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邵阳市邵阳县有多少所高中
我狂汗。我就是邵阳县二中的。说二中校长勾结黑社会还真有点让人觉得可笑。说校长鱼肉学生有点过火了吧。一个学生就算把他蒸了煮了卖了又有几分钱?校长还需要勾结黑社会来鱼肉自己学校的学生?还有学校收费都是有制度管着的。一所省示范学校敢乱收费么?审计局的来了吃不了兜着走。
2. 邵阳市第三中学有校服吗 是高中。
邵阳市第三中学是有校服的,而且还分春夏款和秋冬款,嗯嗯,男女生的校服是有一点不一样的。
3. 邵阳县湖达学校有没有分数线,分数线是多少
也不是这么说、职业学校的竞争很大、只能在推销手段上多下功夫、宣传=吃牛、无可厚非、虽然没那么好、我想应该也不会太差、六分吹、四分真吧
4. 邵阳县六中这个学校好不好
这个学校很好的,师资力量比较强大,学校学习的氛围也好,环境也不错,建议你直接去实地考察一下,选学校还是要选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5. 邵阳县一共有多少初中学校
邵阳县一共有14所初中学校,这是宿舍,初中学校,农村的要稍微弱一些
6. 邵阳县五完小小学六年级校服至今未到,初中穿吗
小学六年级的秋冬季校服过两个月基本上没啥用了,你们学校家委会的成员和学校领导讨论一下,你们的校服就不要了,可以让学校卖给下一届。
7. 邵阳学院有没有校服有的话求图片😊
没有校服,有队服,班服,社服,这些都可以你们自己订做,没有统一要求的
8. 有没有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塘渡口镇石齐学校高三刚刚毕业的同学,我想请你们帮我找一个人,非常着急非常
你去那个城市的贴吧问绝对比这强
9. 邵阳县第一中学的搬迁风波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湖南省邵阳县一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邵阳县最好的高中,但2004年的一场“搬迁风波”使得学校不仅流失了大量骨干教师,还负债累累。 邵阳县一中不足40亩的校园被密密麻麻的民宅所包围。“在整个湖南省再也找不到像一中这么差的县一中了,从1953年搬迁到这里至今,校园面积只扩大了两亩地。”邵阳县一中一位教师说。
目前,邵阳县一中有3000多名师生,而正规的教学楼只有一栋,显然不够容纳高中3个年级、每个年级13个班的学生上课。于是,原来用于做实验用的科教楼被改成了教学楼,一个班级甚至被安排到学校租来的男生宿舍楼里上课。校园中所谓的运动场只有5个篮球架和一块不大的空地。
学生宿舍也很紧张。该校只有一栋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女生宿舍,很多女生被安排住在县一中从邵阳县武装部租用的一栋楼房里。
校园面积严重制约了这所高中的发展。2002年,邵阳县政府考虑到邵阳县一中就地难以扩展,计划在大木山开发区安排357亩土地用于建设新一中,并成立了“一中搬迁指挥部”。但这片地并非是政府无偿划拨的,而是由邵阳县一中贷款购买,价格约为每亩1万元。
2003年,邵阳县一中从建设银行邵阳县支行贷款250万元用于购买土地、规划等。随后又贷款280万元缴纳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防洪保安资金和耕地开垦费,并办理了相关国土手续。 2003年,邵阳县一中通过银行贷款在县城大木山开发区购买了357亩土地计划建设“新一中”,此后投入近900万元用于前期建设。但6年过去了,在“新一中”土地上却盖起了一所民办学校——邵阳县石齐学校。邵阳县一中却因还不起贷款上了银行的黑名单。
2004年,邵阳县籍商人、湖南丰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都集团”)董事长王石齐承诺投资1.5亿元办学,但同时开出的条件是,以300万元的价格购买“新一中”的357亩地。丰都集团是以30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新一中校址,钱却给县政府。
“钱给政府,由政府来统筹,以后一中没钱了可以由政府来兜底。”一中某教师说道。
虽然如此,但是学校里却仍未从县政府那里得到过钱.邵阳县一中众多教师认为这对学校造成了严重伤害。
2005年8月,石齐学校第一期工程完工,同年秋季开始招生,尽管硬件设施一流,但因为是民办学校,很多学生和家长仍持观望态度。2005年9月10日,邵阳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允许民办学校从县内公办学校招聘教师,应聘教师可保留公办教师身份,解聘后可回原来学校参加竞聘”。
“这个文件的实质就是为石齐学校从县一中挖教师保驾护航。”邵阳县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称。2005年,邵阳县一中的任课教师只有100多人,但仅当年9月,石齐学校就从县一中挖走了42名教师,“挖走了一个管后勤的副校长、一个教导主任,任课教师也大都是40多岁的骨干教师,很多还是班主任。”
当年秋季,石齐学校还从县一中挖走了近半数的高二、高三学生,“带走的都是好学生,年级前100名被带走了一多半。挖别人学校的在籍学生,他们这么做是违反省湖南省教育厅文件的。”邵阳县一中一位教师说。
据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学校“不得招收外校在籍学生来校寄读或借读”。
邵阳县一中自从这场搬迁风波之后没落了很多,不但流失了大量高级教师,还有大量优才生.
如今,邵阳县大多数居民都认为县城最好的中学是石齐学校。邵阳县一中很多教师将石齐学校的出现视为“狼来了”,但有些人却认为石齐学校是一条“鲶鱼”,打破了原本沉寂的邵阳县高中教育,使县一中在竞争中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