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欧洲重骑兵 1马匹重量马铠甲 2战士重量战士铠甲 3武器装备 这3样加起来有没有看好了是3000斤(1.5吨)
中世纪骑士从来都没有重骑士这样的编制,有也不是一直常备军,你要理解当时候的武装都是地主自己购置的包括马,这一系列的维护都是有头衔者(骑士和贵族和附庸骑士)自己搞的,记得有个12世纪还是11世纪的数据,里面说一身锁子铠要花买一头成年的公牛的钱,而一身质地上乘还打上装饰的全身铠需要四头左右的公牛的价值,而这只是买的,不算上维护。这个数据是在莱茵河那块找到的还是不莱梅那几个富裕点的地方找到的我忘记了,你要找请追问。这样说起,欧洲根本没有多少人能养的起这样的编制。再说了,欧洲的矮种马重型的也就大概1200千克,驮力也最多只能超过自身重量1/3左右,1.5T你还指望它冲锋?欧洲重骑兵的概念只是全身链子铠加上全身铠,出现的貌似是匈牙利骑兵,这个是国家养着的,但很快被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法国击败了,就没什么下文了。重骑兵一般只有人才是全身甲的马是没有的。
② 中世纪的重甲骑兵与轻骑兵有什么区别
胜利与荣誉--骑兵的兴与衰
战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洪流中,可以说已经成为民族融合的一个代名词。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倚靠武力来夺得更多的生产资源,从而更进一步地进行征服、奴役。战争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的必经手段。远到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的“石器战争”——我们姑且这么称呼,那时的人们靠着石块、木棒去征服自然,去征服“部落”。再到铁器时代,奴隶制度的确定迫使领主们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去进行战争——杀戮、征伐。流淌着欲望与贪婪的血液在战火中弥漫。但相对的,战争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兴的思潮。
与此同时,当旧的奴隶主不再满足于即得的利益而下层奴隶在不停地反抗着被奴役的命运时,封建制度出现了。国家的机制变的更趋于完美。奴隶时期的“奴隶兵制”(奴隶主保留少量比较正规的军队,战时以奴隶作为战争主力的军队制度)逐渐被更完美的“封建兵制”(封建领主保留一定数量正规部队,每天进行正规军人的训练,领用领主发放的俸禄。一定程度上取消奴隶制度,平民通过考核可以参军。也有实行诸如“闲时为军忙时为农”的亦农亦军政策——比如屯田制)所替代。相对来说,军队的更进一步的正规化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提升,以及集团作战的可能性及集团作战战术的进化。
在充斥着血与火、欲望与贪婪、征服与统治的中世纪,欧洲大陆上出现了另一种新兴的浪漫思潮——骑士精神。
早期的骑士并不是人人都骑在马上,而仅仅只是一种称号,代表着其地位及荣誉。而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只有骑士才可以拥有坐骑的权利而被称为骑士。不过骑士并非本文的主题,有机会的话再另写文文好了。尽管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骑兵集团的出现改写了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历史。如果说战争是一种艺术,那么骑兵集团的使用则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骑兵的最早使用在中国的战国时期。随着战争中高机动力、高攻击力的要求的出现,战车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从绳套中被解脱的马成为单乘的坐骑,从而开创了骑兵集团的历史。
中世纪欧洲的骑兵大多配置重甲,上百斤的铁甲将骑士包裹的密不透风。骑士除了穿着重铠,左手一般会拿着铁盾,而右手则举着长达3米的长枪,以便于在平原冲锋时可以一举将敌人刺穿。而近战时则可以将配置在身边的长剑拔出与敌人肉搏。而厚厚的装备也使肉搏中的骑士的伤亡降到了最低。
尽管全身装备高达数百斤,但其机动力及穿刺力仍不可小视。往往只需骑兵发动一波冲锋敌军便已全军溃散。在骑兵驰骋在欧洲大陆上的300多年里,骑兵成为了步兵的噩梦。欧洲的骑兵大多也习惯了一涌而上的集团冲锋战术,甚至从没考虑过使用别种的骑兵战术——尽管集团冲锋战术在中国早已被淘汰,但在当时的欧洲来说那已经是一种风气——勇往直前的冲锋的无畏的勇气。尽管也有使用木栅栏或土沟战术来阻
挡骑兵攻势的,但在重装骑兵面前,木栅栏只不过如同一层纸一样容易冲破。而大多数军官也不会傻到在有土沟在面前的情况下与敌军正面冲突,而没有土沟的侧翼便成骑兵的杀戮之地。相对的,即便正面冲击土沟,重装骑兵也完全有能力一举冲过。
不过骑兵的优势很快便被打破了。威廉·华莱士成为了重装骑兵们的第一个噩梦。巨大的木枪(用整只树的树干做成木棍,前端削尖)抵制了骑兵们的第一轮冲锋。随着第一轮冲锋的骑士的倒下,越来越多的骑兵们要么被倒下的同伴绊倒,成为后继骑兵们践踏的对象,要么再次被木枪捅下马,或者整个人被木枪所贯穿而挂在了木枪上。
而骑兵们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大概要算十字军第7次东征时的一次战争了。
当时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及伊院骑士团三大骑士团共5。5万骑兵进攻基辅,遭遇了阻击。对方领军的只是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大公。统帅的只有2万重盾步兵及临时招募的5万民兵。实际上双方的战争都是在没多少时间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年轻的大公甚至来不及在战场上修筑任何防御骑兵突击的防御工事,而民兵们甚至只有拿着镰刀、木棍上战场。但是大公的命令是2万重盾步兵居中,5万民兵分作两部作为侧翼,整个战阵呈“V”形。
当骑兵们开始冲锋时,重盾步兵纷纷将手中的重盾插入地面(因为是泥砂地,骑兵固然容易发挥强大的冲击力,但也是如此导致了他的败亡。),共插了2层木盾,形成一座临时的木栅栏。由于根本不考虑到民兵的威胁性,骑兵们直冲重盾步兵本阵。而犯了轻敌大忌的他们在看到木盾后只是下意识地用枪去挑,打算把木盾挑开。而此时,他们的噩梦开始了。木盾后的第一排重盾步兵用携带的长枪往木盾上一压,骑兵再承受了数百斤的压力便不能再把木盾挑起,有的骑兵甚至因为冲力的缘故当场撞倒在地上。而第二排的重盾步兵立刻拿出插在地上的斧头不停向骑兵们丢掷。此时两翼的民兵开始向中靠拢,打算等所有的骑兵全数落马后再“取上将首级”——重骑兵落马后很难有几个还能独立站起来的。
此役5。5万骑兵几乎全军覆没,而年轻的大公麾下近伤亡了数万名士兵(其中大部分是民兵)——如果不是十字军的统帅果断地命令后继骑兵踩着依然生存的友军继续冒死突击的话,大概即便骑士团不仅要全灭而且敌方的伤亡绝不会超过两万。(鉴于记忆问题,到底是哪一场战斗我忘了,双方统帅的名字也忘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绝对经典的战役。)
而如果说这个噩梦只是第一个的话,那么带来第二个噩梦的便是蒙古人所带来的冲击。
蒙古属于游牧民族,严格来说,不能叫骑兵的噩梦。或者说成“骑兵对骑兵的噩梦”更好点。首先,从装备上来说,蒙古人在灭亡了金、宋之后,开始使用金、宋的技术来武装自己的部队。可以说,当时蒙古骑兵的装备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最精锐的蒙古骑兵一般配置为一柄长枪、一把火枪(铳)、一把弩(同时射出三箭的强弩而不是普通的弩)、一把马刀及一把弓。冲锋时,距离远点就用弓,靠近了用弩,再近点就用火枪(铳),而冲刺的时候使用长枪,开始混战了便使用马刀。更为恐怖的是其箭上都有毒。而从穿着的铠甲来看,蒙古人鄙视脱逃者,战甲只有前胸的软甲(不要小看软甲,寻常的弓箭射击未必能对蒙古骑兵造成伤害的)。综合来看,尽管蒙古骑兵武器如此众多,但是其负重量远比重装骑士来的轻。而且大量的精锐武器的使用对于敌军所造成的伤亡是很大的——还没靠近就先道下一片,蒙古骑兵机动力又高,又是打的“运动战”。蒙古军的“旋风”所带来的震撼不仅仅是国家的灭亡,大概还有古老兵阵战术的消亡吧。历史上唯一对蒙古军造成伤害的大概也就只有八鲁滩一战了——初次独立上战场的失吉忽突忽率领3万蒙古骑兵与扎兰丁15万军队对决,在造成对方10万余的伤亡后,失吉忽突忽率10余骑突围而出。可见蒙古军之善战。
其次,欧洲盛行“交换骑士”——即战场上俘虏的骑士不能杀害,而且必须好生看待,留待以后交换自己被俘的骑士。但蒙古军根本不吃这一套。凡是落马的骑士也不理会是否投降,直接取了首级再说。让我们为那些可怜的骑士们哀悼吧,阿门(笑)。
尽管随着克制骑兵的战术越来越多,但因为骑兵所拥有的强大机动力、冲击力使骑兵在战争中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地位。而在公元17世纪时,在日本出现的“骑铁”(纯火枪骑兵队)更是开创了新一代的骑兵兵种,比欧洲的“龙骑兵”早了约300年。
但随着现代战争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骑兵的地位和优势逐渐消失。当波兰骑兵团的骑兵们被德国坦克一个个压成肉泥时,古代冷兵器战争中的天子轿子——骑兵,正式宣告了他的使命的结束,从而离开了历史的大舞台。
③ 古代西方骑士的装备有哪些详细的给好评
作战装束
骑士的作战装束
中世纪,骑士作战时用于保护身体的铁甲叫甲胄(body armor),整套的铁甲称为全身甲胄(a suit of armor)。
甲和胄一套称为全副盔甲(panoply),还有链甲(chain armor)和板金甲(plate armor)。
一套盔甲由护盖身体(protective clothing)和护盖头部(headgear)的器物所组成,它们通常用铁片和厚的鞣皮制造。
14世纪以前,一般使用由链和铁板所组成的护甲,有链甲式的护甲和简单铁制的胄组成。15世纪以后,所用的甲胄大多由薄的金属板制成,精致的甚至看不到接合处,且常有装饰性的镶嵌(decorative inlay)。这种甲胄由于相当重,所以一般是骑士在战马上作战时才使用。
骑士勋章
为了区别在战场上的骑士,一个名为勋章的标志制度得以发展。每一个贵族都会设计出一个独特的标志,制作在他的盾牌、外衣、旗帜和印章上。饰以骑士标志的外衣成为他的战袍,让人从标志上即可加以辨别。宗谱纹章院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专门设计特有的标志,并可保证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其官员会把标志记录在特别的簿册上,由他们保管。
战袍会代代相传,并在结婚时作修改。在不同的国家里,某些设计会保留给王族。到了中古后期,城镇、基尔特甚至那些重要但非贵族的市民也会授予战袍。
在战场上,战士会以战袍来区分敌我,并在混战中挑选出与之匹配的敌手。司宗谱纹章官会制作一个有关骑士的标志清单,他的地位中立,可作为两军之间的仲裁者。藉此方式,他们可以在城堡或城镇的防卫者与攻城者之间通信。在战后,又可以从死者的战袍来辨别出他们的身份。
骑士是一支快速而且强悍的部队。他们是第一支穿戴护甲的部队,同时精于进攻和防守。骑士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和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
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铁和马群才能生产骑士。
骑士是重装的骑兵部队,最早是出现在中古时代的欧洲。如同上古时代的日本武士一样,骑士也奉行着一套严谨的法典,彻底规范着他们在战场上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④ 为什么中世纪欧洲重骑兵的战马都穿衣服而元军和中国战马则穿铠甲
欧洲重骑兵的战马也是穿的重甲,穿什么衣服哟,你看到的衣服是披在重甲外面的,但大部分重骑兵外面不披布料的。
还有,重骑兵不是所有的都会披重甲的。重骑兵和轻骑兵的定义就是重骑兵主要用来作正面冲杀的。蒙古人也有少量的重骑兵,他们的重骑兵披轻甲加皮甲。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一般认为披重甲的是重骑兵,西方一般披板甲(就是整块整块的那种),东方的铠甲一般一层一层的,相对说来东方的防护性更好,关键是轻得多,不过西方人和马他受重能力强。
⑤ 欧洲中世纪的重装骑兵是不是穿着1cm多厚的精钢全身铠、拿着3~4m长的龙枪 重装步兵是不是也是穿着1cm多
中国古代骑兵步兵弱爆?
同学,你要搞清楚几件事情:
1、以中国的幅员辽阔程度,你的重装骑兵能跑多快、跑多远?只怕还没摸到边自己都先累死。
2、以中国古代战争规模,武装一支足以具备战役影响力重装骑兵部队,足以把任意一个中世纪欧洲国家穷死,他们的后勤供给足以把当时任意一个欧洲国家给拖死。
3、以重装骑兵的机动和持续能力,中国古代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将领,都弄用最简单的方法将之活活拖死耗死。
4、以中国古代弩机的水准,用重装骑兵来冲阵,还没等到双方碰面,都给射得差不多了。
5、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重装骑兵,反而比欧洲出现得早得多,早在五胡乱华时代就出现成建制上规模具备战略威慑力的重装骑兵,比如铁浮屠什么的,后来宋金对峙时金兵也出现大批重装骑兵,但实践证明,重装骑兵的战术作用实在有限,局限性太大,并且维护费用太高,性价比太差,应对的办法太多(比如岳武穆砍马脚的那招),往往只能玩一个出其不意,所以重装骑兵在中国古代始终没有成气候。
6、重型铠甲对人、马要求很高,但就算人马体力再好,可你要全副披挂重大几十斤甚至更重的铠甲,还要携带武器和其他物品,根本就跑不快也跑不远,相对于轻骑兵一日一夜狂飙数百里的高速,重装骑兵只能等死。
7、相对于中世纪欧洲国家无数的状况,古代中国大多数时间都是统一的国家,战略广度和纵深极大,以重装骑兵的持续能力,只能等着被玩死。
⑥ 欧洲中世纪的骑兵全身覆甲,为什么蒙古骑兵能打
1.装备层面
中世纪的骑士并没有装备板甲。大部分骑士穿的是链甲,对刀砍有一定的防御,但是面对枪刺或者弓箭,很容易被穿透。而蒙古人用的复合弓磅数很大,所以骑士们的护甲挡不住蒙古人的弓箭。
而蒙古人随军跟随大量汉族工匠,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冶铁技术和机械技术,重甲骑兵占40%,轻甲骑兵60%。
蒙古大军在装备上不输欧洲。
2.战术层面
蒙古人吊打西欧骑士老爷联军。松散的骑士联盟开局乌拉,这是自寻死路。
3.战略层面
蒙古马虽矮小,但是抗造耐艹属性很强,保证了蒙古人可以实现长途奔袭作战。战争史的无数血泪告诉我们,战略机动远重要于战术机动。。。元首哭晕在厕所。
⑦ 欧洲中世纪领主有军队吗他的军队就是骑士吗骑兵的马和武器需要自己准备吗
1、骑士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骑士的身份往往并不是继承而来的,也与贵族身份不同。中世纪时,骑士在领主军队中服役并获得封地。需要自备武器、马匹。(地位重要的领主必须为众多的骑士提供盔甲)
2、骑兵是陆军中乘马执行任务的部队、分队。既能乘马作战,又能徒步作战。通常担负正面突击、迂回包围、追击、奔袭等任务。其行动轻捷,受地形、气象影响较小。历史上骑兵曾经是陆军的主要作战兵种。
欧洲中世纪领主有军队吗有自己的武装算不上军队(这个主要和领地大小有关系一般的也就100人左右)、他的军队就是骑士吗(有但大部分是骑兵)?骑兵的马和武器需要自己准备吗?(是)
⑧ 中世纪骑士的装备有哪些
骑士穿盔甲,而且都是量身定做的,骑士使用的武器是佩剑,并且装备有轻型盾牌,因为盾牌的装备.使其更能有效对抗天敌弓箭手,增强了战斗力.骑士的杰出代表是十字军,长矛也是骑士最重要的武器之一.骑士在战场上与敌人交战,最先使用的武器就是长矛,中世纪之前的欧洲,长矛在战争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步兵用,骑兵也用.长矛由铁质矛头和木质矛杆组成,比较轻便。中世纪骑士长矛矛杆很长,在12世纪,矛杆长度不少于8英尺。14世纪末,有矛杆长达15英尺。矛杆以梣木最为普遍,也有用苹果木、锇耳枥木、松木等质地比较坚硬且具一定韧性的木材为宜。盔甲是骑士的重要装备。中世纪早期,法兰克军人的铠甲很简单,他们往往把圆形、菱形或小方形的金属片缝在皮子或厚布上,护住从脖子到大腿的身体。当时最好的铠甲是锁子甲,这种铠甲在公元前200年的斯堪的纳维亚已出现。锁子甲由数千个小铁环相互穿套在一起,制成长至膝盖,袖子到臂肘的铁衣衫,其下摆前后开叉或前后左右开叉便于骑马。中世纪早期,由于锁子甲工艺精细,价格昂贵,只有大贵族和国王们才能置办得起。查理大帝曾下令大力发展铠甲生产,并严格禁止铠甲出口外卖,使锁子甲逐渐成为骑士普遍穿用的铠甲,到12世纪,锁子甲的生产工艺进一步发展,长袖锁子甲普遍出现,而且大约在1200年左右,出现了与锁子甲连为一体的锁子甲手套,姆指与其余四指分开,铁手套的掌心部分用布或皮革制成。与锁子甲分开的铁手套随后也出现。另外,许多锁子甲带有与之连为一体的锁子甲护帽,把骑士的头部,包括前额和下颊都护在里面。有些骑士只戴这种护帽,外面不戴头盔。头盔是骑士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世纪早期的头盔比较简单,大多为圆形和锥形,有的头盔前沿处伸下一条铁以保护鼻子。这类头盔通常戴在锁子甲护帽上,锁子甲护帽内垫有柔软的棉布或麻布。12世纪的圆顶头盔,除前面双眼处有条缝隙,整个头部和脸部都被罩住,面板处被凿出许多小孔,借以呼吸。13世纪,出现平顶圆筒形和罐形头盔,头、脸和颈部都被护住,由于此类头盔很重,有的重量超过20镑。如此的重量,骑士不是用头顶着,而是用双肩支撑,在双肩处用皮带或铁纽与铠甲连接.随铁叶甲的出现,头盔也相应发生变化,与铁叶甲所用材料一致,颈部以上除眼睛外,都被罩住,面部的鼻、嘴处呈鸡嘴状或狼嘴状凸出。后来,面部护甲被制成能转到盔顶或旁边样式,需要时可转过来护住面部。战马是骑士的战斗伙伴,也是不可缺少的装备,没有战马也谈不上骑士。骑士极为看重战马的载重能力和奔跑速度,能同时驮载四名全副武装的骑士的战马被誉为“铁背”。中世纪有关于两名骑士同骑一匹战马作战的传说。中等速度的奔跑能力,不能被选为战马。战马还应具备腾越一定高度的障碍和跨越一定宽度沟渠的能力,优秀战马的跨越宽度,不应少于13英尺。战马的颜色也是决定骑士是否喜欢该马的依据之一。在中世纪早期,纯白色的马声誉最高。其次是白色与其它颜色相杂的战马,面门或四蹄为白色的战马也受到喜爱。而实际上,中世纪历史上留下英名的战马大多为枣黄色、栗色、黑灰色、红褐色等等。无论什么颜色,其毛皮应亮泽、细腻。(我还是喜欢黑色的马) 许多骑士愿意选择未经阉割的雄性马,这类马通常性情活跃,暴发力强,特别是在紧要关头,往往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机智和力量。但也有骑士喜欢牝马,这类马少喧闹和嘶鸣,宜于偷袭和夜间行动。战马的品种和家族,受到极高的重视。中世纪西欧声誉最高的是西班牙种战马,其次是加斯科尼战马,随后是匈牙利、叙利亚和罗斯马。优秀的战马,性情不一定温顺,有的甚至很暴烈,除其主人和经常喂养它的扈从外,其他人很难靠近。
⑨ 中世纪古代的骑兵的骑枪问题
中世纪的骑兵都是重骑兵,由骑士和骑士侍从组成。在冲锋到敌阵的时候很难再回头,直接冲撞敌军阵地,除非很快解决,不然不会有第二次冲锋。这和中国蒙古骑兵的作战方法是不同的。而且骑兵的骑枪不是全金属的,枪头后面是由脆木和枪柄相接,从而使枪头撞到物体后直接折断,不会卡在敌人身体里拔不出来。而且骑兵是靠冲击力攻击的不是靠骑枪刺伤。骑枪易折也是为了不让敌人拿到后为敌人所用。
⑩ 身穿重甲的西方中世纪骑兵,为什么会被蒙古人打的落花
很多人误以为西征的蒙古骑兵几乎没有被甲,而西欧的骑士大量穿着板甲,这是完全错误的。很多资料表明蒙古人集中了大量工匠制造盔甲,而此时的西欧骑士被甲率仍然不应高估。至于应征作战的大量农民士兵,他们绝大多数都无甲或仅披挂棉甲。
参考:《蒙古骑兵及其敌人装备的一些探讨》
蒙古骑兵当时的兵种富分工性,配备和训练亦称精实,蒙古当年西征的基础,是来自于早年(1211—1216年)与金朝、西夏长年交战后,所掳获到的攻城武器和制造这些攻城武器的工匠(抛石机、冲撞机、攻城车等)和所学习到的攻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