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泉州的姓氏“杜”的来源
凤栖杜氏大宗祠位于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新民村。
《凤栖杜氏家乘》山川纪:“凤柄溪去郡五十里,宋为玉泉乡仙溪里,元为四十六都,国朝因之。”凤栖之名,源自汉朝,即当时长安城南,杜姓族人聚居的杜陵区“风栖原”之谓也。
据《元和姓篡》,唐代杜氏行1 4望即:京兆、襄阳、洹水、濮阳、中山、陕郡、安德、扶风、郾师、成都、河东、齐郡、礼泉、河南。泉州凤栖杜氏,以京兆为都,乃唐杜之后,在族系源流上,属于杜姓的主流派系京兆杜陵派。谱载,杜之入闽当在唐末宋初,即一千多年前的昭僖年间。传兄弟四人:杜仁、杜信、杜侃、杜岱,辗转浙汁、江西,翻山越岭,南下福建,分别定居于同安、泉州、建宁、建阳,此乃八闽各地杜姓肇基始祖。一翁公始居马夹桥,传四世,五世子隆公旋迁风栖,拓基肇业,繁衍生息。地旺人吕,瓜瓞绵绵。迄今族裔六万余人,遍布海内外,亦堪称泉郡之大宗望族。
凤栖杜氏大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迄今逾四百年。虽历经数代,然叠有修缮,故保存完好。现存宗祠坐北朝南,负癸揖丁,北信龙兴,南望清源,得风藏水,上吉形胜,气度非凡。二进两落五开间,前庭开阔,规模宏远;青石红砖木构架,明清风格,祠建精良,古朴庄严。大门、厅堂楹联满目,中厅横梁“进士”、“文魁”匾额高悬,人都出自明清两代京师政要、当地名流诸大手笔,足现杜氏科甲簪缨,仕第之显达。如椽势笔,词十意广,遒劲恢宏,贴切精当,颇具历史之价值和人文之内涵,充分展示了中原杜氏文化在闽南的积厚流光。
比如:“唐朝真宰相,晋代大将军”、“武库家声远,瀛州世泽长”,此二联乃西晋开国大功臣,博学多才、文治武略为朝野叹服,人称武库的镇南大将军杜预和盛唐时人宗最倚重、与房玄龄共执朝政、素有“房谋杜断”之美誉、荣登瀛州十八学士之首的名宰相杜如晦才识德范之写照。再如:“南昌旧志循臣绩,浙水新传名宦风”,则是彰显凤栖裔孙杜应楚、杆小上两进士之政声的。应楚,字翘甫,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末科会试中式进士,历任河南怀庆府孟县、江苏镇江府丹阳县知县、南京户部广西司、贵州司主事,后升江西南昌府知府:中士,号蕉林,清道光三年癸末科会试中式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十,官升御史,任浙汁督量道,诰授中宪人夫。此外,明清两代,尚有举人8人,贡生16人,庠生60余人,可谓贤十济济,仕子如云。地灵人杰,珠贯星联。当代杜氏,更是后彦云集,英才满天。专家学者、研究生、大学生,皆当数以百计。土农工商,科教文卫,各有贤达;事业有成者,要不胜数,代不乏人。
世纪之交,百业弘开。随着改革开放,凤栖杜氏又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间。步入小康,饮水思源,族人更感祖先恩泽受惠无穷,再次萌发盛世修祠之愿望。梓里族贤,协力同心。贤达解囊,乐捐巨资;宗人广筹,集腋成裘,共襄盛举。辛巳十月动工,历时二年,癸末正月告峻,二月重光礼成,又使宗祠焕然一新,更显壮丽辉煌,真正成为维系杜氏宗亲之纽带和敦宗穆族、缅宗祭祖、族游观光、乡人活动之场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杜氏贞义姑祠毗邻其右,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具有氛围浓厚、品位提升、个性鲜明之特色,实为闽南地区祠庙建筑中绝无仅有的人文景观。
2. 现福建泉州市洛江区的罗溪、马甲、向阳是何时从晋江分割出来归泉州市管辖的呢
1971年1月
1950年11月1日,政务院批准设立泉州市(县级),隶属晋江区专员公署。1951年1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以晋江县城区及城郊8个乡为行政区域。1971年1月,晋江县北部的河市、马甲、罗溪3个公社及国营双阳华侨农场划归泉州市管辖。1985年5 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江地区行政公署,设立泉州市(省辖地级市),实行市带县体制,原泉州市的建制改设为区的建制,因泉州古城状若鲤鱼,故取名为“鲤城区”。1985年12月31日,鲤城区人民政府成立,归属泉州市,并为泉州市政府驻地。1997年6月3日,根据“大泉州”发展规划的需要,国务院批准泉州市增设丰泽、洛江2个区,原鲤城区行政区域调整为三个市辖区,同年9月29日,洛江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至2003年12月,全区共辖有万安、双阳2个街道办事处,河市、马甲、罗溪3个镇,虹山1个乡,11个社区居委会, 74个村委会。
3. 福建泉州马甲镇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马甲镇位于泉州市洛江区中北部,洛阳江上游,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公山下,全国著名民办高等学府仰恩大学所在地,距离中心市区34公里,东靠惠安、仙游县,西接南安市,南通河市镇,北连罗溪镇。1943年建制称马甲乡,1991年改称马甲镇,历史上隶属晋江市,1971年改属于泉州市。1985年改属于泉州市鲤城区。1997年改属泉州市洛江区。地域总面积114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人口7.2万,有汉畲两个民族,大部分为汉族,华侨华裔2万多人,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代码]350504101:~201炉田村 ~202梧峰村 ~203二甲村 ~204后坂村 ~205就南村 ~206溪北村 ~207溪林村 ~208潘内村 ~209马甲村 ~210杏川村 ~211永安村 ~212仰恩村 ~213洋坑村 ~214新庵村 ~215彭殊村 ~216梅岭村 ~217祈山村 ~218新生村 ~219新建村 ~220新民村 ~221前安村 ~222蔡内村 ~223义山村 ~224西头村 ~400仰恩大学
马甲镇
马甲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著名景区仙公山海拔758.6米,始建于南北朝齐时,主祀何氏九仙,山顶佛、道、儒三教会祀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体现泉州人民和泉州文化对不同宗教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吸引历化文人墨客云游于此,留下许多宝贵诗词题刻,流传着众多神奇美丽的九仙传说,是福建省风景名胜区,泉州十八景之一。仙山脚下,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创办的仰恩大学,闻名海内外,现有在校师生员工16000多人。诗情画意的仰恩湖景和校园现代建筑群体的完美结合,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仙公山、仰恩大学成为马甲镇对外两张响亮的名片。 马甲镇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除仙公山、仰恩大学城两大主景区外,惠女水库风光、动植物观赏园、康济庙、坑头、西辽民俗村、顺济宫、谢氏土楼、杜氏宗族系列古迹、炉田、梧峰农家乐、梅岭花卉赏玩等文物保护单位和景点项目具备旅游开发潜力。全镇现有大学1所,中学3所,小学13所,幼儿园6所,镇级综合文化中心1个,三级甲等医院1所。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学创作、摄影、龙舟赛、南音、大鼓吹、琴棋书画、戏曲弹唱、各项球类。"大鼓吹""九仙传说"被列入泉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顶目,旅游、科教、文化、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马甲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龙眼、荔枝、红桃、香蕉、乌龙茶等名优果茶及麦文冬、郁金等中药材。针织、服装、鞋业、石材、床上用品成为工业经济支柱产业。2008年全镇实现企业规模产值6.7亿元,农业总产值1.4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900元,仙公山风景区接待游客27万人,旅游总收入1340万元。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第九届省文明乡镇"荣誉称号。 马甲镇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打造现代化科教旅游强镇,致力于实施大泉州发展战略和洛江区委、区政府建设新兴工贸旅游生态城区规划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镇区建设初具规模,道路四通八达,生态环境优美,形成了中心镇区、工业园区、旅游区和科教区四大功能区的发展格局,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和谐稳定,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泉州美丽的"后花园"。
4.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下辖村委会包括炉田村委会、梧峰村委会、二甲村委会、后坂村委会、就南村委会、溪北村委会、溪林村委会、潘内村委会、马甲村委会、杏川村委会、永安村委会、仰恩村委会、洋坑村委会、新庵村委会、彭殊村委会、梅岭村委会、祈山村委会、新生村委会、新建村委会、新民村委会、前_村委会、蔡内村委会、义山村委会、西头村委会、仰恩大学社区。