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总结一下,两会都有什么新政策出台,或者说有什么惠
民生改革:促进就业、增进福祉
近年来,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欧美社会的游行与骚乱都说明,高就业率,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实现高就业率,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很大。2015年,政府将大力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社保幅度也会增加。同时,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将涉及数千万人。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民生做好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全世界的优越性才能更强的说服力。
文化改革:书香社会、服务均等
中国人不能再被舆论笑为“没文化”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提到了一个新词,叫中国要建“书香社会”。重点的措施很多,其中讲到倡导全民阅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都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读书、有文化,应是过一份有尊严生活的重要基础。
② 两会新政策是真的还是假的
是真的,而且涉及到退休年龄。国务院规定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年满六十岁,女性年满五十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但是有些特殊情况可以提前退休,像从事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以及身体有伤残的可以提前退休。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③ 能否告诉我是深圳的校服改革呢还是中山市校服改革可以的话发一张照片的我。O(∩_∩)O谢谢!
“听说深圳为了迎大运,学生要换校服,是真的吗?究竟换成什么样?”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换不换校服的问题,在网络论坛、微博、贴吧被深圳广大中小学生广泛提及。除了发帖,甚至还有人发动投票征求民意。连日来,记者多次咨询市教育局相关部门,得到的最终答复是,眼下换不换校服“还没定”。
曾向政协承诺2011年出新款
事实上,从去年5月份起,网络上陆续有学生发帖询问,2011年深圳中小学生校服到底换不换。今年元旦前后,询问这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在网络搜索引擎中键入“2011 深圳新校服”,类似的帖子随处可见,还有人发帖调研征求民意。
深圳中学、龙岗区实验学校、石厦学校、荔林中学等多所学校的贴吧里,同学们也讨论得头头是道。有人认为,“现在的校服太有损形象了”;也有人表示舍不得“那经典的蓝白色校服”。然而,对于2011年深圳校服换与不换,无论是发帖人,还是回帖人,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记者调查得知,此次关于“校服”的讨论源于两年多前。2008年8月,有媒体报道称,针对市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出的校服改革建议,市教育局回应时透露:“将举办以2011年世界大运会为主题的学生服款式设计大赛,推选出1—2款服装,对现有款式进行改进和补充,而新的款式将会注重体现区域性和学校个性”。如今,这则消息仍然完整地挂在网上。
校服一事涉及90万学生
“这几天天气冷,想给孩子买套大一号的新校服穿,可有传言今年要换校服,担心现在买了过不久又要再买。”在深圳打工的张大姐,最近一直在犹豫孩子的校服该不该买。市民李女士也说,“虽然一套校服只有百八十元,但家长们也不想浪费啊,希望教育部门尽快做出明确答复”。
根据市教育局印发的《深圳市中小学校学生统一着装管理办法》中规定,深圳实行中小学校学生统一着装制度。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深圳中小学现有在校生人数约90万。这意味着,校服问题关系到全市约90万孩子的日常生活。
教育局称眼下“还没定”
2011年,深圳的校服到底换不换?此前报道中提到的“以2011年世界大运会为主题的学生服款式设计大赛”究竟还办不办?针对这两个问题,记者数次联系市教育局了解情况,对方最终的回答是眼下“还没定”。
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在给记者的回复中还指出,在深圳,校服的规范称谓应该是“学生装”。2011年深圳学生装管理工作,将启动新一轮的学生装定点生产供应企业资质招标工作,将由市政府采购中心进行招标。经征求各方意见,学生装的款式、规格和面料按市质量监督局制定的《中小学学生服成品规格》、《中小学学生服用料及产品要求》进行招标。至于学生装改款问题,将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适时考虑此项工作。
④ 2021两会有何新政策(大龄下岗退伍兵)
2021年两会还没有召开,所以暂时还没有你需要的新政策,估计两会也不会讨论大龄下岗退伍兵的有关政策。
⑤ 两会出台了哪些新的经济政策
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贫富差距 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住房 3.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教育乱收费 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十一五"规划纲要 6.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幸福指数 7.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8.【聚焦两会、关注两会】—— 设立小额法庭建议好 9.【聚焦两会、关注两会】——“议案大户”感叹好代表难当 10.【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地方支持不是高招指标倾斜理由 1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人民监督员应根据监督的案件数确定任期 1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刑法》对十六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适用转化型抢劫的规定打击过重 13.[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拨"择校费"用于教育扶贫1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莫让听证会成“涨价会”1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人均GDP翻一番,新增就业 16.【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中央领导在两会上发表重要 17.〔聚焦两会 关注两会〕-李银河同性婚姻立法提案再受挫 被称太超前 18.【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政协委员建议每月应休个“小黄金周” 19.【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甘肃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女职工55周岁再退休20.【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委员建议公务员道德立法 对公务员体重进行限制2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妇联建议遏制选美泛滥 提议规范选美比赛 2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委员剖析“看病贵”:人均年医疗费26年涨30多倍23.【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全国统考公务员2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广东代表采纳网友建议提议高考录取线应全国统一2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代表委员叩问城乡同命不同价 统一死亡赔偿标准26.【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关注女性健康首先从关注女童开始 27.【聚焦两会、关注两会】—— 代表委员热议发展农村教育关心农民工子女 28.【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周旭代表建议立法打造29.【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王建伦委员希望政府出台方案规范公务员工资外收入 30.【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卢强委员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有教无类,为了一切孩子 3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一黑二斜三苦四丑”——代表委员给“教育不公”画像3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孩子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 33. [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中国制造”期盼更多“蓝领” 3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用“八荣八耻”教育年轻一代 3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一场交响乐票价=教授月工资1/10!
求采纳
⑥ 两会出台了哪些新的政策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
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
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
⑦ 两会有什么新政策出台~答得好加M分~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和保障是民生的两大热点。今年就业和保障惠民政策颇多,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对自主创业提供贷款、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退休人员医疗待遇与单位缴费脱钩;放开城镇老年人和灵活就业人员门诊。
报告
提纲
农民工可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社保待遇
■报告摘登: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在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补贴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数据解释:促进6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补贴每人每年3000元,从今年1月开始,企业招用本市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到与招用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同等的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将来源于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已经在二、三产业稳定就业的本市农村劳动力按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可以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险待遇。
这项政策的出台正是对应今年本市拟办的57件实事之一——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失业管理制度,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加强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促进6万名本市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招用本市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可申请享受岗位补贴;按照城镇职工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可同时申请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全市范围内的具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要求的“4050”、残疾、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农村劳动力;还包括绿化隔离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矿山关闭地区、保护性限制地区的未就业农村劳动力。
岗位补贴标准:每人每年3000元,最长享受3年。
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以北京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为基数,基本养老保险补贴20%,基本医疗保险补贴9%,失业保险补贴1%。单位招用一人每年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共计为7176元,用于缴纳三项社会保险费,最长享受期限为3年。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本人还需要按规定缴纳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报告摘登:做好就业指导和创业服务和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工作
数据解释: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最高50万
市劳动局表示,本市农村劳动力依法开办个体工商户或自主、合伙创办小企业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个体工商户的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自主、合伙创办小企业的贷款额度一般为20万元最高不超过5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为2年。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由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提供担保,申请人应提供不低于贷款额30%的反担保。
本市农村劳动力开办个体工商户或自主、合伙创办小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财政贴息微利项目的给予全额贴息。自主、合伙创办小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一次安置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3人以上的给予50%贴息,一次安置20人以上的给予全额贴息。
加快农村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三年内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报告摘登:以乡镇和村级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为重点,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数据解释: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人均550元。
市劳动局介绍,有转移就业愿望的本市农村劳动力可享受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农村劳动力持本人身份证、《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证》,可自愿在市劳动保障局公布的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中,申请参加一次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免交报名费、培训费、鉴定费、证书费;有创业意向和条件的,可申请参加一次免费创业培训。
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按照“先培训后申请”的原则,向所在区县劳动保障局提出经费申请。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标准为人均550元;创业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1329元。
北京市2002-2008年社会保险相关待遇标准 单位:元/月
年 度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 低保标准 职工最低工资 失业保险金
2002年 819 290 465 326-419
2003年 899 290 465 326-419
2004年 966 290 545 347-446
2005年 1086 300 580 382-491
2006年 1240 310 640 392-501
2007年 4111 330 730 422-531
2008年 1630 390 800 502-611
■报告摘登: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困难地区和农村专业劳动力的帮扶力度
数字解释:五项措施引导单位招用失业人员,力争单位招用比例占失业人员就业人数的50%以上。
据了解,今年全市将加大对单位招用失业人员的引导力度,通过综合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力争使单位招用比例占失业人员就业人数的50%以上。
劳动保障局有关人士介绍具体措施,一是深化“三同时”政策,将就业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就业问题,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和确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时,要把安置本地区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坚持经济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就业需求预测同时进行、经济项目建设与分流安置劳动力同时进行、经济项目运行与就业服务同时进行。
二是强化政府责任,进一步完善、落实单位招用优惠政策。要求各区县在全面落实市级鼓励单位招用的优惠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特点,积极研究制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提高单位招用比例优惠政策,特别是对集中招用和招用城乡失业人员比例较高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奖励。
三是完善单位用工信息采集制度。信息是市场的生命线,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谁掌握了第一手的鲜活信息,谁就是掌握了整个市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要主动上门,及时收集各单位的用工信息,将用人单位提供空岗信息情况与就业服务部门为其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全程人事代理等工作联系起来,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
四是将职业培训和单位用人需求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市场用工需求,开展职业培训工作。强化定单、定岗式培训,各培训机构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整合培训资源,与用人单位联手,企业需要什么技能人才,劳动保障部门就开展什么样的培训,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是强化求职、培训、招聘和上岗“一条龙”的就业模式。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与上岗服务相结合,人才推荐成功、用工双方达成一致后,劳动保障部门要继续帮助、指导用人单位办理优惠政策、参加社会保险、招聘备案等手续。
80万人可报销门诊医疗费用
■报告摘登:实施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灵活就业人员门诊报销政策
数字解释:80万人可报销门诊医疗费用。
今年本市放开城镇老年人和灵活就业人员门诊。对城镇老年人和灵活就业人员近80万人的门诊医疗费用予以报销,具体报销手续从2009年4月1日开始。
据了解,北京市自2007年建立了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和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去年又解决了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问题,三项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实施,标志着北京在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险全覆盖。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情况看,在制度建设上,都以大病医疗保险为主,主要解决住院和门诊特殊病,因此,城镇居民的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是当前群众反映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目前出台的相关规定指出,凡是参加“一老”大病医疗保险且连续参保缴费一年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可享受门诊医疗费用报销待遇,具体报销的相关规定都已出台。
■报告摘登:实行企业退休人员医疗费用报销与单位缴费脱钩
数字解释:182万参保退休职工医疗费报销有保障。
本市今年开始实行退休人员医疗待遇与单位缴费脱钩政策。从2009年1月1日起,凡是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都可以及时报销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减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
据了解,本市退休职工182万人,占全部参保职工人数的36%左右。部分企业因经营困难、关闭破产不能按时缴纳医疗保险费。为减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本市将退休人员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报销待遇与单位缴费情况脱钩,目的是确保退休人员能及时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从根本上解决了退休人员的实际困难。根据有关规定,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不再与单位缴费挂钩,其门诊和住院医疗费按规定报销。目前已经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在社会化管理之前,由于原单位欠缴医疗保险费造成部分人员个人垫付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新政策出台后,可以按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有关规定进行报销。
数据解释
■就业
——促进6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每人每年3000元,最长享受3年。
■创业
——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最高50万。
■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人均550元。
■招聘
——单位招用失业人员,比例占失业人员就业人数的50%以上。
■报销
——80万人可报销门诊医疗费用。
■医保
——182万参保退休职工医疗费报销有保障。
■社保
——2009年底前发放1000万张社会保障卡。
■取暖
——十几万户职工补贴取暖费。
■报告摘登:进一步提升城乡社会保障水平
数字解释:2009年底前发放1000万张社会保障卡。
本市力争2009年前完成1000万张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和试点工作,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今年6月1日,社会保障卡将在北京两个区县发放,参保人员将开始享受医保实时报销。在刚刚公布的北京市2009年拟办实事中,“初步完成本市社会保障卡工程,基本实现就医实时报销”被列为第9条。北京市已经完成医保费用结算方式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将在年底前完成1000万张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工作,实现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费用实时结算。
以后,在门诊付费时,参保人员刷卡后只需要缴纳自付部分的金额,可报销部分的金额无需再垫付,相当于医保报销周期将由过去的几个月缩短为几十秒,参保人员可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将由4所放宽到1700所。
■报告摘登:使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惠及城乡低收入家庭
数字解释:十几万户职工补贴取暖费。
据了解,住平房的北京职工,2008年至2009年采暖季的取暖补贴将涨一倍。本市长城以内地区的取暖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400元;怀柔、平谷区及密云、延庆县的长城以外地区的取暖补贴标准由原来的220元提高到440元。对属于发放取暖补贴范围的建筑、市政建设企业单位的职工,因在现场施工不能回家而住集体宿舍的,由本单位每年扣除130元作为职工住集体宿舍的取暖费用,其余发给职工本人。根据要求,2008年至2009年采暖季的取暖补贴已发放的,应按照新标准补发差额;未发放的应按新标准发放。其他有关问题仍按有关规定执行。此次调整涉及十几万户。
⑧ 两会有什么新政策
0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贫富差距
0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住房
03.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0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教育乱收费
0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十一五"规划纲要
06.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幸福指数
07.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08.聚焦两会、关注两会—— 设立小额法庭建议好
09.聚焦两会、关注两会——“议案大户”感叹好代表难当
10.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地方支持不是高招指标倾斜理由
1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人民监督员应根据监督的案件数确定任期
1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刑法》对十六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适用转化型抢劫的规定打击过重
13.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拨"择校费"用于教育扶贫
1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莫让听证会成“涨价会”
1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人均GDP翻一番,新增就业
16.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中央领导在两会上发表重要
17.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李银河同性婚姻立法提案再受挫 被称太超前
18.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政协委员建议每月应休个“小黄金周”
19.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甘肃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女职工55周岁再退休
20.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委员建议公务员道德立法 对公务员体重进行限制
2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妇联建议遏制选美泛滥 提议规范选美比赛
2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委员剖析“看病贵”:人均年医疗费26年涨30多倍
23.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全国统考公务员
2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广东代表采纳网友建议提议高考录取线应全国统一
2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代表委员叩问城乡同命不同价 统一死亡赔偿标准
26.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关注女性健康首先从关注女童开始
27.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发展农村教育关心农民工子女
28.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周旭代表建议立法打造
29.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王建伦委员希望政府出台方案规范公务员工资外收入
30.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卢强委员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有教无类,为了一切孩子
31.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一黑二斜三苦四丑”——代表委员给“教育不公”画像
32.聚焦两会、关注两会——孩子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
33.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中国制造”期盼更多“蓝领”
34.聚焦两会、关注两会——用“八荣八耻”教育年轻一代
35.聚焦两会、关注两会——一场交响乐票价=教授月工资1/10
⑨ 最近开什么 两会的出台了什么新的政策啊
通过了物权法,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私人财产与国有资产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⑩ 两会对校车有什么优惠政策
目前,校车财政补贴的方案一共有三种:
一、将专项资金划拨到教育部,由教育部统一管理,并根据实际需求统一采购,这也是业内较多专家认可的一种方式;
二、将专项资金按照各地区不同的经济状态,按需求比例划拨到地方财政,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
三、校车基金由第三方托管,按需申请再统一购买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