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泉州名胜古迹有什么
泉州的名胜古迹有如下几个:
一、天后宫,原名天妃宫。在福建泉州市南门。现存大殿、后殿、两翼亭子及东廊,尚保持清初修建时原貌,布局构筑颇堂皇。
2. 泉州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泉州十八景
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窗棂镌花刻鸟,装饰巧妙华丽,门墙厅壁书画点缀,别有一番情趣,篆隶行楷,各具韵味,留下较多当时名流的书画。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
洛阳桥 泉州洛阳桥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5年至嘉?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位于泉州府治南德济门内,今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地处城南晋江之滨,古“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妈祖故里莆田一度隶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辖,由于泉州民众不断向外移民和进行贸易活动,妈祖信仰远播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各地。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 仙公山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岱仙瀑布的左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郑成功史迹 分布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它们是位于石井镇的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纪念馆·碑林和位于水头镇的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位于石井镇鳌峰北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诏赐郑成功迁葬时所撰联一对。郑成功纪念馆位于石井镇的鳌峰山上,占地3000余平方米。纪念馆介绍英雄一生的丰功伟绩,陈列200余件珍贵文物。占地10亩的郑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诗阁,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国、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题字,融楷书、行书、草书、隶书于一廊,歌颂了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头覆船山处的郑成功陵园,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泉州最有名的是什么
有名的小吃
烘猪脚:
九一路口豪客来往下走10来米就可以看见一家烘猪脚的。整盘的猪脚仿佛没有切过一般,金黄色的表皮下覆盖着入口顺滑的猪脚肉,骨头可以很轻易地被抽出来。滑而不腻……口水又开始流了。顺便提一下,超过7:30分就别去吃了,里面卖的都是限量的,一盘20元。并不贵哦!
牛肉羹:
新门街口往涂门街方向走100米左右,有一家称得上泉州有名的牛肉店,里面的牛肉羹只要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鲜嫩的牛肉加上浓稠的汤(可能不能够称之为汤了),端在手上离鼻子40公分距离就闻到浓郁的香味,绝对独家!
炖猪脚:
东街口,东湖电影院往前30米左右,可以看见一家装饰得比较古朴的店面(店名我忘记了),靠马路这边的是落地玻璃窗,窗上贴着“炖猪脚”三字。
传统的炖猪脚方法,配上香菇,枸杞等,放进炖锅炖上N个小时,还没出锅就已是香气四溢。这里面的炖猪脚绝对也称得上极品。唯一的缺点就是“限量”
晚到就吃不着了。
牛排及咸饭:
牛排及咸饭就得在六灌路“志啊全牛馆”吃了,满带清香的咸饭配以浓郁香气中略微辣味的牛排,更是给予了你视觉、嗅觉及你舌尖的味蕾带来了无尽的享受。这里面的牛肉羹也不错,属于清香型的。本人觉得这的牛肉羹有家的味道!
最后介绍一个喝酒的好地方:
六灌路,“超越世纪”网吧旁边,一家自助烧烤店,呵呵!在里面吃烧烤,虽然没外面的好吃,但是自己烤出来的东西绝对更有味道。
4. 翁山村泉州-洛江区-罗溪镇-翁山村
翁山村,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东南部,是罗溪镇的第二大行政村,地理上与东方村相邻,西接三合村,南与马甲镇义山村交界,北至永星至八峰山仅2.5公里。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是一个集自然与人文魅力于一身的村落。
村风村貌文明整洁,连续多年被评为泉州市和洛江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同时被镇评为先进党支部,村老人协会也吸引了泉州多地的参观学习,被省市评为先进单位,展现了翁山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风貌。
翁山村的历史人文丰富,村内两大房柱二、四房柱,还有少量的林氏族人,其中赖龙汀、赖以立等历史人物在清末时期以文才和财富闻名,对当地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赖泉水先生作为福建省政协委员,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翁山村家族的优秀传统。
翁山村的建筑景观亦引人入胜。云角寺和白龙寺作为古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云角寺始建于明永乐19年,经过海外侨胞的捐资修缮,香火鼎盛;白龙寺位于玉叶山寨墙内,原名永政寺,历史悠久。寨内不仅矿产资源丰富,还有天然矿泉水、名贵中草药材等自然资源,享有“双髻出米石,玉叶出茶叶”的美誉。
翁山村的经济活动丰富多彩,拥有千亩龙眼基地和玉叶山下的锦芳果林场,产出优质的龙眼、枇杷、甘桔、水蜜桃和台湾蜜枣等农产品。此外,村内还有翁山水库网箱养育和丽佳鸭饲养场,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
在下级政区方面,翁山村下辖有翁山埔、顶厝、园埔、科脚、高林、楼仔脚、过溪、外厝、尾厝、尾路湾、土炉后、大园、顶后坂、草埔头、楼仔、山边、陈林、关坑、乌岸、下后坂和典当等自然村,为村民提供了更加细致的生活服务和管理。
翁山村村部位于罗溪镇东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村民的需求,村部进行了新建和扩建,为村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和活动场所。随着时代的进步,翁山村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文化韵味,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展现了新时代农村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