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爱心捐赠校服捐赠者感言
一份情、一份爱心、涓涓细流能汇成了江海,深信只要人人
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美好人间.
经过这次的募捐活动,我深深地感觉到募捐活动对于我们而
言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义工活动,更多的是一种磨砺,一种煅炼.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奉献自己的爱心,体验到途中酸甜
苦辣,使是我们受益匪浅.
出发前每个人都满腔热情,兴致勃勃,到最开始募捐时我们突
然支支吾吾了,怕被别人拒绝,怕被人质疑,后来认真想一下这或
是锻炼自己承受压力的好机会,有什么可怕的,我们是为贫穷的老人献一份爱心,
这是我们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过路人从开始的不接受到后来的踊跃支持,特别是一个三岁
小朋友,哭着要妈妈献一份爱心,当妈妈给了他一块钱投入我们募
捐箱时他笑得很甜很甜,在他的笑容中,仿佛感受到需要帮助的老
人后幸福.其中的酸甜只能自己体会,之前的再累再苦都是值得的,
快乐所为大家共享。
差不多两个小时,我们的箱子由一下子空的,到差不多满了,
募捐到了一千多块,我们深知一千块背后的意义是为素为谋面的
陌生人传递对老人爱心,也许途中这一点累不算什么。希望我们
的这些爱心能为孤寡老人带来一份温暖。
吃亏是福,这是每一个义工都知道的,当老人流露最灿烂的笑
容, 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再多的金钱也换不来.
希望这种爱心能源源不息地传递, 每个角落都有爱的影子
B. 捐爱心活动对偶标题怎么写
示例①:你的爱心能为他的心灵建一间温暖的房,你的奉献能为他的人生圆一个美丽的梦。示例②:他的人生因你的捐助不在灰暗,他的命运因你的捐助不在多艰。(主题鲜明3分,对偶句3分。) 分 析: 从形式上看,是广告,则句子宜简洁有力;要用对偶句,以增强表达效果。从内容上看,是公益性质;从语境上看,是校园环境;从受众上看,是学生。因此语言要得体,主题要鲜明,让人看了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还要有一种响应的愿望。
C. 求中学生活动方案设计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视野,了解家乡的种植产业,领略家乡与众不同的现代特色农业,感受家乡的秀美景色,感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感悟劳动光荣的美好情操,接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社会实践体验,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一次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让小学生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
2、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
3、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体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时间:2010年10月18日
三、活动地点: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康尔莱生态基地
四、活动主题:走进特色农业 了解科学种植
五、参加人员:杭锦后旗陕坝镇五星中心校3—6年级学生
六、出行方式:自行车到达,步行参观。
七、领导小组:
组长: 陈向军(总指挥 )
副组长:窦永生 魏慧琴
组员: 陈俊峰 柴仙桃 刘彩云
各班班主任(张爱萍 徐仙 赵美丽王萍)
照相:李军
资料整理:刘彩云
保安:张瑞峰
校医:孔淑珍
八、安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及搭班老师
九、领队:
总领队: 刘彩云
各班领队:各班班主任
十、活动过程:
1、集中学生宣布活动主题,说明目的,意义;
2、强调要注意的事项:
(1)、首先要注意安全(自身安全、骑车行进安全、进入基地大棚内的安全),骑车要靠边行进,不可有超车现象,进入棚内不可乱动农户的水电设施等;
(2)、要按班进行,不可乱跑乱窜,要服从班主任的统一安排,按活动路线参观,不可擅自行动;
(3)、参观村委办公室等时,不可随意拿取或破坏室内设施设备;
(4)、进入种植区避免踩踏,更不可私自采摘;
(5)、在向农户询问农业知识时要做到严肃认真,有礼貌;
3、活动结束要求每人完成一篇观后感,
规划方案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4、学校将对学生观后感进行评比、奖励。
十一、活动路线
中南渠村村委(办公室、图书室、会议室) 47号大棚(七彩柿) 15号大棚(西瓜、蜜瓜、黄瓜) 2号大棚(豆角、柿子) 育苗棚 塞上旅游区(建设中) 村委
十二、活动要求
各带队老师认真做好学生的参观路线及内容安排,让学生学有收获,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时的绝对安全。要求学生须遵守纪律,服从学校统一安排,确保社会实践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开展,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参观地的每一株和当地财物、公共财物,要加强自我服务管理意识,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锻炼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加强对学生生活常规的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十三、注意事项:
1、各中队要围绕“走进特色农业 了解科学种植”主题,在活动前查找或询问父母及有经验人员有关的资料,活动后形成文本于两天
后上交大队部。
2、从遵纪、礼仪、劳动光荣、实践体验等方面进行一次专项教育,为社会实践做好准备。
3、安全第一(游玩、上、下路骑车等)。 学生一律穿校服。
4、以班级为单位管理,班主任与分到各班的老师共同管理学生。班主任事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各组安排组长负责清点人数,召集本组人员,遇到情况及时汇报。
5、下午2:30集合,5:00集合回校。
6、班主任手机号码留给学生,班主任记住领队的电话,遇到情况及时反映。教育学生万一走散可站在原地不动或打电话或找管理人员。各班学生跟好本班带队老师,不准个别行动。
7、爱护公物、文物,不大声喧哗。遵守园区管理制度,不乱丢瓜果壳,做文明参观者。
8、请所有师生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防止丢失和损坏。
D. 关于中学生仪容仪表主题
1.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校期间的仪容仪表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整体风尚,还与学生今后的性格形成和人格养成有必不可分的联系,这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之一。
2.仪容仪表是一个人外在气质的显著特征,讲究仪容仪表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基本体现,同时,这也是与人交往的礼节要求,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貌,学生们良好的仪容仪表有助于展示学校向上的精神面貌,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起着不小的作用。
3.仪容仪表规范
------仪表仪容:指容貌,是学生的本身素质的体现,反映了学生们的自尊自爱。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服饰和姿态方面,是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标准:
------整体:整齐清洁,自然,大方得体,精神奕奕,充满活力。
------头发:头发整齐、清洁,不可染色,不得披头散发。短发前不及眉,旁不及耳,后不及衣领,长发刘海不过眉,过肩要扎起(用发网网住,夹于脑后),整齐扎于头巾内,不得使用夸张耀眼的发夹。
------手饰:除手表外,不允许佩戴任何手饰。
------面貌:精神饱满,表情自然,不带个人情绪,不准化妆。
------手:不留长指甲,指甲长度以不超过手指头为标准,不准涂有色指甲油,经常保持清洁。
------衣服:统一着校服,烫平、清洁、无油污,长衣袖、裤管不能卷起。
------鞋:保持清洁,无破损,不得趿着鞋走路。
------袜子:袜子无勾丝,无破损,只可穿无花,净色的丝袜。
------身体:勤洗澡,无体味,不得使用浓烈香味的香水。
4.仪表仪态得体,往往能更能获取面试官的青睐。
E. 麻烦给张中学生穿校服的唯美青春点的图片
F. 征集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
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活动,调查30年来家乡各方面的变化情况。如文化教育、交通情况、经济发展、住房建设、社区娱乐设施、民主观念等,可采取多种方式调查,如问卷调查、走访周边居民、采访有关部门负责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