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建省建瓯市峻德中学2011年报考分数是多少
俊德的会考试,面试就是考试。题目好难,听说只要考语文和数学,英语不考,报考分数好像是137.5分,考了这个分数就能进
㈡ 建瓯市俊德中学要几分才能进考几科
那是要看排名地,不是看分数,他只要考语文和数学两科
㈢ 杨峻德的人物生平
杨峻德,1921年到北京求学,在李大钊等人的启迪教育下接受了马列主义;1926年,杨峻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七月和葛越溪等在建瓯创建了闽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建瓯支部;1930年2月,任省委常委、秘书长和组织部长;1931年3月25日在厦门被捕,5月23日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1岁。
杨峻德,字占魁,又名克宽,建瓯吉阳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父为制造金银首饰手工业者,兄承父业,家庭生活靠父兄维持。他幼年在乡塾启蒙,民国3年(1914年)进县城第一高等小学肄业。民国4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亡国条约,次年袁氏称帝,全国倒袁反日,民气激昂,峻德当年16岁,参加学生会抵制日货活动。
民国6年小学毕业回乡结婚。此时父亲已亡故,其兄知峻德有志求学,因迁居县城营业,使峻德能就读中学。民国8年1月,巴黎和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全国群起反对。5月4日北京学生集会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峻德被推为建瓯学联会主席,响应北京学生号召,率领同学游行示威,组织反日演讲队、日货检查队,并将查出日货当众焚毁。民国10年中学毕业,得亲友资助上北京,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学中曾为司法机关抄写文件弥补费用。课余更阅读新文化书刊,并与老师李大钊亲近,奠立了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民国12年京汉铁路发生“二·七”惨案,他极为义愤,暑假中往返京沪汉间,串连闽北留外学生组织“建属六县国内外留学同志会”,发表宣言,反对军阀擅政,并宣扬新文化、改造社会。以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榜样,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常将《响导》、《觉悟》等刊物寄给建瓯同学阅读。民国13年5月在北京与葛越溪合办《建声周刊》,传播革命思想,扩大闽北学生在北京学生的影响。
民国14年峻德大学毕业,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受党分派与当时在沪的葛越溪等人返瓯开辟革命工作。7月成立建瓯支部,为闽北第一个中共组织,峻德任宣传委员。12月北伐军二军六师入驻建瓯。中共支部派他到师部代表建瓯人民揭发军阀县长谭国政罪行,并请废除苛捐杂税。肖劲光党代表立予采纳,当即废除军阀苛政,没收外国教会在建瓯财产,逮捕谭国政,改县长制为委员制。
1927年1月,国民党福建省党部通令成立国民党建瓯县委员会,后改为筹备处。葛越溪为筹备处主任,峻德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为委员。5月葛被通缉离去,峻德为筹备处主任。他深入群众组成县总工会和农民协会,全县工会会员达千余人。郊区农民也纷纷成立农协分会,东溪、小桥等乡成立农会,向农村封建势力斗争。此时北伐军离建瓯。4月3日福州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瓯国民党右派也于4月18日召开“拥蒋护党”大会,驻军何麓昆支持政变,形势险恶。峻德继续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活动,“五·一”劳动节,以国民党县党部筹备处名义召开群众大会,发表快邮代电声讨福州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反对南京政府成立。会后游行,斧头镰刀大红旗第一次在建瓯上空招展。6月,国民党福建省党部下令逮捕共产党人。峻德乃于7月赴福州,临行时,写“牺牲奋斗”4字留给同志共勉。并回至吉阳家中与妻告别,此时其妻已怀孕。峻德至福州,与葛越溪一起主持福州党的重建工作。同年8月,中共中央派陈昭礼来瓯,成立闽北临委和建瓯县委,恢复群众运动,组织革命武装,以暴动形式夺取政权。此时峻德至崇安建立农会,策划武装暴动。年底,崇安党员发展到100多人,上梅成立党支部。其时闽北、闽南两委在漳州举行联席会议,产生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民国17年初,调峻德任福州市委书记,在福州活动,曾建立南台帮州、仓山、泛船浦等处工人运动据点,办3期干训班,形成福州工人运动有利形势。当时,福建临委决定由武装暴动转为游击战争,然后汇合为总暴动。峻德派黄孝敏、郑乃之到古田、长乐,建立古田、罗源、凤岗、高湖、马鞍等支部,开辟新的革命据点。9月福建省委正式成立,峻德被选为省委候补委员,并以特派员身份赴崇安指导工作。11月,建立脱产的武装民众队,筹设兵工厂制造武器,准备由暴动创造红色区域,并产生以陈耿为书记的崇安县委。
民国18年1月18日,崇安东、西、北部和浦城西部、建阳北部与铅山南部,纵横百余里,农民和纸槽工人万余人,由崇安县委领导建立以民众队为代表的各级政权机构,发布训令号召农民群众开展平田和废债运动。2月23日峻德和陈耿发动了上梅暴动,集中了土炮土枪分二路围攻五夫,曾一度占领五夫,后受招安民军卢兴邦部队反攻,撤出五夫转入游击战。一个月后,又逐渐形成以上梅和浦城边境为中心的游击区及铅山游击队,奠定闽北红色根据地和闽北工农红军的基础。
民国18年9月,峻德由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委员转为正式委员兼省委秘书长。民国19年2月省委党代会确定建立闽北特委,调峻德为特委书记再回闽北。此时由崇安各军及工农红军整编的闽北红军独立团已经成立,不少农村已建立苏维埃政权。峻德领导特委,乘刘卢战争时机扩大红军和建立崇安苏维埃政权。他亲到上梅搞建立苏维埃政权试点,开展土地革命。闽北农民第一次获得土地,红军也从九个连扩充到12个连。5月1日,峻德领导闽北特委在上梅召开崇安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崇安县苏维埃政府,产生闽北第一个县级人民政府。同年7月福建省委传达中央决定,将闽北根据地划归赣东北合编的红十军,峻德服从中央命令并带动党员做好交接工作。在这时,他曾于8月1日,发动四、五万群众举行大规模示威,镇压有血债的土豪恶霸,继又指令独立团出击兴田,歼灭企图袭击根据地后方的国民党军队。11月峻德回到省委机关,任省委常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从此,他经常往返泉、厦之间,领导福建国民党政府辖区的革命工作。
民国20年3月25日,他往厦门郊区出席厦门市委常委会,途中被国民党特务跟踪逮捕,押在漳州海军司令部监狱,身上被搜去小册子一本,初审时当是一般共产党人,峻德供认为失业者。不久,审讯人员查出他秘书长身份,极尽威胁利诱之能事,严厉审讯,企图从他口中破获中共地下组织。但他镇定自若,并说:“共产党组织严密,同是党人,非有必要,无从认识,我既被捕,尽我个人承担”。始终不肯吐露组织关系,即以死刑威逼,仍坚贞不屈。更称“任你们杀也杀不了,继我而起大有人在,对我从快处决就是”。表现出共产党人的气节。但审讯当局仍不死心。把峻德秘密押到南京,再度威胁利诱,而峻德始终不为所动。民国20年5月23日,被杀害在南京雨花台,年31岁。
㈣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峻德中学在电脑上有没有官方网站要不要住校
没有官网吧,不过有学校贴吧:【峻德中学】。峻德不住校。初一、初二学费5000多,初三4600.
㈤ 南平市建瓯市峻德中学的学费大约要多少
每学年多交6000仟元其他正常
㈥ 建瓯的历史有哪些请具体描写
建瓯历史悠久,八闽首府,闽国古都,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3000 多年,是一座有着 1800 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初年 ( 公元 196 年 ) 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五个县之一。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 260 年)设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 ( 公元 621 年 ) 设建州,五代晋天福八年(公元 943 年),王延政以建州(今建瓯)建国,国号“殷”,改元天德。“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 1162 年)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 1913 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 1992 年 10 月撤县设市。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 1154 名进士、 6 名状元、 10 名宰辅大臣,是中国历史上出千名进士的十八县之一。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李刚、陆游、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㈦ 建瓯一中一共有多少人
老乡~~蛤乡爹
学校共有48个高中教学班级,学生2620人,教职工203人
建瓯一中的前身是创办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的建溪书院。1906年改制为闽北第一所中学校“建郡中学堂”。1949年与“建瓯县立中学”合并为“福建省建瓯人民中学”,1952年合并私立培汉中学为“福建省立建瓯中学”,1956年校名始称“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自“建郡中学堂”创建至今百年来,学校经朝代变更,政局变动,十五易校名,八迁校址,三十一任校长,毕业学子近五万人。长期以来,学校遵循“公、勇、严、勤”的校训, 形成了“勤奋、守纪、求实、上进”的良好校风。培养人才遍天下,英烈志士、劳模标兵、专家学者名人辈出,成为闽北一所闻名遐迩的百年名校。
学校先后培养了一批以杨峻德、刘葆彝、陈英、杨立、徐洵、熊则男、江上峰、叶淑巧、赵字沂、朱立彦、宋晓东、朱崇实、黄烽、李儒新、王碧秀、朱清、江涛、林中、李榕恒等为代表的英烈志士、劳模标兵、专家学者、政界精英、商界新秀。
自恢复高考以来,学校高考成绩多年居南平地区榜首,先后涌现两名省理科状元,16名南平市文、理科状元。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学子们屡创佳绩,有全国电脑机器人竞赛一等奖、全国信息学奥赛一等奖、中国优秀特长生金奖……不胜枚举的成果体现了一中的育人特色,浓缩了一中人锲而不舍的耕耘。
学校先后获 “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优雅校园”、“省模范教工之家”、“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省军民共建先进单位”、“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省素质教育先进校”、“省花园式单位”、“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校园面积119亩,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共有48个高中教学班级,学生2620人,教职工203人。
现今,学校正秉承百年的学校文化积淀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追求卓越,立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争创省示范性高中为目标,以一流的业绩促进学校品位提升,以更昂扬的姿态谱写百年老校继承与创新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