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连体全封闭重型耐酸碱防化服防毒服哪家好
你好
首先,杜邦的不错
第二,重型防化服是工作人员在有危险性化学物品或腐蚀性物品的现场作业时,为保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蚀性物资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
希望帮助到你
按功能诉求
确定你的功能诉求,也就是说你准备要在那些环境下穿你的羽绒服
⑴、攀登8000米级的山峰和极地探险:最恶劣的环境当然也是最专业的需求,面料要求防水防风透气,并且足够的保暖。连体羽绒服是很好的选择。
⑵、攀登普通雪山:首先应该足够的保暖,同时最好是长款。在结构上易采用立体盒状结构的,面料要求防水防风透气。也可以使用内胆式羽绒服在外层加冲锋衣。
⑶、长途旅行:一般在路上时间较长,所经过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可能会出现在某些地方需要羽绒服御寒而某些地方可能穿T恤的情况。因此,对羽绒服的要求是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在不需要的时候压缩放在背包很小的一个角落里。
⑷、短途山岳徒步:温度不会太底,羽绒服一般仅在休息或营地使用较多,因此对羽绒服的要求也是体积小、重量轻,并且穿着舒适柔和。⑸、滑雪:适合滑雪用的羽绒服应该是透气效果好,不能太厚,贴身设计防止风阻效应,面料耐磨强度高。
⑹、城市越冬:对羽绒服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穿着舒适、款型时尚大方,因为在城市里面那么相对款式一定要美观,相比较之下艾莱依的不错。
⑺、严寒地带作业或旅游:在中国比如东北漠河地带的冬季野外作业或旅游,要求羽绒服是长款、面料较耐磨、有较多的口袋放置随身物品,最好帽沿有毛口防风。
选择适合尺码
尺码大小因人而异,有人喜欢宽松的,有人喜欢贴身的。总体来说,如果是外穿型的登山羽绒服,需要相对宽松一点,里面至少还要留下内衣和抓绒衣的厚度。而作为内胆的羽绒服,则相对要贴身一点。此外,要注意袖子的长度,不能太短,合适的长度是手臂垂直的时候袖口与指尖持平。
颜色选择
根据喜好和功能需求选择羽绒服的颜色
户外羽绒服的颜色,也是跟着时尚在逐渐的变化,但因为户外运动的特殊性,与休闲羽绒服相比还是有特殊性的,更加倾向于鲜艳、色彩饱和度高的颜色。一般而言,对于用于攀登雪山的专业性较强的羽绒服,更加倾向于中黄和红这两个色系,在白色背景下更加醒目。而对于一些可用作内胆,用在周末山岳徒步或长途旅行或者城市户外两用的羽绒服,色彩的饱和度相对会低一点。一些黑灰系列的安全颜色也是不错的选择。
⑶ 羽绒服充绒量150克少不少
北方一般羽绒服的充绒量都在200克左右,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暖效果,当然,有的羽绒服充绒量在100克左右,这种羽绒服适合在南方穿着。按照我国羽绒服的标准规定,羽绒服的含绒量不能低于50%,充绒量允许偏差规定为-5%。
充绒量实际上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就是羽绒里面“绒”的重量。它和前面讲的“含绒量”不同,前者是一个比例值,后者就是简单的重量值。它是决定一件羽绒服在同等条件下(种类、蓬松度、充绒量等),品质和保暖性能的关键因素,充绒量越高,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则更加优异。
而充绒量的大小基本决定了一件羽绒服的用途,本着按需选择的原则,我们把羽绒服按照保暖性能分成4个档次,当然这只是比较业余的粗略划分。
1.极限级别(-50°至-20°之间):适合南、北极,攀登雪山等特殊极限用途的,基本都是连体款式,通常都为800以上蓬松度。,含绒量在300g以上。
2.酷寒级别(-30°至-15°之间) :一般为650-750蓬松度级别鹅绒填充的厚款,充绒量200-300g左右。
3.常规级别(-20°至-5°之间) :最常见的一个档次,一般是600-700蓬松度等级鹅绒,180-250g级别充绒量,也是我们日常较多人穿的羽绒服级别。
4.轻寒级别(-5°至0°之间) :通常是采用600+蓬松度的鹅绒或者鸭绒,但是充绒量少。
⑷ 宝宝有必要买连体羽绒服吗
连体衣有三好:保暖方便顾虑少
锵宝出生前,我和姥姥在网上给他选衣服。姥姥坚持要买分体和尚服,她的理由是,那种连体衣中间空空荡荡,宝宝肚子会着凉的。穿个小和尚服,包上包巾又舒服又方便,因此锵宝出生后的装备其实只有两件下图这种纱布和尚服。
但是从温暖如夏的医院,回到刚刚来暖气的家中,我们就发现姥姥想错了。和尚服虽然舒服,但是并不保暖,而且系带的设计穿在里面真得很硌得慌。于是我果断买了几件连体衣,并且发现:真香。那么连体衣到底有什么好呢?
第一:保暖
冬季出生的宝宝,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保暖。有的妈妈说:“北方冬天有暖气啊,可以调得暖和点。”但会不可避免带来一个问题:干燥。鼻炎、湿疹都来了,于是只能开加湿器,还会面临加湿器本身细菌的问题。我选择把暖气调低到比较凉爽的温度,给宝宝穿得厚一点。
保持室温在22℃左右,宝宝恰好可以穿一件连体和尚服,因为需要两个衣襟交叠,所以宝宝肚子的地方恰恰是最厚的,能起到保暖效果,却不影响孩子自由活动,比裹在襁褓里要强得多。晚上睡觉时,只要加上一个睡袋就可以了。
第二:方便换纸尿裤
刚出生的小婴儿,一上午换个五六次尿片都是常事儿。有位妈妈在群里说,换尿布换到腰肌劳损。而这样的连体衣换起来非常方便,只要打开裆部就可以换了,三两个按扣,一分钟就能搞定。
第三:抱孩子时顾虑少
随着宝宝长大,我们觉得连体衣越来越是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在n多情况下,我们需要把婴儿抱起来。如果是分体衣,就很容易把上衣带起来,宝宝的小肚子,小蛮腰都会露出来。再加上三个月多会翻身后,需要更方便活动的衣服,连体衣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几种连体衣优先考虑
像我在上面提到的和尚服连体衣,妈妈们买个最小码的三四件就ok了,事实上只有前1~2个月宝宝需要这样的衣服。当他变得越来越好动,这几种连体衣才是最佳的选择。
1、包屁衣
生宝宝之前,经常看到网上有国外的小孩穿着包屁衣到处爬,当时就想:等锵宝出生,我也要给他买个包屁衣。所谓包屁衣,可以了解为正常上衣+内裤的组合。内裤的部分是通过三个按扣连接的,可以打开方便换纸尿裤。
买的时候有无限多选择,比如长袖包屁衣、短袖包屁衣、背心(吊带)包屁衣等等。这种衣服几乎可以更任何单品做搭配:锵宝将它当内衣穿,一直到告别纸尿裤,对于给肚子保暖有执念的我来说,包屁衣简直再好不过。
每次去早教,看到姥姥奶奶不厌其烦地蹲下来把小背心给孩子塞到裤子里,我就由衷的庆幸给娃穿了包屁衣。
2、夹棉连体衣
群里的妈妈说,生完孩子住在娘家,房间里有点冷。六个月前,她都给孩子穿一件贴身的纯棉包屁衣,外加一件夹棉连体衣。如果晚上再冷,就会加个小马甲。睡觉时换上睡袋。如果宝妈家的气温有点低,我建议大家给宝宝准备3-4件夹棉连体衣,代替毛衣、绒衣等容易造成皮肤过敏的衣物。
3、连体羽绒服
虽然说冬天出生的宝宝,几乎一整个冬天都不会出门,但是还是会有打预防针、体检等特殊情况。有位妈妈说,他们开始的方案是用被子将宝宝卷成一个卷抱去体检,但是体检完还要找地方把“被子卷”重新包好,没有两三个人根本无法完成。
后来他们发现了连体羽绒服,只要把穿着夹棉衣连体服的宝宝往羽绒服里一塞,清爽又方便,宝妈自己抱着去体检也不成问题了。
⑸ 会走路了还能穿连体羽绒服吗
就算是一个小朋友会走路了,也可以穿连体的羽绒服,但是注意他的上厕所问题,一定要经常更换纸尿裤。
⑹ 羽绒服绒的等级是多少
羽绒服的级别
1、极限级别(-50°至-20°之间): 适合南、北极,攀登雪山等特殊极限用途的,基本都是连体款式,通常都为800以上蓬松度,含绒量在300g以上。
2、酷寒级别(-30°至-15°之间) :一般为650-750蓬松度级别鹅绒填充的厚款,充绒量200-300g左右。
3、常规级别(-20°至-5°之间):最常见的一个档次,一般是600-700蓬松度等级鹅绒,180-250g级别充绒量,也是我们日常较多人穿的羽绒服级别。
4、轻寒级别(-5°至0°之间) : 通常是采用600+蓬松度的鹅绒或者鸭绒,但是充绒量少。
较长时间的压缩存放会降低羽绒服的蓬松度,这时候您可以穿在身上或者悬挂,轻轻拍打,令羽绒恢复蓬松度穿着羽绒服请勿靠近火焰;
尤其是在野外篝火边上,请注意火星,如果在接缝处有羽绒意外钻出,请勿硬扯羽绒,因为较好的羽绒服都采用高品质羽绒,绒朵较大,用力扯出会损坏面料防绒性。
正确的做法是在反方向隔着面料抓住羽绒,将羽绒拉回面料里侧部分人群本身会对羽绒过敏,如果发生过敏现象,停止穿着羽绒服,并及时就医某些羽绒服采用具有防水或防泼水功能面料。
⑺ 羽绒服充绒量多少才算好的啊,羽绒服充绒量多少才保暖!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羽绒服充绒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以下两点
1:什么是含绒量?
含绒量就是指一件羽绒服中,羽绒占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如果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是90%,就说明羽绒占到填充物的90%,剩下10%是羽毛。
羽绒由于其蓬松度高,纤维空隙中储存了比其它纤维更多的空气,而空气是不导热的,身材散发的热气跑不掉,进而保暖效果就一级棒啦。从保暖性讲,蓬松度越高越好。
不过一般穿600、700蓬松度的羽绒服就够了,极端严寒的地区可以穿800、900蓬松度的羽绒服。
知道了充绒量、含绒量的意思,以后在销售或购买羽绒服的时候是不是更明确方购买向和目标需求了呢?如果你的朋友也不清楚,记得也分享给他们,对方想必一定会感谢你哒!
⑻ 户外羽绒服的蓬松度指标和充绒量指标是如何匹配的
充绒量指标和蓬松度指标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蓬松度代表羽绒服的“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质量,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羽绒的蓬松度越高,说明在同样充绒量下的羽绒可以固定更大体积的空气层来保温和隔热,所以羽绒的保暖性越好。
3、充绒量是衡量羽绒品质的指标,它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一般户外羽绒服的充绒量根据目标设计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如果在很冷的地方,肯定是高充绒量保暖,比如一件充绒400g蓬松度500的羽绒服要比充绒200g蓬松度900的羽绒服更保暖。
蓬松度越高,越保暖,充绒量越多,越保暖,这都是相对的。只有在有足够大的充绒体积的前提下,蓬松度越高和充绒量越多的保暖性才成正比。
从数据上来看判定一件羽绒服能承受什么气温的条件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温标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温标一般都是各大户外品牌按照以往的测试结果来标注的,比如在设计一件羽绒服时,选定布料,充入蓬松度550,200g的羽绒,在室外某个低温环境下直到找到感觉身体明显发冷的临界点,那个临界点就是最低承受温度。
(8)连体羽绒服重型扩展阅读:
充绒量的选购:
一看:查看有无产品质量标签,标签上有无生产厂名,含绒量为多少。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以超过70%为宜,具有一定的蓬松度和轻柔度。充绒量多少直接影响羽绒服的保暖度,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穿着需求来确定。
二按:将蓬松的羽绒服放松铺平,用手按压,随即松开,看羽绒服能否迅速恢复原状。如果不能恢复原样或恢复较慢,说明绒质较差,含绒量较低。
三摸:用手摸、捏羽绒服,查看有无完整的小毛片或过大过粗的长毛片、羽毛管等。如果手感柔软但回弹性差,说明填充物大多为软化毛片而非羽绒;如果手感柔软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轴,则为粉碎片,这种服装的保暖效果不佳。
四揉:用双手揉搓羽绒服,看是否有毛绒钻出。如果有大量毛绒钻出,说明面料不防钻绒。由于羽绒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绒丝从线缝中溢出也是正常的。
五闻:用鼻子靠近羽绒制品,深呼吸数次,避免选购那些味重刺鼻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