十大元帅制服扩展阅读

大元帅军衔在世界军衔体系中位于最高位,一般授予一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只有少数国家有此军衔,例如曾任苏联最高领导人、领导苏联获得卫国战争最终胜利的斯大林被授予“苏联大元帅”军衔。

此外,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授予蒋介石的“特级上将”、纳粹德国授予赫尔曼·戈林的“帝国元帅”以及美国于1976年追授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合众国六星上将”军衔等,均可视为等同于大元帅。

Ⅵ 毛主席没当大元帅的原因

1955年8月下旬,彭德怀、罗荣桓、宋任穷、赖传珠到中南海向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汇报军衔评定方案和授予勋章工作及其进展情况。听完汇报后毛泽东说:“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嘛!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也不方便。”毛泽东还建议在地方工作的领导干部不要评军衔,在场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也纷纷表示不要军衔。最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经过考虑,认为毛泽东已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加之当时又是和平时期,不要军衔也有道理,所以最终决定不授予他大元帅军衔。

Ⅶ 大家对周恩来总理一生的历史评价

军衔是军人职务等级的称号,是军人身份的标志,是军人功绩的记录。做为缔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统帅毛泽东,是否要授衔?是否要授予最高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

这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当时我军基本上是按照苏联军衔的基本设置而制定我们自己的军衔制度的,苏联最高统率斯大林被授予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因此,当考虑在中国实施军衔制的时候就必然想到了在中国也要设立大元帅。

当时作为军衔评定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宋任穷的回忆说,当时为了给毛泽东授予元帅军衔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与会人员包括许多民主人士在内的常委会委员们纷纷发言,认为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指挥许多重大战役,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应该给他们授衔授勋。同时认为,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功劳最大,应该授予大元帅军衔,并授三个一级勋章。

会议由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长刘少奇主持,刘少奇知道毛泽东不会要这个大元帅军衔的。但在大会上,与会人员提出了一定要给毛泽东授大元帅军衔,理由是充分的。当与会人员最后把目光集中到刘少奇,要他表态时,刘少奇微笑着说:“我也不能作结论。”

有位民主人士当即表示:“人大作决定,他有什么办法!”

刘少奇说:“人大可以作决定,但他是国家主席,要他签署命令才行啊!”

“人大作了决定,国家主席就得签署命令。”

与会的代表们还是坚持一定要给毛泽东授予大元帅军衔。看到大家都这样坚决,刘少奇只好说:“你们不是经常见毛主席吗?你们见面后当面去说服他,争取他的同意,这次会议不作决定。”

这次人大常委会会议之后过了几天,彭德怀、罗荣桓和当时具体负责这次评衔工作的总干部部两位副部长宋任穷、赖传珠去向毛泽东汇报这次评衔工作的进展情况。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也参加了这个会议。

会上,彭德怀首先把这次授衔工作的情况向毛泽东做了详细汇报,接下来大家再一次提出要给毛泽东授予大元帅军衔,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授予元帅军衔的主张,并说明这是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意见。

毛泽东听了摆了摆手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根据国际上的经验,这个大元帅我不能要,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

毛泽东说完了这些话,看了看刘少奇说:“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应是元帅。你也应该评嘛!”

刘少奇摇头:“我不要评了。”

毛泽东又转而去问周恩来和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

周恩来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当时在场的还有李先念等几位被列入大将名单,但本人又已经到了地方的同志。毛泽东问他们:“你们几位大将军衔,还要不要评啊?”那几位同志也纷纷表示:“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军衔评定的政策制定之后,就是评衔的具体工作,这是整个军衔实施过程中最难的,也是是否能够在全军成功实施这项制度的关键所在。当时,我军绝大多数干部都对这次授衔工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对这次授衔工作能否公平、公开,能否真正做到了赏罚分明也是十分关注。可以说,这次授衔工作是真正涉及到全军每个人的一次利益分配。因此对于组织好这次具体的授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就是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和时任总政治部与总干部部主任的罗荣桓。对少将以上的将军军衔的评定工作由罗荣桓亲自领导,由当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的宋任穷与赖传珠、徐立清、肖华和王宗槐等人共同评定。

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到1955年的时候才成立28周年,但是她却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发展过程,从最早红军时期的一、二、四方面军,陕甘红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慢慢地发展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大野战军、华北军区和若干地方部队等等,每个时期,每一支部队都对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在战争年代没有什么利益可言的时候,大家都是一心一意地为着全中国的新生而战斗与工作,但是到了有利益分配的时候,就不能有任何偏差。但是,偌大的一个军队,若大的一项工作怎么可能没有偏差呢?

因此,面对如此复杂的军队现状,搞好评衔工作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对于授予元帅军衔的人员,是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名,由中央政治局最后审议通过的。彭德怀作为政治局委员参加对于授予元帅军衔的人的讨论。将军军衔由总干部部与总政治部分别提出,再报请中央军委批准;校官军衔由总干部部与总政治部分别提出,再报请中央军委批准;校官军衔人员的名单由各总部和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提出,并报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干部部在全军范围内统一平衡。

经过精心细致的工作,一个授衔的初步方案形成了。

这个初步方案是充分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后的结果,基本上还是一个合理的方案,这个结果也基本上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但是,有些人在听到了这个方案后,虽然嘴上说满意,在心里却不是十分舒服,有的甚至公开地跑到领导那里去要军衔,说自己如何如何功高劳苦,应当授予什么什么衔,点着名地要高级军衔,还有的人甚至在领导面前哭,向领导诉苦要衔。

有一个红军时期的老干部,他在听说自己将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时候,十分不满,竟然公开地说:“我要把那牌子挂到狗尾巴上去!”

毛泽东在听了这些要军衔的事后,很不高兴地讽刺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

在这次授衔中,更多的人却表现得十分豁达,对于给不给、给什么样的军衔并没有表现出异议,甚至有些著名的将领们还主动提出了给自己降衔的要求。

的确,按照当时评授元帅军衔的条件,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都应当被授予元帅军衔的,而且在初步方案中,他们的名字也的确被列入了元帅的名单中。

当时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的条件是:“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力量对敌作战,参与决策等方面功勋卓著,完全符合当时制定的评定元帅军衔的标准,给他们授予元帅军衔是当之无愧的。

按照这三位优秀将领的功绩,给他们授予元帅军衔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他们没有要。

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参加评衔,那共和国首次授予的元帅军衔就是13位,而不是10位。

Ⅷ 新中国成立以来元帅,将军的授衔情况。

新中国首次授衔经过

1955年9月27日,即新中国成立6周年国庆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在北京中南海隆重举行。首先由毛泽东主席授予10人元帅军衔,随后由周恩来总理向获将军军衔者授衔。这是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1921年诞生以来首次实行军衔制。

获得最高的元帅军衔和勋章的10人是: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这就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他们都是解放军总司令部、四大野战军及军区司令员或参谋长。获得大将军衔和勋章的是粟裕、陈赓、罗瑞卿等10人,获得上将军衔和勋章的是杨勇、杨成武、宋任穷等人。

授衔仪式后,接着举行授勋仪式,由毛泽东主席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赫赫功勋的元帅和将军授予各级勋章。

授予军人军衔,是为了确定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便于识别和指挥,也是给军人的一种荣誉。颁发勋章奖章,是对在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表彰,是历史总结性的奖励。军衔制度的实施和勋章奖章的颁发,都表达了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对军队的关怀,这对于鼓励广大军队干部的上进,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至于对推进军队 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第五年时,中央就开始酝酿为在中国人民解放 事业中作出贡献的各级军事领导人授衔、授勋。经过反复讨论评选, 最后评定十个元帅、十个大将以及数目较多的上将、中将和少将。据 有关史料介绍,最初授衔的评选名单同上述人物有很大分别。在授衔的初步方案中,毛泽东为大元帅,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为元帅, 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为大将,不少中央领导人也列入了授勋名单。但毛泽东坚持不要大元帅军衔,不要勋章。为此,在人大常委会的会议上还引起热烈讨论,包括不少民主人士在内的常委会委员纷纷发言,认为毛泽东等领导人,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创建 者,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应该给他们授衔授勋。尤其是毛泽东功劳最大,应该授予大元帅,授三个一级勋章。

当时主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刘少奇把会议的情况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听完汇报后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他问刘少奇: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是元帅。刘少奇当即表示:不要评了。他又问周恩来、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周、邓都摆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毛泽东又转身问过去长期在军队担任领导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转到地方工作的邓子恢、张鼎丞等人:你们几位的大将军衔还要不要评啊?众人也都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以毛泽东为首的一些中央领导人主动提出不接受军衔,对全军干部是个很大的教育,也解决了评衔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原来一些自认为评低了的人,也从思想上想通了,这就大大地推动了授衔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的方案是:不设大元帅军衔,只评了10个元帅,10个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802名少将。除了赛福鼎、乌兰夫、谢富治、韦国清、叶飞、阎红彦等少数几位因特殊情况授予军衔外,其他已转到地方工作的人,包括驻外大使,都没有授予军衔。

在元帅、将军授衔后,各大军区、各总部、军兵种、院校随后也举行了校、尉级授衔、授勋仪式。

Ⅸ 为什么革命战争锻炼出的那一代将帅各有超凡特色感悟

摘要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肩上没有代表等级的“牌牌”,却能打败等级森严的反动部队,靠的是干部与战士之间朝夕相处的默契。

与十大元帅制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羽绒服贸易生意 浏览:645
求教钩帽子怎么能把帽顶钩的好看 浏览:568
裤子挂破了怎么缝看不出来 浏览:874
冬天皮鞋配什么裤子 浏览:874
男朋友妈妈给我买了睡衣 浏览:271
风衣领口样式 浏览:511
女装话题什么意思 浏览:685
m65风衣外套男 浏览:677
风衣怎么叠比较好 浏览:544
蓝色衣服和什么裤子搭 浏览:977
长睡衣绵布 浏览:745
黑色西裤子配什么颜色上衣 浏览:980
北京格格旗袍的价格 浏览:608
歌瑞森睡衣价格 浏览:263
明星怎么搭配羽绒服 浏览:783
小李子花衬衫超清 浏览:148
多玩歪歪什么时候可以修改马甲 浏览:725
迪奥新品衣 浏览:2
h扣皮带男士价格报价行情 浏览:562
睡衣上的油渍怎么去除 浏览: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