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生要一年换一套校服吗!教育局有没有规定
不需要,教育局也没有规定。
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
校服购买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进入市场流通,学校和家长共同确定样式后,由家长到校服门店购买,校服厂家和销售商接受市场监督。
二是由政府出资,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招投标工作即可。采用上述两种模式的地区较少,只有个别省进行了试点。
三是由采购单位直接面向生产企业采购,各地普遍采用此种模式。
为加强采购监管,《意见》明确要求采用代收费定向采购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法制订校服采购操作规范程序和统一采购合同,全程公开采购过程。
采购单位要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向学生和家长公示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采购流程、采购价格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采购各环节相应材料要全部存档备查,同时要将采购合同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这一系列措施将采购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确保公正公开。
(1)安徽小学穿校服要求扩展阅读:
校服是学生的统一服装,推行校服的目的除了展示学生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外,便于管理,还为了预防同学之间的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也可以说,校服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频繁地更换,每次更换后,校服的颜色和款式都不尽相同,这样学生聚在一起,穿的校服就会五花八门,显然不利于整体面貌和统一形象,再者,每次更换新款式新颜色的校服,就得把旧的淘汰掉,这种浪费行为也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品格。
可以说,频繁的更换校服,不仅是家庭的一次绑架,也是对教育的一次伤害。这样的行为可谓有弊无利。
⑵ 现在的小学是每天要穿校服还是只要周一穿
现在的小学要求每天都要穿校服,有特殊情况的除外。无论是谁,周一都必须穿校服。因为周一要升国旗!
⑶ 小学需要统一天天穿校服吗
今天要讨论这个话题,是由一件事情引起的。 我家孩子的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必须每天穿校服。可是,该校今年夏季的校服订做得非常不好,面料比较厚穿起来很热,并且绝大多数学生的校服做大了,极不合体,许多学生的上衣都到了屁股底下,七分裤差不多就像长裤(高年级定做的就是长裤),看起来非常邋遢不精神。除了样式不好看外,校服的主要缺点是穿起来不舒服,太热,孩子容易伤热生病。为此,我给学校的校长反映意见,问能不能别让学生天天穿校服,可是校长的答复非常坚决,没有什么活动余地,必须穿校服。 校长的理由是:1 校服做大了,是家长的过错,家长没有好好量尺寸。可是市场上同样号码的服装学生能穿,为什么换成校服就大得太多?一个孩子的校服定做大了责怪该家长不细心,那么多班级那么多学生的校服都做大了,难道都是家长有问题?我不明白,为什么学校就是不承认服装制作的尺寸偏大呢? 2 校长说校服的面料很透气,一点不热。这个问题跟校服的颜色一样,似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只有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这样评价校服,家长们的声音则截然相反。家长们都对校服怨声载道,认为校服很不好。校长自己说,不能定制面料太薄的校服,否则高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变化了,不愿意穿。可见,校长也不否认面料稍厚一些。退一步说,即使校服面料不厚,由于校服一般都大,与裤子重叠在一起厚厚的两层也够热的,何况36度以上的高温?并且学校的条件并不好,学生没有空调可以享受。 3 校长最重要的理由是说她要从全局考虑,既要考虑低年级又要照顾到高年级,必须整齐划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提倡穿校服,这样可以保持学校风貌的整齐。但是校服制作的不合适也必须强求穿,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不尽人意,而且强制天天穿校服更是不合理。一身校服天天穿也为换洗衣服带来不便,晚上洗后倘若第二天早晨干不了可就成了麻烦。所以经常见不少小学生穿着脏校服很是感到别扭,不知是其家长懒还是怕洗完衣服次日干不了才不洗衣服? 4 校长说规定学生在校每天必须穿校服是为了杜绝学生攀比。学生如果有攀比心理,不可能只在校服一个方面。每天穿校服是杜绝了学生在服装方面的攀比,但是,却不能杜绝他们在其他方面攀比,因为他们的攀比心理是不可能因为服装整齐了就会消除的。学校的用心是好的,但是效果不见得就好。周围学校都是有集体活动时要求学生穿校服,其它时间则不作统一的强制要求。
⑷ 学校要求必须穿校服,可每年夏天都会有一些人30度还穿长袖(秋季校服),真的很不理解,今天终于知道了
内衣被看到是真的不好受,就像我们班一样,女生都穿秋季校服,男生不会理解的
⑸ 小学生在校必须每天穿校服合理吗
今天要讨论这个话题,是由一件事情引起的。 我家孩子的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必须每天穿校服。可是,该校今年夏季的校服订做得非常不好,面料比较厚穿起来很热,并且绝大多数学生的校服做大了,极不合体,许多学生的上衣都到了屁股底下,七分裤差不多就像长裤(高年级定做的就是长裤),看起来非常邋遢不精神。除了样式不好看外,校服的主要缺点是穿起来不舒服,太热,孩子容易伤热生病。为此,我给学校的校长反映意见,问能不能别让学生天天穿校服,可是校长的答复非常坚决,没有什么活动余地,必须穿校服。 校长的理由是:1 校服做大了,是家长的过错,家长没有好好量尺寸。可是市场上同样号码的服装学生能穿,为什么换成校服就大得太多?一个孩子的校服定做大了责怪该家长不细心,那么多班级那么多学生的校服都做大了,难道都是家长有问题?我不明白,为什么学校就是不承认服装制作的尺寸偏大呢? 2 校长说校服的面料很透气,一点不热。这个问题跟校服的颜色一样,似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是只有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这样评价校服,家长们的声音则截然相反。家长们都对校服怨声载道,认为校服很不好。校长自己说,不能定制面料太薄的校服,否则高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变化了,不愿意穿。可见,校长也不否认面料稍厚一些。退一步说,即使校服面料不厚,由于校服一般都大,与裤子重叠在一起厚厚的两层也够热的,何况36度以上的高温?并且学校的条件并不好,学生没有空调可以享受。 3 校长最重要的理由是说她要从全局考虑,既要考虑低年级又要照顾到高年级,必须整齐划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提倡穿校服,这样可以保持学校风貌的整齐。但是校服制作的不合适也必须强求穿,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不尽人意,而且强制天天穿校服更是不合理。一身校服天天穿也为换洗衣服带来不便,晚上洗后倘若第二天早晨干不了可就成了麻烦。所以经常见不少小学生穿着脏校服很是感到别扭,不知是其家长懒还是怕洗完衣服次日干不了才不洗衣服? 4 校长说规定学生在校每天必须穿校服是为了杜绝学生攀比。学生如果有攀比心理,不可能只在校服一个方面。每天穿校服是杜绝了学生在服装方面的攀比,但是,却不能杜绝他们在其他方面攀比,因为他们的攀比心理是不可能因为服装整齐了就会消除的。学校的用心是好的,但是效果不见得就好。周围学校都是有集体活动时要求学生穿校服,其它时间则不作统一的强制要求。难道那些学校的学生没有攀比心理?那些学校的领导不考虑消除学生的攀比现象? 话说回来,校长认为要求学生穿校服有道理,是从大局考虑。但是,她的理由并不完全让人信服。 以前曾经有报道说某学校让学生订做校服引起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家长的不满,后来有的学校也就不在校服上做强制要求了。可是中小学校甚至是幼儿园定制校服的现象在社会上还非常普遍,校方的理由往往是整齐,代表学校的风貌,而且杜绝学生在服装上攀比。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一方面学生的攀比心理不可能得到根除,另一方面经济困难的家庭因为订做校服更经济紧张。不知其他城市的学校,反正此地的小学校学生的书本费等杂费还是照收不误,而且不少,这对于下岗失业的家庭负担本来就不小,何况还要加上每年都订做校服的费用? 有的家长说:学校订做校服可以从中吃回扣,有利可图。事实怎样,没有凭证,不敢妄语。但是,如果许多家长不满意,那么学校就应当反思。而不该是一味强调学校的理由,置家长的意见而不顾。尤其是强制学生在炎热的天气穿不合体非常热的衣服,不考虑学生可能会伤热生病的实际情况,牺牲学生的健康来维持学校的规则,显得既呆板又无情。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的教条主义,是最顽固最有害的。无论怎样说,学校那种让学生每天必须穿校服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
⑹ 关于学生校服的,国家有什么法规或文件吗
国家目前有校服新国标文件,校服新国标文件是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其是我国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校服,在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是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校服制的实施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份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一种象征的意义。
(6)安徽小学穿校服要求扩展阅读
文件颁布的背景:
有关校服的标准数量多,但标准分散,标准之间协调性不够强,不便于各相关方使用,同时由于无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的专用标准,容易让公众产生我国没有校服标准的错觉。
为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混乱状况,经教育部、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多次协调会商,决定制定统一的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在汇集整合现行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校服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和外观质量要求等进行统一规定。
既便于有关各方使用,又可利用现有有效资源,构筑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门槛,为校服管理和监管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国家标准委于2015 年3 月18 日以国标委综合[2015]25 号文件专门批准下达《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制定计划,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归口,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负责起草。
标准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了社会意见,各方参与度高,共收到回函75 份,意见和建议500 余条。6 月4 日,标准草案顺利通过审定。至6 月30 日国家标准委2015 年第21 号公告正式批准发布并实施,前后历时3 个多月时间,创造了纺织标准制定新速度。
⑺ 学生着装要求
1、发型:男生不留长发。女生的刘海不能长过眼睛,影响视力,也影响美观。女生的长发梳成高的马尾巴,盘发更好,夏天凉快,冬天刮风头发也不会乱飞。前面有小头发的,可以别一根简单的发卡。另外在校严禁梳奇异的发型,不符合学生的身份,表演节目除外。
2、服装:必须穿校服。夏天的白色半袖,一年换一次新的,天天穿,经常洗,颜色浅,容易变黄变黑,天天穿着这样脏的衣服,看着都难受。秋季校服里一定要穿夏季校服的半袖,天热脱了也还是校服。我们教室在四层,太阳直晒,比较热;加之学生多,产生的热量多;孩子本身好动,体温比较高,所以孩子的衣服一般要比大人少穿一点。经常热得出汗,孩子不仅难受,而且对身体也不利。春秋和冬季校服里面不能套带帽的衣服,露出来影响统一,塞进去难受又难看。春秋和冬天的校服可以穿两年,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了还凑乎。校服天天穿,脏了晚上洗了第二天继续穿,也可以准备两身,调换着穿,一定要保持合身和干净。春秋和冬季校服,在学校热了会脱,里面商标上用中性笔写上班级和姓名,不容易混淆,即使丢了也容易找到。裤子不那么严格,最好穿牛仔裤或者运动裤,上面不要有任何的装饰品,简单大方,精干实用。牛仔裤不要买有破洞的;运动裤裤腰的带子,不使用就抽了,不要吊着,很不雅观;不要买背带裤,背带经常掉,影响孩子运动。
3、红领巾:保持干净平整。有些学生的红领巾皱皱巴巴,有些学生的红领巾黑乎乎的,佩带在胸前,很是难看,也有损于“少先队员”这个光辉的称号。另外佩带的时候,要把红领巾放在衣服领子的下面,后面只露一个红色的小三角,红领巾在胸前飘着。最重要的是衣服的领子一定要沿着折痕挽好,不能翘起角来,不能一个在里一个在外。另外衣服的拉链不要拉的太高,太高了,或者红领巾的圈太小了,都会让领子翘起来。
4、鞋子:最好是运动鞋,结实耐穿,不用经常刷洗,方便运动。但一定要天天擦鞋子,保持干净,给人良好的印象。否则,一个白鞋穿成黑鞋的人,你会对他有好印象吗?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
5. 出门前要照镜子。在出门前一定要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衣服是否得体,看看自己的脸和脖子是否干净,再看看自己的牙齿,牙缝里是否有绿菜叶或食物残渣。一切都没有问题了,给自己一个微笑,出门去愉快的上学。如果在学校没有镜子,那么同桌就是你的镜子,让对方看看自己的妆容是否一切都恰当
⑻ 国家有规定学生必须穿校服吗
国家没有规定,但是学校里面叫学生穿校服,有时候也是为了一种统一性,其实穿校服还是有许多的好处的。首先在进行一些集体性活动的时候,穿校服能够让整个集体看起来比较整齐划一,这个应该是会形成一种美感,就像那种制服,就像军装,他们会给人一种比较统一的感觉。就是那种集体感归属感就会显得特别的强。另外一个穿校服也会避免孩子们在穿衣服方面形成一种攀比,因为校服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一种平等的感觉在里面,这也是一种很不错现实意义。其实就像一些企业里面或者一些单位里面国家并没有规定他们需要传统一的服装,但是每一个单位在这一方面,有着自己的一些规定。从我身边的一些学校来看,他们买的那些校服还是不错的,首先质量也还可以,价格也不是很贵。如果大家都买了校服,而其中的个把跟小孩没有穿,其实她心里面是比较不舒服的,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没有融入这个集体。从这一方面来说,我还是比较支持学校购买校服的,只要不是特别的离谱,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都行。
⑼ 求解:小学生一年要订几套校服,有标准吗
我们家孩子的也是这种情况,一年两套校服,今年三套,不订不行,搞笑的是每学期还不一样,孩子上六年小学最少要十二套校服?不重样的,找老师老师说是教育局订的跟老师没关系,不要难为老师,没有地方说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