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服知识 > 校服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校服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1-14 21:00:14

① 古代的衣服叫什么

古代衣服的名称有鹤氅、深衣、绛纱袍、襕衫、马面裙等等。

1、鹤氅

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风之类的御寒长外衣。最初的鹤氅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后来的鹤氅, 表现为大袖 ,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不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 。明代的鹤氅,和披风形制差不多 ,只不过有缘边多些,领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应更加宽大。

除裙子前后一块不加打褶外,其余诸处打褶,褶大而疏,缀于异色的裙腰上,裙腰左右两端缝缀系带,裙摆宽大,其上或织或绣缀底襕,或膝襕。

裙襕的纹饰多样,且寓意丰富,如蝙蝠图案即福的象征;蝙蝠与云纹组合寓意“洪福齐天”;灯笼纹样的“五谷丰登”;八宝流苏璎珞海螺等纹样组成的多吉祥寓意,更为流行;而愈加讲究的裙襕则为龙纹、云蟒纹。

校服最早起源是在什么地方

最早出现校服是在日本。
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很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们,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使那些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学生,在学校炫耀。因为身上穿的衣服已经说明了他们虽然在一个学校里学习,但是他们的家庭是不一样的。
学校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感觉自己和别人是平等的。于是规定每一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这就是校服的由来。

③ 学生在古代被称为什么

学生的别称

学子: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是故“衿”字现在应该读入“今”。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汉?郑玄笺:“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 宋?林景熙 《酬谢皋父见寄》诗:“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 萧三 《他……》诗:“他是青年学子最敬爱的教授。”

弟子:《论语·雍也》:“ 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弟子与门人、门生有别。 宋·欧阳修 《后汉孔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学生要从师而学,受业于老师,才有望成才。对于老师,学生就是弟子。

学童:年幼的学生。《汉书·艺文志》:“ 汉 兴, 萧何 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鲁迅 《呐喊·白光》:“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吱的念起书来。”门人:即弟子。《礼记·擅弓下》:“子思哭于庙,门人至。”郑玄注:“门人,弟子也。”门,意为师门。

门生:也指学生。东汉时“门生”则指再传弟子。门人、门生与弟子有别。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后汉孔庙碑阴题名》中说:“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后世也指亲授业的学生。

门下:指门生、弟子。《淮南子·道应训》:“ 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 胡适 《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 怀晖 也是 道一 的门下,其书今不传了。”

门下士、门下生、门下客:指学生、弟子。清刘大櫆《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遂以授徒为生,教授宗党及前溪、洵川间。其门下士数十百人”。郭沫若《我的童年》:“他是张之洞、王壬秋的门下生,听说张之洞的有些学说是剽窃他的。”明唐顺之《送邹东郭掌南院》诗:“此去谈经门下客,几人相对坐春风。”

④ 中国古代学生制服,有吗

因为中国没有这个规定,中国和外国的学校不同,一些学校逼学生穿制服而且会把制服卖得很贵,但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钱。。。中国的学校会借这个机会打捞一把钱,所以教育局没有特别要求学生一定要穿制服。。。。

⑤ 谁能告诉我古代的校服叫什么

没有,古代的书院,学生要穿校服,只不过不是统一制作统一格式,只是深色的长衫而已

⑥ 衣服在古代叫什么

1、鹤氅

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风之类的御寒长外衣。最初的鹤氅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后来的鹤氅, 表现为大袖 ,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不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 。明代的鹤氅,和披风形制差不多 ,只不过有缘边多些,领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应更加宽大。

(6)校服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以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大唐《开元礼》、二十四史舆服志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服。除去国家大事的礼仪,普通汉人的家礼包括冠婚丧祭四礼。四书五经对汉服礼服有详细的描述。

⑦ 校服古板啥意思

校服古板的意思是呆板,传统,不能体现学生精神抖擞,青春飞扬的一面。

⑧ 莘莘学子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古代和现在一个解释》、、、没改过啊。。。。

莘莘学子。
。。。。莘莘:众多的样子。指众多的学生,现在是成语。“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宽些。
。。。例如,《国语》引述过《周诗》“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莘莘学子”一语。

望采纳~~~~~~

⑨ 莘莘学子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莘莘学子”在古代的意思是指众多的学生。

“莘莘学子”,读音是shēn shēn xué zǐ,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

“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宽些。如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四》引述过《周诗》“莘莘征夫,每怀靡及”。意思是尽管有众多的征丁,都非常的匆忙,对战事依然有些来不及的感觉。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莘莘学子”一语。

引证: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莘莘学子,长期苦无出路及至科举废止,游学成风,他们便大批地来到日本。

(9)校服在古代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近义词

1、芸芸学子

解释:为众多从学的人。

读音:yúnyúnxué zǐ。

引证: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翻译: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例句:在芸芸众生中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也很多,不在于你一个人。

2、济济一堂

解释: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读音:jǐ jǐ yī táng。

引证:先秦诸子《尚书·大禹谟》:“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翻译:天下所有的人,都要听从我的命令。

例句:参加研讨会的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气氛相当热烈。

3、人才辈出

解释: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地大量涌现。

读音:rén cái bèi chū。

引证:清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例句:人才辈出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⑩ 穿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是穿越到古代吧

与校服在古代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白色背心搭配什么颜色的裤子女生 浏览:763
冬装外套能搭配体恤吗 浏览:597
小松精炼羽绒服 浏览:571
小外套春秋季节穿女士 浏览:703
加拿大什么牌子羽绒服 浏览:750
制服系列合集下载下载 浏览:462
白衬衫黑短裙制服美女 浏览:279
男生杏色马丁靴配什么裤子 浏览:932
奶白色外套配什么围巾 浏览:163
黑色布棉衣发白怎么办 浏览:922
描写旗袍与油纸伞的句子 浏览:14
大鹅羽绒服里面没有肩带 浏览:169
大腿围怎么买裤子 浏览:247
裤子当袜子穿 浏览:891
肥胖人穿什么裙子 浏览:295
旗袍开叉那么高不会走光吗 浏览:971
用橡筋束腿的裤子叫什么 浏览:191
沙滩上适合带什么帽子 浏览:83
剑三苍云校服要多少钱 浏览:17
冯提莫一袭旗袍手拿扇子唱红昭愿 浏览: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