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为快时尚品牌的Zara仍然一枝独秀,为何Zara能长盛不衰
Zara在快时尚日渐没落的今天依然能够占据服装市场的的一席之地,不仅仅是因为它独特的营销策略以及服装的设计和质量,也是因为它懂得随着时代潮流积极地改变自己,逐渐优化自己的经营结构来适应电商的崛起。它作为快时尚品牌的界的大佬之一稳居高位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后,Zara能够顺应电商时代的销售趋势,积极开拓新的营销领域。虽然电商仍然是其规模较小的渠道,但是,Zara电商的客单价已经超过实体店,今年上半年集团11%的同店销售增长,Zara电商的贡献是无疑的。Zara在全球120家店铺中引进了虚拟现实技术,对实体店进行改造。消费者通过手机选择产品让模特试穿,然后通过店内传感器投射在AR购物窗,吸引了更多年轻用户进店消费。
『贰』 ZARA“三姐妹”全线退出中国市场,欧美快时尚为何不受大众的喜爱
zara“三姐妹”全线退出中国市场和新疆棉事件有很大一部分关系,其次也是因为整个服装市场出现了持续性萧条趋势,不仅欧美快时尚品牌难以维持,很多国产品牌都接连倒闭。zara“三姐妹”包括了母公司Inditex旗下的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这些品牌本身在中国内地就不是普及度特别高的品牌,再加上zara官方之前的一些不当发言导致好感败坏,所以zara的营销额也越来越差,zara在中国内地开设的线下门店也接二连三倒闭。
欧美快时尚在早前在中国能够成为人人追捧的产业就是因为中国的服装产业并不发达,但现在我们中国的服装产业却已经达到了高水平,呈现出了超越的势头。zara“三姐妹”退出中国市场实乃大快人心,毕竟新疆棉事件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
『叁』 ZARA关店、Forever21破产、拉夏贝尔走败,快时尚发生了什么
ZARA关店、Forever21破产快时尚这些品牌没有跟上现在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变化,
『肆』 zara为何撤出中国市场
导致ZARA家族集体撤退的元凶,其实是快时尚行业的衰败与Inditex集团的销量下滑与亏损问题。
2020年Q1,Inditex集团销售额为33亿欧元,同比减少44%;净亏损达到4.09 亿欧元,这也是其史上首次季度亏损,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7.34亿欧元。因此,三姐妹退出中国市场似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另外,网上关于ZARA的负面评价也层出不穷。大家认为国内ZARA与欧洲ZARA相差太大,衣物款式与种类太少;另外,对于ZARA的抄袭之风也嗤之以鼻,认为ZARA现在款式相似与少,如今是“抄无可抄”。
快时尚:来也快、去也快
2002年,日本的优衣库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南京路开出第一间店铺。这也为国外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开创了先河,随后2006年ZARA与H&M同时进军中国市场。之后,ZARA凭借“上新快、潮流、价格优”,迅速登上了快时尚之王的宝座。
再到2010年,中国市场已成为各路兵家的香饽饽,快时尚品牌遍地开花。但到2016年后,快时尚行业开始走下坡路,当年马莎百货宣布退出了中国市场,紧接着行业内快时尚品牌的“关店潮”涌来。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 三姐妹集体关闭,ZARA离撤出中国市场还会远吗?
『伍』 很多快时尚品牌为何会在中国市场发展停滞
因为目前的快时尚品牌有几大问题开始被全世界的消费者所重视。
1、低质量的产品
这个就不用过多赘述了,快时尚的产品质量有目共睹。
快时尚除了在衣料和产品质量上减少投入以外,还会用低廉的价格雇佣劳工。而拿着低收入的劳工根本无法养家糊口。
除了快时尚品牌自身的问题,消费者的喜好也在改变。现在千禧一代的消费者更喜欢个性化的,独特的,cool的,还物有所值的产品。而不是一再追求便宜和时尚。我们可能不再需要便宜的衣物了。
所以快时尚品牌自己也在琢磨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以观察还未退市的几大快时尚,不是都在积极推进环保、可循环时尚的服务吗?H&M和Uniqlo都在做旧衣物回收,Zara也用循环可回收原料做了一个系列的产品。而且H&M和inditex都是有其他品牌巩固自己的商业蓝图,例如H&M有高质量的快消品牌COS;inditex有内衣品牌oysho。而退市的几大品牌几乎都只有快时尚生意,所以一但快时尚行业遭受打击,他们就是反应最强烈的品牌。
此外,中国快时尚分化新阶段,是优衣库们的机会,更是中国国牌的机会。中国国牌更懂中国本土消费文化,渠道布局深入中国各个层级的城市,对电商有着天然高的接受程度。中国快时尚服装行业进入新的分化阶段,可能会为未来中国服装行业的国牌崛起带来很多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