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校服管理办法
校服是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便于学校教育管理、款式色调相对固定、用于学生统一穿着的服装。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主导校服选用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确定校服类别及主色调、制定征订方案、按程序组建校服选用组织、实施招标活动、督促供应商做好售后保障服务等相关工作。
校服可分为春秋装(运动装)、夏装、冬装等日常着装和礼服等功能性着装,征订时应优先满足日常着装。学校督促校服供应商按照规定,每一款式密封留存8件检验样品,由学校相关部门统一保管,用于校服质量监测。
校服实施双送检制度,
即校服生产企业将其自行采购的校服布料、辅料等原材料及出厂前的校服成品主动送检,并取得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将一定数量的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并取得检验合格报告留存备查。若发生检验费,可在招标环节约定,由中标校服供应商承担,不得向家长收取。
『贰』 校服定制厂家需要哪些证书和资质呢
校服定制厂家所需证书与资质包括:
1. 营业执照:合法经营的前提,确保在市场上的销售活动。
2. 生产许可证:若自行生产校服,需获得生产许可,确保产品合规。
3. 检测报告:校服须符合国家标准,质量检测合格,方能确保学生安全。
4. 税务登记证:合法缴纳税收,体现企业合规性。
5. 商标注册证:拥有品牌,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市场竞争力。
6. 合同与协议:与客户签订,确保双方权益,符合法律法规。
上海林蔷实业有限公司采用新科技,寻求创新,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引领时尚潮流,设计独特。
『叁』 求校服检测报告谢谢
百检检测适用产品
校服检测范围:
校服成品,校服布料,儿童校服,校服成衣,校服面料,校服绳带,中小学校服等。
检测介绍
校服等纺织服装检测可找我司百检检测申请办理,我司是国内权威的校服CMA检测机构,可为您出具CNAS及CMA资质的校服质检报告,提供校服成分分析,材料检测,色牢度检测,甲醛检测等服务,依据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DB34/T787-2014校服等标准进行检测,更多校服检测费用及周期等事宜欢迎咨询!
校服检测-百检检测
校服检测项目:
异味、成分分析(棉、化纤等)、色牢度检测、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值、游离甲醛/水解甲醛,织物强力检测,附件锐利性,燃烧性能检测等。外观质量、异味、断裂强力、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水洗后外观、燃烧性能、接缝强力、接缝处纱线滑移、绳带、附件锐利性、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顶破强力、有害物质等。
校服检测标准:
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
GB/T31888-2015e中小学生校服;
GB/T28468-2012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
DB34/T787-2014校服;
DB41/T855-2013夏季制式套装学生校服;
DB41/T856-2013秋冬季制式套装学生校服;
DB41/T857-2013运动套装学生校服;
DB50/T462-2012中小学校服;
DB52/T1053-2015机织校服。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DB44/T883广东省学校校服质量管理规范
GB/T28468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
GB/T31888中小学生校服
『肆』 学校校服是不是需要提供检测报告
按常理讲,给学生提供的校服应该有检测报告,但目前这方面监管缺失。
『伍』 教育局关于校服规定
1. 学校在每学期初,将校服采购作为“三重一大”事项之一,并在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后,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2. 学校将根据校服着装规范和管理要求,合理确定校服的款式、套数、件数和价格区间,并制定工作方案,启动校服采购意向的征集。校服采购每两年进行一次,分别针对小学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分时段在起始年级进行采购。毕业年级不组织校服采购。
3. 学校将按照自愿原则,向一三五年级学生家长发放《校服征订告家长书》,家长和学生可以自愿购买,并进行签字确认。如果学校原有的校服款式得到大多数家长的认可,可以继续使用,以保持校服款式的稳定性。
4. 学校将组建一个包含管理人员、家长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校服的选用、采购和监督等工作,其中学生和家长代表的人数不得低于80%。
5. 学校将对意向供货企业进行资格性和资料符合性审查,并对其质量保障能力、售后服务水平和信誉度进行深度调研。学校将组织一个由学生、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的评定组,采用综合评分法,按照“质优价宜”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确定供货企业。整个过程将由洛南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进行监督管理。
6. 学校将通过多种方式对拟确定的校服供货企业进行公示,包括校服供货企业的名称、款式、质量标准、采购价格、采购流程、服务年限、售后服务和意见反馈渠道等信息,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无异议,或相关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后,学校方可与供货企业签订合同。
7. 学校应及时与供货企业签订采购合同,不得委托家长委员会签订校服采购合同,也不得委托家长委员会代收取校服费用。学校应按照合同约定,对校服的款式、面料材质、辅料材质和服装标识等进行初步认定合格后才能收货。如有异议,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8. 学校应及时公示校服的检查验收结果和售后服务相关事项,并督促供货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做好售后服务。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开展校服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作为后续采购的依据。
9. 学校应及时收集采购各环节的相关资料,包括会议纪要、检测报告、投诉处理、视频和照片等,并进行存档备查。学校还应及时向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备案采购合同,并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
『陆』 学校校服自查报告
学校校服自查报告范文
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转眼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有得有失,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份自查报告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自查报告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学校校服自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校服作为学生的日常服装,体现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的精神面貌,是学校流动的文化。而学生校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校服的配备管理工作,保证校服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我校认真、严谨、规范地开展校服订购和管理,现将我校近年来校服配备管理工作小结汇报如下:
近年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区教育局后产办对学校校服采购配备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也非常的严谨和规范,他们经常召开专题的会议,布置工作,研讨问题,有的'则是以会代训,加强相关的知识宣传和培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学校的校服管理工作都是在他们的具体指导下开展的。
(一)建立健全专门的校服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市、区有关校服管理的文件精神和规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翠屏区教育局作为我校学生校服管理的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把上级部门有关校服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规定落实好,落实到位,必须建立专门的学校领导小组,明确具体管理部门,做到归口管理,责任明确。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总务处作为学生校服的具体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校服配发和调换等日常工作。
(二)规范校服采购、配备程序,确保校服质量。
完备科学的工作程序是保障校服质量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校服配备的“七步走”工作程序:
首先是和家长委员代表协商学生是否配备校服,这是配备校服的前提。
第二是在家长委员会代表和学校意见一致后,学校根据每年情况修订学生校服着装(穿着)制度,做到上学时统一着装,重大活动或集会时,必须穿校服。
第三是严格规范做好校服的招标相关工作,选择一个保障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优良、社会信誉好的企业定购校服。
第四是学校发致“校服自愿认购表”,将和学生家长委员会协商,告知每一位学生家长,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配备。学生家长可通过“校服自愿认购表”的回执(学生校服配备的意见和建议栏)向学校详细反映校服配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可向学校提出问题整改的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第五是根据“校服自愿认购表”的回执确定配备学生校服的人数后,上报后产办进行统一招投标,严格做到学生自愿和非营利的原则,据实收取费用,不加收其它任何费用。
第六是对校服进行抽样检测和检测结果的公示。
第七是抽样检测合格后分发校服和进行尺码大小的调整。
(三)充分发挥学生和家长委员会在校服配备中的监督、保障作用 。
学校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是全面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但可以到课堂进行听课,参加学校有关会议,可以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和家长全面参与校服的采购配备工作,对校服样式、材料、价格的决定起着重要作用。如校服样式的决定,在校内进行试穿和展示,在征求学生的意见后再作决定,校服样式完全由学生说了算(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四)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师生质量安全意识,建立群众监督机制。
学校经常利用宣传橱窗、广播等形式加强对校服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师生鉴别真假优劣的能力,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和和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问题立即向学校汇报,或向有关部门举报,建立师生监督群防机制,确保校服质量,确保安全使用校服。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幼儿园校服采购的管理,确保中小学生幼儿校服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利益,2015年6月29日至7月2日,由xx县纪委牵头,xx市教体局和县教体文广局相关同志配合对我县学校近两年校服采购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就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范校服采购,加强校服采购监管。
县教育体育和文化广电局根据宜宾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服管理的通知》(x教发20135号)文件精神和我县实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校服管理的通知》,就校服采购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1、坚持自愿同意原则;
2、实行申报监管制度;
3、规范校服采购行为: 原则上实行价格限制;实行竞争性谈判或询价等方式采购;加强采购监督;
4、严格验收;
5、实行产品召回更换制度;
6、实行供应企业黑名单制度;
7、建立校服供应商准入制度;
8、严格追责问责。
二、校服采购大部分合法合规。
此次检查的61所法人学校中,有16所学校进行了校服采购,合计采购校服15691套。其中高中阶段采购了2629套,初中阶段采购了8610套,小学阶段采购了4442套。学校采购手续基本完善,合规合法,具体表现在:
1、所有采购了校服的学校均坚持了学生及家长自愿购买原则,并都签署了“学生自愿认购单”,部分贫困生供货企业免费赠送。没有学校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校服现象。
2、严格执行申报监管制度,所有采购学校均填写了《xx县学生校服采购申报监管表》,经上级部门批准备案后再组织采购。
3、实行价格限制。全县校服小学生夏装每套价格控制在80元左右,春秋装每套价格控制在100元左右;中学生夏装每套价格控制在90元左右,春秋装每套价格控制在120元左右。
4、绝大部分学校在采购时采取了询价采购或者竞争性谈判方式。
5、验收严格。绝大部分学校在采购时与供货商签订了采购合同,校服供货商也按照要求提供本批次校服原辅材料的纤维检测报告。
6、实行了产品召回更换制度。学校为学生组织校服采购时坚持了索取正式的票证,要求供应企业实行产品召回制度。凡发现校服出现质量、安全等问题,供应企业必须无条件召回,更换合格产品。
三、校服采购过程中仍存在不足
1、怕麻烦,不愿采购校服。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认为校服是一种民族精神和学校文化的体现,是一个学校整体精神面貌和集体荣誉感的外在体现之一,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团体精神风貌的一种表现,学校有必要组织学生进行校服采购。但是很多学校校长为了减少麻烦,规避采购风险,不愿承担责任,未组织校服采购。
2、少部分学校未严格执行竞争性谈判或询价采购。多数学校选择三家及以上的企业进行竞争性谈判或询价采购,少部分学校采与1—2家企业协商的方式。
3、有少部分学校在采购时没有与供货商签定采购合同,与供货商已签定的采购合同中缺少对学生权益保护条款。在验收时大部分学校只要求供货商提供本批次校服原辅材料的纤维检测报告。并未主动与县质量监督部门联系,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