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古族的特点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蒙古包在《史记》、《汉书》等汉语典籍中,被称作“毡帐”或“穹庐”。在蒙文典籍里被称为“斡鲁格台格尔”,意为无窗的房子,现代蒙古语则称“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为圆形或蒙古人房子。“包”字,出自满语。满语称蒙古人住的这种房子为“蒙古博”,“博”意是“家”的意思,“博”与“包”音近,因此,蒙古包则作为一种译音流传下来。
2、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汉语意思为“说书”,因采用蒙古语说唱,故又被称作蒙古说书,是蒙古族的一种曲艺形式。蒙古族民间,称只讲故事而无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又称“呼瑞乌力格尔”;用朝尔伴奏的乌力格尔,被称为“朝仁乌力格尔”;用四胡伴奏说唱的乌力格尔,则为“胡仁乌力格尔”。朝仁乌力格尔在中国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蒙古族聚居地和蒙古国广泛流传;
3、马头琴
在众多乐器中,马头琴最受蒙古人推崇。马头琴是蒙古人独有的传统乐器,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传统马头琴是个长约四尺,以木为杆,顶端雕刻一个马头,下端有一铲形皮鼓,用马尾系成两条弦,再用马尾做成一个弓弦,演奏时它能发出悠扬深沉的声调。马头琴的演奏与其它拉弦乐器有所不同,它的弓弦不是夹在琴弦之间,而是琴弦外拉奏。
4、牧马
蒙古人有马背民族之称。古代时期童叟均以马代步。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人熟识马性,通常采用粗放式牧马。蒙古马分几大系列,有乌珠穆沁马、上都河马、乌审马、三河马、科尔沁马等等。
5、勒勒车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这种车车身小,但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桦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
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可载货五六百斤至千余斤。
㈡ 蒙古族民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为蒙古族人民普遍穿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历史悠久。据考证,远在旧石器时代,蒙古族祖先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据史书记载,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
2、颜色鲜艳。蒙古族人民偏爱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首先是鲜艳的颜色,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其次是光亮的颜色,比如白色、天蓝色,都是蒙古族大草原的颜色,使人感到纯净、明快。
3、适合运动。蒙古族又称为马上的民族,整天在草原上放牧,活动量很大,所以蒙古族服饰非常适合活动,基本形制为长袍、下摆两侧或中间开衩,袖端呈马蹄袖。
㈢ 蒙古族的建筑特色。。介绍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
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
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
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3)蒙古特色马甲扩展阅读
演变发展
蒙古包的形成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现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时代,才会自己制造“洞室”,在地面挖一个地洞,沿洞壁用木头、石头之类诌甃起来,甃得快齐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杆,与木石墙平齐,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乌尔斡。
洞顶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简单的壕作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时兼有走烟出气采光通风等多种功能,后来就发展为蒙古包的门和天窗。
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雏形。这要求一种便于迁徙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窝棚再向前一步,支架变成哈那,并跟前面提到的洞顶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
㈣ 蒙古族服饰的历史渊源
蒙古族服饰的形成与历史发展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象征,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意识和心理素质,又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审美观念,服饰的民族个性显得尤为突出.
民族服饰可以说种类繁多,异彩纷呈,认真细致地观察中国民族服饰不难发现这种民族性,丰富性,多 样性,实用性,区域性等特点,多彩多姿的服装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独特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与自然生态 服饰是最能反映民族心理,民族气质,民族性格的一种艺术,它除了具有特有的实用功能外,还是民族 民族服饰是一种符号与象征,独特的文化生存背景,使得其款式丰富,风格古朴,工艺传统精致.无论 是从文化内涵还是从穿着习俗来看,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独特的魅力.
民族服饰艺术既表现和反映史 诗,也表现和演绎神话传说,呈现出浓郁的图腾意识和神性意识,每当欣赏时,常常会让人感受到原始宗教 观念中灵魂不死的神秘力量,将我们与广袤无垠的自然连成一个整体,使人,动植物及周围的事物仿佛在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
蒙古高原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发祥地,几 千年来经历了匈奴,鲜卑,契丹,突厥,回纥,女真等民族更替,创造了璀璨的服饰文化.然而蒙古族作为一 个古老的民族,其服饰种类,款式风格与北方各游牧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与中原汉族服饰相 蒙古族服饰有着浓厚的草原风格和适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从其构成来讲:有帽子,袍子,坎肩,腰 带,裤子,靴子等.这些服饰构件由于穿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分工以及环境季节的不同而 各具特色.它的式样,功能,制作工艺,审美特征及穿着方法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千百年来,蒙古族一直游牧,纵横驰骋于南起万里长城,北抵浩瀚的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 这片苍茫大地上,独特的生息环境,”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加上南征北战的军旅历史,造就了蒙古族 人民粗犷豁达,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作为蒙古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蒙古 族的服饰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同民族的起源发展一样,蒙古族的服饰也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 内蒙古大窑文化的发现,证明了距今40,50 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人类 就过着原始生活并开始在这里穴 居.新石期时代包头转龙藏遗址中发现了光滑,尖端锐利的骨针和骨锥以及蚌制的半圆形制品.这些发 现说明远古时期的北方人群不仅开始缝制衣服,并且懂得了装饰.而蒙古族作为北方游牧民族中的古老 部族,他们的服饰与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的服饰有着内在的联系.因为他们都是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 民族,其衣着打扮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北方各民族因从事畜牧业,上身穿褶,下身穿 裤,称之为”裤褶服”.战国时期赵武灵王采用其服饰并学习骑射,历史上称为”胡服骑射”.北魏时期蒙古 族用”扎葛尔”布做衣服.唐宋以后大批布匹,绸缎,天鹅绒进入蒙古地区,服装面料的大变化,使得该民族 的服装样式借鉴了当时的突厥,契丹的圆领,长袍,束腰,罩幞头,穿短靴等适合牧猎的服饰,并且根据本民 族的喜好加以改进.到13 世纪,蒙古族先民形成了披发而椎髻,冬帽 而夏笠,男子戴耳环的服饰特色.其 形制是衣裳连属,衣式较窄而下裳较短,腰间有许多褶皱,还在衣的肩背间贯以大珠,在元代的陶俑及壁画 中均可见此种服饰,此时的长袍为大袖盘领,并改北方民族传统的”衽”为”右衽”,这种形制奠定了蒙古 公元11,12世纪蒙古民族已经成为草原上强大的民族,服饰文化的发 展也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随 着民族的发展,服饰制度的建立,服饰的面料与款式也逐渐地丰富起来.蒙元时期,蒙古族服饰的种类,风 格,色彩,工艺以及服饰制度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达到了异彩纷呈的状态. 公元13 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结束了长期纷争的局面,从 而蒙古民族在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等方面都向前迈了一大步.由于军事上的胜利和版图的扩展,各地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云集蒙古地 区,对蒙古族服饰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蒙古族的服饰作为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标志, 在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以及服饰制度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
元代蒙古族对本民族服饰很重视,元世祖忽必烈把服装分为官服和民服,并做出规定:官服为龙蟒缎衣, 以龙爪和狮,麟,鹤,雉分等级,民服虽规定”以旧俗”,但也有变化:男服,袖长,襟宽;妇女服,袖短而宽,袍长, 领高.此外,袍服外常罩一层短袖衫,还穿一种以白色驼毛织成的毡袍.据《元史》记载,当时有一种衣服,前 无衽,后身长,无领无袖,缀两根带子,名为”比甲”.骑射时穿此衣既方便,又暖和,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为 长.到明代中叶,蒙古青年妇女穿着比甲蔚然成风.在清代,比甲服饰更加流行,并得到不断改进,蒙古语称 为”敖吉”的无袖服装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一种叫”扎合”的披肩,”其式如萁”左右垂于两肩, 明清时称之为”甲哈”,清末呼伦贝尔地区的陈巴尔虎蒙古族的牧民还穿着这种带有甲哈的蒙古袍.男式甲 元代以后左衽长袍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右衽长袍,特别是蒙古贵族的服饰,绫罗绸缎配以金银珠宝, 贵族妇女冠饰主要是姑姑冠已达到相当豪华的程度.明代蒙古族的冠饰,袍类,披肩和其他装饰品又增添了 很多新款式.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蒙古袍的领式和袖型:出现了马蹄袖.而且刺绣也开始流行并被运用到 服饰中,蒙古袍,坎肩的领口,袖口,袍襟多用刺绣图案装饰.到了清朝,由于蒙古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清政 府实行盟旗制,限制部落,族,旗县间的自由往来,客观上促进了部族之间服饰文化的快速形成.
这一时期, 蒙古族服饰也受到了满族文化的影响,发展和创造了很多具有地区和部落特色的服饰,绸缎,织锦缎,布帛等 服饰面料被用于服饰的缝制.蒙古袍的形制为下摆两侧或开衩或不开衩的宽大袍服.长袍外面还配有长短 坎肩,还把各种金,银,珍珠,珊瑚,玛瑙,松石制作成佩饰,头饰佩戴.清代各部落服饰样式之多,装饰手法和 用料之精美难以尽述.清朝政府为了加强对蒙古民族的控制,在基本不破坏蒙古游牧封建制的前提下,在蒙 古地区实行了”盟旗制”和”蒙古八旗制”,并且为了分散蒙古民族的力量,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蒙古民族之间 的正常往来,编旗划界,实行分割统治,甚至主张和提倡旗与旗之间的服饰差异.这促进了蒙古部落服饰的 17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初,那些能工巧匠以金,银,珍珠,珊瑚,玛瑙, 翡翠,琥珀,绿松石制作各种头 饰,衣饰和火镰,餐刀;以皮毛,布帛,锦缎缝制各种服饰,式样之多,制作之精美是前所未有的.清代以后,蒙 古族服饰形制仍沿用清制,不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足必踏靴,身必着袍,服必系带.富衣绸,贫布衣,盛夏 多带皮帽,其式尖顶大耳,夏日也有用布巾者.带下佩以用银质镶嵌的餐刀,刀鞘,刀链.带系用绸缎,库锦 制作精美的长形小囊,内盛大鼻烟壶,右系火镰包,亦多用银质镶嵌.这时的蒙古族服饰,在继承和发展传统 款式的基础上,出现了富有部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服饰,其中按部落和地区大致分为:布里亚特服饰,巴尔虎
蒙古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之一,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缩影.蒙古族 服饰积淀丰厚,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反映了蒙古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礼仪,节庆习俗,婚姻状况以及 审美追求.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进了特殊的民族内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今保留着古朴自然的服饰风 格.蒙古族服饰彰显着与众不同的民族神韵,成为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㈤ 蒙古服饰的特点。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㈥ 蒙古族的服饰和饮食特色是什么
服饰特色:
内蒙古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服饰。如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乌珠穆沁、苏尼特、察哈尔、鄂尔多斯、乌拉特、土尔邑特、和硕特等数十种服饰。他们为大体风格一致,各具特色。基本形制为长袍、下摆两侧或中间开衩,袖端呈马蹄袖。已婚妇女袍服外面还配有长、短不同款式的坎肩。蒙古各部落服饰中区别最大的是妇女头饰。如巴尔虎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科尔泌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簪钗组合式,和硕特部落蒙古族头饰为简单朴素的双珠发套式,鄂尔多斯蒙古部落妇女头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侧的大发棒和穿有玛瑙、翡翠等粒宝石珠的链坠,使鄂尔多斯头饰成为蒙古各部中的佼佼者。
蒙古族服饰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蒙古族服饰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立于我国乃至世界服饰之林而经久不衰。
饮食特色:
牧区以肉、奶及奶制品为主,粮食为辅;农业区以粮食为主,肉食为辅。肉食以牛、羊为主,也食猪肉、鹿肉、黄羊肉。各种奶制品是辅助品。饮料有牛奶、羊奶、马奶和用牛、羊奶制成的奶茶,此外,还有奶子酒。米食有炒米,面食有馍馍、面条、炸制的蒙古果子、油茶、饺子等。蔬菜不多,有马铃薯、白菜等。招待客人最高的规格是吃羊头和羊尾。蒙古族一般一日三餐。早餐多是奶茶、奶油、炒米、油炸制品或糕点。午餐无固定时间。晚餐吃肉,最后在汤内放少许面条。爱饮红茶,喜白酒且饮量大。
参考资料:蒙古族食俗-网络http://ke..com/link?url=-j0AVT5pugf40hxu5xomVblKTQjQT_lOJX7cdl4MiX2rQeAa
蒙古族服饰-网络http://ke..com/link?url=EaXl83eTzksa_0_a
㈦ 蒙古族特色服饰叫什么
蒙古族服装的特点
蒙古族服装尚青黑色,蒙古族服装以皮衣为多,男女都穿袍子,喜用红、绿绸子扎在腰里。冬天多穿羊皮袄、皮裤、皮靴,里套毡袜子。夏天都穿布裤子、皮靴。蒙古族人民很爱美,即使皮袄挂不起面子也要用红、黑布或绒线在领,袖和衣边上绣花边。
蒙古袍很肥大,除乘马放牧中能护膝防寒以外,夜晚还能当被盖。细而长的袖筒,在乘马持疆时冬防寒,夏防蚊虫。
肥大的蒙古袍腰带,主要的作用是乘马时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它的另一作用是冬保暖、夏防蚊虫。
蒙古族的男子,头顶都留有长辫子。腰间挂小刀和火镰。妇女喜欢戴首饰。已婚妇女梳两个长辫,用黑布做两只辫套把辫子装在里面吊在胸前。辫套上绣有花纹图案或缀以银质圆牌首饰,蒙语叫“哈都尔”。手戴镯子、戒指,耳戴耳坠。
头顶雁尾式帽,又称风雪帽,它的圆顶阻风力小,帽沿小,但能遮阴远视。船型月牙立筒靴,乘马伸蹬方便,离马徒步行走拨草性强,阻力小。靴子的立筒除能防寒防风外,、还能防止小腿肚和蹬皮磨擦。
蒙古族妇女佩带的饰物,除了头饰、耳环、项链、手镯、戒指以外。还有种佩挂在袍子右上襟扣子上的饰物,叫“哈布特格”。这种饰物,小巧玲拢,精致华美。
“哈布特格”宽约二寸,长约三寸。有月牙、金鱼二蝴蝶、桃、石榴、葫芦、五瓣花朵、花瓶、树叶等多种形状。有椭圆的、长方的、正方的、三角的,还有圆圈的。“哈布特格”是用两块浆过的硬布,垫上棉花,裹上绸缎,缝成的一个空心的小夹子,然后再用五光十色的金银丝线,绣上各种具有蒙古族风格的花纹图案以及花草鸟兽等。“哈布特格”,色彩斑斓,金边闪闪,工艺考究,造型美观。
“哈布特格”不仅是装饰品,还有实用价值。它的上方是开口的,里面放有一个舌头,舌头的上端连着佩挂的绳带,下端是穗带。上下抽动绳带,舌头就可以从袋内外移动。蒙古族妇女在此舌头上别放针线,还喜欢把自己采集来的香料(麝香或草原上野生的花草)装在舌头里边,“哈布特格”可以随时散放馨香。有些蒙古族妇女愿意把用翡翠、珊瑚、玛瑙或琥珀雕制的“呼壶热”(鼻烟壶)放在舌头里面:”一些虔诚的佛教徒,则在舌头里面放进仙丹。
此外,“哈布特格”有时候还被做为友谊、爱情的信物,送给朋友或恋人。小伙子在选择爱人时,首先要看看姑娘的“哈布特格”绣制得怎样,甚至以此来推断姑娘是不是聪明、勤奋、手巧,是不是他的理想伴侣。而勇敢骠悍的小伙子,是会得到一个绣有一对百灵鸟,或其他象征幸福爱情的精美的“哈布特格”的。
“哈布特格”不只是把美点缀在了蒙古族妇女身上,同时,表现了蒙古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
下面是蒙古的衣服叫什么名字。
蒙古袍叫特日乐格!
上衣叫特格乐,还可以叫呼如木。
㈧ 蒙古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㈨ 蒙古族衣,食,住及特别风俗习惯方面特色
蒙古族风俗习惯
(1)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现在已成为辽西阜新地区待客的一种美食,尤其是在农历“立秋”这天,人们大都会食用,俗称“抢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2002年辽宁省十大风味食品评选中阜新孙玉国厨师主理的“手把肉”、“全羊汤”入眩
(2)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
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红色、绿色、紫色。
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装束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剑
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之分。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骑马时可以保护踝部、御寒;坠马时自然脱靴,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生活在辽宁的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穿着民族服装,但是在大型的节庆集会上,或是婚庆典礼上,蒙古族同胞就穿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以示隆重。
(3)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诣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蒙古族服饰概述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蒙古族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