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位大侠知道巧家二中的情况,请介绍一下。
我是巧家二中的第三届学生(那时叫玉屏中学)
巧家县第二中学简介:巧家县第二中学前身为玉平中学,最初为巧家县第五中学,在有第五中学更名为玉平中学时正式承办高中,并在其期间升为三级一等完中,在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服务,现在更名为巧家县第二中学。
现在距离我高中毕业已经整整三年,第四学年开始了,我想其一定有了更多更好的发展,就我高中那时的感觉,我觉得其比较不错,管理比一中严,学习的风气比一中好,学校的各种硬件设备都有说是全县最好的(当然那是跟一中比),但其也有自身的不足,那就是师资力量没有一中强,这是客观实际,不是说二中没有好老师,而是好老师太少了。比如说化学,二中盘老师的化学可以说巧家之最,但他最多只能任教两个班,哎。。。。。。不过话又说回来,二中这些年不断招进老师,一定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的同学中有两三个从云师大毕业回二中了哦)。
学校固然重要,但自身更为重要。更多的是靠自己。
个人认为二中不错。
以上是我以你或者与你有关系的人要到二中读书的角度来介绍的。如果你是要到二中工作的话——恭喜
『贰』 高校学生在发生塌陷后有序撤离至操场,遇到类似情况怎样合理避险
楚天都市报5月19日讯(记者刘闪 视频剪辑曾超)5月18日晚,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地震发生时,巧家一中、二中拉响警报,第一时间组织学生有序撤离,这一幕在网上刷屏。5月19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巧家一中、二中获悉,学校此前举行过多次演练,平时的演练在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发挥了作用。
学生头顶书有序撤离
5月18日晚上9时47分,巧家一中师生正在上课,坐在教室内忽然感觉到左右摇晃。意识到地震来临,学校迅速启动紧急预案。保卫科长立即吹响应急哨,要求上课的老师组织全校4000多名学生有序逃生,快速完成集结。学校领导也积极组织上课教师迅速做出反应。
巧家县教育局人士介绍,这次突发地震逃生疏散是对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的一次考验,提高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了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增强了地震发生时的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演练即实战。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表示,下一步,一定会继续加强各类灾害的应急安全演练,未雨绸缪,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买一份“保险”,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加一把坚固的锁。
网友评论:一次教科书式的撤离
学生有序撤离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后,赢得众多网友点赞。网友认为,学校组织有序,学生反应迅速,从中可以看出平时防震演练的重要性,堪称一次教科书式的撤离。
『叁』 巧家县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六年)建置,为堂琅县地。1850年巧家厅同知董钰建月潭书院。1939年,时任云南省财政厅长的巧家籍人士陆崇仁先生捐资创建“县立崇仁中学”。1950年,崇仁中学更名“巧家中学”,1952年又更名为“云南省巧家县初级中学”。1958年秋,学校始办高中,学校更名“云南省巧家县中学”。1960年,县政府在荞麦地新建巧家二中(现名药山中学),遂名“云南省巧家县第一中学“。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巧家同知董钰于龙潭右畔建月潭书院。竣工之日,董钰先生于书院正堂屋梁上亲笔题曰:“文运天开,腾蛟起凤。”月潭书院是巧家最早的书院。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时任云南财政厅厅长之巧家籍陆崇仁先生斥资于书院西侧建成巧家县私立崇仁中学。购图书,置仪器,旨在“俾学生得充分之研究,精确之实验,造成有用人才,期收实效”。
公元1950年,新生之巧家县人民政府接管崇仁中学。1958年改称“云南省巧家县中学”。1960年更名为“巧家县第一中学”。数十载筚路蓝缕,几代人呕心沥血,今之巧家一中已是楼高宇阔,树绿茵馨;教风严而学风正,花开园内而实满天下。
『肆』 三首格律诗,两首自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