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羽绒服里面的绒的分类
白鸭绒、灰鸭绒、白鹅绒、灰鹅绒。
衡量羽绒的重要指标:
1、充绒量:充绒量不是衡量羽绒品质的指标,它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一般户外羽绒服的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2、含绒量:含绒量是羽绒里面绒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户外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在80%以上,这个数据表面其中绒的含量是80%,羽则占到20%。
3、蓬松度:蓬松度是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
(1)羽绒服里面羽绒等级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穿着羽绒服的时候,尽量不要烤明火取暖,以防火星溅到衣服上,使衣服产生焦洞,影响衣服美观。吸烟的人更要谨防烟灰、火柴头烧洞。另外这种衣物不宜用火烘干。
2、忌硬、糙物件:穿着这类衣物后,忌搬、背有棱角或者毛糙的物件,以免羽绒服磨损或者勾破。这类衣物比较容易勾破,在搬运物品的时候最后换件衣服。
3、忌用开水浸泡:由于羽绒服的面料、絮、里子都怕高温,如果用开水浸泡、洗涤,会使衣服起皱、变形,影响衣服的平整。通常建议用30°C水温洗是最合适的。
Ⅱ 羽绒服都是属于c类吗
羽绒服不都是属于c类。羽绒服的等级分为A类,b类和c类,AB两类羽绒服的充绒量非常高,C类的羽绒服充绒量比较少。
羽绒服里面都是灌绒的,而羽毛上的绒毛是不能接触皮肤的,所以羽绒服都是c类的。不过因为羽绒服是穿在最外面的,里面还有内衣、毛衣,不会直接接触皮肤,所以羽绒服是c类也是可以穿的。
羽绒服的保养小妙招
1、热毛巾擦拭部位:很多朋友发现羽绒服洗一次就变得不那么暖和了,所以尽量减少水洗,羽绒服若是局部脏了,最好挤一些中性的洗衣液,5分钟后用热毛巾擦一下就可以除去污渍了。
2、避免暴晒:蛋白纤维最忌讳暴晒,羽绒服晒一段时间后会有折扣,所以为了避免面料与羽绒老化,将羽绒服清洗后置于通风处晾干即可。
3、不适合挤压:收好羽绒服后不要折叠,避免挤压羽绒成团,羽绒服最好悬挂存放。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羽绒服
Ⅲ 羽绒服充绒量多少才算好的啊,羽绒服充绒量多少才保暖!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羽绒服充绒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以下两点
1:什么是含绒量?
含绒量就是指一件羽绒服中,羽绒占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如果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是90%,就说明羽绒占到填充物的90%,剩下10%是羽毛。
羽绒由于其蓬松度高,纤维空隙中储存了比其它纤维更多的空气,而空气是不导热的,身材散发的热气跑不掉,进而保暖效果就一级棒啦。从保暖性讲,蓬松度越高越好。
不过一般穿600、700蓬松度的羽绒服就够了,极端严寒的地区可以穿800、900蓬松度的羽绒服。
知道了充绒量、含绒量的意思,以后在销售或购买羽绒服的时候是不是更明确方购买向和目标需求了呢?如果你的朋友也不清楚,记得也分享给他们,对方想必一定会感谢你哒!
Ⅳ 羽绒服含绒量,90白鸭绒都是什么
充绒量90%:
所有正规羽绒服都是由鸭绒作为填充物,鸭绒是用鸭毛粉碎后,经过高温消毒灭菌所产生,含绒量指的其实就是粉碎程度,鸭绒的国际标准一等品就是含绒量90%以上的鸭绒。
机器粉碎最高也只能达到90%,剩余的10%是粉碎不完全的鸭毛,俗称鸭毛片。含绒量越高保暖性越好。含绒量可以根据手触摸而检测,一般含绒量90%一下的衣服,用手捏羽绒服背部会摸到有的地方有硬物,对于穿着不会存在不适,这就是粉碎不完全造成的。
充绒克数:
就是指羽绒服里面所填充的鸭绒重量,根据服装的款式不同,充绒量也会不同,一般而言同一款式充绒克数越大保暖性就越高。
白鸭绒和灰鸭绒的区别:
目前市面上的羽绒服普遍采用白鸭绒作为浅色羽绒服填充物,是色差原因,对于白色或者其他浅色羽绒服而言,如果用灰鸭绒的话,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色差。但是深色面料的话采用灰鸭绒的话外面也看不出差别,保暖性是一样的。价格是毛鸭绒更贵,目前羽绒服基本都是浅色以白鸭绒填充,深色以灰鸭绒填充。
(4)羽绒服里面羽绒等级扩展阅读:
选择羽绒服:
一看:检查是否有产品质量标签,标签上是否有厂家名称,羊绒含量多少。羽绒服的含量一般在70%以上为宜,具有一定的宽松和柔和。填充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羽绒服的保暖程度,应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穿着需要来决定。
二按:将蓬松的羽绒服松开,用手按,立即松开,看羽绒服是否迅速恢复原状。如果原来的状况无法恢复或恢复缓慢,则说明丝绒质量差,含量低。
三摸:用手摸捏羽绒服,看是否有完整的小片毛发或长片毛发过粗、羽管等。如果手感柔软,但回弹弹性差,说明填充物大部分是柔软的羊毛片,而不是羽绒。如果它摸起来很软,但羽毛轴又短又粗又硬,那么它就是碎的一块。这种衣服不保暖。
四揉:用双手揉羽绒服,看是否有毛绒出来。如果绒毛大量脱落,则说明织物上的绒毛不防钻。由于羽绒的天鹅绒性质,少量的羽绒溢出接缝是正常的。
五种气味:用鼻子靠近羽绒产品,做几次深呼吸,避免购买气味刺鼻的产品。
Ⅳ 羽绒划分五个等级是什么
羽绒划分五个等级是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AAAAA代表最高品质。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牵头制定的羽绒分级标准,在羽绒及其制品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基础上对羽绒蓬松度提出更高要求,一句蓬松度将羽绒服划分为A到5A,5个等级,5A为品质最优,以蓬松度为等级划分的原则是因为蓬松度是衡量羽绒性能关键指标,而且蓬松度的检测误差相对较小容易掌握。
(5)羽绒服里面羽绒等级扩展阅读
正规厂家生产的“真羽绒”服,一般会严格执行消毒措施,而一些生产“假羽绒”服的小作坊往往没有完善的消毒设施,容易携带细菌,而这些细菌和微生物很容易从衣服里渗透出来,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皮肤过敏、感染以及哮喘等。
此外,“假羽绒”服的透气性不强,容易产生细菌,并且保暖性、透湿和透气性能均较差,不建议经常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你在“冻手冻脚”的季节选对羽绒服
Ⅵ 羽绒服防寒等级
羽绒服防寒等级分为普通防寒、高原防寒和极冷防寒。
一、普通防寒服,普通防寒服是在一般寒区设计的,日常的防寒保温例如棉衣羽绒服就是普通防寒服。
二、高原防寒服,高原防寒服以普通防寒服为基础,是为高原寒区设计的,高原环境风大且空气稀薄,防寒服的设计就要考虑在有效保暖的前提下如何解决负重。
三、极冷防寒服。极冷防寒服以普通防寒服为基础,是为高寒区设计的,要能忍耐-50℃的严寒、强调防风、防寒、透气,要成保暖的同时又能使皮肤水份散出。为达到极寒条件下的防寒水平可以考虑增大防寒絮层的厚度。
(6)羽绒服里面羽绒等级扩展阅读:
大部分的户外羽绒服都具有一定的防风性。透气是户外服装的统一要求,但是很多驴友却往往会忽视羽绒服面料透气的重要性。一件不透气的羽绒服在高山上产生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
不同穿着环境下羽绒服的要求也不同,在装备轻量化的今天,羽绒服的面料的轻薄程度将直接影响一件羽绒服的整体重量,而且柔软的面料,对于本身就臃肿的羽绒服而言,会增强羽绒服穿着的舒适度。另外一方面,轻薄柔软的面料有助于更好的发挥羽绒的蓬松度,因此保暖性也会更高。
在酷寒环境下直接外穿的羽绒服是防水的,羽绒服的面料要直接代替冲锋衣使用。
Ⅶ 羽绒服里的白鸭绒有900的蓬松度吗
羽绒服里的白鸭绒有900的蓬松度。
一般价格的羽绒服,蓬松度大约在450—500之间,价格稍高的羽绒服,蓬松度可以达到600—900。
一般而言,肥美、成熟的禽类,其羽绒的蓬松度高,相反,小的禽类蓬松度较低。
蓬松度是国际上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例如,一盎司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则称该羽绒的蓬松度为600。
在同样充绒量下,羽绒的蓬松度越高,保暖性越好。在蓬松度相同的情况下,充绒越多越保暖。
蓬松度和充绒量是同时决定羽绒服保暖性的两个因素,并且两者有互为补充的关系,即低蓬松度的羽绒,可以提高充绒量来实现保暖效果,高蓬松度的羽绒可以适当减少充绒量也能达到不错的保暖效果。
以蓬松度作为羽绒等级划分的原则,是因为蓬松度是衡量羽绒性能的关键指标,而且蓬松度的检测误差相对较小,容易掌握。
Ⅷ 羽绒服的含绒量充绒量要达到多少才保暖
在保证“含绒量”的条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绒服的“充绒量”应达到200克以上,这样羽绒服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暖效果。
按照我国羽绒服的国家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得低于50%,充绒量允许偏差规定为-5%。
含绒量≠充绒量。“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表现着羽绒服装填充物的质量好坏,是个强制性的规定。而“充绒量”是指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现为填充物的薄厚既重量。
(8)羽绒服里面羽绒等级扩展阅读
羽绒服挑选
1、闻一下羽绒服的味道,如果发现刺鼻或者有异味的就直接忽略掉。有味道的绒(不管是鹅绒还是鸭绒)都属于不合格产品,千万不能买。
2、要看一下羽绒服的标牌上标明的各项基本信息是否齐全,主要是含绒量、充绒量、绒毛种类和生产厂家基本信息。
3、仔细摸一摸羽绒服的内层,如果你觉得刺刺的,就是说明这件衣服里羽毛的含量较高,质量应该不会很好。如果你摸上去不扎手不刺,则说明那这件衣服的含绒量相对比较高,保暖性较好。
4、按压羽绒服,回弹时间越快说明质量越好,表明蓬松度比较高。而对于充绒量相同的羽绒服,体积越大,即羽绒服越蓬松的品质越好。
5、用力拍一拍羽绒服,如果有绒毛或者粉尘出现,就说明这件羽绒服的布料它的防绒性很差或者是缝合的针眼太大,这样的羽绒服会越穿越羽绒服薄,防水性和透气性也不会太好,对于这种就不建议购买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含绒量
Ⅸ 羽绒服分为那几个等级
羽绒划分五个等级是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AAAAA代表最高品质。
Ⅹ 羽绒的等级怎么区分的
1、含绒量。含绒量是羽绒中“绒子”的含量的多少,一般来说含绒量越高,重量越轻,保暖性越好。一般我们可以在店铺销售的羽绒服水洗标上看到:含绒量60%或80%等。
2、充绒量。充绒量不是衡量羽绒品质的指标,但决定这件羽绒服的价值,因为它代表了羽绒的重量,同等含绒量的情况下,充绒量越高,能容纳的静止空气越多,保暖性也越强。
3、蓬松度。蓬松度是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标准规定:一盎司(约等于28.34克)的羽绒所占的空间为600立方英寸(1英寸约等于2.54厘米)表示该羽绒的蓬松度为600。既定的羽绒重量下,占用的空间越大,则蓬松度越好,保暖性更高。
(10)羽绒服里面羽绒等级扩展阅读:
羽绒分为以下几类:
1、鹅绒:绒朵大、羽梗小、品质佳、弹性足、保暖强。
2、鸭绒:绒朵、羽梗较鹅绒差,但品质、弹性和保暖性都很高。
3、鹅鸭混合绒:绒朵一般,弹性较差,但保暖性较好。
4、飞丝:由毛片加工粉碎,弹力和保暖性差,有粉末,品质较次,洗后容易结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