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招标流程简介,你自己参考:
1、招标公告:在单位范围内公告采购内容(内容中要明确你的商务条件,比如供货周期、商品品质等等),截止多久前,请有意合作单位把标书交到采购部门。每一个知情人员都有推荐的权利。
2、收标书,标书要密封,信封口加盖应标单位公章。如果你是采购衣服,那么就要把样品装好封口。
3、揭标:我们这是由需求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监察室(原则上禁止更高一层的领导参与),一起当面揭表,拆开样品。原则上价低者得,但实际上需求部门说话有很大分量。比如:他就觉得某一个厂家的衣服好看或者质量好,尽管价格贵点,因为最后反正是家长付钱。如果你是采购部门的话,如果想主导揭标过程,建议采取“评委打分方式”,让学生男女各穿一件,也不要告诉评委是哪个厂家的,大家都有打分权。最后把分收上来,这样就可以把需求部门的话语权摊薄。当然如果校长在,那就不好办了,他一句话说这个好看,不管有心还是无心,那基本上就算定了(当然可以邀请两个家长代表一起来评,可以制衡校长,校长同志到时候就不好开腔了,毕竟最终消费者是家长)。
4、选择一家作为中标单位,选择一家备选。跟中标单位,洽谈商务条件,即他是否能按时保质供货,如不能怎么赔付。如果第一家不成,马上联系第二家进行谈判。
5、确定好之后,就可以签合同了,并约定付款方式。
6、最后公示采购内容,邀请监督(这个可有可无,看你处理的角度了)。
B. 非财政性资金的学生校服采购项目涉嫌串标应该向什么行政监督部门投诉
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管局投诉;
没有中标的供应商发现涉嫌串标的供应商,准备证据一起交给市场监管局。
C. 校服定制如何选择
这个校服定制的话就是一般在学校统一给定制的,可以找一些网上一些好看的校服的样式看看人家能不能按照这个样式来做,然后只要量大小尺码就可以
望采纳,谢谢
D. 投标人具备本地化技术服务支持及售后服务支持,属于湖北省内得 3 分,属于湖北省 外企业得2分
政府采购不能用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资格条件对本地化服务作出要求,可能会排斥潜在投标人,有失公正。《政府采购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阻挠和限制供应商自由进入本地区和本行业的政府采购市场。《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列举了8种属于招标人以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情形。
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本地化服务条款,对于重要的信息系统、软件、特种设备等招标项目,本地化服务条款也许是很重要的条款,特别是对于采购人而言,中标人的售后服务能力以及及时性是相当重要的。
越是设备精密或是社会影响力大的项目,对本地化服务的要求也越严格。代理机构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务必跟采购人多沟通,核实其采购需求,再根据采购人的需求和要求制定可量化的标准,避免不论项目是否需要都加上本地化服务加分条款的情况发生。
本地化服务作为加分项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售后服务机构的地点关系到售后服务的质量、效率,售后服务机构连续经营时间关系到售后服务稳定性;同时,任何合法企业都能在中国境内注册常设或设立分支机构,因此招标文件对投标人本地化售后服务能力的评分标准是合理的。
E. 湖北省荆州中学有要求每天都要穿校服吗
荆州中学,
当然有要求每天都要穿校服。
全国所有中、小学,
都要求每天都要穿校服。
F. 校服是否适宜政府采购
会 由教育局来包办 物价局定价(当然这个价格要从你拿去的布料检验布的好坏再定价格)再由生产方包办生产校服,地区跟在区不一样,有的地区要交管理费,还要在当地办个校服厂,挂名就是当地名字+校服厂。不知道你哪地方要不要这些。 政府采购比较安全,不会出面诈骗的性质,而且又好统一管理。
G. 校服招投标是否需经当地政府采购办审批
校服是家长出资的,不是政府投资,也不是学校投资,学校统一采购校服无需政府采购办审批
H. 学校强制学生买校服违反了哪一部法律的那一条
违反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中的第二条规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第二条规定如下:
1、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起组织和引导作用,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功能,切实做好校服征订意愿搜集工作,充分体现学生自愿购买校服的原则。
2、采购单位要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向学生和家长公示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采购流程、采购价格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8)湖北省青春校服采购中标结果扩展阅读:
校服购买主要有三种模式:
1、完全进入市场流通,学校和家长共同确定样式后,由家长到校服门店购买,校服厂家和销售商接受市场监督。
2、由政府出资,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招投标工作即可。采用上述两种模式的地区较少,只有个别省进行了试点。
3、由采购单位直接面向生产企业采购,各地普遍采用此种模式。
I. 小学生要一年换一套校服吗!教育局有没有规定
不需要,教育局也没有规定。
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
校服购买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进入市场流通,学校和家长共同确定样式后,由家长到校服门店购买,校服厂家和销售商接受市场监督。
二是由政府出资,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招投标工作即可。采用上述两种模式的地区较少,只有个别省进行了试点。
三是由采购单位直接面向生产企业采购,各地普遍采用此种模式。
为加强采购监管,《意见》明确要求采用代收费定向采购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法制订校服采购操作规范程序和统一采购合同,全程公开采购过程。
采购单位要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向学生和家长公示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采购流程、采购价格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采购各环节相应材料要全部存档备查,同时要将采购合同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这一系列措施将采购全过程置于阳光之下,确保公正公开。
(9)湖北省青春校服采购中标结果扩展阅读:
校服是学生的统一服装,推行校服的目的除了展示学生的健康的精神面貌外,便于管理,还为了预防同学之间的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也可以说,校服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频繁地更换,每次更换后,校服的颜色和款式都不尽相同,这样学生聚在一起,穿的校服就会五花八门,显然不利于整体面貌和统一形象,再者,每次更换新款式新颜色的校服,就得把旧的淘汰掉,这种浪费行为也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品格。
可以说,频繁的更换校服,不仅是家庭的一次绑架,也是对教育的一次伤害。这样的行为可谓有弊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