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装礼仪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就是场合不同,穿着的西装也是不同。正式场合宴会晚宴中,需要穿着西装正装,颜色以黑色、深灰色为最佳。商务场合中,同样是西装,从颜色可以选择蓝色、灰色、藏青色等等。正装西装需要搭配好衬衫、皮鞋等,全身服饰颜色一般不要超过三种颜色。
第二,就是穿着得体,无褶皱。经常穿西装的朋友都知道,西装大多都是羊毛混纺而制的,容易起褶皱,所以,男士穿西装之前,记得熨烫平整西装哦!穿西装不建议选择宽松型,尽量选择合体修身的,这样,西装的穿着效果会更加好的。
第三,小细节需要注意一下,比如,西装的口袋是不能放置东西的,为了保持西装的版型不变形,建议尽量不要在西装的口袋放置手机、钥匙等物品,当然除了口袋巾除外。
还有就是西装的扣扣子需要注意的问题。单排扣西装可以不系扣穿,也可以系上扣子穿,单排一粒扣西装在站着的时候需要只扣上面的一粒,底下的一粒为样扣,不用扣的。而双排扣西装在穿着时需要把扣子全系上。
Ⅱ 西装的种类以及穿着礼仪
西装的纽扣正规男西装的款式变化主要在领子和纽扣上,纽扣数量和排列是有讲究的。
一粒扣的西服,其纽扣是与上衣袋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种款式源于美国的绅士服,最初在庆典和宴会等庄重场合穿着。70年代较为流行,如今不多见。
二粒扣西服分单排扣和双排扣两种。单排两粒扣款式最为经典,穿着普遍,成为男西服的基本样式,并从纽扣位置的高低和驳领开头的变化反映出不同风格。双排两粒扣西服多为枪驳领,下摆方正,衣身较长。这具有严谨、端庄的特点。
三粒扣西服,它的特点是穿时只扣中间一个纽扣或扣上两个纽扣,风格庄重、优雅。
四粒扣西服是双排扣的标准款式。其特征是尖角驳领,衣身长且大,既是上衣,又可作外套。可系条形领带,也适合蝶形领结。由于四粒扣西服纽扣钉的位置的不同,还可分为扣上纽西服和扣下纽西服两种。扣上纽西服,4个纽扣的相互距离基本相等成正方形,称为纽波特式,多被用于官员礼服。扣下纽西服,4个纽扣的排列呈倒梯形,上面两粒扣距离较大,只作点缀之用,虽然样式古典、却仍是欧美流行款式之一。
六粒扣西服。上衣有六粒纽扣。其实,它是最为典型的正统西服,风格也最为庄重。特征是上面两粒纽扣之间距离大,下面四粒扣等距离成正方形。穿时可扣下面两粒扣。六粒扣西服的穿着实用性很小,多数出现于礼仪场合。在军人、海员、邮政和铁路等职业制服中比较常见。
在穿着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若是单排双粒扣,其第二粒是样扣,故忌全部扣上,一般只扣第一粒或两粒都不扣;若是双排西装,一般应把纽扣全部扣上,以显稳重;若是单排三粒扣,第一、三粒是样扣,也忌全部扣上,可以只扣中间一粒或都不扣。
2,穿西装一般应配领带,领带的标准结法应是扎实的倒梯形,下摆忌扭曲或歪斜。领带下垂忌过长,粗端下垂至皮带扣,细端要比粗端短,忌露出。
3,如不打领带,则忌扣紧衬衫的领口。
4,忌西装袖子比衬衫长,应比衬衫短1厘米左右。
5,着西装衬衫袖子应扣纽扣。
6,忌衬衫下摆放在西裤外。
7,西装里面忌穿过多羊毛衫或毛衣,否则会显得雍肿。
8,忌西服上、下袋有过多的杂物。西装的上袋是手帕袋,可插上折一角或三角的手帕或空着,忌插钢笔等物品。
9,着西服忌穿运动鞋、布鞋和凉鞋。
西装选购tips:
掌握剪裁的宽松度
过于贴身的西装看起来不仅拘谨,穿起来也让人浑身别扭,在举手投足之间因为缺乏足够的伸展空间,所以动作上就显得不够俐落,但样式过于休闲以致缺乏线条当然也不符合穿西装的精神,最为恰当款式的是具有欧式或英式的剪裁,且同时保有美式西服的柔软舒适感,也就是说腰身略微收束,肩线清楚的样式。
具有瘦身效果的选购重点
有些西装穿起来让你显得“稳重过度、老气有余”,或者让你看起来可能胖一些,其实有几个西装外套的视觉重点,搞定它能够让你看起来瘦一些。尽量避免宽领的西装外套,合宜的宽度约为3.5吋(约从衬衫衣领角算起至肩线中间),过宽的领型让你的上半身显得更宽。
被公认最具瘦身效果的西装款式是,背后开双叉的英式西服(不过你若是属于块头较高大的人,宜选择单叉式西装),因为双边的开叉在行动时,能让人若隐若现地看到你的腿部,以此让你显得高些,而习惯将手插在裤口袋的朋友,也不会影响臀部线条。不过开叉的高度不宜过高,高点约保持在后口袋顶端为宜。
购买西装时一定要留意几个重点,就是肩膀、胸部、袖孔及身体长度,特别是前面三个区域一旦不合身的话,是无法勉强修改的,而衣身长度上约可以修改约一至两吋,一旦超过这个长度,整体比例便被破坏,所以即使售货员告诉你不合身的部份可以为你免费修改,但还是有改不得的极限,一定要留意。
Ⅲ 西装的礼仪和穿戴要求
西服以其设计造型美观、线条简洁流畅、立体感强、适应性广泛等特点而越来越深受人们青睐。几乎成为世界性通用的服装,可谓男女老少皆宜。西服七分在做,三分在穿。西装的选择和搭配是很有讲究的。选择西装既要考虑颜色、尺码、价格、面料和做工,又不可忽视外形线条和比例。西装不一定必须料子讲究高档,但必须裁剪合体,整洁笔挺。选择色彩较暗、沉稳、且无明显花纹图案,但面料高档些的单色西服套装,适用场合广泛,穿用时间长,利用率较高。
穿着西装应遵循以下礼仪原则:
1.西服套装上下装颜色应一致。在搭配上,西装、衬衣、领带其中应有两样为素色。
2.穿西服套装必须穿皮鞋,便鞋、布鞋和旅游鞋都不合适。
3.配西装的衬衣颜色应与西服颜色协调,不能是同一色。白色衬衣配各种颜色的西服效果都不错。正式场合男士不宜穿色彩鲜艳的格子或花色衬衣。衬衣袖口应长出西服袖口1—2厘米。穿西服在正式庄重场合必须打领带,其他场合不一定都要打领带。打领带时衬衣领口扣子必须系好,不打领带时衬衣领口扣子应解开。
4.西服纽扣有单排、双排之分,纽扣系法有讲究:双排扣西装应把扣子都扣好。单排扣西装:一粒扣的,系上端庄,敞开潇洒;两粒扣的,只系上面一粒扣是洋气、正统,只系下面一粒是牛气、流气,全扣上是土气,都不系敞开是潇洒、帅气,全扣和只扣第二粒不合规范;三粒扣的,系上面两粒或只系中间一粒都合规范要求。
5.西装的上衣口袋和裤子口袋里不宜放太多的东西。穿西装内衣不要穿太多,春秋季节只配一件衬衣最好,冬季衬衣里面也不要穿棉毛衫,可在衬衣外面穿一件羊毛衫。穿得过分臃肿会破坏西装的整体线条美。
6.领带的颜色、图案应与西服相协调,系领带时,领带的长度以触及皮带扣为宜,领带夹戴在衬衣第四、第五粒纽扣之间。
7.西服袖口的商标牌应摘掉,否则不符合西服穿着规范,高雅场合会让人贻笑大方。
8.注意西服的保养。保养存放的方式,对西服的造型和穿用寿命影响很大。高档西服要吊挂在通风处并常晾晒,注意防虫与防潮。有皱折时可挂在浴后的浴室里,利用蒸气使皱折展开,然后再挂在通风处。
女性:女性穿西服套裤(裙)或旗袍时,需要穿肉色的长统或连裤式丝袜,不准光腿或穿彩色丝袜、短袜。穿衬衫时,内衣与衬衫色彩要相近、相似;穿面料较为单薄的裙子时,应着衬裙。
男性:男性出席正式场合穿西装、制服,要坚持三色原则,即身上的颜色不能超过三种颜色或三种色系(皮鞋、皮带、皮包应为一个颜色或色系),不能穿尼龙丝袜和白色的袜子。
领带夹的用法:应在穿西服时使用,也就是说仅仅单穿长袖衬衫时没必要使用领带夹,更不要在穿夹克时使用领带夹。穿西服时使用领带夹,应将其别在特定的位置,即从上往下数,在衬衫的第四与第五粒钮扣之间,将领带夹别上,然后扣上西服上衣的扣子,从外面一般应当看不见领带夹。因为按照妆饰礼仪的规定,领带夹这种饰物的主要用途是固定领带,如果稍许外露还说得过去,如果把它别得太靠上,甚至直逼衬衫领扣,就显得过分张扬。
Ⅳ 穿西服有哪些讲究
穿西服有讲究
西服绝不是千人一面的制服,其魅力在于个人风格的塑造。心粗气浮的人不屑一顾的细微之处,正是男西服的精华所在,也是表现穿着者审美趣味和鉴赏水平的地方。
1.领子:西服领的式样因个人的爱好而异。其中菱型和剑型领以规矩典雅见长,宽度为8~10厘米的普通菱型驳领能使多数男士显得胸部宽阔。六七十年代驳领宽度曾变得非常大,某些上翘式驳领几乎触及肩部,但最近几年来驳领宽度又渐渐变窄。企业界人士在谈生意时,不宜穿过分宽的驳领,因为这会给人不太庄重的感觉。也有人喜欢稍窄的驳领,认为这会使人显得颀长而高雅。
一般肥胖的男士驳领不妨窄些;相反,削瘦的人其驳领可略宽些,这样可使胸部显得饱满些。其次,脸型较长的人要穿上领较短的上装,由于上领距脸部最近,因此上领越长脸显得越长,圆脸的男士则可选择上领较长的式样。
2.肩型:西服肩部的基本款式主要有4种。一是自然肩型,即肩部不夸张不常用垫肩,肩型较合适。二是垂肩型,整个肩部略显圆润,肩膀下垂,穿起来非常大方,普通美国式上装多采用这种肩型。三是方肩,肩头稍微上翘,很适合耸肩的人穿着,能缓和、淡化耸肩胛的特征,给人一种柔和的印象。四是凹肩,肩头上翘,削肩的人穿着很适宜,欧洲风格的西装多采用这种肩型。
3.衣袋:贴袋有一种便服风格,较正式的西服应该用嵌线袋。袋盖使髋关节部位显得较宽,对于过于粗壮的人,应运用不带袋盖的嵌线袋。
4.背面:西服背面惟一正宗的装饰是骑马衩或边衩。欧洲式的西服一般用骑马衩,这能给人增添纤长优雅之感。边衩特别适合喜欢双手插在裤袋里的人。臀部太宽的人穿开边衩的西服可以改善视觉效果,无衩西服具有典雅的传统风格。
5.长度:对于套装上衣的长度,各国不尽相同。英国式上装较长,美国式次之,欧洲式最短。有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自己适宜穿着的上装长度,就是当你站着时,从脖子算起距离地面1/2的长度为最佳。对于较矮的人来说,上装的下摆可以从臀围处向上移1.5厘米左右,这样会使腿显长、身材显匀称些。
在选购西服时要注意对产品外观质量、缝制质量、面料成分进行鉴别,下面就分别介绍几个鉴别的小方法。
外观质量的鉴别
1.服装的主要表面部位有无明显织疵。
2.服装的主要缝接部位有无色差。
3.服装面料的花型、倒顺毛是否顺向一致。条格面料服装主要部位是否对称、对齐。
4.注意服装上各种辅料、配料的质地,如拉链是否滑爽、扣子是否牢固、四合扣是否松紧适宜等。
5.有粘合衬的表面部位如领子、驳头、袋盖、门襟处有无脱胶、起泡或渗胶等现象。
缝制质量的鉴别
1. 目测服装各部位的缝制线路是否顺直,拼缝是否平服,绱袖吃势是否均匀、圆顺,袋盖、袋口是否平服,方正下摆底边是否圆顺平服。服装的主要部位一般指领头、门襟、袖笼及服装的前身部位,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2. 查看服装的各对称部位是否一致。服装上的对称部位很多,可将左右两部分合拢检查各对称部位是否准确。将西服上的对称部位有领驳头、领缺嘴、门里襟,左右两袖长短和袖口大小,袋盖长短宽窄,袋位高低进出及省道长短等逐项进行对比。
面料成分的鉴别
用燃烧法鉴别服装面料成分的方法是:在服装的缝边处抽下一缕布纱?穴应包括经纱和纬纱?雪,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燃烧火焰的状态,再闻布纱燃烧后发出的气味。若有类似人的头发燃烧后发出的焦臭味,则可确认此面料含有毛的成分,气味越强烈?熏则说明毛的成分比例越高。
然后看燃烧后的剩余物,如是黑色焦炭状,也可说明是含有毛的成分。最后用手指将剩余物捻一下,若完全是粉末状?熏则说明是全羊毛,若有黏胶颗粒状出现,则说明含有化纤成分,黏胶颗粒状的硬物越多,则说明化纤成分的比例越高。
 ̄ ̄ ̄ ̄ ̄ ̄ ̄ ̄
无忧西服网上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去看看吧
Ⅳ 西装,1颗、2颗、3颗、4颗扣的区别,分别在什么场合穿。
西装纽扣数量的区别和适合的场合:
一粒扣的西服:其纽扣是与上衣袋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种款式源于美国的绅士服,最初在庆典和宴会等重要场合穿着,70年代较为流行,至今不多见。
二粒扣西服:分单排和双排扣两种,单排两粒扣款式最为经典,穿着普遍生活中常穿的款式,成为男西装的基本样式,并从纽扣位置的高低和驳领开头的变化反映出不同风格,双排两粒扣西服多为枪驳领,下摆方正,衣身较长,这具有严谨,端庄的特点。
三粒扣西服:它的特点是穿时只扣中间一个纽扣或扣上两个纽扣,风格庄重、优雅。三粒扣西装最为正式,常在商务场合和正式宴会是穿。
四粒扣西服:是双排扣的标准款式,其特征是尖角驳领,衣身长且大,既是上衣,又可作外套。可系条形领带,也适合蝶形领结。由于四粒扣西服纽扣钉的位置不同,还可分为扣上纽西服和扣下纽西服两种。这种款式多被用于官员礼服。
(5)西装制服四维四长内容扩展阅读:
西服是一种“舶来文化”,这一点无可讳言。现代的西服形成于19世纪中叶,但从其构成特点和穿着习惯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
西装的款式分类:
单排一粒扣西装:扣与不扣均可,系上比较端庄,不系则显潇洒休闲,一般站立时需要系上,坐下时解开。这样一是使服装不容易“扭曲”变形,二来也使人坐得舒服自然,不然再好的西装都有可能会被崩开的纽扣扯坏。
单排2粒扣:纽扣不扣表示随意,扣上面一粒表示郑重,最好不全扣。对于较为高大的男士而言,有时候需要将最下面的纽扣扣上,以免露出太多的裤腰和皮带。如果西装的领部很长很低,这时可以系上下面的纽扣以显平衡。
单排3粒扣:纽扣不扣表示随意,扣中间一粒表示正宗,扣上面2粒表示郑重,也是最好别全扣。尤其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解扣或系扣,都不能低头看着西装,要以非常流畅、自然的手势来进行;同时要记得“由下往上”依次解扣,“由上往下”依次系扣。
双排扣:穿双排扣上装一般要将全部纽扣扣好,有时可不扣下面一粒纽扣。一般双排扣会有6个纽扣,但只有4个扣眼,所以需要尽量把能扣的都扣上。双排扣的西装的设计风格略偏于稳重,所以纽扣的系法也要相对保守。
Ⅵ 谁知道李当崎写的《西服文化》的摘要和主要内容啊
以下是古老的西服传奇!希望能为您解决痛苦!
西服,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至今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男士在各种场合的日常衣装。 西服之所以长盛不衰,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想了解西服文化,就不能不重温一下西服的历史。
西服的始祖:1690年,究斯特科尔
十七世纪后半叶的路易十四时代,长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尔”和比其略短的“贝斯特”,以及紧身和体的半截裤“克尤罗特”一起登上历史舞台,构成现代三件套西服的组成形式和许多穿着习惯。究斯特科尔前门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围线上下的几粒――这就是现代的单排扣西装一般不扣扣子不为失礼,两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着习惯的由来。
领带的始祖:1705年,克拉巴特
1670至1675年间,克罗地亚轻骑兵作为路易十四的近卫兵在巴黎服役,他们被称为“克拉巴特近卫兵”,其脖子上系一条亚麻布引起人们的模仿而成为男装领口不可缺少的装饰物,这就是现代领带的始祖“克拉巴特”。当时,如何系好这条带子是评价贵族男子高雅与否的标准之一,因此,许多贵族专门雇用从事此项工作的侍从。
长裤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1829年,庞塔龙
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的革命者把长裤“庞塔龙”作为对贵族那紧身的半截裤“克尤罗特”的革命来穿用,最初庞塔龙的裤长只到小腿肚,后来逐渐变长,1793年长到脚面。到十九世纪前半叶,裤腿时而紧身,时而宽松,与传统的半截裤并存。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男裤完成现代造型。
诞生于休息室的现代西服:1853年,拉翁基·茄克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上层社会,有许多礼仪讲究,特别是夜里的社交活动,男士必须穿燕尾服,需举止文雅谈吐不俗。晚宴过后,男士们可以聚在餐厅旁的休息室小憩,只有在这里,才可以抽烟、喝白兰地、开玩笑,也可以在沙发上躺卧,这时那笔挺的紧包身体的燕尾服就显得不和时宜。于是,一种宽松的无尾茄克就作为休息室专用的衣服登上历史的舞台,这就是“拉翁基·茄克”,约产生于1848年前后。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这种茄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只限于休息或郊游、散步等休闲时穿用。十九世纪后半叶,这种茄克上升为男装中一个重要品种,当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学生穿的牛津茄克、剑桥外套也都是这种造型。
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
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诞生于清末,是“红帮裁缝”为知名民主革命家徐锡麟制作的,徐锡麟于1903年在日本大阪与在日本学习西装工艺的宁波裁缝王睿谟相识,次年,徐锡麟回国,在上海王睿谟开设的王荣泰西服店定制西服,王睿谟花了三天三夜时间,全部用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出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工艺未必超得过西方国家的制作水平,但已充分显示出“红帮裁缝”的高超工艺,成为中国西装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先行者。
四十年代的“军服”:1940年,跨肩式西服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崇尚威武的军人风度,无论男装还是女装,都流行军服式。自1940年前后起,男装流行Bold look,所谓“Bold”是大胆的意思,其特点是用厚而宽的垫肩大胆地夸张和强调男性那宽阔、强壮的肩部,与之相呼应,领子、驳头以及领带也都变宽,前摆下角的弧线也变得方硬。裤子宽松肥大,上裆很长。
英国田园式的流行:1982年,田园式
八十年代是一个复古的年代,随着世界经济一度复苏,西方传统的构筑式服饰文化又一次受到重视。七十年代末的倒梯形西服这时又回到传统的英国式造型上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在这个传统造型中追求舒适感;胸部放松量较大,驳头变大,扣位降低。单件上衣与异色裤子的自由组合很受欢迎。人们在稳重的传统造型中追求无拘无束的休闲气氛,以在宽松舒适的休闲味西服中寻找传统美的感觉。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用粗花呢制作的“田园式”非常时髦,从此,休闲西服日渐兴盛。
全衬西服
它打破了西服以粘纱布衬为主衬的制作传统,容入了意大利人的智慧,采用以优质黑炭衬为主衬,创造出柔软挺括,耐穿而不变形的全新效果,是成功男士衣服的一次革命。
机洗西服
采用国际羊毛事物局研制的最新工艺,长时间穿着或被雨淋后,只要置入洗衣机清洗,其整体线条始终不受影响,如发现有皱褶,请在其表面喷足蒸气或用熨斗稍稍熨烫即可。
伸缩西裤
坐立时腰围部能有弹性的自由伸缩,空腹或饱腹时腰围能自行调解,如体型出现变化也能悠然自得。其面料舒适,富有弹性,穿着方便。压褶,浸水,折叠后马上能自然消除。整烫后便能保持永久。
西服面料知识
纯羊毛面料
一 纯羊毛精纺面料
大多质地较薄,呢面光滑,纹路清晰。光泽自然柔和,有漂光。身骨挺括,手感柔软而弹性丰富。紧握呢料后松开,基本无皱折,既使有轻微折痕也可在很短时间内消失。
二 纯羊毛粗纺面料
大多质地厚实,呢面丰满,色光柔和而瞟光足。呢面和绒面类不露纹底。纹面类织纹清晰而丰富。手感温和,挺括而富有弹性。
羊毛混纺面料
一 羊毛与涤纶混纺面料
阳光下表面有闪光点,缺乏纯羊毛面料柔和的柔润感。毛涤(涤毛)
面料挺括但有板硬感,并随涤纶含量的增加而明显突出。弹性较纯毛面料要好,但手感不及纯毛和毛晴混纺面料。紧握呢料后松开,几乎无折痕。
二 羊毛与粘胶混纺面料
光泽较暗淡。精纺类手感较疲软,粗纺类则手感松散。这类面料的弹性和挺括感不及纯羊毛和毛涤、毛晴混纺面料。若粘胶含量较高,面料容易皱折。
纯化纤仿毛面料
一 纯羊毛精纺面料
传统以粘胶、人造毛纤维为原料的仿毛面料,光泽暗淡,手感疲软,缺乏挺括感。由于弹性较差,极易出现皱折,且不易消退。从面料中抽出的纱线湿水后的强度比干态时有明显下降 ,这是鉴别粘胶类面料的有效方法。此外,这类仿毛面料浸湿后发硬变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仿毛产品在色泽、手感、耐用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高科技纺织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将我们的世界装点的更加绚丽多彩。
西服的穿着礼仪
西服以其设计造型美观、线条简洁流畅、立体感强、适应性广泛等特点而越来越深受人们青睐。几乎成为世界性通用的服装,可谓男女老少皆宜。西服七分在做,三分在穿。西装的选择和搭配是很有讲究的。选择西装既要考虑颜色、尺码、价格、面料和做工,又不可忽视外形线条和比例。西装不一定必须料子讲究高档,但必须裁剪合体,整洁笔挺。选择色彩较暗、沉稳、且无明显花纹图案,但面料高档些的单色西服套装,适用场合广泛,穿用时间长,利用率较高。
穿着西装应遵循以下礼仪原则:
1.西服套装上下装颜色应一致。在搭配上,西装、衬衣、领带其中应有两样为素色。
2.穿西服套装必须穿皮鞋,便鞋、布鞋和旅游鞋都不合适。
3.配西装的衬衣颜色应与西服颜色协调,不能是同一色。白色衬衣配各种颜色的西服效果都不错。正式场合男士不宜穿色彩鲜艳的格子或花色衬衣。衬衣袖口应长出西服袖口1—2厘米。穿西服在正式庄重场合必须打领带,其他场合不一定都要打领带。打领带时衬衣领口扣子必须系好,不打领带时衬衣领口扣子应解开。
4.西服纽扣有单排、双排之分,纽扣系法有讲究:双排扣西装应把扣子都扣好。单排扣西装:一粒扣的,系上端庄,敞开潇洒;两粒扣的,只系上面一粒扣是洋气、正统,只系下面一粒是牛气、流气,全扣上是土气,都不系敞开是潇洒、帅气,全扣和只扣第二粒不合规范;三粒扣的,系上面两粒或只系中间一粒都合规范要求。
5.西装的上衣口袋和裤子口袋里不宜放太多的东西。穿西装内衣不要穿太多,春秋季节只配一件衬衣最好,冬季衬衣里面也不要穿棉毛衫,可在衬衣外面穿一件羊毛衫。穿得过分臃肿会破坏西装的整体线条美。
6.领带的颜色、图案应与西服相协调,系领带时,领带的长度以触及皮带扣为宜,领带夹戴在衬衣第四、第五粒纽扣之间。
7.西服袖口的商标牌应摘掉,否则不符合西服穿着规范,高雅场合会让人贻笑大方。
8.注意西服的保养。保养存放的方式,对西服的造型和穿用寿命影响很大。高档西服要吊挂在通风处并常晾晒,注意防虫与防潮。有皱折时可挂在浴后的浴室里,利用蒸气使皱折展开,然后再挂在通风处。
女性:女性穿西服套裤(裙)或旗袍时,需要穿肉色的长统或连裤式丝袜,不准光腿或穿彩色丝袜、短袜。穿衬衫时,内衣与衬衫色彩要相近、相似;穿面料较为单薄的裙子时,应着衬裙。
男性:男性出席正式场合穿西装、制服,要坚持三色原则,即身上的颜色不能超过三种颜色或三种色系(皮鞋、皮带、皮包应为一个颜色或色系),不能穿尼龙丝袜和白色的袜子。
领带夹的用法:应在穿西服时使用,也就是说仅仅单穿长袖衬衫时没必要使用领带夹,更不要在穿夹克时使用领带夹。穿西服时使用领带夹,应将其别在特定的位置,即从上往下数,在衬衫的第四与第五粒钮扣之间,将领带夹别上,然后扣上西服上衣的扣子,从外面一般应当看不见领带夹。因为按照妆饰礼仪的规定,领带夹这种饰物的主要用途是固定领带,如果稍许外露还说得过去,如果把它别得太靠上,甚至直逼衬衫领扣,就显得过分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