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请教缝衣服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1、起针。正面无线,则布反面向外,从下面起针,线结留在反面。
B. 怎么缝衣服,缝衣服的要点是什么
缝衣服就是先把线打个结,然后把针线穿到需要缝的部位,然后就一针一线的缝,重复的缝,目的就是要把扣子和衣服连在一起,或是把裤子的洞都堵住。要点就是缝的时候尽量缝成一条直线,要有耐心。
毛衣前后片的缝合,有多种方法:1,用缝纫机缝合。缝纫机缝合,简单方便,将前后片正面相对,缝纫机直接轧上就可以了;2,缝衣针缝合。缝衣针缝合有两种,一种是前后片正面相对,用回针法缝合;另一种是看着正面缝合。正面缝合毛衣,取毛衣边上倒数第二针与第三针中间的连接线前片挑两根,再后片挑两根线,再前片挑两根线,依此类推就可以了,这种方法缝合的毛衣,从正面看不出接缝,与整片织的差不多。3,可以用棒针直接织在一起,这种比较好拆,将前后片正面相对,用棒针挑边上的针,织起来,4,用钩针缝合,这种方法与第三种差不多,只是把棒针换成钩针,直接钩在一起。
D. 如何缝衣服
缝衣服:扣压缝也称克缝。先将缝料按规定的缝份扣倒烫平,再把它按规定的位置组装,缉上0.1en、的明线。扣压缝常用于男裤的侧缝、衬衫的覆肩、贴袋等部位。
缝衣服注意事项:
1、与裁剪相反,缝纫时应先做配件(领、袋),再做主件(如装袖,装领等)。
2、缝合的开始和结尾,一般要在原线迹地方缝倒回针,以增强牢度,不脱开线缝。
3、缝纫时最好采取连续缝纫,不中断缝线。这既能节约缝线,提高效率,又不易在起针时轧线,缝线也不会从针洞里脱出。
4、两层以上衣片缝合时,一般都将丝缕稍斜的一片放在下层,丝缕稍直的一片放在上层,这样有利于两层平直、不起皱;反之,容易使上层衣料拉长,缝合后不平服。缝合时,一般是从两块待缝衣片的较宽部分缝向较窄部分
E. 谁能教我怎么用针和线缝补衣服
首先,一手拿针,一手捏线,线穿过针孔,视需要补的洞大小留好线;然后,如果只是裂的话,那直接将裂的两边合在一块,然后针线从左边穿下去,从右边穿上来,不断反复;如果破了少块布的话,就得再拿块布来补上,不过会比较奇怪就是了;最后,补好了,在最后一针后打上死结。完工
F. 衣服烂了一个口子,如何用针线缝衣服,要非常详细的,包括穿针引线
1、首先将线穿进针中,如下图所示。
G. 手工缝衣服的针法都有那些
1.锁边
针法
如下图
2.想缝得整齐,针法必须相当熟练;还有剪裁的
手法
,因为
布料
边缘平整与否对于
缝纫
的平整性也有影响.
3.裁法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一般裁布的基本
步骤
就是:(1)制板:就是制作
板形
,也叫"出纸样",就是在
纸上
画出衣服各个组成部分的剪裁图(如下图左下角);(2)裁出纸样,将纸样放在布料上以
粉笔
/布料标记笔依纸样
轮廓
在布料上描绘出剪裁图;(3)依(2)中布料上划好的
线条
裁布.
4.怎么弄
花边
??你想怎么弄?不同设计有不同弄法啊
5.
褶子
的
做法
如同下图中的右上图所示,用针间断缝,再抽线即可.
另外,还可以缝装
松紧带
的方法来制作褶子.有
缝纫机
的话可以用
打褶
压脚直接车出来.
H. 15种常用手缝针法有哪些
1,平针:
掘(jue)、拱(gong)=平针缝
这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一些不需要很牢固的缝合,以及做褶裥、缩口等。可以一次多挑几针然后一起拉紧线头,一般是连缝两三针才拉出。适用于布块拼接,平针的针脚距离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
汉服里平针叫拱针:正面针迹较细短,排列整齐。用于衣边装饰,又可加固衣缝。
2、疏缝、假缝:
绷(beng):稀疏地缝住或用针别上。(《现代汉语词典》)起到临时固定,就是珠针的作用。=疏缝
和平针的针法一样,但针距较大,这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正式缝合前的粗略固定,为的是方便下一步的缝合,作用类似于珠针。
3、回针、倒针:
缉(qi):用相连的针脚密密缝。(《现代汉语词典》)=回针缝
这是类似于机缝而且最牢固的一种手缝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缝合拉链、裤裆、包包等牢固度要求较高的地方。同样适用于布块拼接,在不织布玩偶中较常用,这种缝法很结实。
回针缝还分为全回针缝和半回针缝(多用于缝制拉链)。
汉服里称为倒针又称回针。此针法为先向前运一针(约0.6厘米);然后倒退一针(约0.3厘米),依此类推。多用于易受力部位.如拉链等处。4、锁边缝:
锁(suo):用于衣物边缘和扣眼儿上,针脚密,线斜交或钩连。锁边,锁眼。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缝制织物的毛边,以防织物的毛边散开。
5,包边缝(图左)和扣眼缝(图右):这是两种极为相似的缝法,用途和锁边缝一样,但后两者的装饰性和实用性都要更强一些。多用于内部缝合。
为什么把这三种称呼的针法放一块儿,因为我觉得他们的用处其实都差不多,而且我真是无法很深刻的去理解所谓的锁边和包边到底有什么区别了,甚至我觉得那个扣眼我倒还能稍微区别一下,毕竟扣眼是个细活儿。
汉服里称锁边针,亦称包边针、锁针。是修饰布料毛边、防止松散的常用针法,亦可用于贴布。先横挑针,再竖挑针,缝线从竖挑针下穿过,以此重复至所需长度。锁边针可以有多种变化形式。
6、藏针缝:
偷针=藏针缝,对针缝。
这是很实用的一种针法,能够隐匿线迹,常用于不易在反面缝合的区域。通常我们所指的藏针缝也就是指对针,对针是先在A布上入针出针,然后在B布上出针入针,依次循环。对针常用于一些返口处最后的完成缝合。
7、立针
立针又叫贴布缝或直缲,不同的名称解释了立针不同的用途,它可以在贴布缝合或者缲边(比如滚边条)时使用。
立针的针法很简单,在底下一层布布入针,然后同时穿过所有的层出针,出针的位置尽量靠近上层折边边缘,这样针迹才不会太明显。而且再次入针的位置要和前一次出针位置处于一条垂直线上:
8、立针与对针的区别:
立针和对针的区别在哪儿,看了下面的正反面对比图就明白了。显然对针的隐蔽性更好一些,很多人喜欢用对针来缝合贴布,这样更漂亮。但缝合立针的速度明显要比对针快。
9、梯子针:这种针法可以说是藏针缝中的回针。在底下一层布布往前缝一大步,再从上面一层布布中回退一小步。这种针法在既需要藏匿线迹又需要保证牢固度的情况下使用。
10、卷针缝:
缭(liao):用针斜着缝。(《现代汉语词典》)=卷针缝
汉服里称为甩针缝,亦称作甩缝子,缭缝。用于无法用锁边针包边的毛边修饰,针迹呈斜形。
11、缲针缝(缲边缝)
缲(qiao):把布边往里卷进去,然后藏着针脚缝。
缲针有两种,一是明缲.二是暗缲。
明缲:又称扳针。以直针斜线浅挑,针迹为斜势,故亦称其为斜针。由右至左运针,以正面的线迹小而整齐为好,且线的色彩宜与面料相近,多用于固定服装的贴边和袋夹里等。
暗缲:又称暗针。正面不露针迹,亦有正反面均不见针迹的,它同样用于服装的贴边等处。
12、斜针缝:
签(qian):粗粗的缝合起来。(《现代汉语词典》)=斜针缝。
13、压线:
绗(hang):用针线固定面儿、里子和所絮的棉花,缝时针孔疏密相间,线大部分藏在夹层中间,正反两面露出的都很短,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较多的是绗被子。
汉服里称为绗针,也叫扎针。是中国传统手针工艺的基本针法之一,有长、短绗针之分。
长绗针:用于两块或以上布科的临时固定等,起针时线不打结,由右至左,以3厘米左右长(根据需要)的针距运针。长绗针亦有众多变化,如正面长,反面短;正反面短,中间长。
短绗针:是固定布料等用的基本针法。针法亦由右至左,以l厘米2至4针(通常2.5针)的针距运针。
长短绗针:此针法综合了长绗针与短绗针的特点,以一长一短的针迹运针。多用于临时缝合布料等。
14、倒勾针:
俗称扣针,又称缉针。先向前运一针(针迹约0.3量米),然后后退一针(约0.9厘米),针迹略为斜势。由于此针法比较牢固,所以拼合裤后缝、装袖窿时常用。
15、套结针:
用于服装的开叉、拉链、插袋的止口处等。针迹长约0.6到1厘米,先横挑2或3道线,再自上而下于线后插入竖线,套线上抽,重复至横挑线长度,竖线线迹需密而整齐。
16、杨柳针:
民间亦称杨树花。主要用于女装大衣夹里的下摆贴边处,不仅可固定贴边,亦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从反面起针,正面在线上横挑出针,并向左抽紧,先以45度向下重复二至三针,再向上45度重复,正面针迹以锯齿形由右至左运针,至所需长度后,于反面止针。
(8)如何用缝衣针缝合衣扩展阅读:
缝针是用于各种组织缝合的器械,它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针尖,针体和针眼。针尖按形状分为园头、三角头及铲头三种:针体有近圆形、三角形及铲形三种。针眼是可供引线的孔,它有普通孔和弹机孔两种。
圆针(Round(Taper) needle curved)根据弧度不同分为1/2,3/8弧度等,弧度大者多用于深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